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江西南昌导游词(合集)

2024-08-25 21:05:1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南昌导游词(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南昌导游词(合集)》。

第一篇:南昌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英雄城南昌参观游览。

南昌市为江西省省会,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鄱阳湖,境内以平原为主,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境内江河纵横主要河流包括赣江,抚河,锦江等。

南昌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营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地区。南昌市的市树为樟树,其枝叶繁茂,四季苍翠,有着特殊香气,是南昌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南昌市的市花是月季和金边瑞香。

南昌既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江西仅有的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取于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自公元前汉高祖刘邦派灌婴驻守南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

南昌在近现代史上更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1927年8月1日,周总理,朱德,贺龙,叶挺,刘__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八一起义,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一页,南昌由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昌作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和第一枚海防导弹。近年来,南昌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加上其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毗邻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的良好区位优势。逐渐形成汽车,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科技材料等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昌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主要表现在以滕王阁为代表的古色旅游文化,以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文化,以梅岭为代表的绿色旅游文化,以南昌宝葫芦农庄为代表的特色休闲旅游。

下面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滕王阁,滕王阁是南昌的城徽,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唐初期,为唐高宗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使之名传千古。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阁内古朴典雅,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最后,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南昌的美食,您可以品尝到地道特色,例如藜蒿炒腊肉,鄱阳湖狮子头,皇禽烤卤,豫章酥鸡,南昌米粉,等等。

预祝大家在南昌可以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第二篇:江西南昌导游词

我们出外旅游时,常说“将下榻酒店”。这“下榻’’二字是出自何处呢?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句。其意思是说:江西灵秀的土地造就了俊杰的人才,徐孺子是其中的代表。当时的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佩徐孺子的才学和人品,喜欢与他畅谈,至深夜不止。为此专备一副床榻,供徐孺子留宿用,而且只有他才能用,别人不可,他一走,便将榻悬吊起来。“下榻”就出自这里。那么徐孺子又是谁呢?他为什么如此受人尊敬呢?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的景点是孺子亭,到那里以后我再向各位介绍。

我们现在来到了南昌老城区的西湖畔,西湖是南昌城的内湖之一,湖面不大,在一片繁华的闹市中辟出一块安逸的洞天,可谓是闹中取静。各位请看.西湖水一泓清碧,湖岸绿柳成行,在绿柳掩映中,一座八角亭台悄然而立,这便是始建于1700年前的孺子亭。此亭是为纪念东汉末年南昌名士徐稚而建,各位可前往观赏。这个亭子在建筑风格上很难说有什么独特之处,重要的是千百年来,它在提醒着人们,古代的南昌曾孕育过一位非凡的人物――徐稚。

徐稚(97~168年),字孺子,世居南昌,家境贫穷,自幼勤耕,兼事磨镜,求知好学,熟读《春秋》、《易经》、《尚书》等经典著作,兼通天文、星象、算历、河图、七纬、推步等经籍。他学问渊博,见识深远,而且品行高尚;他曾游学长安,师从黄琼等名儒,广交学友,声名远播海内,时称“南州(江南)高士”。

东汉延熹二年(159年),陈蕃向桓帝推荐徐稚登“三事”,即出任三事大夫,陈疏表称赞他能“左右大业”,如若启用,必能“增光日月”。桓帝准奏,征召徐稚为官,但徐稚不肯出任。桓帝在位时,徐稚曾五次拒聘到宰相府任职,四次拒受荐举为孝廉,朝廷征聘他为太原太守,他也坚决辞谢。汉灵帝刘宏初登基时,欲以蒲车迎聘,但那时他已在家病逝,终年72岁。

徐稚一生隐居务农、执教。他弟子众多,且多属贫寒子弟;他发明了用竹筒引水灌溉农田的技术,创造了家禽棚养的方法,为农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徐稚为人谦和,乐于助人,邻居无不敬仰他的品德。陈蕃知道徐稚清贫,常派人送去衣物和粮食,但他只收下粮食,衣物则悉数退回。原来他把全部粮食转送给贫苦人家,自己“非自力而不食”。

徐稚虽有旷世之才,但拒不出来当官,是不是说他不愿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为百姓效力呢?其实这除了与他淡泊名利的思想有关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他看透了当时政局的混乱和朝廷的腐败,在他看来,自己无力回天,与其出来做官,还不如从教、务农对老百姓的帮助大。有一个故事颇能说明问题,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郭泰,一次他来到郭泰府上,正碰上郭泰在磨斧子,准备砍掉庭院中的一棵大树。徐稚问起砍树的原因,郭泰说:“我的房子是一个四合院,中间长了一棵大树。四合者,口也;树者,木也;口中一木,岂不是一个‘困’字,我要砍去口中之木,为解困也。”

原来郭泰和徐稚同是当时儒林泰斗黄琼的学生,郭泰还是太学生的首领,他反对朝廷宦官专权,指责朝纲失控,痛恨官场腐败,因而屡遭排挤,为此他思想极为困惑。今天他借物抒情,想以砍树之举排解愁闷。徐稚看出了他的心境,于是劝他说:“你去掉庭中之木,人却仍在庭中,口中一人,岂不成了‘因’吗?”郭泰听了,想了好大一会儿,大声说道:“我郭泰宁为困,不为囚!”撂下斧子,令家人摆酒待客。席间徐稚进一步开导说:“大厦将倾,一绳岂能维系?你们几个书生,徒劳无益。重要的是百姓,我等以一己之力,重教兴学,让黎民自强足矣!”

时局果然被徐稚言中,公元166年至169年,东汉朝廷相继发生“党锢之祸”,宦官挟持皇帝迫害异己,陈蕃、李膺等一百多位“党人”被下狱,最后被处死,他们挽救汉室危局的希望彻底破灭。郭泰却因听从了徐稚的劝告,隐居乡里,不就征召,以执教著述为业,弟子多达数千人,不仅躲过了“党锢之祸”,而且造就了一批有用之材。

徐稚还是一个极重慵义的人,他“磨镜吊恩师”和“万里吊郭母”的故事广为流传。

东汉延熹七年(164年),朝廷大臣黄琼去世,安葬在他的家乡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黄琼是徐稚的授业恩师,官至太尉、司空,曾推荐徐稚去朝中为官,被他婉言拒绝。黄琼在朝中官居高位时,徐稚与他没有交往,但师生之情却深藏心中,得知老师去世,他悲痛万分,立即动身前往江夏吊唁。江夏离南昌有千里之遥,而且徐稚是步行而去,其艰辛可想而知。他按照乡俗,杀鸡一只,烘烤干熟,再用丝絮渍酒紧紧缠裹,作为祭品;又装干粮一袋,草鞋数双,作为旅途之需;另外,还带上一块砺石。原来徐稚有一手祖传磨镜绝技,砺石是他磨镜的工具。他沿途走村串户,替人磨制铜镜,以解决食宿,在无人烟的地方,才用干粮充饥。这样,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达江夏安陆。到达后徐稚没有去黄家,而是直接到黄琼墓地哭祭,最后连名也没有留下,就匆匆返回。黄家人还是事后才猜测出是他,于是派人追赶,追上后,他也不肯回转,来人只好在路上用酒菜招待一番。

还有一次是他的好友郭泰的母亲病逝,徐稚得知后,经过上万里路的长途跋涉,来到太原介休(今属山西)凭吊。在墓前置青草一束,不等主人来就走了。众人见此,议论纷纷。郭泰得见后深感道:“《诗经・小雅・白驹》有言:‘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此乃徐孺子所为,受此重礼,我何敢当啊!”急忙派能言之士茅容追至半途,置酒款待。

徐稚的崇高人品博得了后人的高度景仰,真可谓是名垂千古。在他辞世后约90年,人们在南昌他的西湖旧居遗址建了一亭,表示纪念。这个亭子曾称为思贤亭、聘君亭、高士亭,现称为“孺子亭”。此亭在历史上曾多次毁坏并重修,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30年重建并经多次维修保存下来的,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篇:南昌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程导,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浏览南昌的'八一公园,希望各位游客能一同在八一公园里度过美好的时光。

八一公园原名“湖滨公园”和“贡院”,位于南昌市的市中心。我们已经来到了八一公园的大门了,黑色的牌子上写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八一公园”。大家向里走,我们脚下这副画名叫双龙戏珠。向左一拐,我们前面有一座桥,大家知道是什么桥吗?的确,那就是九曲桥。

九曲桥因为有九个迂回而得名,中间有一座凉亭,阳光照耀着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十分好看!大家一定知道桥下是东湖吧,现在湖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等会儿自由活动的时候各位可以到这里坐游船或去画舫来游览整个东湖。

推荐专题: 蜀绣导游词 英语导游词 江西南昌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