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活动方案 > 详情页

重阳节举行的活动方案(优秀范文二篇)

2023-10-04 10:49:1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阳节举行的活动方案(优秀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重阳节举行的活动方案(优秀范文二篇)》。

第一篇: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自然应当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坚强直挺的背影在岁月中淡去,脚步也变得逐渐缓慢和蹒跚起来。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物质回报,而是晚辈们深情的问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真诚体验与长辈间浓浓的亲情。

一、活动目的

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设置简单的节日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积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xx日――10月xx日

三、活动对象:

全校少先队员及儿童团员。

四、活动形式:

活动以少先队中队为单位,以主题班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统一在10月xx日――10月xx日一周内,开展以“念亲恩”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活动。

五、活动内容

活动一:“小鬼当家”亲情回报活动

1、学说感恩话:在日常生活中请记得对家人说感恩的话,如:当父母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爷爷奶奶做饭或做其他事情说“谢谢”,平时做到不与家人顶嘴等等。

2、学做家务活: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家人减一份辛劳,添一份惬意,送一份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

具体说明: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完成以上两项感恩小作业;五、六年级学生在本次活动后和父母共同完成一次亲子通信,对本次活动进行简单总结,加深对亲人的理解。

活动二:“最美夕阳红”节日探究活动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渊源和耐人寻味的故事,你了解了多少呢?

具体说明:五、六年级学生利用双休日了解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的习俗、故事等,填写完成活动反馈表。

第二篇:重阳节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地点

教室

二、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面粉、芝麻、各种形状印模、食品保鲜袋、各色丝带。

三、活动目标

1、双手合并练习“搓圆”知道手的力度。

2、激发关心长辈的情感。

四、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重阳节:你们知道农历9月9日是什么节日?

2、引导幼儿说出爷爷奶奶平时对他们的关爱并说说自己将如何爱爷爷奶奶。

3、幼儿讨论:你想制作什么小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4、幼儿操作制作饼干、教师观看指导幼儿用印模制作饼干。

5、包装礼物袋。

6、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赠送给爷爷奶奶,并送上一句祝福的话。

五、活动反馈

十月,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在节日的氛围中我们用歌声、用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点心传达着我们对长辈们的感恩之心。

在前期,我们告诉了幼儿再过几天就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了,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传达你们的情感?并请幼儿悄悄的回家跟父母商量,不要告诉爷爷奶奶。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于是,孩子们将这次的活动视为了一次特殊的任务。认认真真的回家商量着。从爸爸妈妈给我们的信息中得知,有的孩子还特别关心爷爷奶奶,询问着他们喜欢吃什么,喜欢些什么东西等。家长们积极的回复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力量。两天后,我们进行了讨论,幼儿说出了很多爷爷奶奶喜欢的东西。现在的孩子能关心身边的长辈,能从自我的意识中体会到关心他人的乐趣。

谈话活动后,我们进行了制作小点心的活动。当一切材料摆在幼儿面前后孩子们惊奇的说:“还有芝麻呀!今天做的汤圆和以前做的不一样。”通过老师的示范后孩子们懂得了搓的力度和方法很重要,决定着点心的外观。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开口笑做完了,送到厨房炸好后孩子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点心开心极了。每个人都说要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

第二天,我们又进行了交流,孩子们积极的说着自己带点心回家后家长们的反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孩子们感受到了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非常的快乐。从而对自己家的成员有了更深的情感。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也深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园的互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不断的与家庭产生互动,产生共鸣,才能让家长信服教育,配合教育。今后还应将此类活动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充分,教师的前期准备也应更充足。

推荐专题: 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格式 重阳节举行的活动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