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石潭记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石潭记导游词》。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漫步荫凉的竹林、聆听清脆的水声,我们就到了小石潭。来到这里的柳宗元留下了千古名篇《小石潭记》。
大家看,下面的水潭清澈透明,底部为一块石头,翻卷露出水面的像礁、像屿、像垒、像岩;水中的鱼儿像在空中游一样。
《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也是《永州八记》中的经典名篇,寄情山水之意尤为明显。该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的记述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a潭记》 《钴a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并称为《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小石潭记》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感情。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也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
听到“如鸣佩环”的流水声就“心乐之”,看到“往来翕忽”的游鱼便以为“似与游者相乐”。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这些“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潭水来自西面曲折的小溪,朋友们,让我们静静的感觉这幽静深邃的景色吧。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
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全长6300余公里。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长江是仅次于南美亚马逊河和非洲尼罗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朋友们,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衢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这里切过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峡谷,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难怪古人曾发出“重江(是否重江二字我记不清了,请自行考证)万管玲珑笔,难写衢塘两岸山”的感慨,两岸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从上望下俯视就好像船行驶在地道中一般,衢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带会我们将去一一领略他们的风采。
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12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数神女峰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在神女峰的脚下,请大家抬头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来灿烂的朝霞,有送走绚丽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称为望霞峰。
好,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何 园 导 游 词
〔何园概说〕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们现在将要参观的这座园林,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造于1883年,也就是清光绪九年,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因为建筑手法独特多样,艺术风格上南北兼容、中西合璧,成为扬州园林的经典代表,被誉为中国晚清第一名园。
其实,何园最早不叫何园,而叫寄啸山庄,因为园主人姓何,人们都习惯叫它何园。何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上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关系十分密切: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皇帝老师孙家鼐是同乡加儿女亲家,进退与共;与光绪皇帝另一位更有名气的老师翁同龢以及清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也有姻亲关系。何园主人何芷舠少年得志,官运亨通,暗地里也捎带着经营盐业,拥有巨额财富。何芷舠四十九岁那年,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辞官归隐扬州,投入巨资良材,打造了这座宅园一体、居游合一的大型私家园林。
何园占地面积14000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筑部分占全园面积的50%。这样的建筑密度,对于园林来说是太大了,但人们置身园中,不但没有拥挤感,反觉得处处收放有度,疏密有致,小中见大,层次分明。这种效果,靠的正是造园者在建筑布局上的匠心独运,平中造奇。
何园整体区划上包含住宅、后花园和小花园几大部分,是私家园林的完整形态,它的各个部分既独立成章,又环环相扣、互相渗透,组成一个内外有别、居游两便、天人合
一、中西合璧的人居空间,中国私家园林的审美需求和实用功能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现、当代一批著名的古建园林专家都对何园备加推崇,称赞它独特的造园手法,是“江南园林中的孤例”。国内影视界也把何园当作拍摄取景的天然基地,《红楼梦》、《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续集、《上错花轿嫁对郎》、《苍天有泪》等近百部影视剧,都在这里摄取了大量亭园风光的美妙镜头。 通过以上简介,相信大家对何园已经有了初步印象,下面,就让我们一道来细细品赏这座中国名园的江南孤例。
〔东园概说-贴壁山-牡丹厅-桴海轩-翰林公子读书楼〕
历史上何园的正门是开在花园巷的南门,现在作为主要入口的东门,是园林对外开放时兴建的。进门后首先参观的是何家后花园的东园部分。迎面月洞门上镌刻的 “寄啸山庄”门额,是当年园主人亲自题写的园名。“寄啸”两个字,分别取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句子:“依南窗以寄敖,登东皋以舒啸。”表达的是诗人寄情山水田园、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志节情怀。何园主人与陶渊明有着辞官归隐的相似经历,寓意不言自明。
扬州无山,但园林中不可无山,所以扬州园林中常常采用平地叠石的手段来 造山,“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东园最壮丽的景观,是右边一座长达60多米的贴壁山,它就象嵌在墙上一样,沿着墙面走向一路攀缘,状若游龙腾蛟,搅动万千气象,把原本封闭压抑的高墙深院,变成了一座抱拥天地自然山川的“城市山林”。东园贴壁山是江南园林中享有盛名的登楼 1
贴壁山,也叫扬派贴壁山。贴壁山的山腰里,藏着一条高低盘旋、曲折迂回的石
阶小路,一直通往翰林公子读书楼。通过它,我们可以真切领悟扬州叠石艺术的
精髓。
转过玲珑剔透的石屏风,首先敞开山门迎客的是牡丹厅。它的特色和名称,
来自东墙歇山顶尖上的一幅砖雕山花。山花题材取自传统的《凤吹牡丹》,乍看
上去好像没有新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在创意、布局、章法、刀法各方面
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整幅作品大拙中见大巧,细密中藏神奇,是一件精品。
牡丹厅周围有牡丹池。牡丹是何园园花,园子里见缝插针广植牡丹、芍药,
品种繁多,每年4·18日至5·18日,是一年一度的“扬州‘烟花三月’旅游节”,
何园“游名园,赏名花”主题游园活动也缤纷开幕,届时一片姹红嫣紫摇曳春光,
把何园妆扮成了一个雍容华贵五彩世界。
牡丹厅北的一座厅堂,在构造装饰上比牡丹厅更精致、更华丽,它就是东园
建筑群中最具创意的构撰—— 桴海轩,也叫船厅。因为厅的造型像一艘船,厅
周围的地上用鹅卵石、瓦片铺成波光粼粼的水面,厅正前方一条方石板甬道像是
登船的跳板,厅檐下低低的台阶好比船上的甲板,厅两旁廊柱上悬挂着 “月作
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的楹联,厅西侧廊壁间镶嵌着目前国内保存最为
完好的苏东坡手书《海市帖》刻石„„每一个细节都和船有关,和水有关,造园
艺术中的旱园水做法,在这里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不过最有意思还不是船厅的建筑,而是藏在建筑景观背后的故事。这座名为
桴海轩的船厅,就是主人身世的象征,它与园主一生的命运和追求之间,有着某
种神秘的关联。
何家祖籍安徽望江,是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方,这里的出生的何芷舠从
小就和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名叫“芷舠”,含义是一只盛着香草船;二十岁步
入仕途,当的是盐官、粮官直到江汉关监督,始终在和形形色色的运输船只、船
务打交道„„身为江汉关监督,何芷舠在处理洋务的过程中经常被卷进华夷尖锐
冲突的旋涡,多次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而忤逆清政府屈从洋人的意
旨。面对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担心长此下去非但自己的爱国抱负不得施展,
只怕连身家性命也难以保全。再三权衡利弊,他选择了急流勇退,把自己的人生
之舟停泊到了绿杨城郭的古运河边上。
船厅为什么又叫桴海轩呢?两千多年前,孔子乘坐着牛车周游列国推行自己
的主张时说过:“道不行,吾将乘桴桴于海。”意思是说,如果人们都不接受我的
主张,我就乘船到海外去。这船厅不正是何芷舠心目中的“桴海轩”么?
让人不能不感叹的是,十八年后,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园主人又作出了一个
和当出辞官归隐同样惊人决断:抛弃何园,起锚扬帆,载着全家驰向十里洋场的
上海去弄潮。何芷舠这只神奇的小船开走了,一去不复返。却把他的化身桴海轩
留守在故家的宅园。向后人讲述着主人的心情和主人的故事。
船厅后面的西北角上这座不起眼的小楼,曾经是何园最风光的建筑。当年何
家大公子何声灏在这里三更灯火五更鸡发愤攻读,从江南乡试中脱颖而出之后,
又一举闯过会试、殿试、朝考大关,步祖父何俊的后尘,被皇帝钦点翰林,成就
了一门祖孙两翰林的巨大荣耀。也给何园留下了一座“翰林公子读书楼”。读书
楼里简朴清寒的陈设、威严肃穆的家训和工工整整的试卷、热烈醒目的捷报陈列
在一起,相映成趣,对人们讲解着“学而优则仕”的古老真理。读书楼东接贴壁
山的嵯峨登道,南临“桴海轩”的万倾涛波,不知是有心设计,还是无意巧合,
它的环境景观正是一幅著名的古代治学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
翰林公子读书楼是何园文脉的象征。何氏家族从何芷舠父亲这辈起通过科举
作了大官,也留下了厚学重教、诗礼传家的门风。先后出现了祖孙翰林、兄弟博
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他们的故事,分别陈列在玉绣楼何氏家族史料陈列
馆里。
〔西园概说-复道回廊-壶上春秋-汇胜楼-桂花厅-湖山-花窗〕
花园,是私家园林的华彩乐章,对于前来欣赏何园这部乐章的观众来说,东
园只不过是序曲,西园才是高潮。西园是何园精心打造的山水空间。这里层楼幽
谷,廊道迂回,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月白风清,鸟语花香,交织成天人合一的
立体画卷,来到这里,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幻觉,好像误入了传说中的世外
桃源、神仙洞府。
从西园看复道回廊是最佳角度,何园复道回廊全长1500米,它腾挪、缠绕
于园中建筑之间,复道凌空,内外分流,回廊曲折,高低错落,构成了园林内部
的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了登峰造极
之境。复道回廊是何园特色建筑之冠,在江南园林中绝无仅有,它造就了何园独
一无二的串楼景观,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建筑专家更把它看作是立交桥的
雏形。晴明天气,日出月落,复道两边的透空雕花栏杆交错投影,流光溢彩。不
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雨雪霏霏,借助这条廊道,人们就可以无忧无虑徜徉园内,
悠闲自在流连美景。
神话传说里有海上仙山名叫方壶的记载,扬州园林中喜欢借用这个典故,在
园中挖池为海,筑亭当山,虚拟海上伸山的意境。与众不同的是,经据专家考证,
西园水心亭壶上春秋同时还是一座水心戏台,主人把戏亭建在水里,在上面演戏
拍曲,轻歌曼舞,可以巧妙借助水面与走廊的回声和光影,增强音响与视觉效果。
水池北面是汇胜楼。楼上供来收藏古今典籍、名家字画,楼下蝴蝶厅是主人
的宴客场所,厅内墙上装饰有宋苏东坡竹石图、明唐寅花鸟图、清刘墉书法和郑
板桥竹石图等木刻壁画。体现了主人的雅好和品位。
池西桂花厅坐落在山石桂树丛中。厅上有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手书 “桂花
飘香”匾额,何园一万多平米的园区中有地植、盆栽桂花七八十棵,其中仅百年
以上的老桂就有十余株。中秋到何园赏桂、赏月,是扬州二分明月节的重头戏,
届时何园夜游,浴桂香,赏明月,啜芳茗,观看水心戏台地方传统曲艺表演,品
尝精致可口的维扬风味小吃,尽情感受城市山林的良辰美景,又是别一种风味。
西园建筑景观到桂花厅为止,接下来过渡到山水景观,水池南面这座湖石假
山,是何园的制高点,望去悬崖峭壁,奇峰飞谷,呈千丘壑万千之势;山上古树
名木,苍翠蓊郁,有拔地参天之姿。古人叠石掇山讲究人性化,所谓“七分主人
三分叠”,西园湖山的立意布局,俨然就是一幅唐代大诗人王摩诘的诗意图:“空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山林深
深深几许的幽渺意境,与园主何芷舠避祸归隐,寄啸山水的心境十分切合,
不知大家在参观中是否留意,东南两侧楼廊的上下廊壁间各有一排什锦花
窗,在此提醒大家,品味花窗和花窗赏景,也是何园的又一特色。花窗在中国园
林艺术中扮演着极其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如果把成功的园林比作一手好诗,花窗
就是它的锦词佳句。何园花窗不但数量多,而且制作精,样式美。它们集中分布
在花园与住宅之间的廊壁上,组成一条条优雅别致的花窗带,不但自己成为赏心
悦目的景观,而且实现了不同空间相互借景,人们透过花窗,就像在观看一幅幅
流动的框画,移步换景,迷离多变,十分赏心悦目。
〔园居概说-怡萱楼-玉绣楼建筑-家族史料馆-骑马楼-与归堂〕
从复道曲折南行,就进入了何园的住宅区――园居部分。何园建筑在继承了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精华的同时,汲取西洋建筑要素,构造了一个东方传统精神与
西方生活观念交相杂糅的园居系统。主要表现在建筑布局上追求变化,不拘一格,
没有采用传统中轴线式的横路纵进、前堂后屋形式,而是因地赋形,自成面目。
走进玉绣楼、怡萱楼、骑马楼三位一体的园居空间,这里所具有的变化、活力以
及浓郁的时代气息,是人们在纯粹旧式园林中找不到的。
转过西园湖山,先到怡萱楼,也叫赏月楼。这里是当年园主人专门为吃斋念
佛喜欢独处的母亲专门建造的居所。围绕着奉亲的主题,楼前地面,用鹅卵石子
铺设着福禄寿喜图,从法国进口的铸铁栏杆上镌着“益寿延年”字样。目前这里
已经辟为陈列室,展示何氏家族的世系谱牒和近代有功名祖先的礼服容像。复道
回廊在怡萱楼再次分流,一是与院中假山石阶组成回环盘旋的上下通道,一是入
怡萱楼通往玉绣楼。
主人居住的玉绣楼,是两栋前后并列的住宅楼的统称,玉绣之名,来自庭院
中栽种的广玉兰和绣球树。玉绣楼的主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串楼理念,四周用回
廊围成院落。楼内设计采用一梯一户带有拉门隔断的独立套间,与中国住宅传统
的厅厢结构完全不同,房间里点缀的吊灯、壁炉等装饰细节和楼外立面的雕饰,
也都处处洋溢着欧式风情。所以,从前何家人称呼它为“洋房”。
何园的精彩,包含着景观与人文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到玉绣楼何氏家族史料
陈列室,可以帮助我们真切具体地感知一个近代大家族的兴衰历史和家族人物们
缤纷曲折的命运故事。在北楼展馆里,有何园主人何芷舠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
历;有何家大少爷何声灏发奋读书成就了祖孙翰林的砺志路程;有二少爷何仲吕
继承父亲兴教办学遗志,扶持两个儿子――世桢、世枚两位美国密昔根大学的洋
博士兄弟在上海创办持志大学的轰轰烈烈的历史;还有三少爷何声润捐助“鸿船”
救生义渡的慈善故事。在南楼展馆里,有王承书、何祚庥这一对表姐弟中科院院
士为祖国科学事业和民族精神的重建而作出的业绩和贡献,有国画大师黄宾虹与
何家四代人结下的长达60年的书画情缘。
出玉绣南楼沿复道回廊向东入骑马楼,骑马楼是何园的客舍。当年,国画大
师黄宾虹就住在这里。度过了让他一生念念不忘的一段客居时光。骑马楼从外面
看上去四平八稳,仿佛一览无余,走进去才发现它的右边楼里藏着三进院落。厅
堂栉比,门扉交错,廊道迂回,犹如迷宫。
坐落在全园最南面的与归堂。是我们要参观的住宅部分的最后一个建筑,如
果我们从花园巷18号的正门入园。它就是迎宾第一厅。与归堂是何园的主堂正
厅,也是园主人对外交往的正式场所。 “与归”二字,典出范仲淹《岳阳楼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体现的是何园主人要以先辈隐者为范、以归隐之举为荣、
欣然加入归隐行列、不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的思想意愿和价值取向。
一座住宅的厅堂,就是这个家庭的脸面。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家庭所拥有
的实力及其社会地位。何氏家族与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几大家族人物有着纵横
交错的姻亲关系,何园自然少不了“贵人轩”的出入往来。与归堂也是目前扬州面
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楠木大厅,它在中国传统厅堂构造的形式上融入了西方建
筑理念和表现手法,高大庄重的梁柱构架,配上四围通透装饰华丽的玻璃墙面,
一扫中式厅堂的封闭、古板和沉闷,扬溢着开放、敞亮和明快的气息。
〔片石山房概说-建筑-人间孤本-镜花水月〕
何园自来就有大花园、小花园的之说。小花园,指的是片石山房。就在南大
门东侧这座小小的青砖门楼里,收藏着一段历史悠久的历史和一院别有味道的风
景。
何谓片石山房?让我们先来听听石涛和尚的故事,石涛和尚俗名朱若极,是
明朝皇室的后裔。刚满10岁时就遭到国破家亡之痛,明亡后,躲灾避祸,隐姓
埋名,出家为僧。他钟情山水,师法自然,从事作画写生,一生遍访名山大川,
“搜尽奇峰打草稿”,领悟了大自然的一切生动之态,开创了中国画坛绘事的一
代风尚。石涛和尚不仅是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也还是一位叠石造园的高手。他
在四十一岁时结束云游生涯,侨居扬州,创作了叠石杰作片石山房。它也是石涛
大师留在人间的唯一叠石作品,所以称为孤本。清光绪九年,何芷舠从吴姓人家
手里买下片石山房,把它变成了何园的一部分。
入片石山房,过“注雨观瀑”门景,东行有水榭三间静卧波上,开轩待客。
这里别出心裁地设有迷一样的琴、棋、书、画四景,十分耐人玩味。水榭东面是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 “天任馆”,也是扬州现存最早的明代楠木厅,堪称何园最
老的建筑。天任馆西山墙有不系舟半亭,上面置石桌椅,供游人赏院景、观游鱼,
体验水动船行的意趣。厅东面墙上,镌有“片石山房”横排石刻一幅,字体飞动,
古色古香。
湖山西段那座奇崛兀立的石峰,就是大师的人间孤本,它并非自然而超脱自
然,出自人工却巧夺天工,峰高 9.5米,作傲视群雄状,在江南园林中前无古人。
所以被人们称誉为冠盖园林叠石的“天下第一山”。人间孤本的腹内,藏有石室
两间,上有凌空栈道,下临瀑布深潭,人们从这座屹立不倒400年的人间孤本上,
感受和领略着石涛大师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和山水情怀。
游片石山房,还有一处景观不可忽略,这便是镜花水月。
您是否留意到片石山房西边廊壁间嵌有一面大方玻璃镜?无论从哪个角度
观看,这面镜子都能将园中景色收入自己的怀抱。与镜子遥遥相对,东北湖山脚下的水潭中,则藏有一轮白日明月,它跟随着观赏者人行步移,从满月到月牙,依次变幻出赢虚百态。这两处景点合起来,就是片石山房著名而奇特的佛理景观:镜花水月。用心揣摩,自有一番智慧人生的大知大觉。
〔结束语〕
百年因胜迹,向楼台深掩处,觅一段西风逸兴;
千古赖名园,对山水洞开时,味十分东土闲情。
走进何园,宛如走进一幅自然历史人文的旖旎画卷;天人合
一、中西合璧的近代造园艺术的孤本特例在这里异彩纷呈,一个近代大家族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在这里生动展现,有这样一种说法:欲访中国园林艺术之胜,不可不到扬州;欲得晚清名园自然人文之真谛,不可不来何园。各位游客,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我国已故著名园林专家陈丛周先生的这首诗:
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明月在扬州。水心亭下春波綠,览胜来登一串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