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活动方案 > 详情页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五篇)

2024-02-02 22:15:2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五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我校的薄弱学科,为提高我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竞争意识。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在xx年12月底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锻炼部分优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启动大多数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次活动将检查我校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一些情况,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改进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学生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xx年12月

2、竞赛地点:学校操场

五、竞赛形式:

笔试。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为了揭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下期举办竞赛活动打下基础,本次设奖按年级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及进步奖。

八、活动教师安排。

第二篇:数学活动方案

内容:

购物游戏。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 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 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 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吧!

2. 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 交代游戏玩法。

教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 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 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习连加算式方法

① 教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② 教师:谁发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③ 教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 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 交代题意。

(2)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 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第三篇:小学数学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我们学校开展以游戏为主的数学节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数学文化氛围,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思维闪光,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主题:“让快乐与数学同行”

三、活动时间:3月14日―――4月1日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筹备:3月7日―3月14日

1、大队部组织特色晨会,主题围绕数学节展开。

负责老师:各校区大队辅导员。

2、数学节“节徽”设计大赛。3月7日―3月11日

负责:林芒等美术老师。

(二)学生活动:分两大版块3月14日―4月1日

版块一:展现“数学之美”

(一)数学节“节徽”设计大赛

参赛对象:一~六年级全体学生

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必须运用到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如:对称、平面或立体图形等,并在作品简介中加以说明。

2、作品可由美术老师加以指导,每件作品须配以文字简介,署明班级、姓名及指导老师。

大赛流程:

1、公布大赛方案。

2、由美术老师将方案向学生作说明,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

3、班主任将本班作品交于各校区汇总负责老师参加联评。

4、获奖作品制成宣传板,于数学节期间进行展示。选中一幅作品作为数学节的节徽。作品上交截止时间:3月17日

总负责:xx

作品汇总负责老师:东校区――x 南校区――xx 校区――xx

版块二:感受“数学之趣”

活动一速算接力游戏

活动时间:3月25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参赛对象:全体一年级学生

带队教师:各班班主任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全班学生分成10人一组(多余的人数为一组),在教室举行。学校提供比赛口算题卡。(正反两面各100题,每位学生完成一列20题。)

活动开始:裁判吹响口哨,接力比赛开始。第一位学生开始写口算卡,写完一列后,交给同桌写口算,两人写好后,交给后面的同学,依次进行。活动过程中的口算卡的分收均有裁判负责,要收齐张数。

2、评奖方法:

(1)按正确率和比赛时间综合评奖。评奖排名原则上是参照比赛顺序,以考卷的正确率为主,如遇到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再以比赛时间来排名。

(2)每个年级评出“优胜班级奖”和“参与班级奖”,评出团体奖由学校颁发证书。

活动负责人:

本次活动由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其中东校区由x负责,南校区由x负责,李臻诚负责出卷工作。

活动二“数独”游戏

游戏时间:3月23日下午第一节课后

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加对象:二年级每班派10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二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数学课向学生讲授“数独”游戏,分发一些游戏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数独”游戏。通过班级的预赛,每班选拔10名学生参加游戏。

2、游戏要求:

(1)各参赛选手不得迟到,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迟到5分钟不得参赛,作弃权处理。

(2)独立完成“数独”比赛卷,比赛时间20分钟。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讲话、走动,如有问题可举手请主持人老师解决。

(3)比赛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完成预定的内容,整个比赛阶段结束。

奖项设置:

现场赛取个人每校区前20名(西校区10名),评为“数独小能手”。

活动负责人:

由二年级数学组负责,黄海燕设计测试卷,具体负责人:xx

活动三“巧移火柴棒”游戏

游戏时间:3月25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游戏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加对象:三年级每班派10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三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数学课向学生讲授“巧移火柴棒”游戏,分发一些游戏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巧移火柴棒”游戏。通过班级的预赛,每班选拔10名学生参加比赛。

2、要求:

(1)各参赛选手不得迟到,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迟到5分钟不得参赛,作弃权处理。

(2)独立完成“巧移火柴棒”比赛卷,比赛时间20分钟。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讲话、走动,如有问题可举手请主持人老师解决。

(3)比赛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完成预定的内容,整个比赛阶段结束。请选手离开场地。

奖项设置:现场赛,取个人每校区前20名,评为“巧移火柴棒小能手”。

活动负责人:由三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活动,具体负责xx负责设计比赛卷。

活动四“24点速算”游戏

游戏时间:3月30日下午第一节课后

游戏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加对象:四年级每班派8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四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数学课让学生学会用扑克牌玩“24点速算”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班级的预赛,每班选拔8名学生参加比赛。

2、游戏要求:

(1)各参赛选手不得迟到,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自带扑克牌。

(2)将参赛学生随机分成四人小组。一小组提供一幅扑克牌,每人10张牌。比赛开始,每次四人同时出1张牌,先算而且算对的人赢得四张牌,如果算错了,将由第二人来算,依次类推。比赛过程中,每10分钟停一次,手中扑克牌张数最少的被淘汰,剩下的选手重新组成四人小组再比赛。

奖项设置:现场赛取个人每校区前20名,评为“速算小能手”。

活动负责人:

由四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东校区由x总负责,南校区x负责,xx担任裁判。

活动五“玩转魔方”游戏

游戏时间:4月1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游戏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赛对象:五年级每班派10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五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活动课让学生学玩“玩转魔方”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每班选拔10名学生参加游戏比赛(5人参加单面复原,5人参加六面复原)。

2、比赛要求:

(1)各参赛选手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自带魔方。

(2)比赛分两场进行。第一场:单面复原比赛。四人一组,先将同伴的魔方转乱。比赛开始,每组按时间先后取请两名,胜出的选手继续分组比赛。第二场:六面复原比赛,方法同上。

奖项设置:现场赛取个人每校区前20名,评为“玩转魔方小能手”。

活动负责人:

由五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具体负责人xxx等担任比赛裁判。

活动六:我是数学小编辑

活动要求:

1、小报的内容是生活中的数学,自然界中的数学,体现数学的用途(尽量避免出现数学题)。

2、小报统一用a4大小的纸张,手抄报或电子小报(需打印)均可。

3、小报背面务必写清作者的班级、姓名。

参加对象:六年级学生。

活动流程:

1、在全体六年级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各班择优推选5―6幅作品参赛,于3月30日前交各校区教导处。

2、各校区组织相关教师认真评选上交的“数学小报”,选出优胜奖和鼓励奖若干名,并选取其中的部分作品制成展板,在校园里进行展示。

活动负责人:

由六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具体负责人:xx等。

五、奖励办法:

集体奖项:优秀组织团队奖(针对教研组、年级组组织活动的情况进行评定)

最佳活动集体奖(针对班级组织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奖项:

(1)分项目设立单项奖次。

(2)根据各年级现场竞赛得分累计情况评选“数学小博士”“数学小能手”等称号。

第四篇:小学数学活动方案

20xx年4月13日,刘集镇中心小学数学口算、笔算、估算竞赛活动在小学教学楼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许坤秀校长亲自组织小学数学教师,并自始至终参加活动。

一、活动的准备过程及具体的实施过程:

经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讨论,小学数学口算、笔算、估算竞赛于4月13日下午2:30开始,活动按年级组来竞赛,每位教师拟定50道左右算题,在班中进行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年级数学教师监考二年级,二年级监考三年级,以此类推,轮换监考。

时间安排是1-2年级10分钟,3-4年级15分钟,5-6年级20分钟内完成。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赛,各班科任或任课老师监考。负责人要记好收试卷的时间以及评卷的工作,到时候统一交给组长。

二、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目标

以研讨“人文计算”这一课题作为动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简算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教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三、组办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数学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整个活动开展得紧张而有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

四、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没有接触过的题,没有很好的思考,导致出错。

五、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实每一个知识点。

2、加大练习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五篇:小学数学活动方案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分析和整理等过程,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关键字】综合实践活动参与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意义与研究的提出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可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内容与特点拿不准。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一年来的实践,对此谈一些看法。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思路

(一)突出“综合”特点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联系与综合的一个组合内容,首先要突出“综合”这个特点。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一层指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包装中的学问让学生测量一个粉笔盒的长、宽、高,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现有6盒粉笔,可以怎样进行包装,哪种包装更省包装纸?如果有10盒粉笔,哪种包装方式更省纸?这个活动的设计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物体表面积、体积以及选择最佳方案等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选择“实践”内容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一般的数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中就提到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对“实践”的理解是: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在数学课中研究现实生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三)认真组织“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

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比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形式,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从而对周长形成科学的认识。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我认为组织活动可以不定地点、不拘形式、提倡民主、尊重个性。

1、活动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进行。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工厂、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测量、观察等活动。

2、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这三者结合起来。

案例:统计

统计1小时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小轿车、大货车、摩托车的数量,再进行分析,可以个人活动,也可以小组活动。到班级中汇报交流又是班级活动。所以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活动。

3、活动组织要充分体现民主,尊重个性。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数学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倾向”。因此,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发挥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小组活动时,可让学生自主结合,以利于最好的合作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内容,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即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放手让学生动手“参与”,在参与中培养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活

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案例:买票到足球场看球赛,进场票价为:大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24元,10人团体票200元。有5名教师和53名学生看球赛,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怎样买票最便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先设计好不同的买票方案,通过比较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其中就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锻炼。

又如,让学生查找资料:“中央电视台电视塔有多高?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有多高?

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教室的高度,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查资料的方法有很多:问大人、查书籍、打电话查询、还可以利用电脑上网查询等,描述电视塔的高度的办法更多。这样的设计不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

下面就教学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为例来阐述以上观点的落实情况。

活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实践活动课《小管家》。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统计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日常开支、绘制折线统计图等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试着学习理财,合理安排日常开支,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逐步形成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与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简单的统计知识,但缺乏调查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理财的能力。这堂活动课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身边的问题,开展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从与自家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家庭的建设规划之中,为家庭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

三维目标:

推荐专题: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