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介绍景点的导游词(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介绍景点的导游词(合集)》。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今天我要带你们去黄山游玩。
说起黄山“四绝”排名第一的当然是奇松。黄山的松树有着无比顽强力。他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状千姿百态,让你眼花缭乱。
第二决就是奇石。黄山的石头千奇百怪。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种。有的像一只大公鸡展翅啼鸣,所以命名为“金鸡叫天门”,有的似五位穿着长袍的老人,所以被叫做“五老上天都”。
排名第三的就是温泉。我们常讲和浏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温泉水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很好,但是不能饮用。
最后我们来到黄山云海。黄山的云与平常的不一样,像滔滔流水。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欢迎下次再来黄山游玩。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海口市演丰镇的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有朋友会问,这红树林为什么不是红色的,而是绿色的呢?
因为,这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群落,之所以称为红树林,只是因为在植物学上它们属于红树科,树皮内部和木材常呈红褐色。其实它们的枝叶都是深绿的。
站在海岸上远远眺望,只见一片浩瀚的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在海水中摇曳。退潮的时候,整片树林的树干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宛如一道永不凋萎的绿色长城,在海中巍然屹立。涨潮时,红树林休浴在温馨的海水之中,只有青翠的树冠在微风中飘荡,活像浮在海上的绿洲。旅游者可以乘坐游船,顺着宽约50米的沟漕行进,观赏一丛丛红树林,十分奇妙
红树林在我国的分布,以浙江南部为最北界线。红树林并非单一树种,而是品种繁多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的大家族。除了海莲、角果木、红茄冬、秋茄、红树、木榄等乔木外,还有老鼠勒、桐花树、白骨壤等灌木了解,世界各地共有红树林23科81种,而在海南岛就有23科41种,其中有8个是海南岛独有的珍贵品种。而我们所看到的东寨港红树林就有16科52种。海南全岛共有红树林面积4772公顷,占全国的33%,是全国红树林种类最多、分布和保存面积最大的区域,具有红树物种多样、古老、濒危、集中分布、保存完整的特点,在世界红树林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旅游和科研价值。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同时也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绵延海岸线总长54公里。面积3337多公顷。由于东寨港地处热带北缘,红树林一般显得矮小,树高可到10米。
红树林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群落。主要有三奇,请大家注意观察。
它生长在热带海边沉积滩涂上的红树林,涨潮时被淹没,只有绿色枝叶露出水面,成为海上绿洲。它耐湿、耐高温、耐强光、耐盐碱。为什么红树林浸渍在盐分很高的海水里而不枯死呢?这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第一奇,就是它的枝叶表皮有排盐腺,能够把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当然那些细小的排盐腺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第二奇,就是独特的胎生现象。它的果实在母树上成熟后并不落地,仍然挂着,并且适时发芽,待到长出幼苗后,才脱离母树,落地生根。因此有人戏称它是"胎生"植物。幼苗脱离母体时,尖尖的一端坠落于淤泥中,数小时后即扎根生长,不怕涨潮被淹。即使被海浪冲走而随波逐流,遇到海滩数小时后仍可生根,成为独立的个体。
第三奇就是特殊的根系。它的根部很多是树干基部长出的密集的支柱根,直插泥滩之中;有的则是树干基部膨大,增宽增高,形成板状根。,红树林的叶子碧绿柔美,树冠浓密而有序,结构紧密。暴露在地面上的发达的丛状树根粗大而曲长,互织互绕,紧紧地抓住滩涂,顽强地抵抗着风暴和海浪,是护卫堤岸的天然屏障,因而被称为"海岸卫士"。
正是由于它的发达根系和茂密枝干,才使它能够稳稳地固定自身,抵挡狂风巨浪的袭击。就算是强台风掀起的狂澜巨涛,在它的面前也威力大减,无形中起到护村庄、保农田、固海滩的作用。东寨港有一颗占地约10平方米的红树,主干直径只有十三四公分,高不过三四米,却已有上百年的树龄了,伸出来的支柱根达400余条,就像一片小树林一般,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之为"鸡笼罩"。红树林大都生长于淤泥深厚的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海滩上,沉没在水下的树枝与根叉纵横交错,对河流和潮水带来的泥沙有促淤作用,所以扩大了滩涂面积,不断开拓出一片片新的陆地,被人们称之为"造陆先锋"。正因为红树林是"海岸卫士"和"造陆先锋",海南省人大专门制定法规,划定保护区,给予特别保护。
此外,红树林还有"天然养殖场"之称。红树的花、果、叶、枝等掉落物可溶性达80%以上,而且可溶时间短,腐烂后滋生大量浮游生物,成为鱼、虾、蟹、贝等的食物。在红树林下面,由于风小浪低,又有足够的食料,成为鱼虾蟹贝的乐园。树干是贝类的附体,根部则成为蟹类和泥鳝打洞栖息的场所。凡是红树林生长茂密的海边,水产资源都极为丰富。您到东寨港去,就一定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海鲜,那里的血螺(泥蚶)属全岛之冠。红树林全身是宝,经济价值极高,可作鞣料与染料,可制药、制糖,叶是好饲料,木是好木材。
革命战争年代,东寨港红树林是掩护革命者的"青纱帐"。当年的中共琼北地委、琼山县委就设在这一带,借助茂密、深广的红树林的掩护,与敌人周旋。
在东寨港观赏"海上森林"的同时,还可以就便凭吊就在保护区内的海底村庄。据《琼州府志》和琼山市演丰镇、演海镇的一些地方族谱记载,东寨港原来只是一条约三米宽的浅沟,人们来往可涉水而过。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05年7月13日)发生7.5级的琼州大地震,震中就在现在的东寨港,烈度达10度。刹那间陆陷成海,72个村庄沉没,形成今日汪洋一片的东寨港。现在遇上风平浪静,海水清澈,还可以看到沉陷在水底的村庄遗存的水井、臼椿、坟墓、牌坊和过往的石桥等。这种在地震中陆陷成海的现象,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属少见。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
“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v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华亭寺原名大圆觉禅寺,元代至治三年(1323)玄峰和尚就大理国时期高氏别墅旧址建寺,明天顺六年(1462),寺僧相晟主持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重修扩建后定名华亭寺。
一九二零年虚云老和尚主持重修,时称“靖国云栖禅寺”,为昆明地区的最大佛寺。1984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华亭寺列入全国首批开放寺院,承蒙广众善士之功德,重修藏经楼、翻修殿堂、新建五百罗汉堂,修复文物古迹及古今名家匾联,增加现代书法楹联,完整地保护名山佛寺。
华亭寺结构完整、布局谨严、气势浑厚,对宗教文化及古代建筑艺术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撞钟楼、方丈、禅堂、祖堂、斋堂、客堂、钟、鼓楼及海会塔等。呈平面布局呈矩形,在佛教建筑中属中轴对称、封闭院落式类型。大雄宝殿内塑有三世金身佛像、南海观音和五百罗汉像,天王殿内塑有弥勒菩萨、四大天王、水火二金刚及韦驮菩萨,藏经楼供奉释迦牟尼汉白玉佛像。寺内珍藏有:元泰定元年(1324)梵文尊胜陀罗尼经咒石幢、明天顺圣旨碑、明代状元杨慎的楹联“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柱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等珍贵历史文物。
太华寺历经七百多年风雨兵燹的沧桑岁月,明清两代多次扩建和修葺,但主殿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寺院座西面东,规模宏阔,布局严谨,四合五天井,走马戏角楼,展现了多民族传统的穿斗结构,寺内亭、阁、廊、池汇成曲,清幽恬静。
又是各种珍禽彩蝶的“自有王国”。每到春秋,便有白天鹅、灰鹤、黑鹳、大白鹭、雁鸭、水鸟等80多种候鸟从我国江南沿海、从东南亚、尼泊尔、喜马拉雅山麓飞到这里栖息、生儿育女。
世代生活在尕海草原的藏族牧人,信仰佛教,奉守不杀生的信条,视珍禽莅临为吉祥,尤其把鹤类看成是神仙的化身,是祥瑞和美的象征,从不惊扰伤害它们。
由此,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净土上,各色蝴蝶翩翩起舞,与花争妍;各种鸟群飞起飞落,嬉戏鸣唱。天鹅洁白的羽毛浮漂在碧水中,更显湖水清明大如绵羊的红嘴黑鹤则喜欢在湖畔徜徉,即是有人来也不惊飞,一派优雅高贵的姿态。
此时的尕海湖色彩斑斓,动静有效,是一幅古朴典雅的天人合一图。
如今,久居城市的人们也象候鸟一样,每到夏季就不远万里来此旅游观光,把自己置身在这梦幻般的仙境,体会一下回归自然的美妙感觉。
大家好!我是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四七班的魏金煜,很荣幸今天能担任大家的小导游,我将带大家游览这美丽的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自治州的南坪县。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因为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高山湖泊群中,“九寨沟”因此而得名。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著名的五彩池。
相信大家很小的时候都听说过这个传说:天上王母娘娘的宫苑内有个五彩瑶池。一天,一个小仙童用一块小石头扔进五彩瑶池内,溅起的一朵水花落在了凡间,就形成了五彩池。
大家看,池水有的是蔚蓝色,有的浅绿色,有的绛黄色,有的灰黑色,有的粉蓝色……山风吹皱了这一池水,使人神清气爽!也有人说五彩池是仙女的胭脂水染成的。
事实上池水的颜色是由于生长于湖泊内的水绵、轮藻、水蕨等水生植物反射太阳光形成的色彩。奇特的`美景让人赞叹“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水非常奇特,森林也很茂盛。
现在我们的车已进入林区,这里海拔超过4800米,气候多样,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形态不同的森林生态系。沟中现存140多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扭角羚。
请大家在林区游览观光时不要吸烟,不要乱扔垃圾为我们的动植物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不知不觉就到了分别的时候,希望我的解说能为您带来一段美好回忆!有机会我们再相见!
推荐专题: 介绍景点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