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国清寺导游词的意思(范文六篇)

2024-08-12 12:24:5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清寺导游词的意思(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清寺导游词的意思(范文六篇)》。

第一篇:大召寺导游词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天津天成寺,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天成寺的概况:

天成寺旧名福善寺,又称“天成法界”,是盘山游览区的重点景区。寺正面为翠屏峰,寺前有两棵银杏树,高25米,胸围3.1米,已有树龄800多年。此寺始建不祥,因寺西有普化和尚塔基,普化和尚为唐朝人,故寺疑为唐建。辽、明、清数代都曾扩建重修。步入寺门,可见江山一览阁,乾隆皇帝亲自题额“江山一览”。阁面涧背岩,上下五楹,雕梁画栋,精巧别致。

古佛舍利塔屹立于天成寺正殿以西,为密檐式宝塔。塔身浅黄色,通高22.63米,边长3.38米,呈八角十三层,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覆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出檐为仿木作砖雕斗拱。盘山现存三座舍利塔,除此之外,还有定光佛舍利塔、多宝佛舍利塔(舍利者,佛之真骨也,虽烈焰百炼不能成灰,污津久烟不能掩彩,至坚至硬,动有殊异者,何也?盖以佛之功德法力所熏故也。迄今仍有存者,覆公法师灵塔是也)。

好了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全部结束了。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为了我的工作更加完善,有什么服务不周到的地方请您留下宝贵意见,祝您万事如意!

第二篇:国清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台山国清寺。国清寺离天台县城仅3公里,是中国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的发详地,日本、韩国、朝鲜“天台宗”的祖庭,它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了。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隋代古刹”四个字引人入胜。国清寺殿宇屡经修缮,现存主要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建。诸位知道这座寺院有多大吗?下面听我介绍:国清寺占地面积7。33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全寺依山就势,缓缓升高,共有四殿、六楼、八堂、二亭、二室。全寺现有80余幢建筑物,连以各式各样的廊亭,穿堂,组成350多个院子。

整个古建筑群既有佛教建筑严整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与其他各刹相比,国清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具地方特色。它坐落在四面环山,“五峰层叠都苕绕,回环锁佛寮”的封闭性的地理环境中。来此观光的游客都已经看到高达60米的隋塔了,国清寺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当转过木鱼山麓的“寒拾亭”后,第一眼看到的也只是写着“隋代古刹”的黄色照壁。

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原来国清寺山门一反常规,朝东不朝南。此举符合中国人“紫气东来“的吉祥心理。现在各位请随我一起进寺浏览。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25米长的甬道,两旁为高1。7米的黄墙,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汉白玉石狮蹲坐在弥勒佛殿前。进了弥勒殿,各位看到袒胸露腹的弥勒佛笑口迎宾,至此国清寺奇观“到眼宛如展花屏”。出了弥勒殿继续往前走,通过17米长的甬道,便来到了雨花殿,四大天王手里分别拿着琵琶、剑、伞、蛇,威严而神勇。

民间将四大天王所执的法器隐喻风、调、雨、顺,寄托“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此殿因灌顶大师登台讲解《妙法莲花经》感到天雨散花的传闻而得名。然后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殿前的铜鼎高3。8米,双耳三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大雄宝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所题。殿前唐樟宋柏,花卉环拱。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青铜坐像,连座高6。8米,重13吨。佛祖端坐莲台,慈眉善目,庄重端详。十八罗汉依墙列坐,大佛后背以普陀山和天台山为背景,雕有飘海观音,善财童子和龙女。现在我们来到了梅亭。亭前右梅为国清寺开山祖师灌顶手植,旁有画家赖少其所书的“隋梅”二字。隋梅经寺僧精心培育,古木回春,花开时节,清香四溢,繁花累累,缀满虬枝。来到国清寺,我们还要欣赏一下独笔“鹅”。

独笔鹅字碑嵌在三圣殿东首莲船室壁上。现在我们看到的“鹅”字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天台曹伦先生经过七年摹写上去的。此字字势雄逸,如龙跳门,虎卧凤阙,极具气势和神韵。最后,我们来到了鱼乐园。鱼乐园为寺中园林,古木扶疏,鸟语花香,中间为圆形放生池,明董其昌题碑。池中各色鲤鱼,金鱼,鲫鱼,乌龟等在池中尽情嬉戏,毫不怕生,乐得其所,其乐融融,故为“鱼乐园”。园内颇多楹联碑刻。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国清寺之旅结束了。

我衷心希望大家游得舒心,过得愉快。谢谢大家!

第三篇:灵岩寺导游词

灵岩寺旅游区位于济南市长清县万德镇境内,距104国道8公里,北依济南,南靠泰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佛教圣地,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以其悠久的宗教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驰名于世,素有“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灵岩寺初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列全国四大古刹之首。灵岩寺峰峦奇秀,风光旖旎,以风景幽深、泉石秀丽著称于世。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寺内外摩顶松、千岁檀、朗公石、“镜泄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别具情趣。寺内古木苍翠,怪石林立,殿宇峥嵘。灵洞曲涧、青峰翠峦环绕着古刹精舍,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著名胜境有千佛殿、墓塔林、辟支塔、大雄宝殿等几十处。

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千佛殿内40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历来为观者和专家们赞誉不绝,梁启超称其为“海内第一名塑”;艺术大师刘海粟有“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此外,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驻足灵岩胜景,你会看到,这里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亦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故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近年来,灵岩寺的文物保护、旅游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己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有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来灵岩或观光游览、寻古访幽;或登山健体、体察自然;或避暑消夏、商务会谈。

第四篇:大召寺导游词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我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五篇:国清寺导游词

各位团友:

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者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首先看到的是教观总持和隋代古刹两大照壁,教观总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思。由于“国清”两字寓意“国家清明,天下太平”的意思,深受当政者和僧俗百姓的普遍欢迎,所以这个吉祥的“国清”寺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清寺的山门。

一般来说,寺院山门都是坐北朝南开的,而国清寺的山门要别具一格朝东开。这就和我们刚才所说的寺院园林的布局相关,刚才我们提到寺庙园林善于顺应地形立基架屋;善于因山就势重叠构筑;善于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善于运用质朴的材料、素净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善于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对景象进行组织剪辑,深化景观意蕴,等等。

那么国清寺这种将大门朝东开主要原因是国清寺前方开阔地很少。寺门东开,不仅避开了寺前开阔地不足的缺陷,反而平添了几分“步至佛寺不见寺,停立门前门何处”的含蓄之美。这就是国清寺在修建之初抓住了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这一个布局特点。除此之外,有人说国清寺建在“八桂峰”南麓,此峰的风水龙脉刚好通过寺院的中轴线,寺院前方不开门而建照壁,就可锁住风水龙脉,保证国清寺长盛不衰。同时寺门东开也符合“紫气东来”的风水学说。还有人说,当年智者大师修持和创建的十二道场,多数在东北方向的天台山中。寺门朝东开可以表示对智者大师的崇敬。

我们现在看到在山门的门楣上方悬挂寺额,上书“国清讲寺”四个金色大字。国清寺的寺名在这里加上一个“讲”字,讲是指注重研修讲说佛教义理的天台、华严等佛教宗派。因为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一个寺院,所以被称为讲寺。

寺院园林中,寺院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建筑形式。寺院在佛教中,至始至终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两千多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所非常完整的学校。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什么是丛林呢,我们就从佛教的原来戒律说起,佛教戒律里要求僧众不能自己劳动,要去化缘,化缘是为了结缘,教化人民。下雨的时候就不能出门化缘,为什么呢?后来到了百藏法师的时候,百藏法师就提出了丛林制度,打破了这一制度,也出现了韦驮菩萨法器的不同拿法。这个等下再说。

佛教寺院的体系,好像学校和博物馆的结合体。我们现在是博物馆跟学校分开,它是博物馆跟学校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系。佛教所有的一切艺术,都具有高度的教学艺术,不能把它看成单纯的艺术品;它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很高的灵性智慧,这是一般凡夫俗子看不出来、领会不到的。以佛菩萨的造像而言,有很多人看到佛教这么多的神像,便以为这是低级宗教,是泛神教;人家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他不知道、也不了解佛教所供养的诸佛菩萨不是神,是代表法门的。世间有无量无边的事、无量无边的理,用一个形像、一种方法是无法完全表达的,所以用许许多多不同的艺术品来表达。

现在请大家跟着我进这所著名的佛教大学,让我为大家解开国清寺神秘面纱。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大殿就是弥勒殿。刚才我向大家说过佛教是佛陀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生一世――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这座大殿的建筑,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二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是国清寺给大家的第一个教育。从外面看,真俗二谛;从里面看,就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这个意思就是说:外表是有差别,实质是相同的。

现在就请大家一起跟着我,到大殿内参观,去慢慢探寻古寺所留给大家的教育。各位团友,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南天竺人。现在还在兜率天内院中修炼。据佛经上记载再过56亿年7千万年后,弥勒菩萨在印度的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得到成佛,到时三度法轮,分批超度众生,接替释迦摩尼的佛位。现在一般寺院供奉弥勒菩萨的.原型是中国非常有名的布袋和尚。我国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各位团友,有谁可以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将弥勒菩萨供奉在正中呢?其实,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我们再来看一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所以佛陀教育我们我们要平等心、喜悦相,通俗的来说就是: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

在弥勒菩萨的两侧站着两位高大威武的金刚,金刚是金中最刚的意思,比喻牢固、锐利,无坚不摧。很多人习惯把左边这位红脸叫威迹金刚,右边黑脸的叫密迹金刚。其实在佛教中金刚力士本来只有一位,为了符合中国人讲对称的习惯,所以,金刚力士只好一分为二,分化为两个金刚力士,按照佛教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都被称为密迹金刚。那么两位金刚怎么来教育世人的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他们用凶恶的面目出现,就是告诉大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后来,受《封神演义》的影响,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哼哈二将。

在弥勒菩萨的身后就是佛教的护法神韦驮菩萨。据说佛祖释迦摩尼佛,涅后,天神们准备把他的舍利拿回去建塔供养的时候,罗刹鬼乘天神们不注意就夺走了舍利,韦驮奋起急追,夺回舍利,所以韦陀菩萨被誉为佛教的护法神。寺庙中韦驮像如果是双手合十将金刚杵搁于肘间,表该寺为十方丛林,接待寺;如以杵拄地,表该寺为非接待寺。云游僧到一个寺院就是看韦陀手中的金刚杵,才决定去留。我们国清寺是天下四大丛林之一,当然是欢迎云游僧来寺院学习佛法,当然也欢迎各位贵宾来国清寺感受千年前佛陀留给我们的教育。

大家观察一下韦陀的脸,有没有发现韦陀的脸像孩子。其实,这也是佛陀给我们的一个教育。面如童子,象征着“赤子之心”,就是告诉大家要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国家。

大家有没有在弥勒殿学到了一点做人的道理,现在请大家继续跟着我往前走,看看天雨花殿又有什么让人受益的地方。

第六篇:灵岩寺导游词

灵岩山最早的名字叫方山,也就是我们面前这座山。方山峰巅雄伟高大,四面陡如刀削,方方正正,形状很像古代帝王的传国玉玺。所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又称它为玉符山。而“灵岩”的来历则与灵岩寺的创始人朗公和尚有关。据传说,朗公和

尚创建之初,在山前讲经说法,听众达一千多人,不但听众为他的精彩说法所打动,就连山上的岩石也为之点头,大家据此说他经文讲的精彩生动,他却十分谦虚,说是那是因为此山有灵气,于是,方山之名就逐渐被灵岩所代替,也就有了“灵岩灵验”的佳话。所以就有了山门外的这通“大灵岩寺”碑。我们通过这个山门,便可进入闻名遐迩的大灵岩院内。但是,进山门之前我还要给各位游客朋友,特别是年轻的游客朋友介绍一景,那就是大灵岩寺碑(转载 于:w :灵岩导游词)南边的“鸳鸯檀”。

所谓“鸳鸯檀”就是两株胸围分别为1.84米和2.2米的青檀树。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有青檀树皮造纸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用这种原料造出的纸细致绵润,光洁如玉,纹理纯净,墨韵清晰,色泽耐久,吸水力强,揉搓无损,不蛀不腐,经久不变,享有“寿千年”之美誉,故又名“千年檀”。这两棵千年檀,根部交织在一起,枝叶相吻相伴,虽树心镂空、依然轻笃意深,所以人们便喜欢叫他们做“鸳鸯檀”。成为情侣们连心定情的留影宝地。凡在此留有合影的夫妻,无不亲密缠绵似鸳鸯,忠贞不渝如青檀。

广场正中这块大灵岩寺碑,是元代文书纳题写,往前走为乾隆皇帝的御碑壁,内容是对灵岩寺景色的赞美。灵岩寺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文物众多,因为众多文物的存在,灵岩寺获得了很多的头衔,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20__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4A级景区。

推荐专题: 英语导游词 有创意的导游欢迎词 国清寺导游词的意思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