首页 > 应用文书 > 活动方案 > 详情页

双拥活动制度方案(范文三篇)

2024-02-02 22:20:5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拥活动制度方案(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双拥活动制度方案(范文三篇)》。

第一篇: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文明道德伴我行,携手共建和谐校园,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以“创建文明学校,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二、创建目标

安全健康、文明和谐

三、领导小组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特成立和谐校园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杨德进

副组长:罗华章刘波

成员:金春平、陈守贵、刘梅、胡妍和各班主任

四、创建内容: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建和谐的领导与教师关系。

和谐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行政领导在工作中要做到两个“加强”:加强自身建设,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念信念,牢记宗旨;坚持真理,树立正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全员服务仪式,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坚持“三个走进”,走进学科组、走进教师、走进教室,充分发挥教师合力,建立团队精神,建立和谐的校园关系,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二)加强师德建设,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文明素质。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争做文明教师活动,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将组织开展“做学生满意的教师”创建活动,倡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将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将其作为教育师生的生动教材。学校将在校内各个明显部位及教室、寝室、走廊有规划的制作文明宣传标语,让学生处处能感受到一种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自律,达到和谐。学校将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对师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校工会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个中教育活动,促进领导与教师之间、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在交流中形成统一的和谐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四)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环境。

平安是和谐的前提,为确保校园平安,学校德育处将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管理为重的原则,形成多方联手、齐抓共管的格局,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责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预案;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措施,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制度。学校建立校长负总责、德育处具体抓,有关人员及班主任直接落实,层层签订责任状、人人落实责任制的高效管理机制。校长、德育处、班主任做到“目标、计划、措施、教育、管理、责任”六落实,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管理考核办法。

第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学校要制定科学系统的安全教育计划,定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狠抓教职工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安全工作责任意识。学校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教师依法施教的意识。狠抓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明显降低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咨询。三是对留守生、单亲家庭子女、残疾生、贫困生建立档案。对他们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有专人负责管理,落实责任人。针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利用班队会、活动课、安全健康课、学科渗透等途径,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液化气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等安全教育,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充分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警示牌、标语等宣传工具。营造学校安全教育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安全教育生动化、多样化、经常化、制度化,使安全观念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定期开展自救自护的实际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突出重点,综合治理,落实整改。对校内安全隐患开展深入全面的排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进行校园周边

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常规管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安全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规范学生道德、礼仪、学习、卫生等行为,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加强学校小卖部、师生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杜绝“三无”食品进校园。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联合外力,多管齐下,携手共建。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派出所、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形成多管齐下,携手共建的格局。

第四,加强安全卫生设施建设。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围墙等校舍用房、建筑物和用水、用电、锅炉等设施,设备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进一步完备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基础设施。

(五)从细从实,在“管理”上见成效。

由教导处、总务处等制订好各活动室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要求及各类人员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要求及各类人员相应的管理职责,印发各室活动记载,要求使用者如实记录填写。每月对各室使用情况集中考核一次,采取平时观察和集中考察相结合等办法,调查教师和询问学生相结合的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有效地调动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积极性。

五、活动安排:

1、召开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动员大会。

2、利用教师例会和学生班会贯彻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的内容。

3、开展各种创建活动。

4、进行创建活动小结和评比活动。

六、注意事项:

1、学校成立督查、协调小组,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2、各班要制定好本班的活动方案,以便组织检查、评比;

3、学校要将创建活动与学校制度挂钩,对本次活动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给予通报表彰。我们将在县教育局领导下,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继续推动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师生安全、校园稳定,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第二篇:教育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从小养成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法则的良好习惯,珍惜生命,开展“小手牵大手”的活动,从而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

2.用形式多样的节目让学生们寓教于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 召开日期:

11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

三. 具体过程:

1.会前由班干部商议节目内容,整个主题班会由抢答题、小品、独奏等连成一体,班干部分工组织实施。

2.会中由班干部做主持人,按照事先安排进行各项活动。

3.会后由班主任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之处。

四. 效果评价

1.由于这是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故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特别是抢答题出现争先恐后的回答场面,起到了一定的法制教育效果。

2.又由于是中预年级的学生,经验缺乏,考虑不周,有些节目明显粗糙、幼稚,所提问题亦不无谬误之处,这有待以后老师经常性的点拨指导。

第三篇:双拥宣传主题活动方案五篇

拥军是爱国的实际体现。人民拥戴人民军队,国家才会团结一致,才会繁荣安定。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和大家分享的双拥宣传主题活动方案五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双拥宣传主题活动方案1

(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财政管理服务水平

增强工作主动性,顾大局、谋长远、算活帐,培养务实精神,实现财政职能的两个转变:即由被动型财政向主动型财政转变、由收支型财政向调控型财政转变。

一是将财政工作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财政目标体系。

二是实现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收支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优化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财力资源,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加强对财政、经济重大问题的研究,积极参与我区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制订,积极支持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全区各项重大改革,并主动进行经济形势分析、经济运行跟踪、经济宏观管理,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收、支、管、调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努力加强经济发展动力,确保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一是坚持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培植新的财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发展意识,加快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围绕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采取相应的财政措施,促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用好科技三项费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后劲;整合政府资助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是进一步完善财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财税收入增长监测分析机制,促进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

三是完善区街财政体制,强化激励机制。按照科学、合理、规范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合理界定各街道财政支出责任,相应调整财政收入划分体制,严格控制街道财政供给人员经费,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强化财政体制激励机制,调动区街两级培植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壮大区街两级财力,促进全区经济加快发展。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以民为本,围绕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服务观,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各项事业支出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抓好农村城市化经费保障工作,确保把各项城市化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切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安排好再就业所需经费,扩大就业渠道,落实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使广大居民得到更多实惠;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促进中小学校均衡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财政保障机制,保证卫生经费依法增长;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大对基层和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支持力度;集中财力确保重点项目资金的落实,支持以城市交通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环境整治、食品安全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

(四)继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继续推进和完善以部门预算、国库管理、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出体制改革。

一是继续推行部门预算改革。继续深化以综合财政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编制改革,抓好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统管工作;加强绩效管理,对部分单个项目50万元以上的部门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项目预算安排与项目执行效果评价有机联系的绩效评价机制,切实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修定的“深圳市党政机关公用设施配置标准”,切实落实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资金等,严禁超标准采购高档办公用品;加强对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在明年的部门预算中,考虑用部门(单位)结余资金安排部分新增项目支出。

二是稳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围绕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和支出拨付程序,取消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对预算内资金全部实行集中拨付,扩大基本建设资金直接支付范围,积极探讨区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支付中心转轨,加强国库管理工作。

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法规政策宣传,不断细化采购预算编制,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完善政府采购网络,建立专家库、供应商库、商品价格信息库,实现由网下采购逐步向网上采购过渡;依法加强对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管,严肃处理违规行为,不断提高采购效率,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公开。

四是继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监管。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项目管理,杜绝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账户管理,将所有各项收费、基金及其它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或专户管理,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财政票据管理,保证应上缴财政收入及时解缴;建立非税收入征管经费补偿及奖励机制,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收。

(五)强化财政监督,提高依法理财能力

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绩效评价全过程的监管,规范财政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强化预算约束。预算一经批准要严格组织实施,非经法定程序不作调整;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增长,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继续完善临时用款管理办法,严格单位临时用款管理,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审核支出标准和范围。

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通过加强可行性研究及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密切跟踪资金使用去向,合理评估资金的使用效果,规范资金的拨付管理,纠正截留、挤占和挪用等行为,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继续贯彻落实《会计法》,加大《会计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业水平;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将区级所有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纳入集中核算范围,扩大网上帐务查询系统,全面实行项目核算。

(六)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依法理财思想,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努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继续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切实提高财政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双拥宣传主题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大和十-届-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加强我校的学生军训、军民共建、国防教育等工作,为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双拥工作,提高广大师生对开展双拥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开展双拥工作,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自觉增强拥军工作责任感。

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防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对双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学习和活动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双拥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增强拥军工作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为人民子弟兵办实事、办好事,形成爱国拥军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保证制度。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管抓总,分工负责,积极配合,做到拥军工作有人抓、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切实加强全县教育系统双拥工作领导。

“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是认真制订“双拥”工作计划,把“双拥”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认真做好有关“双拥”工作。使拥军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不留于形式。

(三)深入开展师生员工的国防教育。

双拥工作事关大局,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思想上有认识,工作上有安排,经费上有保障。结合一年一度的初一军训,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的拥军教育。为把国防教育落到实处,利用校园广播开展国防双拥教育,不断发布和更新国防教育的有关内容。广泛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激发学生的拥军热情。利用有关节日,经常宣传《国防法》、《兵役法》、《防空法》等法律法规,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对国防重要性的知识和对亲人解放军的热爱。

(四)建立军民共建友好单位。

与“技工大队”建立了友好关系。学生不断到部队参观学习,军队和学校经常开展文娱体育比赛和联欢活动。邀请部队官兵到学校,向他们传授计算机的有关知识,进行科技拥军。

(五)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由德育处、团委都组织师生拥军和慰问军、烈属。鼓励军人家属支持亲人在部队安心服役,勉励复退军人“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组织学生干部到消防中队参观学习。参观了中队的营房设施、内务设置、学习室、荣誉室和消防器材库等地。让学生了解各种消防车辆以及所配备的各种消防装备器材的名称和用途。开展现场参观、知识问答、项目表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育了他们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关心支持消防事业的责任性和积极性,并表示做一个合格的义务消防宣传员。

(六)抓好新生军训,搞好国防教育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成立少年军校,坚持每学年新学期都对初一新生军训。军训贯穿国防教育,包括两个环节:军事理论教学和集中军训。两个环节密不可分、紧密配合,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双拥宣传主题活动方案3

一、组织制度:学校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实行组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组长抓好全盘,各成员分工负责,协调配合。

二、会议制度:领导小组会议每学期召开两次,由组长召集;经验交流会、调研会、座谈会等视需要召开。

三、计划制度: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和年度工作制定双拥工作全年总体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四、学习教育制度:学习上级有关双拥工作的文件、规定和指示,认清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结合学校工作特点,进行拥军优属的教育,增强全校师生拥军优属意识。

五、分析汇报制度:校双拥领导小组应定期向校党支部汇报双拥工作情况,分析研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双拥工作的新路子。

六、走访慰问制度:每逢重大节日,组织有关人员到部队及优抚对象家庭进行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或邀请部队同志到学校来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经验,促进双拥工作的发展。

七、目标管理制度:一年确定一个双拥目标,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切实抓出成效。

八、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双拥和国防教育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装订工作,按年度归总存放。

双拥宣传主题活动方案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为加强我校的军民共建、国防教育等工作,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做好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使我校的“双拥”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跨上一个新高度。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双拥工作,大力宣传国防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对开展双拥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开展双拥工作,普及国防知识,使青少年学生增强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拥军工作责任感。

组织教师学习《国防法》《国防教育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对双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学习和活动促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双拥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增强拥军工作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为人民子弟兵办实事、办好事,形成爱国拥军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保证制度

重新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主管,分工负责,积极配合,做到拥军工作有人抓、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切实加强学校双拥工作领导

认真制订“双拥”工作计划,把“双拥”工作纳入学校201-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认真做好有关“双拥”工作。使拥军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三)深入开展教职工的国防教育。

首先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军民鱼水情”的拥军教育,把国防教育落到实处。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升旗仪式、主题班团会、思想品德课,人民防空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开展国防双拥教育,增强师生全民国防和双拥意识,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组织观看国庆阅兵、国防教育、爱国影片等视频、图片,广泛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激发学生的拥军热情。利用八一节、国庆节,经常宣传《国防法》等法律法规,利用“九一八”做好防空警报的演习工作,切实让师生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学生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帮助青少年树立国防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对国防重要性和对亲人解放军的热爱。

(四)建立军民共建友好单位。

与滁州市武警消防支队进一步建立友好关系。组织学生参观武警消防支队,学习军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各项素质,促进我校创建文明校园的工作,经常开展文娱体育比赛和联欢活动,邀请官兵、到学校讲座,给学生讲解国防、安全、法制知识。定期开展地震逃生、消防演练等活动,把武警消防支队列为我校学生军事学习的训练基地。

(五)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1.组织学生团员开展为军烈属送温暖、做好事,带上慰问品去探望,进行文艺演出等活动,号召全体党团员开展一些小型的募捐活动,给军烈属做一些实事。同时积极开展拥军优属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2.学校将对军人家属,在校军人子女就读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给以适当的照顾,对学习成绩差的现役军人子女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学习。使军人解除后顾之忧,更好的为国防建设服务。

双拥宣传主题活动方案5

一、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宣传教育,提升国防素质

坚持不懈地做好拥军优属宣传工作,切实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拥军优属宣传和国防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宣传拥军优属的典范事例,宣传拥军优属工作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进行宣传演出,进一步营造拥军优属工作氛围,推动拥军优属工作健康开展。

二、抓好基层服务网络,健全拥军优属工作体系

1、调整和完善拥军优属工作领导小组,发挥服务网络的作用,年内召开二次专题会(上下半年各一次)交流经验,找出差距改进不足。

2、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政绩考核内容,经常检查对照拥军优属工作情况,主动为优抚对象做善事办实事,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三、规范拥军优属活动制度

1、定期召开例会,各村(居)、企事业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总结经验、研究对策,为上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社区拥军优属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由村(居)、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拥军优属小组长会议,学习传达上级会议及文件精神和优抚政策,交流经验并听取汇报,布置拥军优属工作任务。

2、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利用“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社区领导带队组织走访慰问烈军属,发挥故乡指导员的作用。

3、清明节组织烈士家属进行扫墓活动,“八一”、春节期间召开优抚对象座谈会,听取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对象进行不间断的服务,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4、坚持奖励制度,表彰奖励在部队立功授奖的现役军人,优秀士兵100元、三等功500元、二等功800元、一等功1500元。

四、落实拥军优属政策

1、坚持标准,保证新兵质量,做到无责任退兵。对当年退伍兵做到双向选择,及时妥善安置,农村义务兵期满退伍发放安置费10000元,一期半义务兵发放安置费15000元。

2、优待金做到足额、不错、不漏,按时发放。

3、对优抚对象家庭生活困难的缺劳家庭,社区及时调查核实,给予生活补助和帮困助耕。

推荐专题: 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格式 双拥活动制度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