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江苏景点导游词(推荐6篇)

2022-09-22 18:01:1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景点导游词(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景点导游词(推荐6篇)》。

第一篇:江苏概况的导游词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周庄是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而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却是在清康熙初年。周庄在苏州管辖的昆山之西南,古称贞丰里。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周庄古镇南濒临的一片大湖,俗称南湖、南白荡,与吴江分界。乘船经南湖可抵青浦商榻,游览大观园。湖滨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湖水清澈澄净,鱼虾丰盛。这里既是一个天然水库和养鱼场,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南湖景色四季皆宜,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当金风送爽,明月高悬时,湖面上一片碧绿、一带金黄,充满了“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意境。周庄八景:—全福晓钟、指归春望、钵亭夕照、蚬江渔唱、南湖秋月、庄田落雁、急水扬帆、东庄积雪,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陈迹依旧,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却已影踪难觅。被历史的风尘所湮没。迷楼:地处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古镇,因擅长烹调珍馐佳肴,掌勺开设酒店。夫妻俩年过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

年长后,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乡周庄压倒群芳。在父母的宠爱下,抵制缠足,“大脚观音”的雅号不胫而走。求婚者纷至沓来,李德夫难舍爱女远离膝下,小楼藏娇,让她守着双亲共度生涯,当垆劝酒,张罗顾客,生意火红。全福路南端的新老镇区交界处,矗立着一座仿古牌楼。四根坚固挺拔的浅褐色花岗石方形柱子,支撑起重檐翘脊的盖顶;浑然粗犷的木质斗拱,透露出仿明建筑的风采。整座牌楼气势轩昂,形态翼然,恰如水乡周庄古镇的一道庄重古朴的门扉。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官位名)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但那时的贞丰里只是集镇的雏形,与村落相差无几。1120_年,金二十相公跟随宋高宗南渡。迁居于此,人烟才逐渐稠密。元朝中叶。

颇有传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万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浔迁徙至周庄东面的东宅村(元末又迁至银子浜附近),因经商而逐步发迹,使贞丰里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两岸以富安桥为中心的旧集镇。到了明代,镇廓扩大,向西发展至后港街福洪桥和中市街普庆桥一带,并迁肆于后港街。清代,居民更加稠密,西栅一带渐成列肆,商业中心又从后港街迁至中市街。这时已衍为江南大镇,但仍叫贞丰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为周庄镇。另有资料,周庄地域春秋时期至汉代有“摇城”之说,相传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播君封于此,周庄的历史就显得更加悠久。在镇郊太师淀中发掘到的良渚文化遗物,也证明了这一点。周庄元代时属苏州府长洲县。明代中期属松江府华亭县,清初复归长洲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0_年),周庄镇因元和县一分为二,约五分之四属元和县(今吴县市)。五分之一属吴江县(今吴江市)。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江苏巡抚陈文恭将原驻吴县角直镇的巡检司署移驻周庄,管辖澄湖、黄天荡、独墅湖、尹山湖和白蚬湖地区,几乎有半个县的范围。

周庄由原来的小集迅速发展为商业大镇,与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发迹很有关系。沈万三利用白蚬江(即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接浏河的优势,出海贸易,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及多种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最突出的产品有丝绸、刺绣、竹器、脚炉、白酒等。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周庄,悠远的历史,给古镇造就了诸多胜景。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

第二篇:江苏景点导游词范文

无锡灵山公园因灵山大佛而得名,占地1500亩。它由九龙灌浴、大雄宝殿、灵山大佛和檀宫四个部分组成。

进入灵山公园,隐隐约约就看见一个跟山差不多高的大佛屹立在远处。顺着大佛的方向走去,首先看到的是九龙灌浴。九龙灌浴是指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九龙喷水给他沐浴的情景。

随着佛教的音乐响起,莲花的花瓣缓缓地打开,露出释迦牟尼的头、身体和手足。等他全部露出时,九条水柱立刻从九条龙的嘴里喷射而出,冲在他的身上,把它洗得干干净净。

离开九龙灌浴,继续往前走,便进入了大雄宝殿。里面矗立着四大金刚,分别拿着伞、剑、蛇和琵琶,怒目圆睁,看上去唯物高大。

走出宫殿,灵山大佛就全部映入你的眼帘。足有 150米高,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清它的全貌,显得高大又神圣。

在灵山大佛的右侧,有一个檀宫,是一座通体洁白的宫殿。

顺着大门进去,仿佛进入仙境一般。整个建筑的顶是半圆形的,上面错落有致地排满了形态各异的飞天少女。她们惟妙惟肖、翩翩欲飞,笑容满面地迎接你的到来。四周的墙上挂着16幅巨幅油画,分别讲述着关于佛教的故事。走到尽头,有一面全部用琉璃做成的绘墙。整个檀宫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我喜欢灵山公园。在那里,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佛教的知识。希望你有机会也去细细游赏。

第三篇:美丽的江苏景点导游词范文

尚湖风景区地处江南名城--常熟,东接上海、南依苏州、西邻无锡、北靠长江、地理优越、交通便捷。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aaaa 级旅游区及全国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尚湖,因相传姜尚(太公)在此垂钓而得名,位于常熟城西,紧靠虞山。风景区以尚湖主体水面为核心,建立了以荷香洲、钓鱼渚、桃花岛等七个自然景观为主,植物造景为辅的洲、岛,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其中有两个以池杉为主体的人工湿地林、沿湖堤岸人工林和以狐尾藻、苦草、眼子菜等为主体的沼泽湿地,成为越冬鸟类主要的栖息地。现在尚湖水域面积达到800公顷,湖面与十里虞山山水相映,青山、绿洲、碧水、蓝天构成一幅立体山水画卷。

景区内还建有江南最大牡丹园、中日友好樱花园、水上森林公园、桃花园等植物园;开发有动物世界、水上游乐园、天然游泳场、高尔夫球场等旅游休闲娱乐设施。景区现有度假村七家,已成为新兴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是集度假休闲、娱乐商贸、康复健身于一体的游乐旅游中心。

尚湖湖水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水质之好居苏州各湖之首。由于生态环境优美,湖中鸟禽已达63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中华秋沙鸭、黑鹳、白鹳、天鹅、鸳鸯等,成为鸟禽乐园。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每至冬季,在青山碧水间,群群飞禽振翅击浪,再现“猎猎葭芦老,飞飞鸿雁多”的可人意境。

经过多年的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尚湖风景区已经成为集生态、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景区,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营造优美人居环境产生了巨大效益,并以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江南旅游度假基地。景区内丰富的植物和鱼类资源成为近90种涉禽鸟类理想的栖息地。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尚湖湿地公园成为维护常熟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器”。尚湖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篇:江苏导游词大全

锦溪成名已有二千多年,相传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偏爱锦溪山水,恋不忍离,死后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800余年,直到1993年才恢复古名。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江南水乡风貌,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中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使淀山湖畔的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锦溪简介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隅,距古镇周庄8公里。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故锦溪历来有“金波玉浪”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史载,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长达880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锦溪的写照,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沈从文喻她“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已故大师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

锦溪,曾是南宋皇妃香消玉殒地。史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赵昚宠妃因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中,为怀念陈妃,孝宗赵昚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翠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有着“36顶桥,72只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近年来,锦溪古镇又坚持走“旅游兴镇”之路,定位于“文化旅游”,在挖掘古镇自然景观与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建设中,努力打造“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旅游品牌。今天,古镇众多的民间收藏的博物馆已经在周边水乡古镇中真正脱颖而出。“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因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功史文物价值而堪称“国内之最”,“紫砂馆”精集了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的提梁壶,清代蜚声海内外的“曼生十八壶”以及当代世界工艺大师顾景舟的紫砂器。还有古镇的“古董馆”、“钱币珍藏馆”、“张省美术馆”、“根雕馆”、“华夏天文馆”、“华夏奇石馆”、“锦溪杰出人物馆”、“柿园”、“金石人家”等都深受了各地旅游界人士的喜爱和高度赞誉。

今天,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不仅以似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而且锦溪镇党委、政府又将古镇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

远在新石器时代,锦溪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吴越春秋,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在苏州筑古城;辅助光武帝刘秀战胜王莽的历史名将“马援”曾在此训马练兵;三国时期的辅吴大臣张昭,死后墓葬于斯;东晋安帝义熙年间的大画家顾恺之,晚年又因不愿为官而长年隐居此间;志载,南宋建都临安时,孝宗帝赵睿携宠妃陈妃途经此,因陈妃深爱锦溪美景,恋不忍离,后陈妃病逝,水葬于锦溪五保湖中,孝宗亦将锦溪改名陈墓长达840年。

部分景点

天水桥

俗称北观音桥,南北走向跨于油车港上,桥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20_年),由郭子敬出资建造,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现存的天水桥是单孔拱桥,除桥拱为青石质地外,其余由花岗石构成。桥长17.2米、宽2.7米、净跨6米、矢高3.1米。此处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绿荫如盖,长桥如虹,拱桥如弯弯满月,怡静淡雅,如诗如画。桥的东西两侧分别刻有两联:“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原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通神道院

通神道院原名“天庆观”,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南大街西首,南宋始建,元、明、清历代曾扩建,今存东岳殿及山门,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通神道院原属长洲县地界,与昆山县福城圩的莲池禅院一溪相隔,南北遥峙。南宋时建有三清殿、通神庵。元时增建正山门,至明清时已有中岳殿、雷神殿、关帝殿、玉皇殿、文昌阁、斗姥阁等建筑,造型与规模均与苏州“玄妙观”相同。

普庆桥

普庆桥又名俞家桥,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年间重修。桥为花岗石质地,单孔拱桥,东西走向,跨于市河上。桥长18.5米,宽2.8米,净跨6米,矢高3.75米,保存基本完整。有桥联 “两岸烟飞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之句。20_年12月公布为昆山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建筑。

里和桥

此桥又称南塘桥、南观音桥。建于南宋,坐落在古莲池西侧的三图河上,为明代“锦溪八景”之一,“古井风亭”所在地,如今的南塘桥沧桑斑驳,桥畔民居临水而筑,吊脚阁楼,粉墙蠡窗,古韵犹在。西面沿河成行的巨大老樟,苍劲蓊郁,香气四溢,博得不少游人的赞叹。桥东亲水廊棚内则听朱椅间陈,游客疲累,假此小憩,静听河中游船上飘出的江南丝竹,真亦有宠辱皆忘之乐。桥畔有宋井一口,风亭一座,泉水清冽,久旱不枯,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有诗称赞:“改邑何妨旧井存,苔花剪剪石栏春。辘轳声里千年泽,不是邮亭阅古人。”

十眼长桥

锦溪桥梁星罗棋布,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当地名谣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说,其中较著名的有十眼长桥。十眼桥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南,架于坟塘港至五保湖口,南北走向。桥长52米、宽2.8米、高3米,主孔跨度3.5米。十眼长桥建于明代,与古莲池、文星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完整的古莲景区。桥有九柱十孔,造型古朴别致,为远近水乡所罕见,人称“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极佳之处。建国后,几经修缮,现保存良好。

莲池禅院

莲池禅院位于锦溪镇南首五保湖畔,始建于南宋,占地面积5111m2,建筑总面积1400m2。乾隆《陈墓镇志》载:“宋孝宗南巡葬陈妃于此,构是院,命僧守之。”

莲池禅院为一座朝背庙宇,历宋、元、明三代,至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扩建鼎新,殿堂、廊庑次第告成,计有弥勒、三世、大悲、观音等殿,傍添斗坛、方丈、三官堂、鹤来轩、藏经楼等处。寺外筑长堤开巨沼,又改名为“阿律寺”。乾隆三十二年,殿宇俱为风阵所毁。客堂、山门片瓦无存。僧人及乡里竭力募化,修葺了正殿、方丈殿,重建了客堂和山门。顺治十六年主持道忞应诏入都,被圣上赐号为“弘觉禅师”。

文星阁

文星阁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古莲池畔。始建于明朝,为三层楼阁式建筑,砖木方形结构,飞檐翘角,高15.6米,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历史上曾几经修葺。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星阁俗名“文昌阁”,又称“片云阁”,原在通神道院内,历来供奉“文曲星”。乾隆癸亥年(1743)因风灾大颓,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移建至莲池院,并立“重建文昌阁记”碑嵌于内墙。移建后的文昌阁,高15.6米,四面三层,登浮屠状。阁前有石台,上有石栏,东南堤埂种植杨柳,西有宝阁岑楼,并缀以琴堂、莲舫、惜字会。内有两幅唐代画圣吴道子的人物画像拓片。登阁远眺,水天一色,帆影点点,白鸥翔集,可谓美景如画。

陈妃水冢

陈妃水冢在锦溪镇南五保湖中。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立水冢而葬。1992年重修。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姑苏志》云陈妃为宋光宗之妃,《昆县志》云陈妃为宋孝宗之妃,而乾隆《陈墓镇志》则认为:“合观两志,陈墓有道院,宋南渡时驻跸焉,御书亲题三字曰‘通神庵’。则孝宗实临幸斯地,为孝宗之妃无疑。”

陈妃水葬后,宋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构建了莲池禅院,并命僧守之。锦溪因此更名为“陈墓”,有明代文徴明诗为证:

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闭佳人。

君王情爱随流水,赢得寒溪尚姓陈。

“陈墓”之名沿用了将近820_年。

古董馆

古董馆系苏州薛仁生先生古玩收藏品陈列馆。薛仁生,号苦胆老人,绿缘堂堂主。原籍无锡,世居苏州。青年时代薛先生即投身于收藏事业,半个世纪来,积聚各类古玩藏器3000余件。仅自春秋战国至今2520_年间的历代水盂精品就达800件。

鸳鸯滩

天成奇峡自然环境特别好,是鸳鸯越冬的地方,每年秋季后,溪流中能看到成群的鸳鸯,而平时只能看到一两对。

水上一线天

是锦溪漂流最精华的地段,两岸赤壁高耸,岩生白像,佳境天成。概括起来为:谷幽、水秀、滩险、峡奇四大特点,可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堪称华东第一奇峡。“处处听说都第一,难得此地不过及,人行峭壁夹缝里,脑想奇妙心在提”。

海归石

传是一只已经修炼成仙的千年海龟从龙宫里爬上来准备到“圆石寨”朝拜“福、禄、寿”三仙,经过这儿,发现这儿景色很美,便再也不想走了,三仙为了成全它,便将它点化在这,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道千年奇观。

观音潭

原本帮观音娘娘看守甘露瓶的有一只可爱的小白鼠,有一次来锦溪水畔玩耍时,被一条毒蛇咬到了,是我们本地的一位农夫救了它,为此它一直感恩在心。有一年,这儿大旱,整年无雨,眼看粮食颗粒无收,小白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挽救这儿的老百姓,它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地把观音娘娘的甘露水倒在了锦溪两岸。据说这就是当年甘露水倒下来的地方。

赏桥观石

锦溪以“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著称,位于苏沪交界处,东南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在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古桥36座,密度远远超过了水城苏州的桥梁密度。这些建造于明清时期的桥梁,历经岁月风霜,依然保存完整。桥上的碑记、柱联、花纹等镌刻精巧细致。一座又一座苍颜斑驳、风格各异的古桥梁,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成为古桥镇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36座桥中,锦溪最有名的有8座。它们是天水桥、太平桥、十眼桥、锦溪中和双桥、众安桥、溥济桥、普庆桥、里和桥。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明代永乐5年由郭子敬捐资修建。历经600多年的风霜雪雨,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抬眼望去,恬静幽雅,古意盎然。天水桥连同其他古桥一同构筑着锦溪镇的古朴与典雅。

在锦溪的砖瓦博物馆中,除了各种各样的古砖,古瓦的陈列品也很有特色。在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瓦当,是中国建材的一大组成部分。它安放在瓦楞下面,兼有护檐和装饰的功能,是一种特殊的瓦片。安放时弧型朝上的,称为滴水;安放时弧形朝下的,称为檐头。这块灰色的长方形(形似城砖)砖用136道工序、在窑中烧了120天、然后又在桐油中浸泡了100天,取出后还要进行风干。轻轻叩之,声音清脆。抚摸上去,坚实而滑润。江南的锦溪与周庄同属昆山市,它的水巷街市、它的躬身石桥、它的水边人家都是周庄所具有的,所以人称“第二个周庄”。

中国博物馆之乡

锦溪被称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首创国内唯一的“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先后推出华东第一古董博物馆、中国陶都紫砂博物馆、中华历代钱币珍藏馆、东俊根雕艺术馆、华夏奇石馆、华夏天文馆等民间博物馆,“金石人家”篆刻艺术馆、“柿园”书法碑帖艺术陈列馆、张省美术馆和锦溪杰出人物馆。昆山锦溪以千年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古镇、古桥、古河为依托精心打造“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已经拥有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中国历代钱币珍藏馆、华夏天文馆、华夏奇石馆、华东第一古董馆等13家博物馆。其中,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为锦溪首创,中国一绝,馆内藏品涉及瓦当、滴水、屋脊构件等14大件,2300多件展品揽括了从秦砖汉瓦民国时期的各种建筑砖瓦和构件,应有尽有,堪称一部卷帙浩繁的建筑史长卷。

入得馆内,各式各样的砖瓦便映入眼帘,有巴掌大的窗花砖、有千年不毁的墓砖,还有经烧百天、用桐油浸透的金砖等等,每一件都闪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结晶。其中,十分罕见的“琴砖”使游客产生了很浓的兴趣,据介绍,“琴砖”在西汉时原本是用来建筑墓室的,到了明清时期,才用它来搁置古琴,由于砖是空心的,轻轻扣之,磐然有声,可以使琴声产生共鸣,使琴声更加悠扬动听,故称之为“琴砖”。

除了古砖,古瓦的陈列品也很有特色,在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瓦当,使中国建材得以扩大组成部分。此外,华东第一古董馆、中国历代钱币珍藏馆、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等,个个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展馆,不但为锦溪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独特景观,也无形中为古镇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五篇:江苏旅游导游词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第六篇:江苏镇江北固山导游词

江苏镇江北固山导游词各位游客:在游览了金山,焦山之后,下面我们将去"京口三山"之一的北固山.北固山位于镇江市东北江滨,居金山和焦山之间.高约 53 米,长 2 公里,北临长 江,山壁陡峭,形势险因,因名"北固",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著称于世.因 山上甘露寺等寺庙院落都集中在北固山顶峰,所以北固山又有"寺冠山"之说.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峭 壁如削,为风景最佳之所.山上古迹大多与甘露寺"刘备招亲"有关.新中国成立 后,中峰,后峰辟为后甘露寺公园,1986 年更名为北固山公园.北固山风光壮丽, 景色宜人,历代诗人墨客,如李白,苏武,米布,陆游,辛弃疾等都在此留下了千 古传诵的名篇.【凤凰池—试剑石】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北固山公园的大门.进入大门,我们在左侧看到的 这一汪池水,叫做"凤凰他",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临池召选儒生.古时他水经甘 露港通江.池中的那座亭名叫"凤凰亭".在凤凰池右边, 有一块平直一分为二的巨石,这就是"试剑石", 又名"恨石".石为两块,高的一块约 1.5 米,矮的一块减半,中间都有裂缝,平整如削.石上"试 剑石"3 字清晰可辨.说起试剑石,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相传孙刘联姻,弄假成真.有一天,孙权和 刘备同游凤凰池,刘备见池边有一块巨石,即拨下随从身上的佩剑,仰天暗自默祷: "我若能顺利返回荆州,成霸主之业,剑下石裂;着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 剑落,只见火花飞溅,巨石应声而裂.孙权见此即问刘备:"你为何恨这块石头?" 刘备假意地回答说:"我年近五十,不能为国清除贼党,心中异常愤慨.现蒙国太 招我为婿,是我一生幸事.我向天门卦,如能破曹兴汉,就劈开这块石头,现果真 如愿."这时孙权暗想,"刘备莫非用此话来蒙骗我的?"也将宝剑拔出对刘备说: "我也来问问天意,如能彼得曹操,也将石头劈开."暗中祈祷:"如能再取荆州, 兴旺东吴,石头也裂为两半."随即挥剑劈开另一块石头.两人暗暗自喜,于是就 这样留下了两块试剑石.其实,试剑石的形成来源于地质的演变: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因 火山爆发岩浆喷溢出地表而形成了火山岩,由于其质地坚硬,且多裂缝,再经风化 剥蚀成为现今的形状,这些石头并非什么钢刀利剑能劈开.【铁塔—阿倍仲麻吕诗碑】 各位游客:大家随我上山,在风景秀丽的北固山后峰东南,清晖亭旁,我们看 到一座四层铁塔.铁塔又名"卫公塔",是北固山的重要文物.它是我国仅存的六 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惟一的铁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始建于唐朝定历元年(825 年),是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为"资穆皇(唐 穆宗)之冥福"所建.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四层,一二层是宋代制品,三四

层系明 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即莲花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图案,如云水纹,莲瓣双雀, 游龙戏珠,佛像等,造型精美,生动逼真.铁塔为北固山增添了庄严瑰丽的色彩, 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冶铁技艺的高超.各位从铁塔拾级向西走,前方有块《望月望乡》诗碑,碑上诗文系日本使臣阿 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所作.他生于 698 年,卒于 770 年,自幼聪明好学,于 717 年被选为遣唐留学生,次年在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多治比县守的率领下从大阪出发来 华.晁衡在中国长安进唐太学读书,后考中进士,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等交 谊甚深.唐太宗对他的才华非常器重,先后任命他为唐王朝秘书监卫财卿,镇南都 护等职.753 年晁衡受命为唐使,与鉴真大师及日本使臣东渡,途中船泊扬子江畔, 夜晚月光皎洁,晁衡思绪万千,想到 36 年未回故乡,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五言诗 《望月望乡》,诗中写道: "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晁行汉学造诣很深.他的《望月望乡》诗已收入《全唐诗》,在日本家喻户晓, 广为传唱.此碑是 1990 年底建成的.诗碑上的日文碑文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 云执笔,中文碑文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所书,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诗碑题 写了碑额.【"南徐净域"题额—"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古甘露寺】 由《望月望乡》碑西行不远,大家在一座圆拱门上看到了"南徐净域"题额.或许有的游客会问:此地为何称作"南徐净域"?相传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 偏安江南,建都于建业(今南京).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为此设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镇江).至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一直为镇 江的别名.大家转过身,看看后面的廊壁上,一块长方形条石上刻着雄浑有力的"天下第 一江山"六个大字,气魄非凡.相传在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 观赏江景,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 "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后来南北朝时,梁武帝登北团山时,见北固山景色 极为壮观,兴致勃勃地挥笔书写了一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可惜已 无从寻找.到了南宋,润州(镇江)刺史,著名书法家吴据将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 来.清康熙年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从此,北固山就名正言顺地有了 "天下第一江山"之称.穿过"南徐净域"的门洞,我们就到达了建在北固山北峰之巅的甘露寺.甘露 寺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 年),故名"甘露寺".寺额为张飞的亲笔.现 在山上的甘露寺,是在唐代宝历年间由润州刺史李德裕所建,他为了纪念镇江曾作 过东吴都城,使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三国鼎立的史实,故将三国时刘孙联盟的史迹, 孙刘联姻的传说

说及遗物移上山来,从此,北固山便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胜境了.至 今京剧中《甘露寺》(又名《龙凤呈祥》)这一传统剧目,已深入民间.因此,凡 是来镇江的游客,都要到此一游,登北固山,访甘露寺,看看刘备结婚的大殿,联 想孙尚香出嫁的往事,耐人寻味.古甘露寺规模宏大,宋代有僧侣 500 多人.明,清是全盛时期,寺宇,殿堂, 僧屋计有 200 多问.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有行宫.甘露寺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 古刹之一,其建筑特点与金山,焦山不同,采用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 凌空之势,形成了"夺冠山"的特色.【祭江亭】 我们穿过甘露寺,向西,就看到一座石柱方亭,就是祭江亭,古称北固亭,还 有凌云亭,摩云亭,临江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名称.凌云亭和摩云亭是因为该亭位于北固山的最高点,上接蓝天而得名.由于此亭 建造在北固山的面江石壁之巅,故又名"临江亭".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夫人 孙氏随刘备去荆州,又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 兵败,夫人孙氏听到讹传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名"祭江亭".而"江山第一亭"相传是康有为在星夜登 亭看到北固山的胜境后题写的.此亭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 石柱上刻有槛联两副: "客心洗流水, 荡胸生层云" ; "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亭外有围墙,廊路,内设石桌,石凳.亭 下石壁悬江,登亭放目,四周的水色山光尽收眼底,月夜景色更加迷人.南宋爱国 词人辛弃疾登北固亭,见万里长江滚滚东去,即兴抒怀,借古讽今,谴责南宋统治 者的昏庸苟安, 不图收复中原失地, 写下了对国家前途寄予殷切希望的 《南乡子 登 京口北固亭有怀》及《永遇乐京回北固亭怀古》等流传千古的佳作.【多景楼—狠石—溜马涧】 沿着祭江亭往前走,在甘露寺的背后,我们看到一座画梁飞檐楼阁,名叫"多 景楼".古名"北固楼",又称"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是古代"万 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把 它叫作"相婿楼"和"梳妆楼",与刘备东吴招亲这个传说有关.据说刘备借得东 吴的荆州后,没有归还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计,企图乘刘备过江之机,把刘备 扣留起来作为人质,以夺取荆州.可是这一阴谋,却被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所识破, 就将计就计,派大将赵子龙陪刘备过江到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妙计, 策动乔国老来促使权母吴国大到甘露寺多景楼相婿.吴国太一见刘备"方面大耳, 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为喜悦,当即答应将女儿孙尚香嫁给 刘备.当日郡主孙尚香在楼上布置洞房,梳妆打扮,楼下列刀排枪保卫刘备.刘备 一见胆战

心惊,孙尚香见此情景,只好下令撤了刀枪,刘备才敢上楼进入洞房.以 后,人们就把多景楼叫做"相婚楼",或叫"梳妆楼".这样,孙刘联姻便弄假成 真,这便是民间流传很广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其实,刘备招亲在多景楼与孙尚香相会是后人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添加上 去的.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李德裕《临江亭》"多景悬窗精"的诗句.多 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登上多景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 姿,真有凌空飞翔之感.东面滔滔江流,一泻千里,青翠的焦山在万顷碧波之中缥 缈;西边千峰万岭,山峦重叠,与碧空融为一体;近处的金山,由于背景鲜明,益 发显得清丽;江对岸扬州的文峰塔隐约可见.当年陈毅元帅登临多景楼时曾感慨地 说:"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沿着多景楼下山向西,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形似伏羊,大小与真羊相仿,无角的 石头,左侧腹部刻有"狠石"二字,狠石又名"石羊".相传孙权曾骑在狠石背上 和刘备共商破曹大计,定下了赤壁之战的妙计.而现在我们见到的狠石,是清光绪 十六年(1890 年),从镇江市碌碌巷(今绿竹巷)南荒场路口移来,经石匠加工雕 制而成的一只无角伏羊.由根石下山,山下石壁上刻着红色"溜马涧"三个大字.溜马涧位于北固山后 峰后测的峭壁上,两面云崖夹峙,中通一线小径,地形非常险峻,又名"走马涧", "跑马坡","跑马坡".相传这里是孙权与刘备在此赛马比能争胜的地方.据说, 一天刘备与孙权在甘露寺中饮酒,只见江风浩荡,白浪滔天,波峰上有一只小船, 舟人驾驶自如,如登平地,刘备不禁赞叹道:"南人善驾舟,北人善骑马,信之有 也."孙权听了此话自思道:"刘备莫非是嘲笑我不会骑马?"就命左右牵过马来, 飞身上马,驰骋下山,又加鞭回到岭上来,对刘备说:"难道南人真不会骑马?" 刘备听了便敞衣上马,飞奔下山,又回上山来.两个人将马停在山坡上,扬鞭大笑.后人就将此称为"溜马涧","走马涧","驻马坡".在其悬崖石壁上有明代所 刻"勒马"二字.各位游客:北固山的主要景观我们都已欣赏到了,回顾我们刚才走过的景点, 这里的寺庙,楼阁,山石,草木仿佛都凝聚了历史的瞬间.往事成过去,青山依旧 在,但愿北固山的游览能让您得到历史的启迪,美好的观感!

推荐专题: 丽江古城导游词 英语导游词 江苏景点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