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导游证口试资料人民广场导游词

2022-03-21 14:19:3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游证口试资料人民广场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导游证口试资料人民广场导游词》。

第一篇:导游证口试资料人民广场导游词

人民广场主要景点介绍

一、 人民大厦

人民大厦位于人民大道200号,1995年竣工交付使用。主楼高75米,地上18层,地下一层,除主楼外,还有南楼,北楼和东西裙楼,并建有地下车库。

大厦整体显示出“庄严、大方、朴素、明快”的特色,主楼用白色人造石贴面和蓝灰色垂直玻璃幕墙。大厦中部略微突出,正面为突出的的检阅台,台下为正门,站前为半月形贵宾汽车通道。南楼的敞厅和两侧裙楼的外墙面,有二十多根廊柱,每个柱子上方都雕刻着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图案。大厦正门前有国旗旗杆,门上方悬放着国徽,内庭门柱上自左向右依次悬挂着“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3块立牌。

人民大厦所在位置原来是市人大办公楼,大楼建成后市政府迁此办公,人们通常称之为“市政大厦”,也有人习惯地称之为“人大办公楼”,1997年大楼正式定名为“人民大厦”。1997年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12名人发代表联名提出意见,要求正式命名大厦为“人民大厦”,意见提出三点理由:一是大厦位于人民大道,南有人民广场,北有人民公园,应命名为“人民”大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二是在这里办公的市人大、市政府,一个是体现人民意志的国家地方最高权力机关,一个是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地方行政机关,用“人民二字”符合符合宪法赋予它们的职责;三是这两个机关的所有领导和普通干部都应牢记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人民”二字更能坚定工作人员“人民公仆”的意识。

二、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在人民大道300号,1998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高度40米,地下2层,地面6层,顶部2层共计10层。上海大剧院是通过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并最后选中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所的设计方案,以繁体汉字“艺”的形象为建筑造型。半月形且向上反翘的屋顶像吉祥纳福的“聚宝盆”,承接着来自宇宙和大自然的恩泽,更象征着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焕发着上海人民拥抱蓝天、喜迎四海宾朋的无限激情。上海大剧院以歌剧、交响乐、芭蕾和音乐剧为主要演出形式。

大剧院包括大剧场、中剧场和小剧场三个部分。大剧场共设1800座,分三层看台,每层看台间的比例按视觉、听觉的和谐而确定。其中正厅座位从前排至后排坡高达5米,令视线大为扩展,符合矩形观众厅的音响要求。中剧场可容纳600多名观众,小剧场可容纳300名观众。

上海大剧院大堂主色调为白色,高雅而圣洁。上空悬挂6片排箫灯架组合成而的大型水晶吊灯,地面采用希腊水晶白大理石,图案形似琴键。大剧院拥有目前国际上容纳面积最大的舞台和动作变换最多的舞台设备。舞台可根据演出的需要进行升降、组合。

1998年上海大剧院举行试演,由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莫扎特的《C大调小夜曲》,之后作为大剧院的首演,由中央芭蕾舞团连续五天演出了著名的《天鹅舞》。开演几年来,许多著名的中外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先后来大剧院演出,主要有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的个人演唱会,四大欧洲歌剧流派奉献的歌剧,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出,以及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郎朗、指挥家小泽征尔、歌唱家廖昌永等中外著名艺术家的表演。

三、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位于人民广场东北角,人民大道100号。建筑高度为43.3米,设地下2屋,地面5层共计7层。

展示馆大楼像中国传统的高大城楼,暗寓建筑与城市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建筑主立面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均匀对称,并按照古代城楼式样设计建造,底层为三个城门,2至4层为城垣,5层与柱帽的结合体寓意为城门上的箭楼,顶部犹如四朵正在盛开的白玉兰花。白玉兰是上海市花,象征着上海充满朝气和活力。“白玉兰”用纵横交织的线条连接起来,突出城市规划中“网格”的要素和作用。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展示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厅中央的艺术雕塑名为“上海之晨”,海鸥迎着朝阳飞翔,寓示着上海这片热土充满生机。雕塑由三个层次组成:高高耸立的是浦东的东方明珠等标志性建筑,寓意浦东的开发开放;腰际环绕的是海关大楼等近代优秀建筑,象征上海城市的发展文脉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下部是上海大剧院等新的文化建筑,展示了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一楼与二楼之间的夹层是“历史文化名城厅”,它整体反映了上海变迁的百年沧桑,有众多珍贵的上海老照片,二层是临时展厅,举办了申办世博会展览,三层和四层集中展示了上海市的总体规划,预示着“上海的明天”。三层是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反映上海至2020年内环线内的城市景观,模型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模型。五层设有环形临时展厅、多功能会议影视厅和休闲观光廊。地下一层是“上海1930风情街”,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法式、英式、西班牙式等经典建筑和石库门里弄。

四、 音乐旱喷泉

音乐旱喷泉位于人民广场大道南侧、人民大厦与上海博物馆之间广场最中心的位置。

音乐旱喷泉所在的正方形广场有3000多平方米,其中喷水池1000平方米。为避免水池占用大片地面,以及池水脏臭、吸附垃圾等弊端,喷泉的泵房、配电房和管理房全部进入地下,以保证广场的整洁、美观,充分发挥了广场的游览、观光和休憩功能。因此称之为“旱喷泉”。唱喷泉的正方形广场旁边有六幅浮雕,南北各有两幅,东西各有一幅。北侧的两处,靠东面的是“沪”,用古篆体“沪”字为主题,“沪”是上海先民创造的一种捕鱼工具,现在是上海市的简称。靠西面的是“申”,主体为古篆体“申”字,战国时期上海属于楚国春申君的封邑,后代把上海一带称为“申地”,“申”也成为上海的另一个简称。南侧的两幅浮雕,东面的是“纺织使祖”,歌颂元代的上海人黄道婆对棉纺织业发展的重大贡献;西面的是“科技先驱”,纪念出生在上海的明朝科学家徐光启。东侧的浮雕名“友谊”,用两个人握手来说明主题,西侧的浮雕是“和平”,用鸽子来体现。这样,南北四幅浮雕共同“讲述”着上海的历史,东西两个浮雕反映今天上海人民对和平和友谊的向往。

在正方形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高大的“花钵”,它们是音乐旱喷泉的“音箱”,其造型又似古代的青铜器“觚”,“觚”属于酒器,既与上海博物馆外形“鼎”相协调,又象征着上海人民热情好客。喷水池与四个“觚”之间,有四组共44盏高50厘米的石鼓灯,可射出灯光,又可以供游人休息。

音乐旱喷泉是下沉式的,池中央最低的平面为黑色,代表“水”,有“杭州湾”、“东海”和“长江”。再高一个平面的红色代表上海的地理版图,凹陷的“黄浦江”将上海市区分为浦东和浦西,最北面的大块红色是“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米黄色代表与上海相邻的江苏和浙江两省。音乐旱喷泉每次开启的时间是整点,每月

14、15日进行清洗和保养。

五、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南端,人民大道201号。现馆1996年建成开放,总面积40000平方米,高度为29.5米,地上5层,地下2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海博物馆建筑造型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上面部分是面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圆拱,具有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寓意。“方”象征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拱门”又表达开放。整个建筑的外观造型具有汉代的建筑风格,从远处眺望又似一个古代的青铜器“鼎”。方形的台阶式建筑,逐层内缩,吸收了北京天坛的建筑传统,

一、二层室外墙面上装饰的花纹是模仿商周青铜纹饰,汉唐铜镜的图案,作为建筑顶部的纹饰,象征着上海博物馆像汉唐盛世一样兴旺发达;南门两侧八尊汉白玉雕塑(狮子、天禄和辟邪),“守护”着馆内珍藏的无价的文化瑰宝。

上海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2万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少数民族工艺等21个门类,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一层设有中国古代青铜器和中国古代雕塑馆,二层是中国古代陶瓷馆,三层是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和中国历代玺印馆,三层是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和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 上海博物馆近年来举办了“新疆丝路考古珍品展”、“西藏文物展”、“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藏品展”、“墨西哥玛雅文化精品展”等,2006年又与英国大英博物馆联合举办了“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珍品展”。 上海博物馆引进了世界上最新数码式语音导览器,能分别用汉、英、日、法等八个语种介绍博物馆陈列的文物精品。

六、 齐爱广场鸽

齐爱广场鸽,给庄重、典雅的人民广场带来更多的动态美,构成了动静结合的景致。1995年2月,两位人大代表在市人大会议上提出创造条件让鸽子在新人民广场上空自由飞翔的建议,同时有一位市民给市政府领导写了呼吁信,信中说,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若能放养和平鸽,更能为广场增添安定祥和的气息,并希望和平鸽能在10月1日国庆46周年之际与市民见面。市领导两天后即给予答复。黄浦区领导和广场管理办随即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派员前往大连和北京等处考察调研。1995年9月9日,由上海申华实业公司提供的3000羽幼鸽来到人民广场,为国庆放飞作准备。1995年10月1日上午8时,在人民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放飞仪式,数万市民和中外游客赶来参加,为国庆46周年增添了更多的和平、吉祥、喜庆气氛,从此,广场鸽成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现在,广场鸽由齐爱庄园有限公司管理,所以人民广场和平鸽又叫“齐爱广场鸽”。

七、 上海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位于人民广场西北部,南京西路325号(近黄陂北路口)。其建筑外观具有折中主义的风格,主体建筑高4层,局部为6层,连同钟楼共8层,高53米。

上海美术馆创建于1956年,现有各类藏品四千余件,涵盖了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进程各阶段的作品。美术馆现在12个展厅,一楼和二楼经常举办临时展览,三楼是长期陈列室,四楼主要用于资料查询、学术交流等。

上海美术馆举办过“齐白石画展”、“徐悲鸿画展”、“张乐平遗作展”、“刘海粟十上黄山作品展”等许多高层次、高水准的纪念展和回顾展。近年来,美术馆举办了许多卓有影响的外国作品展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展”、“法国250年绘画展览”、“毕加索绘画原作展”等。

上海美术馆主办的“上海双年展”是国内外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型美术展。“双年展”是1895年创始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国际美术大展,每两年举办一次,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威尼斯“双年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权威性的美术展览会,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还有巴西圣保罗国际双年展和法国巴黎国际双年展。“双年展”不是一般类型的纪念展和庆典展和回顾展,而是一个学术性、艺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上海美术馆的“双年展”始于1996年,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内容以油画为重点。上海双年展是按国际大展惯例和模式举办的美术大展,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展示了上海美术馆跨世纪发展的蓝图,也实现了中国当代美术界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八、 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位于人民广场之北,南京西路170号,1934年开业,属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地下2层,地上22层,高83.8米,为当时上海第一高楼,也是远东第一高楼,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际饭店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1950年,上海地政局为了统一上海市的平面坐标,确定以上海最高建筑国际饭店楼顶的中心旗杆为上海城市坐标原点,1997年饭店内部改选时,在楼顶中心旗杆正下方的饭店大堂内设立了“上海市大地原点”标志,并向社会开放代游人参观。

九.百联世茂国际广场

位于人民广场东北面,南京东路(789号)交叉口,2006年竣工,建筑高度为333米,现为上海浦西第一高楼,地上60层,其中1-10层为大型购物中心,11-60层为五星级的世茂皇家艾美酒店。整幢建筑由既相对独立又交叉互相联系的几个三角形组成,塔楼顶部和37-46层为斜面,建筑外立面为单元式全幕墙,采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保证高度的自然采光,降低反射率,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并保证了从室内俯瞰城市风景的最佳视觉效果。广场附近的新景观

小问题:

一、 为什么说人民广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20世纪90年代,市政府决定对对人民广场进行改造时强调,要改变原来以“硬化的地面”为主的“政治广场”的格调,建成以绿化为主的现代化园林式广场。

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绿化面积提高到近60%,人民大道两侧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银杏、黄杨等植物,1994年音乐旱喷泉投入使用,1995年放养了上千羽广场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和谐。

二、 在人民广场曾举行过哪些大型活动?☆

人民广场曾是全市人民举行重大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场所。195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周年和1959年国庆10周年的盛大节日游行;1981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4周年,驻沪三军在人民大道举行盛大阅兵式;1990年第一届黄浦旅游节(现上海旅游节的前身)等重大文化、娱乐、体育活动,都以人民广场为集结地或起、终点。

三、 为什么说上海市文化宫被称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上海是工人文化宫位于人民广场东侧,西藏中路120号。大楼原名东方饭店,建于1929年,高7层,其造型酷似一艘行驶在海上的巨轮,属欧洲新现代派建筑,被列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1950年东方饭店改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陈毅市长亲笔题写“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匾额。50多年来,工人文化宫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面向生产、学习文化”、坚持为基层服务、向职工开放,广泛开展了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科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成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四、 介绍人民广场游览区内两幢引人注目的高层建筑明天广场和百联世茂国际广场☆

明天广场位于人民广场西北面,南京西路399号,2003年全面开业。大楼建筑高度282米,地上60层,由下部和上部两部分组成,下部是1-37层为商业和商务用房,上部38-60层为五星级的上海JW万豪酒店。整座大楼外形硬朗明快,十分前卫,就像太空时代的巨型火箭。其下部外形复杂多变,上部的酒店部分为四方立面,外观简约平实,与下部造型对比强烈却又协调和谐,大楼的尖顶塔楼是整个建筑的焦点,由四个三角支柱组成,中空的部分镶有一个巨型的圆球。

五、 简要说明上海博物馆外观造型上的海派特色☆

古今交融、中西结合、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是海派文化的特征。上海博物馆外观造型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这种几何式建筑设计形式是西方建筑的特点,但它又同时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寓意,体现出了中西文化的结合与交融。

六、 同是绘画作品,上海美术馆和藏品与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有何不同?

上海美术馆的藏品是以近现代中、西方美术交融为背景,涵盖了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进程各阶段的作品;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是以中国历代(古代)中国画为主,汇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名家作品。上海美术馆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为研究重点,上海博物馆则是从艺术和文物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国画和绘画史。

七、 上海博物馆引进了八个语种的数码式语音导览器及多媒体触摸屏等先进设备,极大地方便了旅游者,这么一来,是不是可以不要导游员讲解了?为什么?☆☆☆

上海博物馆使用了语音导览器及多媒体触摸屏等先进设备后,还是需要导游员讲解的,因为导游员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可以立即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随机事件,可以与游客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使游览过程更具有人情味。

第二篇:湖南省导游证考试13个景点导游词

湖南导游证考试

毛泽东故居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毛泽东故居参观。

13篇导游词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故居,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面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形结构,这里的老百姓称它为“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是毛泽东家里的!西边四间茅草屋是邻居家的,中间的堂屋为两家共用。大门顶端挂着的这块“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堂屋参观。这里就是前面提到的两家共用的堂屋,它在南方是摆酒席、宴请客人的地方,这里的方桌和板凳都是原物。这个叫神龛,是供奉神佛、祖宗用的。

穿过堂屋这扇小门往后便是“退堂屋”。毛泽东小时候经常在此帮助父母劳动,用水桶挑水,这个大水桶是原物。

这里是厨房。请大家看这口炉灶,过去农家的灶多用泥砖砌成。这口灶是在故居复原陈列时,根据老人的回忆复制的。

这里是火堂。南方农家一般都有这间冬天架柴烧火取暖的房子,你们看这上面有个挂钩,俗称“炉膛钩”,它是用来挂壶烧水的,当然也可用来煮饭菜,冬天全家团团围坐边吃边聊,那可是热气腾腾的呢!1921年春天,毛泽东在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回到韶山。他邀弟妹们围炉烤火、拉家常。弟弟毛泽民一口气讲了这几年遭受的灾难。毛泽东说,是的,这些不只是我们一家发生的事,天下大多数人都这样,这叫国乱民不得安生,所以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工作。后来在毛泽东的谆谆教导下,全家人相继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英勇献身。

这一间是横屋。横屋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这里也发生过不同寻常的故事。他所写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著作,其中一部分资料就是在这儿收集的。这张桌子和这里的凳子是当时使用的原物。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毛泽东父母卧室。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间房里。墙上挂的这是毛泽东同志父母的遗照。他的父亲毛顺生生于1870年10月,是一位非常勤劳节俭、精明能干的农民,1920年因患急性伤寒病去世,享年50岁。应该说父亲的勤劳节俭和善于持家理财为早年毛泽东外出读书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他的母亲文氏,他的母亲生于1867年,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她性情温和,富有爱心,经常接济周围的乡亲。父母亲所具有的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对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影响很大。1959年毛泽东看到母亲这张照片时还说:“我还是挺像我母亲的。”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陈旧的木床也是当年的原物。

这里是毛泽东的卧室。墙上的这张照片是毛泽东和母亲及两个弟弟于1919年春在长沙的合影。当时的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工作,小弟毛泽覃呢在长沙读书。因为母亲病重,大弟毛泽民送母亲去省城长沙治病,所以他们母子四人才有机会留下这唯一的一张合影,也就是在这年的的10月,毛泽东的母亲去世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由于在毛泽东外婆家珍藏而幸存下来。这里也是毛泽东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当年的毛泽东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灯。毛泽东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夏天的晚上蚊子特别多,他就在床边放一张条凳,凳上放一盏灯,人躲到蚊帐里面,将头伸到帐子外面来看书。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甚至在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刻苦攻读。请大家抬头看,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在这间房的上方还有一个小阁楼,也就是在这个小阁楼上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

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这里呢是毛泽东家放农具的地方,毛泽东从6岁开始参加劳动。13岁到15岁,因家里缺乏劳动力,他便休学在家从事农业劳动。所以说毛泽东还正式当过两年农民呢。这里放的水车、石磨等都是他当年用过的原物。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毛泽东故居的参观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崀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崀山观光旅游。 崀山位于湘西南边陲的新宁县境内,它是继张家界后发现的又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相传舜帝南巡时途经新宁,看到这秀美的奇山秀水,驻足赞叹:“此山良好,可谓崀山。”崀山由此而得名。大家知道,从地质地貌上来看,张家界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桂林属喀斯特地貌,而崀山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内陆湖,由于地壳的变动,内陆湖底突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红色砂粒岩结构的丹霞地貌。其丹霞地貌的形态和规模在全国同类地貌之中均达到了极限:象我们将要看到的八角寨之高、天下第一巷之长、亚洲第一桥之险、红华赤壁之绝、将军石之峻,都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崀山风景区占地108平方千米,聚集了牛鼻寨、骆驼峰、八角寨、紫霞峒和扶夷江等五大景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牛鼻寨景区。为什么叫牛鼻寨呢?原来在东面那块大石的右侧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成对出现的“牛鼻孔”,当地老百姓称为牛鼻山,后来因为农民领袖雷再浩、李源发先后在这里聚众起义,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也在这里屯兵扎寨而改称为牛鼻寨。眼前大家看到的“天下第一巷”几个大字是丹霞地貌命名者、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国达教授1993年来崀山时亲笔题写的。天下第一巷最宽的地方也只有0、8米,最窄处仅0.3米。置身在这天下第一巷,后不见来处,前无有尽头,只能看见头顶一线青天,绝壁对峙,鬼斧神工,大有“天光一线,人生如缝”的感觉,堪称天下一绝。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八角寨景区,八角寨景区是位于崀山最南端的湘桂边境,因为山顶有八座山峰相连,这八座山峰互为犄角,像一朵八角莲花而得名。大家请看这个叫“天生桥”的景点,它被誉为是“亚洲第一桥”,它是丹霞地貌中很独特的自然景观。整个桥呈半圆拱形,就象是人工砌筑,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登临八角寨要走1708个台阶,走过1708个台阶,来到这个平台,站在这里,我们现在可是一脚跨两省,一边是广西,一边是湖南。 现在我们进入了骆驼峰景区,骆驼峰景区是丹霞地貌地形中典型的象形景区。大家请看正前方的骆驼峰,像不像是一只从沙漠远足来此的骆驼呢?这可是世界上最长、最大、最重的骆驼了。大家再看这边,有一座倒立的辣椒峰,它高180米,上周长约100米,下周长才40米,这通体赤红、分外夺目的辣椒正是我们湖南人热情的象征。2002年9月,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徒手攀岩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就是在此举行的。 各位朋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有碧绿的青山、清澈的江水、低垂的翠柳的紫霞峒景区,它包括万景槽、玉泉山、象鼻石、乌云寨、刘华轩墓等景点,以幽为它的主要特色。大家不要以为紫霞峒是一个洞,其实啊,紫霞峒并不是一个洞,峒者冲也,它是少数民族村和寨的意思。传说有一位高僧云游至此,相中此地,每天早上起来,点燃香烛,迎着彩霞把袈裟铺在红瓦山上,然后打坐修炼,袈裟经阳光一照,是霞光万道,香火缭绕,故称“紫霞峒”。来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这里也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 刚刚我们见识了崀山的伟岸,现在请大家再来感受一下扶夷江的温柔。美丽的扶夷江碧流澄清,两岸奇峰异石就象一条飘带贯穿全景。扶夷江与漓江同发源于广西资源县的猫儿山,因为新宁县古为“扶夷侯国”,故称扶夷江。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崀山六大绝景之一的将军石。将军石原是一座山体,丹霞地貌发育到晚期形成了石柱,它高400米,周长40米,顶部略小,上下等粗,5千米外仍可见其独立天外的伟岸英姿。

岳麓书院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干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有一干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干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好,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文化气息吧。从岳麓书院的这幅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

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上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就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簏书院的大门,请大家抬头看一下,大门上”岳麓书院”这块匾,这是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才”是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是出自论语,那么这一幅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做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汇粹之地的历史史实。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这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诚所撰写的。毛泽东青年时曾入居学院的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大家再过来看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休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休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那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宋朝时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薯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一米的长方形讲坛,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了二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而设的,当年二位汇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朱张两人当时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lll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好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于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了解,谢谢大家。

画景天成黄石寨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张家界,非常高兴能同大家一起游览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黄石寨。人们常说“不到黄石寨,枉来张家界”,可见黄石寨是整个张家界风景的精华,一位著名诗人曾经这样评价黄石寨:“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关于黄石寨的名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汉留侯张良曾在此山居住,为纪念师傅黄石公,修庙祭祀,取名黄石寨;另一种说法是从远处眺望,此山像一头威猛的雄狮,所以又称“黄狮寨”。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沿着这条“杉林幽径”来欣赏两旁让人目不暇接的风景吧。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石级,自古登黄石寨只有后山一条路,今天走的这条路,是十多年前人工开凿的。 大家请注意听,前面传来了阵阵歌声。这是悦耳动听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点歌台。一个个衣着秀丽的土家姑娘正在载歌载舞地欢迎着各位来宾,她们优美的歌声是否会唤起您对土家民风的无限向往呢?她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是否带给您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此时此刻,您是否已经感悟到张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谛呢? 大家请看右边对面的山上,有一个约20米高的圆形石柱,上面还有一块长约3米、宽1.5米的石匣,石匣上有一个石盖,这石盖一半凌空,一半盖于匣上,周围环绕着五棵翠绿的松柏。传说张良曾将黄石公的三卷天书藏于匣内,后因战事平息,张良又取出天书放置在其他地方,但他却忘记合上抽盖,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开的石匣。由于石匣内曾藏过天书,因而被人誉称为“天书宝匣”。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半山腰了,离“会当凌绝顶”的寨顶只差一半的路程了。大家请看前方,两山相挤,中间仅有一条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里就是“南天门”。 大家请看这边,顺着我手指方向的便是“定海神针”。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强硬的身躯支撑着整座大山。“定海神针”与“金鞭岩”遥遥相对,形成了一幅十分壮观的“天然壮景”。那前面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点呢?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达300余米,这就是张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为立在南天门下面而得名。“南天一柱”是整个“武陵源”风景的特写,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种历经万年沧桑却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整个“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缩影,也是“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的节徽和标志。 说起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根据科学论证:3亿多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过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了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武陵源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好了,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已经顺利登上黄石寨寨顶了。我带大家到“摘星台”来看看吧。站在这儿,使人油然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特别是到了晚上,有一种与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觉,似乎一伸手,就能将天上的星星给“摘下来”。 眼前的这个人工景点就是“六奇阁”。“六奇”准确地说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动物奇、植物奇。这是公园内唯一的人造景观,它是采用大理石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高四层,是一座集民俗、书法、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特殊楼阁。站在楼上,可以尽情饱览张家界的壮丽风光。好了,我们的游览也要结束了,有机会欢迎大家再来黄石寨旅游,谢谢大家!

马王堆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馆。马王堆汉墓呢是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原来的马王堆乡,距离市中心大约有4千米。1971年底,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才揭开了这座干年地宫的神秘面纱。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轪(dai)侯家族的墓地。马王堆共有三座墓,其中一号墓中出土各类文物1800余件以及一具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女尸。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采取了深埋密封的筑墓方式,加上2000多年以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大的地震,因此一号墓中的尸体以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大家看到的这件衣服可是我们陈列馆的镇馆之宝了。它的名字叫素纱禅衣,素纱呢是指没有染色的纱,禅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从墓中一共出土了两件素纱禅衣,它们的重量分别为48克和49克,也就是说还不到1两,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缘边,它的重量就只有半两多一点,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啊。那么这样轻薄的衣物,汉代的妇女又是怎样穿着的呢?当时人们是罩在色泽艳丽的丝棉袍上穿,使绣袍上华丽的纹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非常朦胧的美感。

大家看到的这幅从一号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也是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因为这幅帛画的外形和英文大写的”T”非常相似,因此把它称为”T”型帛画。据考证这是出葬的时候,由人高举着走在仪仗的最前面,用以”弓魂升天”。

大家可以看到整幅画的内容从上至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和地狱三个部分。华盖以上是天上部分。在天上部分正上方有一人首蛇身的神。根据”山海经”记载,它是威力巨大的烛龙神。在它右边绘有九个红色的太阳半隐半藏在蓝色的扶桑树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最大的太阳中绘着一只黑色的鸟,古人把它称为”金乌”,其实这是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结果。人间部分是以华盖作屋顶,华盖以下是三个贴身的奴婢紧跟着轪侯夫人,两位炼丹的方士正向她献上长生不老的丹药。下面的图画可能是老夫人去世后她的家人守灵祭祀的场景。你们看,他们的神色肃穆,尽显哀伤之态。画面的下部分就是地狱部分了,地狱里赤身裸体的地神——鲧(gun)正平托着白色的大地,脚下还踩踏着两条意欲兴风作浪的鳌鱼,制止地震山崩的发生。纵观整幅图,这是一幅把神话、想象和现实生活完美统一的杰作。它体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追求永生的幻想。因此,”T”形帛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难得一见的杰作,堪称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马王堆女尸。她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夫人,她的名字叫”辛追”。辛追夫人出土时身高为⒈54米,体重为34.3公斤,她的血型为A型,我们可以看到辛追夫人的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均保存了完整的外形,她出土的时候皮肤湿润且覆盖完整,呈淡黄褐色,手摸上去还有油腻感。大家看到这具尸体有眼球脱出、口张开、舌头稍微挺出、直肠脱垂的现象。这是尸体的早期腐败现象。但因为一号墓密封良好,尸体的腐败现象在下葬后不久就停止了。这具女尸保存的年代之久、保存程度之好,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当中都是十分罕见的。由于它明显不同于呈干瘪状的”木乃伊”和表面似蜡制模型躯壳的”尸蜡”,也不同于骨骼脱钙软化而易于折断的“泥炭鞣尸”,因此国际上已经认同,在尸体的分类上,应该把马王堆这类历史悠久、软组织仍有弹性、内脏俱在的“湿尸”,命名为“马王堆尸”。经过对尸体解剖,推断辛追夫人是在吃过甜瓜后由于胆绞痛的急性发作,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造成猝死的可能性为最大。她死亡的年龄大约为5O岁。好了,我为大家就讲解到这了,谢谢大家!

炎帝陵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瞻仰炎帝陵。炎帝陵是举世闻名的始祖三陵之一,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他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祭祀广场。一般祭祖都是在这里举行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主体建筑神农大殿,神农大殿是仿清古建筑,重檐歇山顶,看上去和北京故宫的建筑特色非常相似。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图。神农氏的一大功绩”治麻为布,制作衣裳”,这使得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现在看到的是第二大功绩”日中为市,首辟市场”,神农氏提倡交易,互通有无,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这是指神农氏创造的弓箭改进了狩猎工具,提高了生产力。第四大功绩是”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为了方便种植,提高效率,神农氏发明了早期的农具,并且教大家耕种,从而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遍尝百草,发明医学”是他的第五大功绩。后人为了记住神农氏的这一大功绩,将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本书称为神农本草经。这是”作陶为器,冶制斤斧”,他制造了最早的陶器,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这里看到的是第七大功绩”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先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以后,对精神生活又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在劳动实践中发明了五弦琴,又称为神农琴。这是最后一大功绩”建屋造房,台榭而居”。民房的建造源于鸟儿窝,鸟儿白天飞出去觅食,晚上又能飞回窝里栖息,神农氏想如果人们也有这么一个固定的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是钻洞穴那多好呀。从这八大功绩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炎帝的创造发明跟我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炎帝陵大殿共分为五进。第一进是午门,穿越午门我们可以看到迎面树立的这块高大汉白玉石碑,大家看上面刻着”炎帝陵”三个大字,这是国家主席江泽民1993年9月4日为炎帝陵题的词。大家再看在石碑的左边卧着一只美丽温驯的鹿,右边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这就是传说炎帝的另外两位母亲。第二进是行礼亭。大家看行礼亭上方悬挂着一块”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所手书的。好了,我们现在到达的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筑,这两块大石柱上悬挂的一幅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这副对联概括了炎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绩。大殿门额上还悬挂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这个主殿也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你们看老祖宗他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圣坛上,慈眉善眼,满脸微笑,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着一只竹筐,里面装满他亲手采回的草药。这正是炎帝奠农工基础,开医药先河的三大功绩的体现。现在我们到的是第四进摹碑亭。在这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那么这块碑是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于1985年5月15日为炎帝神农氏题写的。这后面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墓,我们的老祖宗炎帝神农氏就一直安息在这里,几千年来这里一直香火不断。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御碑园。历代皇帝每次祭祖完毕就会刻一块御碑以作纪念。好了,今天我们的参观就到这了,炎帝这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足点,经过无数先辈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谢谢大家!

凤凰古城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凤凰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城内的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唐代修建的黄丝桥古城至今都保存地非常完好。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好了,我们现在到的这个地方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朝同治元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先生就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的时候,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经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后来,熊先生又出任东三省财政监 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务,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为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了总理职务。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朝康熙九年又经过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l956年修公路的时候,原来的楼亭和两侧的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桥下大家可以看到有一排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赛龙舟的地方。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的就是沈从文的墓地。达里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大家看到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这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的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全世界。在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了,希望凤凰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有机会我们再相聚凤凰,谢谢大家!

神仙遗迹 苏仙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苏仙岭又叫牛脾山。这山虽然不高,但相传西汉时期苏耽(dan)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称之为苏仙岭,并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大家眼前看见的这座古朴的院落,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 郴州旅舍原本是古代一座平淡无奇的客栈,但是因为苏东坡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经在此居住,当年被贬官流放至此的秦观心忧天下,惆怅万千地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这一千古名篇,郴州旅舍也从此声名鹊起。但原来的郴州旅舍早已毁弃,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呢是在1989年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风格重建的。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的呢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绝碑”。“三绝碑”指的三绝分别是:秦观的词、苏轼的跋和米芾的字。苏轼酷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将这首词的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了自己的扇子上;在秦观去世以后,苏轼十分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流传于世。在南宋年间,郴州知军邹恭附庸风雅,他命人将秦词、苏跋和米书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这块岩壁上,形成52厘米长、46厘米宽的摩崖石碑,世称“三绝碑”。三绝碑有很高的知名度。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长沙接见湖南省委和各地市领导时。曾经专门提起过这块石碑,并且饶有兴致地当场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了纪念秦观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三绝碑亭的左边树了这尊秦观的铜像。中国女排的队员们每次到郴州集训时都会到此漫步,陶冶性情。

徐霞客当年登临苏仙岭时最后拜谒的一处胜境,就是大家眼前的苏仙观。苏仙观是祭祀苏仙的道观。它始建于西汉年间,后来遭到火焚。唐朝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诏修葺苏仙观,以后宋、明、清都曾加以维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家看到苏仙观南北朝向,长82.2米,宽41.5米,总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整个苏仙观呈现出宋代道观风格,正殿高于厢房,为大屋顶、四角飞檐、犀头粉墙、小青瓦、回纹窗,两厢为双层楼房。在正殿门前,大家可以看到门额上有“敕封苏仙昭德真君”八字汉白玉盘龙御碑,这是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御书的,至今保存得相当完好。

在苏仙观的后面,还有这间“屈将室”。1936年,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张学良将军囚禁终身。1938年春,张学良将军就被囚禁于这间房间里。在这里,少帅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名句,表达了他忧愤的心情。解放以后,人们将幽禁张学良将军的这间厢房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肓基地,陈列了大量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厢房也被称为“屈将室”。现在让我们在这间“屈将室”一起来缅怀当年将军经历的峥嵘岁月吧。好了,我为大家就讲解到这了。

天子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武陵源观光游览,很高兴能为大家导游,接下来我们将要游览的地方是武陵源中心景区之一,被誉为“峰林之王”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天子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举目远眺,千山万壑是尽收眼底。大家眼前看到的这种奇特的地貌叫做“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根据科学的论证,三亿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一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五百多米厚,后来经过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这里成为了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砂石被冲走了,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就使得武陵源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看到此情此景,我想没有人不会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那么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徒步漫游,用心体会这“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欣赏那“峰林之王”的无穷魅力。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神堂湾。神堂湾是武陵源景区最为神秘的地方,为什么说它神秘呢?神堂湾共有岩墩九级,曾经有人想进山探险,可他才下到四五十丈深的第四级,就是一片漆黑,阴风怒号,还伴着各种凄厉的叫声,使人毛骨悚然,魂飞天外。1968年的时候解放军某部为采灵芝等贵重药材,带上枪,利用绳索等工具,也只下到第六墩就不敢再下去了,因为从第六墩往下看,还是阴森恐怖、深不见底。因此 “神堂湾”这个地方从此以后便成为了无人涉足的神秘世界。大家现在所处的地方是“点将台”,相传向王天子当年就是在这个地方操练军队。发号施令,那是何等的威风。请大家仔细观察山下的一座座山峰,粗看是杂乱无章,细看则是井然有序,它们一个个气宇轩昂,精神抖擞,威武壮观,整齐严肃,不正像是即将出征的将士吗?现在我们到达的景点是整个武陵源唯一的一处大型人文景观“贺龙公园”,进入公园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尊贺龙铜像:铜像高6.5米,包括战马重达9吨多,是中国近百年来的伟人中最大最重的一尊铜像。在铜像背后的不远处,便是“云青岩”观景台,从这里可以观赏到著名的“西海石林”。西海是名副其实的山的海洋,我们可以看到上千座山峰风起云涌般展现在我们的眼底。请大家看前方的不远处,有一排秀丽精致的石峰,这就是武陵源“十大绝景”之一的“御笔峰”。相传向王天子兵败以后,曾经焚毁所有文稿,当他看到这几支御笔时,想到曾经用它们批阅公文。指挥过千军万马。如今却功败垂成,自己又有何颜面面对家乡父老,于是悲愤地将几支御笔掷落于山谷之中。然而笔通灵气,落地成峰,形成了大家眼前看到的“御笔峰”。如果在红霞满天的时候来看,御笔熠熠生辉,笔尖还残留着几点朱红墨迹。1994年,国家邮电部发行的“武陵源”邮票和首日封,以及大家手中的武陵源IC卡门票上的图案,都是用“御笔峰”作背景的。各位朋友,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天女献花”的秀丽吧。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对面山岭的中部,在朦胧的云雾中是不是有一个美女的倩影在云雾中亭亭玉立呢?你们看,她怀抱花篮,嘴含微笑,正深情地把朵朵鲜花撒向人间,因而称之为“天女献花”。天子山的风景是迷人的,这里的民风也是淳朴的,这里有看下完的风景,讲不完的故事,因此有人评价天子山为“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但愿天子山的景色留给大家的是永远美好的回忆,希望大家下次再来天子山观光旅游,谢谢!

桃花源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因为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得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现在我们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这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

眼前这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它是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来是渊明祠,因为陶渊明爱菊,于是改名菊圃。大家看门口有副对联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殺;欲寻彭泽宰,问田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这副对联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来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走进菊圃大门,正中是一块石刻,后面是《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的建筑,就是渊明祠了。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那么这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田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在渊明祠正中,供有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是方竹亭,方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子旁边的方竹是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子也是因此而得名的,1995年,江泽民主席游览到这里,抚摸方竹后,连声说:”还真是方的呢。”

踏着这条古朴的石板小径,我们已经来到了”秦人古洞”,现在经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色古香,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上,繁衍生息。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都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看像蛇形龙腾,气势非凡。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公议堂,这公议堂为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好了,桃花源的游览就结束了,我的讲解就到这了,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岳阳楼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干。”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干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惰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它的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本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岳阳搂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窝蜂,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应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进人主楼,苜先映人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副《岳阳楼记》的雕屏,这部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古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干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一楼所悬挂的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我们现在登上的是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时,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桂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

南岳衡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但是衡山与其他宗教名山相比,其独特之处是山上佛道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衡山自古为道教名山。据《南岳志》的记载,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少高道隐居湖南,如西晋时期的道教上清派开山宗师、中国第一位女道士魏华存,修道于衡山黄庭观等等,如果说道教使衡山皎洁似月的话,佛教则令南岳如日中天。尤其是佛教禅宗,先后衍生出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大宗派,流传全国甚至朝鲜、日本等海外地区,佛教史上称为”五叶一花”。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南岳大庙。南岳

推荐专题: 武当山导游词 丽江古城导游词 上海导游证口试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