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四川青城山导游词800字(大全)

2024-05-28 22:59:3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青城山导游词800字(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青城山导游词800字(大全)》。

第一篇:四川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送你们来到凉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轻启面纱,便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1992年,高原明珠泸沽湖正式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短短几年间,她便以其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名扬天下。

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的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有一片美丽的泸沽湖,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存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现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四川泸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泸沽湖风景区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四川省于1993年将泸沽湖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泸沽湖景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西南川、滇两省交界处,距县城约170km,海拔2,700m。景区面积238kO,湖面面积58kO,与云南省共有,其中位于四川境内33kO。整个湖长955km,宽6km,平均水深40m,最深处达73m,属横断山脉中段的大型高原淡水湖泊。

泸沽湖区生态环境良好,湖周群山环抱,湖水清澈透明,湖面似一弯新月,恬静秀丽。湖中分布着6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岛上多为石灰岩,怪石嶙峋,灌木、藤蔓丛生。当地群众敬奉的神山――狮子山耸立在湖边,雄伟壮丽,山上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景区地旷人稀,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未受大的破坏,整个景区保持了原始的、粗暴的风格,是藏在深山里的一颗旅游资源明珠。

泸沽湖地区居住着蒙古、藏、彝、普米、纳西、白等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多样,尤以土著摩梭人(蒙古族的分支)

至今保存着母系家庭和“走婚”习俗最为独特。泸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风俗外,泸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独特的服饰更是令人瞩目。泸沽湖即是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一经踏上这片热土,游人无不为那远远近近、悠悠扬扬的“阿哈巴拉”所动容,无不为那如巨龙滚动的甲搓所诱惑。看吧,那远方漂来的猪槽船,载着阿妹,向您招手,向您放喉:“呵,朋友,来了就莫走,阿妹陪您到月落西山头”。

泸沽湖的人文景观十分独特而又丰富多彩。它至今仍然保存着古老的.“母系”社会,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以“女性”为主,它独特的“走婚”风俗决定了它独特的社会背景。沪沽湖养育的摩梭女儿,个个美丽健壮、勤劳善良、情深似海。她们在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实现她的情真意挚的爱。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忧伤。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们不会做金钱、物质和权力的奴隶;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劳动、生活、恋爱,在母亲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纯朴的本色。被世人称为“现代的女儿国”。

第二篇:青城山风景区导游词

欢迎来到青城山景区参观游览!我是各位今天的导游小×,很高兴能陪伴大家旅行,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请您全程紧跟团队,注意安全,祝您旅途愉快!

作为川中名山的青城山,背倚莽莽苍苍的千里岷山,面对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距离成都仅68公里,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早在汉代,这里就已经成为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青城山与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相距仅12公里,这一山一水相映成辉,并于2000年,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旅的精华景区。

青城山又称“赤城山”,因为传说中“赤城”乃是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创始人张陵当年在青城山一带创教传教,以青城山为道教祖庭的所在地。唐玄宗时力主道教,使青城山的道教宫观有了空前的发展,最鼎盛的时候全山有道观七十余座,现保存下来的有天师洞、上清宫、祖师殿等几座较大的宫观。青城山全山有三十六峰,峰峦如聚,林木茂盛,终年四季常青,状似绿树包围的巨大城池,故名为“青城山”。在蜀中众多名山里,青城山更是以其“幽”独树一帜,不管是参天古木还是通幽小径,无不与宫观楼阁相映成趣,幽中见奇,幽中见秀,难怪世人皆道“青城天下幽”。于是这一道一幽,就巧妙地构成了我们探访青城山的线索,让我们走进青城山,拜读道教文化,感悟幽深清静。

游客朋友们,我们一路走来,不知您是否在已感受到青城山独特的清凉幽静了呢?现在,我们来到了海拔1260米的老宵顶,而您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绝顶之上的老君阁。

老君阁原为“呼应亭”,有“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后改亭建阁,而得名“老君阁”。老君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青城山所有的道教建筑,都依自然地理环境而建造,上下重叠错落有致,并都以“三”为建筑构思,体现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乾坤概念。建筑上布满了绘画和浮雕装饰,表达了道家清静无为,健康长寿的思想。老君阁选择在青城绝顶上而建,上接天下连地,也正是对道教崇尚天人合一的最好诠释。当我们登阁远望,岷邛群山和天府平川尽收眼底,即使是山雾缭绕时,也能感受到天地间仿似仙境,有攀云登日之感。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老君阁曾遭受重创,好在修复及时,才让这绝世之作今天还能呈现在大家眼前。

老君阁的由来,是因为阁内所供奉的太上老君骑青牛巨像,请大家随我走进老君阁,一睹太上老君的风采。大家可以随我手指方向看去,眼前这座就是老君阁镇阁之宝――太上老君骑青牛像。老君像高13.6米,连牛身通高16米,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造像过程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堪称是自古及今绝无仅有的老君塑像。

老君即“三清”中的“太清道德天尊”,其原型便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据传,周昭王22年,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游历。待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总兵尹喜将他拦了下来,因为尹喜在城关上眺望时,看到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漂移而来,接着,风骨非凡的老子就骑着青牛出现,所以尹喜认为老子是贵人,想要挽留。但是老子去意已决,尹喜想要留下他,于是想了一个为难老子的办法,让老子留下自己的一篇文章,如果老子写不出来,那么就不放他出关。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老子仅仅花了非常短的时间就将一篇文章写给了他,于是轻松地出了函谷关。而他留下的这篇文章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道德经》,文章中阐明“道”即是宇宙之源,是万物生化规律,具有清静无为自然的本性。老子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据说是羽化成仙。后来,老子出关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和演绎着,而老子出关时的“紫气东来”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其后,张陵创建道教,拜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有趣的是,老子出关所乘坐的青牛也成为道家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成为后来神仙道士的坐骑。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已按捺不住想要等阁远眺,众览青城群山,一尝飘然成仙之感了吧?接下来我们在此作短暂的自由活动,请大家一定注意脚下安全。

第三篇:四川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

欢迎大家来天台山天湖景区参观浏览,我是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导游小许。天台山天湖风景区是一处聚山水;集人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区。距天台县城公3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天湖景区具有四大特征。一是此山为天台山之龙脉,天台山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唯独此山横卧盆地正中,其型如龙,故名龙山,为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隐修之地。山上峰峦叠翠,怪石耸峭,有“松隐林泉”`“熊猫戏龟”等景点。

二是水清湖碧,水为蛟龙藏身之处,自古就有“龙游曲涧”`蛟龙飞瀑”,景区由下天湖中天湖上天湖串成的三叠湖分别具有观赏垂钓休闲等功能。

三是佛教兴盛,“自古名山僧占多”,历史上天湖景区曾接纳了智者这样的.一代宗师,如今尚有如来古洞,智者宴座观音峰济公岩等遗迹胜景。

四是名人荟萃,历代名人对天湖景区都情有独钟,词赋大家苏东坡书法大家米芾风流倜傥的唐伯虎清高宗弘历都曾游历此地,并留下了珍贵的墨宝。下面请大家随我进入景区尽情欣赏

各位来宾:天湖风景区是块风水宝地,前有绿水环绕,后有青山相靠。前面映入大家眼睑的这条溪流,叫做始丰溪,是天台人民的母亲河全场68公里,汇入灵江流入东海。天湖风景区所在的青山名叫龙山。说起龙山,有一个“九龙造天台”的古老传说。天台“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分野,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台州天台山因而得名。这八重山象征着八条龙,我们身下的这座龙山们于盆地中心,与周围大山不相连,乃是九龙之首。

第四篇:四川导游词

各位团友:

四川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离成都70公里。城外诸峰环绕,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群峰环抱,四季常青,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园。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为自己的宫观命名,据说那是道教崇奉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所住的天外仙境。青城山的主要特点是“幽”,著名作家老舍作《青蓉略记》,叹青城山“青得出奇”,是一种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

青城山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建福宫是游山的起点,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气度非凡,现尚存二殿三院。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天然图画西距建福宫一千米,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这里苍岩壁立,云雾缭绕,绿树交映,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名“天然图画”。

距天然图画西两公里处有青城主庙――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天师洞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致,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附近有三岛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线天等名胜。

出天师洞,过访宁桥,是祖师殿,北面有朝阳洞、上清宫。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

青城四绝:洞天乳酒、洞天贡茶、白果炖鸡,道家泡菜。道家历来重视服食养生,他们采撷山中的果实和药物,用道家传统秘方酿造的这四种特产,风味独特。

提醒:青城山――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的.绝顶秀美及幽深,使游客慕名而去,人数也日益增多,这使当地旅游经营者在此大作文章,步步设卡,想尽办法挣游客的钱。喜欢徒步登山的朋友千万要留神:青城山的山道入口和出口几乎被各种索道和新修的仿古庙宇遮没了,要找到登山入口和出口实在不易。山里的工作人员可能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你要上山就只有坐索道上去这一条办法。所以强烈建议喜欢徒步的朋友买好地图或导游图再上山。

第五篇:四川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美艳天下的丹导,现在我们去大熊猫基地啦!

我们先去熊猫别墅吧,不过在去那儿之前为了防止你们走丢,我们来编个口号:“丹导最美,熊猫宝贵!”ok,let’sgo!

这是熊猫吃的箭竹,哇!游客们看,那只熊猫正在吃竹子呐,那只正在跳舞,好像在迎接我们啊!来,我们往里走,哈哈,看那只肥滚滚的熊猫,它在抱着竹子睡觉觉呢!

这位小朋友注意:你的玩具枪不能对着熊猫哦。好,看来大家有点饿了,那我请你们吃熊猫便当吧。

饭吃饱了,大熊猫看了,去看小熊猫吧。这是月亮产房,迎接我们的是可爱的肥嘟嘟的.小熊猫。瞧!这只在睡觉,这两只在玩耍……游客们,告诉你们刚出生的熊猫只有老鼠这么大哦!它们睡觉的地方软软的,凉凉的可舒服啦!

告诉你们熊猫的眼睛为什么这么黑。从前有个小女孩,她看见一只熊猫和一只豹子打架,她知道可爱的熊猫打不过豹子,于是便把自己让豹子吃了,那只熊猫因此得救。熊猫很感动,召集所有的熊猫为她准备葬礼。在那一天,所有的熊猫都流泪,它们用黑纱擦自己的眼睛,因此它们的眼睛就变黑了。哈哈,不过,这只是个传说哦!

好,本次旅行结束了,喊一下我们的口号“丹导最美,熊猫宝贵!”拜拜!

第六篇:四川导游词

各位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四姑娘山,四姑娘山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由四座长年被冰雪覆盖的山峰组成。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其中幺妹身材苗条、体态婀娜,常说的“四姑娘”就是指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四姑娘[1]山海拔6250米,仅次于被誉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人称“蜀山皇后”、“东方圣山”、“中国名山”。1982年,四姑娘山被列为我国十大登山名山之一。四姑娘山由四座连绵不断的山峰组成,它们从北到南,在3~5公里范围内一字排开,其高度分别为6250米、5355米、5279米、5038米。面积x余平方公里,由四姑娘山、巴郎山和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等几部分组成,距成都220公里。

景区内自然生态保护良好,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有金丝猴、牛羚、雪豹、小熊猫、毛冠鹿、藏马鸡、盘羊、黑熊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0余种,有"雉类和画眉的'乐园"之美称。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四姑娘山的长坪沟穿越到理县的毕棚沟,需要在山中露营一晚,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虽然非专业人士也能通过,但非常辛苦,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最好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而且需要有很好的向导及背夫才行。

四姑娘山被当地藏民崇敬为神仙。相传为四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为了消灭杀害父母和残害村民的恶魔墨尔多拉,保护人民难得的和平与凶猛的妖魔作英勇斗争,最后变成了四座挺拔秀美的山峰,即四姑娘山。四姑娘山境内已确认存在的鸟类有74种,鱼类7种,兽类46种。鸟有:兀鹫、胡兀鹫、绿尾虹雉(当地百姓称“贝母鸡”)、藏马鸡、雪鹑、斑尾榛鸡(我们称为“杨柳鸡”)、藏雪鸡、红腹角雉(本地人叫做“娃娃鸡”)哺乳动物方面,景区内分布着大量牛羚、岩羊、鼠兔,草兔、鼯鼠、黑熊、猪獾、黄喉貂、白唇鹿、斑羚、小熊猫、林麝、马麝、棕熊、狐狸、狼、豺等珍稀物种。

推荐专题: 学生个人总结800字 团员个人总结800字 四川青城山导游词800字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