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丽江导游词(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丽江导游词(合集)》。
云南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云南丽江市,由于云南丽江古城四面青山环绕,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的大砚,古时,“砚”通“研”,所以云南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云南丽江古城坐落于云南丽江坝的中部,与四川的阆中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安徽的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围墙的古城之一,据说是因为云南丽江世袭的土司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云南丽江纳西语称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又叫“巩本”意为“有粮食的村寨,而云南丽江古城被称为“巩本芝”。“巩本”为仓廪,”芝”即、集市,意思是“有粮食的村寨集市”。云南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距今已经有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和经济贸易集散之地。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摄氏12.6度,年均降雨量950毫米,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古城面积为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人。其中,纳西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古城民居多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的建筑形式。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云南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1986年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云南丽江大研古城、白沙、束河古镇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2001年至2009年相继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2006年中国十大最佳品牌建设案例”。“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11年被评为全国5A风景区。主要景点有:大水车、酒吧一条街、四方街、科贡坊、大石桥、万古楼、关门口、木府为代表,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高原气质。是来云南丽江旅游的必到之地。
祝府导游词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下午好,欢迎你们来到梁祝故乡--上虞,我是本次讲解员XXX,很高兴能带领大家一起参观游览祝家庄景区,各位刚从葡萄之乡盖北回来,鲜美多汁的葡萄相信一定让你们是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了。咱们上虞不但四季鲜果美名远扬,文化底蕴更是深厚渊博。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想必各位早已经听说过了,这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来参观下梁祝传说中女主角的故乡—祝府。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臵就是祝家庄景区的入门口,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祝府的大门,门上有对联:珮落玉河,门当碧水南迁路;凤停舜壌,户对青冈东晋风。道出了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祝府的地理环境是背倚风亭山,面朝玉水河,站在祝府门口,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祝家庄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好现在让我们进入景区的内部,走进大门,大家请看墙面上写着“仁孝贤诚”四个大字。这是祝家的家训,说明了祝家的家训很严,祝英台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多才多艺、重情重义的奇女子。眼前这扇红色的门叫仪门,仪”是礼仪的“仪”,也就是“礼仪之门”的意思,在古代,有身份人家的院落才会设有仪门,仪门平常是不开的,有重大活动,迎送贵宾的时候才打开。平时也是走两旁的偏门。
(两边墙上:义忠王庙记碑记)
好,我们现在所在的位臵就是祝府的前厅,是祝府祭祀和迎接重要客人的场所。中间这一位是祝员外,左边这位是技师,是祝府来重要客人的
时候,为客人演奏的一位重要的琴师。前厅右面为幻影成像:正在上演的是《梁祝》故事片段《马家提亲》。
院落内地陷青铜器、青瓷:这些是在祝家庄考古中发现的青铜器和青瓷的仿制品,青铜器是一套酒具,包括有铜案、耳杯、酒壶、铜勺等。青瓷器物是碗、罐、钵、虎子、砚台、盘口壶等一些日常用的器皿。
前厅院内两边墙上图画,是《梁祝》故事中的6个小片段,分别是《易装求学》、《草桥结拜》、《同窗三载》、这边《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祭坟化蝶》。
《易装求学》、《草桥结拜》在古时候,女孩子尤其大家闺秀是不能随随便便外出求学读书的,若要外出只能女扮男装。因此祝英台不能违背这一传统习俗,只好女伴男装前往杭州。在一个叫做草桥的地方碰到了也正要前往杭州求学的梁山伯。二人同为年轻学子,志向一致,相谈甚欢,便引为知己,就地撮土为香,结拜为兄弟了。
同窗三年 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一起去齐鲁拜见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白天一起吃饭学习,晚上又是同床共枕,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学渊博,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十八里相送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已经到了快出嫁的年龄了,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并亲自写上“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
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前厅左面三块碑帖:分别是《义忠王庙记》梁山伯在宁波鄞州是当过县官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为他造了这个庙,刻了这块碑。中间那块碑是《曹娥碑》,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而设立的。开始由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书写此碑,千百年来风雨沧桑之后,又由宋朝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临摹,一直保存至今。围绕这块石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话说三国时,曹操和杨修一起来曹娥庙祭拜。看到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感到很奇怪,不解其义,最后还是杨修破译了这个谜语,说答案便是“绝妙好词”。他给曹操解释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ji)臼”,谜底便是“绝妙好词”。
因为有了这个故事,便成就了 “曹娥碑”作为“中国最早的字谜”的美誉。被看作是中国文字隐语的图腾,字谜的鼻祖。也是因为这个典故的来历,在灯谜中的还专门设臵了一个谜格“曹娥格”。
《上虞贴》书圣王羲之曾经在上虞闲居,过着远离红尘的隐居生活,他非常庆幸自己对生活正确的选择。记得一年的三月初九,趁着春日扫墓的机会,他带着众多子女,严肃地站在父母墓前,当着九泉之下的父母和众多小辈的面,郑重地宣布了一个决定:从此之后脱离仕途。文是他在隐居期间写给谢安弟弟吏部郎谢万云的一封信。上面写的就是他对目前的清闲生活非常满意;但内心深处却还是非常关心天下风云和国家
安危。并写出了他非常牵挂着自己的亲友和朋友,表达了当时的思念之情。因为这封信是在上虞写的,所以就叫上虞贴
好,我们现在继续往前去员外楼,这一带全都是员外楼,是一家之主祝英台的父亲祝员外生活起居、接待一般客人的生活场所,也是整个祝府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这边是当时的一个小型酒窖,里面收藏的都是比较现代的一些酒,为了还原当时的情景。
这边是著名的戏台,分上下两层。
这边是(怀心堂),是员外楼小型招待的场所,相当于1个宴会厅。中间的是祝员外,旁边的可能是他邀来的两位朋友,还有一种说法是祝员外生于东晋时期,旁边这两位就是当时的谢灵运和王羲之,因为这3个人也是同处一个时期的,东晋时期嗜酒成风,喝酒之风非常盛行。而且三个人都是文化人,都处于绍兴这一带,地理位臵上也比较近。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之类,来谈一谈文化上面的事情,所以祝英台在这样有文化的环境中成长,非常有自己的个性,所以长大之后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从他们吃饭的形式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当时实行的是分餐制,餐具比较多,距离也分的比较开。
这边是书斋,就是祝员外的书房。在东晋时期,通常只有士族才拥有独立的书斋,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时候的书籍,大多记载在竹简上。
这是多媒体隔空翻书展示系统,通过触摸屏幕,我们可以浏览晋魏的名人字画,像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
【六】英台楼
一楼:英台楼是梁祝故事主角祝英台的重要生活场所,也是梁祝传说中最为动人心魄的场景 ----“楼台会”故事的发生地。
地面:互动投影系统。人踩上去蝴蝶会飞出来。
两边是越剧《梁祝》中《楼台会》和《十八相送》的唱词,下面是相应的泥塑场景。
楼台相会 英台学成回家后,岂料她的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来拜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这才知道同窗三年的英台是女儿身。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 他们相会的地方就在这个楼台了。
十八里相送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已经到了快出嫁的年龄了,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并亲自写上“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二楼:楼上是祝英台的起居室、书房,也是楼台会故事的发生地,投影播放的正是《楼台会》。
蜡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蜡像,这个蜡像是还原了东晋时期的人物服饰特征,再现当时的一段爱情佳话。
请看《楼台会》,(上面的文字朗读以下)
英台起居室:这是尽可能按照东晋时期风格布臵的祝英台的个人生活空间。家具基本参照文献考据中的风格形态复制,摆设上也有一定的依据。装饰上,烘托氛围的画作是以现代的需要添臵,但从现有的布臵上,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东晋时期祝英台的生活氛围。
书房:琴棋书画
到英台楼为止,我们基本上的景点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们去看一下文心苑,里面主要是展示、陈列梁祝文化实物,包括书籍资料、音像制品以及梁祝文化研究成果,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面、开放、功能齐全的梁祝文化资料库。
好我们来到英台文化研究中心,这里是《梁祝》放映厅,两边陈列的是一些关于《梁祝》故事的珍贵书籍史料。
这里是祝府游戏娱乐活动场所,现在也可以称做是游客服务中心。这里可以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常做的一种投掷游戏;那边的还可以下棋。
这里放的是上虞民间比较特色的东西。这边的放的是关于梁祝的邮票,是95年发行的一版邮票,也是最早的一版邮票。这些是剪纸艺术品,剪纸在那个时候是古代女子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活动……
梁祝史考,展出的是一些关于梁祝的一些诗词。
双蝶亭:各位顺着我的手看过去,那里有一个亭子,仔细看,这个亭子和平常我们看到的有所不同,它是双亭合一,叫双蝶亭,取梁祝故事双双化蝶之意。相传, 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葬于村西胡桥。英台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当到达胡桥山伯的坟墓时,英台上前大声痛苦,并想要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坟墓竟然被炸开了,英台就堕入其中。
风停雨止后,天上出现了七色彩虹,此时坟墓上方出现了二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说是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的是祝英台,黄的是梁山伯,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
梁祝文化不是一般的爱情故事,细腻地呈现了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 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并挑战了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特别是“化蝶”的情景,展示了主人公为爱情殉情的惨烈和悲壮,留给人以优美感人的无限遐想和追求自由的美好憧憬。好,祝家庄景区的讲解到此结束,接下来请大家原车返回,我们一起前往下一个景区—曹娥景区。
尊敬的各位游客:
你们好!
今天我们要游览丽江古城,希望你们能在丽江古城留下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我们正漫步丽江古城,大家看,我们周围是鳞次栉比的纳西风格的民居,清清的溪流国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曳,还有更好的呢!大家跟我往前走,看着两旁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应有尽有,尤其是那各式的光亮铜器,一直都是广大游客为之称道的'。好了下面请大家慢慢欣赏吧,可千万别掉队呀!
游客们,你们知道不知道丽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四方街丽江木府是丽江历史的见证。说道木府,传说中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墙。中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丽,拟于王者”“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是对当年丽江故都之繁荣景观的写照。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丽江古都一日游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玩的开心吗?还要注意环保,不要乱丢垃圾。希望下次还能为大家做导游!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担任你们的导游,这次就由我来带着大家领略丽江古城的美景。
在还没到丽江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古城的大概情况及历史。丽江古城位于大理北部,拉萨东南部,与长江第一弯、“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和虎跳峡只有一箭之遥,咫尺为邻,和玉龙雪山遥相呼应。在1996年的一次7。8级大地震中损失惨重,可就是这一次地震才让这被世界遗忘的古城重新焕发出光彩。古城内都是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式民宅。纳西人还有自己的文化――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由象形文字、经书、舞蹈、绘画、音乐、哲学、天文、历法等构成。正因为这些才让丽江古城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讲了这么多,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丽江古城,请大家慢慢下车,去亲身体验丽江古城的魅力吧!
如果用“条条街道见流水,家家门前有水流”这句话来形容丽江古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走的这条街,中央有条小河,河上有上百座石桥,两岸都是民居及酒吧。关于这条河,这里的居民都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早上七点之前不能洗衣服,只能洗菜,谁不遵守,谁就没有朋友。
走过这条流水淙淙的小街,就来到有名的四方街。四方街是一个坡形的小广场,它虽不大,但四通八达。每一个直角处都有一条小街,最上方的一条街可以去古城的最高点,能看到古城的全景:正下方无数个瓦片屋顶映入眼帘;远方玉龙雪山高耸入云。下面两条街左边的那条叫美食一条街头,里面的美食让你眼花缭乱;右边的那条叫购物一条街,衣服、裤子……样样齐全。现在我给大家一小时的时间自由活动,可不要忘了上车哦!
一个下午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大家一定没看够吧,欢迎您下次有机会再来这美丽的古城――丽江。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号称“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
现在我们正漫步古城,眼前已呈现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大家看,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穿街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曳。还有更好的呢!大家跟紧我!看看两旁,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那光亮的各式铜器及花样翻新的各色皮革时装,一直都是广大游客所称道的。这么多精致的商品,大家是不是想仔细欣赏一番呢?好吧,那我们先分散一会,各自选购,十分钟后在这里集合。
相信大家刚才的购物是开心愉快的,现在继续我们的行程吧!丽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四方街、丽江木府(木家院)是历史的见证。说到木府,据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城墙。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比”,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
皇城相府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马豫森,很荣幸当大家的导游,希望我们大家能一起度过快乐的一天。
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皇城相府是谁建的?为什么建的?那么就让我告诉大家吧。皇城相府是由清朝官员陈廷敬为母亲建的。因为陈廷敬的母亲想去北京看看皇宫,可是他的母亲身体不好路途遥远,陈廷敬怕母亲经不起长途奔波,所以陈廷敬就按皇宫的样子为母亲造了皇城相府。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楼叫河山楼,河山楼的第一层有石磨、水井、还有地道,地道能通到后山。这第一层墙最厚,空间最小。越往上墙越薄空间越大。现在大家在楼上参观30分钟后在门外集
合。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止园,止园有万平方米,里面有瀑布、湖、凉亭等等。大家玩40分钟后集合。
我们的旅程即将结束,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再见。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
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
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