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湖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湖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王导。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西湖的宝石山脚下,请大家和我上山去游览。
游客们,这里有谁知道这座山为什么叫宝石山?那是因为这座山上栽这许多颜色不一样的树木,白天不大看得出来,可是晚上灯光一照,整个宝石山便像一块巨大的琉璃,闪出了五彩的光。
您知道这屹立在宝石山顶土黄色的塔是什么塔么?对,这就是保m塔。它是不是很像一支巨大的竹笋?它又像一支锋利的宝剑插在山头,剑锋直插云霄。关于它还有一幅对联呢!上联是“保m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下联是关于锦带桥的,我不说,留给大家去查一下。
下面我带大家下山,沿着西湖边的北山路,前往曲院风荷。
在去曲院风荷之前,我们先站在西湖欣赏下美丽的天堂明珠。大家看,这湖水多像一块镶嵌在神州大地上的绿宝石。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倒映在翠绿的水中。湖面上波光粼粼,好像撒了金粉。瞧,远处还有几艘画舫在湖面轻轻地滑过。大家来看,现在正是盛夏,荷花也开得正旺,你们瞧这满池塘的荷花多美呀!有的害羞地躲在荷叶下,有的欣然怒放,还有的把脸露出一半,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如果您仔细看,还能看见几条小鱼仔荷叶下玩耍呢!
好,我就送大家到这里了。游览车司机会送你们回宾馆休息。再见!
政法学院学生义务导游团
导游词【嘉庚公园(含鳌园)】
Chapter1:序言
嘉庚公园位于集美鳌园北侧,与鳌园相连,是后人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教育、培育人才、造福社会而兴建的。按照传统园林布局,把纪念性、文化性和游乐性有机地融为一体。陈嘉庚先生的晚年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集美家乡的建设中了,但他不幸于1961年病逝,有许多计划中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他曾说过鳌园完工后,前面的海边空地要建一个公园。夙愿未了,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为完成陈嘉庚先生遗愿,将鳌园的北侧开辟为公园,该园于1992年动工,1994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500平方米。
进入园中,满眼是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是中西合璧风格的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鳌亭”和“命世亭”,均于
五、六十年代与鳌园同时建成,是鳌园建筑景观的延伸。命世亭内原先树立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十大元帅的雕像,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雕像在1971年9月间被悄然移走,成为一件憾事。
园中树立的大型石雕《桃李芳菲》和《尊师重教荣誉碑》,均从不同视角高度赞颂了“教育为本,科教兴国”的永恒主题。《尊师重教荣誉碑》的主体建筑蜡烛石雕,其高9.9米,表达永久吉祥之意,又象征一把永远燃烧的火炬,是陈嘉庚先生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和点燃自己、燃烧别人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缩影。
Chapter2:鳌园
鳌园是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回国定居后为建设故乡集美完成的首项宏伟工程,至1961年完工,历时10年,占地近9000平方米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陵墓等组成。园中公有666幅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青石雕,是闽南石文化的代表作。而鳌园也被评为厦门二十名景之一,2000年时被政府正式确认。
命名原因:为什么取名鳌园呢?鳌泛指大龟、大鳖,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鳌园原为一座小半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如大鳖,所以称之鳌园。大门有幅楹联“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与世相忘”。上下联首字结合正是“鳌园”。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在鳌园大门口设置个大圆盘呢?其实这里面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圆盘的难南侧有个小涵洞,没逢农历9月天文大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从洞中灌入,并迅速涨满圆盘四周,此时观鳌园犹如大鳌戏珠,富有情趣。
1962年,著名诗人郭沫若参观鳌园时,触景生情手书一联:“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春秋”。高度评价了鳌园博物大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珍贵的艺术价值。 1,建园的原因:
A,陈嘉庚先生有由济南广济园联想到自己家乡,决心在家乡建一座规模更大,内容更广博,艺术水平更高的建筑,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B,立一纪念碑决定终老此地,身后事自己安排,为自己建一处墓穴。做
出这一决定有两方面考虑:
一、不占耕地;
二、长眠在毛主席亲自题名的纪念碑下,感到安心。
2,鳌园的三部分:游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陵墓。 Part1——游廊
游廊长50米。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可谓上乘之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集美人民和陈嘉庚先生的亲族奋起保护,用泥巴将其封闭,直到文革结束后,才使这些石雕重见天日。
游廊两边厅墙上的石刻是陈嘉庚先生当年亲自拟定的管理规则和参观规则。两边的石壁下面是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摄影图片展,上面是精美的青石浮雕,刻有中国古今历史故事58幅画面。左边“至诚道前知”下面的石刻分三部分,中间部分是“诸葛孔明马前课”24幅画面。前面是中国革命历史画面7幅。后面是七出传统戏曲画面。“诸葛亮马前课”是左边雕廊的核心,也是陈嘉庚思想观念的生动体现,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尊崇和信赖,充分表现了关注祖国命运的赤子情怀。
游廊右边“功成唯三杰”下面有20幅浮雕,全部是历史故事。 A:【诸葛亮马前课】
这部书是诸葛亮在他一生鲜少的戎马生涯期间所著的术,“马前”就是在打仗中,“课”是占卜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诸葛亮在军帐中的占卜.这部书之前一直存放在圆明园中,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此书也因此流到海外,陈嘉庚在爪哇时,其朋友将此书赠送给他,他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将书翻译过来,并将其中清朝以后的段落刻在了鳌园里,以警示后人
a.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如宾:讲述的是清朝满汉两族的友好关系和历代皇帝的传承始末.“水月有主”可以组合成一个字刚好是“清”表示清朝,“古月”即胡,表示清朝满族,“为君”表示满族和汉族两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十传绝统”指的是清朝经历的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乾隆,雍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到了宣统刚好是十代,成了末代皇帝此谓“绝统”。“相敬如宾”指的是末代皇帝退位时没有遭遇到杀害,而是给与了皇帝的礼遇.b.豸后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来无咎:阐述了辛亥革命和“七七事变”的爆发因果.“豸后牛前”指猪年(1911年)之后和牛年(1913年)之前,两者之间刚好是鼠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千人一口”按顺序书写,正好是“和”指1912年军阀袁世凯派伍廷芳到南京与孙中山南北议和.“五二倒置”意为五加二等于七,二加五也等于七,即1937年7月7日的“七七泸沟桥事变”.“朋来无咎”指结交更多的朋友,即联合中,英,美,苏等国家组成的反法西斯联盟,不管之前那些国家对中国犯过什么过错,联合起来对付法西斯。
c.四门罔辟,突如其来,晨鸡一声,其道大衰.揭示了日本进攻南京和偷袭珍珠港的侵略行为以及终告失败的历史必然.“四门罔辟”指1937年日本法西斯四面进攻南京,造成我国30万同胞被日本杀戮,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事件.“突如其来”从字面上理解是在没有充分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遭受到地方的突然袭击,这里指的是1941年12月8日的“珍珠港事件”日本承认这是一次不宣而战的战争.这一天,日本的战舰载战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偷袭,造成2400人丧生,并摧毁了120架美国战机和19艘舰只.“晨鸡一声”让我们联想到毛泽东的“晨鸡一声天下白”的诗句,在这里指的是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年正好是鸡年.寓意晨鸡高唱,中国人民欢呼自己的胜利.“其道大衰”:指1945年随着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后,其所谓的称霸世界的“武士道精神”也宣告灭亡.d.拯患救难,是唯圣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表达了陈嘉庚先生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和新中国的礼赞.“拯患救难,是唯圣人”指的是救苦救难的圣人毛泽东,这是陈嘉庚先生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表达他对其的敬仰之情.“阳复而治,晦极生明”指的是经过多次战争的洗礼.我们人民终于从黑暗的苦斗中走向光明,中华大地出现了曙光,祖国从此获得了新生. e.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开国元勋为国为民谋利益的崇高情怀.“贤不遗野”指政协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邀请了社会贤达,名人及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多党合作,共商国家大事,陈嘉庚先生认为这一做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天下一家”指的是世界和平大会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说明世界上正义的人民都是朝着和平的防汛前进,希望实现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指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代表国家为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沉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授衔,表明这些开国元勋不为名利,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华民族.“无德”中的“无”字在陈嘉庚看来,是人的一种最高境界,即无私.f.占得此课,易数乃终,千古后今,其道无穷:表达了陈嘉庚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占得此课,易数乃终”意即诸葛亮用八卦图的方法进行多次的占卜预测,,用八卦,三十二卦算到六十四卦终于结束,表明新中国已经成立,希望战争不再发生,永保世界和平.“千古后今,其道无穷”意即陈嘉庚回国定居后,目睹了祖国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建家园的感人景象.他认为这景象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新中国才可能出现,而且所展现的光明前途必定是无穷无尽的.这四句充分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对中国的美好祝愿.B:其他部分——门廊另一侧雕刻的是优秀的民间故事组成的中国古代史,门廊左右橱窗近200幅图展示了陈嘉庚先生的伟大生平和创办教育,公益事业的概况. 鳌园的围墙与游廊出口处两边相衔接。初建时,围墙上全部都是水泥浮雕,历经三十年风雨剥蚀,损坏严重。1991年春节前夕,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艺术系的教师绘制草图,请惠安石雕艺人精心雕刻,将原来的292块水泥雕刻全部更换,取而代之是292块精美的青石雕像,计有影雕20块,沉雕42块,浮雕230块。
Part2——集美解放纪念碑
集美解放纪念碑矗立于鳌园的中心,也是鳌园的主体建筑,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28年的奋斗史,是陈嘉庚先生为我们后人建造的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有一首歌唱道:“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陈嘉庚先生正是把自己事业的兴衰与祖国的荣辱深深地记载入每块石头之中。纪念碑台基的第一部分是13级台阶,阶面较为宽阔,象征从1913年至1926年陈嘉庚先生的实业和办学步入了人生的顶峰;第二部分共10级台阶,阶面较窄,象征1927年至1936年10年间陈嘉庚因受帝国主义财团的倾轧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收盘,办学规模缩小。第三部分共8级台阶,象征8年抗日战争;最上面共3级台阶,象征三年解放战争。
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雄浑刚劲,鎏金溢彩,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纪念碑是仅有的一次。碑的背面是 陈嘉庚先生撰写并手写的碑文,人们常说,书如其人,果真如此。陈嘉庚先生做人正直,爱憎分明,因此,他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劲厚重。
李济深题词上面的三块浮雕记录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右边一块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北京**上升旗”;中间一块为“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人民政协筹委会全体常务委员在北京勤政殿前合影”,第一排从右往左数第三个就是嘉庚先生,他平时经常拄着手杖,那天大家都是空着手的,所以他也就没拄着手杖了,但是他却很不习惯,所以就把手放在了身前;左边一块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朱德总司令在北京**前阅兵。”
1949年10月1日,陈嘉庚先生应毛泽东主席的热情邀请,登上雄伟的**城楼,荣幸地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陈嘉庚先生看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就是在这一天,陈嘉庚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陈嘉庚先生17岁奉父命到新加坡经商,他在海外寻求救国救民道理的同时,倍感到中华民族蒙受着列强的欺凌,蒙受着“东亚病夫”的耻辱。为此,陈嘉庚先生决意以实业创办教育,用教育振救自己的祖国。
Part3——陈嘉庚陵墓
博物观——位于纪念碑南侧,有一道屏风式的石壁和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分界。屏壁高7米,宽30米,正中刻着“博物观”三字,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是地图,浮雕中间嵌着中国、福建省、台湾省三幅地图,特别突出了台湾省,这幅雕刻又称平雕或线雕,反映了闽台的密切关系和陈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下面还有托儿所到大学的类型和行为的规范图,显现了陈先生的对教育的重视。
陈嘉庚陵墓——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零时15分在北京病逝,终年88岁。当伟人的生命画上句号,人们叹之为巨星陨落。周恩来总理为陈嘉庚先生主持追悼会,廖承志致悼词。遵照陈嘉庚先生的遗愿,中央特派专列火车将其遗体运回故乡集美安葬。1961年8月20日下午3时,陈嘉庚先生的灵柩从北京抵运集美火车站,下午6时,我们国家在鳌园为陈嘉庚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国葬。陈嘉庚先生的遗体上覆盖着国旗。从此陈嘉庚先生就一直安歇在这里,同集美师生、父老乡亲时刻相伴朝夕相随。在20年代,厦门大学一名教授命名一种水母为嘉庚水母,现在在水院水族观中有陈列。国际小行星协会命名天上一颗小行星为陈嘉庚星,这标志着陈嘉庚先生的精神与天地共存,与宇宙共在。
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坐北朝南,龟寿形墓长由13块水磨石镶成,光可鉴人,墓碑为白色水磨石花岗石,墓形似马蹄,周边用15快青石浮雕介绍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经历。
陈嘉庚陵墓修成龟形的原因:1.龟象征长寿与健康、吉祥
2.陈办实业就正像龟走路,脚踏实地。
龟形陵墓无头无脚的原因:
1,无头的原因:陈办实业一向上默默无闻,不图名利,不虚张声势。 2,无脚的原因:说明四只脚扎根于祖国大地。
青石浮雕简介
“海地探物” “扯取花生” “剥取海蚝” “掘取地瓜”四幅是少年陈嘉庚勤劳生活的写照。他生于国难,长于国难,耳闻目睹国运衰微和民间疾苦,萌发了报国救乡之心。
“搭船出洋” “米商服务” “回梓完婚” 刻的是陈嘉庚第一次出洋学习经商及回乡完婚之事。17岁的陈嘉庚去新加坡到父亲开办的米店服务,20岁陈回乡与张宝果结婚,陈共有两个妻子,八个女儿,九个儿子,现在他的子孙主要散居在南洋及美国、加拿大。
“黄梨罐厂” “栽树梨园” “栽树胶园” “熟米机厂”四幅表现陈在新加坡的奋斗业绩。1904年陈兴办第一个工厂——新利菠萝罐头厂,陈把商标定为“苏丹”(阿拉伯语意为“君主”)志在夺取罐头之王的宝座,果真,由于陈经营有方,使企业利润丰厚,以后又兴办“恒美”熟米厂,当时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西亚,陈高瞻远瞩,认为橡胶业大有作为,买了橡胶种子套种在菠萝园中,种植橡胶成为他实业振兴的转折点,到1925年,他生产品种多样的橡胶制品,陈的公司的标志是个大铜钟,“铜钟”响遍海内外,代理商遍及五大洲。
Chapter3:结语
陈嘉庚先生9岁入私塾学习,接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国弱民穷,内忧外患,社会现状培育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为此,他立下了“振兴祖国,匹夫有责”的壮志,决心找到一种方法和途径拯救祖国,这就是兴办教育,为国育才。
他一生奔走呼号,几乎耗尽所有的精力和财力,在国内外创办了各类学校100多所。1913年,他回乡先后创办了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国学专门学校等,统称集美学校;1912年又创办了厦门大学。1923年10月,经孙中山同意,把集美学校作为中国和平永久学村,集美学校从此得名。目前已成为学前、初等、中等到高等教育,体系齐全、师资雄厚的著名学村。陈嘉庚先生还资助了福建省70多所中小学,创办新加坡道南学校,南洋华侨中学等,据不完全统计,陈嘉庚先生一生用于创办教育经费达1亿美元以上,可谓倾资兴学,万古流芳。
陈嘉庚先生作为一位华侨领袖,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被江泽民主席赞颂他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雷州半岛导游词
雷州半岛是个美丽的地方,具有独特的滨海风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州半岛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湛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雷州西湖是一座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集自然风光、贤踪圣迹于一体的园林式游园,不仅独具南天一格的风貌,而且似耳聆一曲情节起伏的雷州史话。
游园先话"湖":西湖在宋代以前是一处烟水苍茫,任流任伏的"野水",是宋代城郊水利工程的"水库",为浩瀚的东洋潮田输送甘露,亦是古代雷州的一处游览胜地,留下过不少文土贤臣的脚印。其古称"雷湖",那时,它的储水面积约为现在西湖的五六倍,随着环境的变迁,曾经有过湖变田,田变湖的反复过程。宋代以前,湖滨只有天宁古刹与碧水朝夕相依,宋咸淳年间湖滨始建横舟、狎鸥、涿飞、放生、总宜、流水孤舟、州之眉目、泼泼地等八个亭,横跨南堤建惠济东、西两座桥梁。此后,又出现苏公亭及其名反复更改的与众、信芳、湖心等亭。从这些亭、桥的雅趣的、有特定内涵的命名,可以追溯此湖当年的风貌。一幅波光上下,亭榭辉映,鸟翔鱼跃,扁舟溅浪的画图展示在眼前。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由罗湖到西湖历经千百年沧桑,时兴时衰。它曾以"西湖翠拥"列入古雷州八景之一。当年之湖滨与唐代始建的天宁禅寺连成一片,正因为有它壮丽的美景衬托,古寺才有幸取得"万山第一"的赞语。明代进士、海北南守道袁茂美对西湖景物的观察十分详尽,他围绕湖、堤、亭、船、田、鱼、月、雨写了八咏,其中咏《西湖亭》是这样描述的:"湖水流澹动,亭台巧结作。倒影青天里,分明七星落。四窗纳靓景,高树罩疏幂。于焉暂游想,俯仰尽寥廓。"
进入"宋园",在右侧可见一方大型石刻《雷州十贤堂记》,这是奉扭过宋代"十贤"的故址。它始建于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入洞内,还有另一方较小的《十贤堂记》石刻,此碑是屡经刀兵浩劫幸存的珍贵文物。碑文是南宋大名鼎鼎的'宰相文天祥挥泪撰写的,原稿收藏在"十贤"之一秦观后高处,直到500多年后的清嘉庆九年(18O4年)才由广东学使、状元姚文田书写刻石,人们偷此碑铭为《正气歌》的姐妹篇。
古雷州地处南边睡荒凉之地,古代贬官逐客众多,仅唐末两代就有7位宰相贬雷或途经逗留,登科进士官阶在四品以上的朝廷命官不乏其人。朝廷把这些异见者流放到这块蛮荒之地,不仅是政治上的惩罚,而且意味着对人格的侮辱。当然,被流逐者中,其人品也有忠好善恶之分。
"十贤"可谓是"贤"中的代表人物,其人品高尚,正气凛然,学识渊博,政绩卓越,而不是阿决奉承,为五斗米而折腰之辈。把他们列为"十贤"是反映雷州民众的意愿。这十贤是:
雷州西湖公园内的十贤祠
--寇准、李纲、赵鼎,身为宰相(丞相),他们是辅助皇帝,统领群臣,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
--李光,贬前任参政,此职为宰相之副,与宰相合称"奉执"。
--王岩壁,任枢密使,为皇帝顾问官,掌握中枢机密。
--苏轼,翰林学士,号称"内相"。
--苏辙,门下侍郎,为宫廷近侍,皇帝顾问。
--任伯雨,任正言,属于谏议官。
--秦观,任正率,掌校朝廷重要书刊。
--胡诠,任编修,编修国史、实录、文献。
在文天祥撰写的《堂记》碑文里,对与十贤同时代贬经雷州的丁渭、章淳被点名指责。他俩虽然也是位极人臣的宰相,但人品奸诈邪恶,被雷州人民唾弃。天下西湖三十六,雷州西湖古名"罗湖"。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五月,文学大家苏轼由惠州再贬儋州,与胞弟苏辙(谪居雷州)同寓湖上,泛月湖中,爱其景物清幽,流连忘返。雷人为志贤踪,始易罗湖为"西湖"。
1950年以前,因湖亭失修,祠宇颓废,牛眠荒草,游人鲜至。建国初年,苏亭虽修,而末及其余。一九八四年春,县领导重视名胜古迹,特拨专款,大事茸建。一年之后,馆榭亭台,焕然一新乃命名"雷州西湖公园"。每年接待游人百万。
园之面积百亩,既有苏公亭、寇公亭、茅亭以及荷池、蛙岛、飞瀑、塑石等胜览。幽雅古朴,颇富南国丰姿。
在谒寇公词的同时,人们可以从此追溯古代雷州最高学府--浚元书院。它是与寇词"合二为一"的故址。雷州在宋代以前虽是"间有塾堂,巷有校室",而在南宋咸淳年间才开始设书院。浚元书院始设于咸淳八年(1272年),在寇公词内,为纪念莱国公而取名"荣泉书院",继而又改为"平湖"、"浚元"之名。它曾被列人广东六大书院之一。数百年间由社会名流执教,教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必修之课,对汲取、融纳、传播中原文化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培育雷州立子作出贡献而留下历史一页。院内有古道石刻可供游人重故。我们从书院两副盥联可以回思其当年严谨的教育气氛:
其一:传道得吾徒,以言教还以身教读书先立品,重经师尤重人师
其二:道不可离圣城贤关,须向五伦入路文期有用名言精义,要从六籍寻源"曾为深渊无处诉,年年江上哭青春",这是寇准寄居"西馆"时抒发内心激愤和伤感的诗句。这位历经宦海沉浮的良相,自宋乾兴元年(1022年)贬雷州当个小小司户,不到两年,就于天圣元年与世长辞了。雷州,成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后的归宿点。他的遗体虽运回西京安葬,而正气却在雷州永存。
为了缅怀这位忠心耿耿的名宦,雷人在他寄居寓所"西馆"立饲奉把。宋绍兴五年(1135年)宋高宗赐"族忠词"匾额。
至今,人们以崇敬的心情瞻仰其五立在洞前的塑像,详阅展厅陈列事迹,凝眸当年其寓所仿制的他生前用的家具;噙泪低吟其感人肺腑的遗篇,以依恋的心情在"莱录并"边徘徊。这口井千年不枯,泉水清冽,是寇公饮用过的古井。其芳名是因寇准曾被封"某国公",故后人命名为"荣泉"。又过280多年的元仁宗延佑四年(1317年),海北南道廉访使余胜,慕寇准之为人,又重新清理这口井,由名宦进士王佐题"莱泉井"石匾。寇公洞两侧廊厢布满歌颂寇准的诗文。十贤之一的李纲宰相和古代一批高官文士在谒寇公何时,留下不少催人泪下激励人生的诗篇。明进士金都御使魏瀚诗云:"廊庙安危力万钧,泰山乔岳等群峋。雷阳何以有此老?宋室未知有几人!济海舟航模野渡,滴居池地动星辰。南来为问崖州户,曾似丞尝庙貌新。"
"弟兄聚散天南北;烟水苍茫情有无"。这是昔年苏公亭一副对联。从一座"西湖平,状元生"的苏轼俄语牌坊沿着西南方向漫步,可见一尊苏东坡学上塑像和一座小巧玲拢别具一格似浮在湖面的红柱彩檐建筑物,这是400多年前明嘉靖年间始建的苏公亭。它立在三面环碧波、一径中通的湖心小岛之中。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檐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掸寺想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雷民为纪念二苏两位大文豪,此后将罗湖改为西湖,筑事追念。400多年来其事名虽屡次更改,但怀念苏公的含义始终如一。
现在的苏公亭是清嘉庆年间重建时的基本结构。历代不少宦官文人墨客在亭门、亭媚、走廊题书作对,如"云拥星罗"、"渊深鱼乐"、"水到渠成"、一万里定游来海国,一般乡景忆杭州"等檐匾及挽联。清初,雷州人福建巡抚、闽浙总督陈有诗云:一同作逐臣同路行,天涯难弟与难兄。地邻已戴鸿思重,滴所犹铺棠橡荣。北望峰峦当面起,南洛波浪接天平。此间又作劳劳别,凭吊谁人不动情。
西安,是一座旅游城市,更是一座蕴藏着古老文化的美丽都城。那就先让我们参观一下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吧!
秦兵马俑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兵马俑是个个英俊魁梧,像一棵棵笔直的松树站立在那里,他们的神态各异,有的紧握双拳向远方遥望,似乎在思考如何打败敌;有的神情紧张,似乎又怕我方不注意被敌人攻击进来;有的嘴角微微上翘,似乎打仗胜利的心情愉悦;还有那一匹匹膘肥体壮的马儿,比正常的马都要高出半个头,不愧是秦始皇的皇陵,连殉葬品都那么威武,秦始皇的皇陵中的兵马俑差不多有六千多个,并且已经发掘了三个俑坑,而几个俑坑当中,一号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真是气魄雄伟,人间罕见,西安的名胜古迹不仅有神秘的秦兵马俑,还有历史悠久的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叫慈恩寺塔,在唐朝永辉三年,也就是公元650年,唐朝的高僧唐玄奘为了取回经卷和佛像从丝绸之路到天竺,而是在西行的路上进入沙漠腹地的时候饥渴难耐,可是自己又打翻了水壶,在这一危急关头,唐玄奘看到了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他便顺着大雁的指引,回到了大唐,他安全回到唐国后,便请求李世民建下了大雁塔,为了报答大雁,这就是大雁塔的来历。而大雁塔原先是有五层高的,但在历朝的修建之后,现在有七成之高。大雁塔整体高度为,64,5米,而底层边长为25.5米,这就是美丽的大雁塔。
美丽的西安由一个个魁梧强壮的兵马俑守护着,又有大雁的神灵祈祷着,西安这座城市将越来越美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行程,希望下一次能够再次带大家领略优美的祖国风光。
大家好,欢迎参加杭州的西湖一日游,我会给大家介绍西湖十景中的三个景点。呵呵,我都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叫余力文,大家就叫我小余或余导好了。好,开始我们的一日游吧!但我们在途中要记得边游边保护环境,不要扔、吐、摘、踏哦!
杭州西湖在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的行程从苏堤开始,行程是这样安排的,从苏堤出发,到曲院风荷,中途能看到三潭映月,最后到断桥残雪。等不及了吧!那我们就出发吧!
我们到了,这里是苏堤春晓。苏堤全长近三公里,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冶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等寒冬一过,苏堤便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哎呀呀,连我都陶醉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下,等会儿在这个位置集合。接下来我们马上去曲苑风荷了。
现在我们来到曲苑风荷,大家看,“荷尽已无擎雨盖”,现在的荷叶都枯黄了,但是在夏天时,这里可是“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个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现在我们要去断桥残雪了。断桥是杭州三怪之一,你们知道是哪三怪吗......司机师傅,停一下!好,这里远远看过去就是三潭映月。据说在中秋佳节时,你会在三潭映月看到三个月亮哦!怎么看呢?中间秋节时,工作人员会把蜡烛放进每座塔里点燃,塔上的五个孔就会发亮,微风掠过,隐隐约约,像天上的月亮笼罩着薄纱雾般。一座塔上有五个,哪三座塔就有十五个啦,而这十五个月亮映在水中,又十五个,加起来三十个,然后再看,天上一个,水里一个,喏,不是三十二个吗?其实还有一个月亮,你知道在哪里?在我们大家的心里!
最后我们来到了断桥残雪,还记得前面我问的问题吗?三怪“断桥不断”“孤山不孤”“长桥不长”。那为什么叫断桥呢?因为下雪时,桥上像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雪从桥顶开始融化,从远处看,就像断了一样。
好了,今天的一日游到此结束,相信大家对西湖都有了初步了解,时间不早了,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西湖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