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崂山太清宫导游词详细(优秀范文六篇)

2024-05-06 23:29:2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崂山太清宫导游词详细(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崂山太清宫导游词详细(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崂山导游词

崂山华楼山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华楼峰矗立在山顶东部`一座30多米高的方形石峰,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就像一座矗立在晴空中的叠石高楼,因此被称为华楼。华楼峰因异石突起,如华表,又称华表峰。

华楼峰是崂山三大奇石之一,在古代被称为聚仙台。在崂山十二景中被称为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写道: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水,海霞飞石门秋。

据说八仙过海到崂山,何仙姑在聚仙台梳妆,又称梳妆楼。史载张三丰等名道与此峰有不解之缘,因此成为海上名山之一。

崂山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海滨,东距太平宫近7英里。它从雕刻的龙嘴踏石到山腰北,穿过逍遥路,穿过老君洞,爬上一段石阶,即白云洞。它的名字是因为洞口一年四季都被白云包围着。地形凉爽,树木茂密,面对长溪,环顾大海,环境优雅,亭台楼阁精致,明霞洞被称为前后溪,是崂山著名的.道观之一。

白云洞建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原有房屋24栋,属道教金山派。

青龙阁是白云洞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在只有废墟。阁前的青龙石畔,有一株玉兰,粗逾合抱,树龄达数百年,在青岛地区的玉兰中勘称首屈一指。绕青龙阁,即白云洞。白云洞,由三块巨石组成,右边的石头叫白虎石,左边的石头叫青龙石。青龙石特别大,上平可以俯瞰;白虎石背靠悬崖,前靠险沟。洞内宽深各十丈,非常宽敞,可以站几十人。洞内原有铜铸玉皇神像。铸造极为古雅,曾有藏园老人傅元叔题壁:夜月清澈,海气苍寒,玩石抚松,飘然登仙。

白云洞额刻有白云洞字样,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的题目,字体雄浑,气势恢宏。洞前有两棵白果树,大可合抱,如巨伞撑天,相传两棵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生意盎然。还有一株玉兰,枝繁叶茂,树龄数百年。洞后有许多松树,其中一株形状奇特的古松,叫华盖松。华盖松,老干盘曲,覆盖洞顶,小枝斜出,伸向洞外,从下仰望像一条飞龙,在洞顶上腾空而起,十分奇观。这一奇特的景观,由古树与白云洞交织而成,即崂山十二景之一――云洞盘松。

云洞蟠松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海拔400多米。它的风景奇特,风景优美,独特。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洞石岩顶上有一种叫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被称为云洞盘松。蓝水有诗赞: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看云中龙出没,洞后百年松。”

蔚竹鸣泉

蔚竹庵位于海拔550米的地方,蔚竹成林,苍松竞茂,怪石奇秀,溪流成韵,泉水清新幽静,在崂山十二景中被称为蔚竹鸣泉。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诗赞地说:玄都近在巅峰,石登追寻樵客踪。履行泉声三十里,杖边山色一千重。无路可走,绿到仙宫遍地松。更喜欢道人闲得像我,邀请看万朵碧芙蓉。崂山钟灵秀美,山海奇观,美景自然,美不胜收,历代游山文人墨客多称赞。

第二篇:崂山导游词

太平宫太平宫传说距盐池河镇政府所在地8.5公里的太平宫坐落在一个深山峡谷之中,四周重峦叠嶂,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至太平宫口。离宫口还有两里路就能太平宫哗哗的流水声。水声在山间回荡,声势浩大。走进宫口,听着水声,只见白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奇石林立。拨开白纱般的水雾,是一个方圆百余平方米、深不见底的水潭。水潭正中央耸立着一根十余米高的圆形石柱,石柱周围依偎着三个像蛤蟆般的怪石。据说这三个怪石原是一整个的巨石,被一个螃蟹精占据,每天早晨她变成一个妖娆多姿的美女伏在巨石上哭泣。当有人循着这凄切的哭声找到她时,她便原形毕露,吃掉来人,久而久之,给成百上千个家庭带来了灾难。后来玉皇大帝派雷神除掉妖魔,一声巨雷,妖魔化成灰烬,巨石也被击成几块。从此这里太平无事,人们因而叫这里为“太平宫”。再看潭水,原来是从数十米高的绝壁上倾泻下来的,像钉大桩子一样,声势如雷,在潭上溅起两米多高水柱,千万朵浪花,溅起的水珠像纷纷扬扬的杨花落在人的身上。置身其中,好似进入了人间仙境,此情此景令人流连忘返。

太平宫在崂山之上,崂山古称牢山、劳山。坐落在山东半岛的东南,西靠青岛,东南两面濒临黄海。面积386平方公里,崂顶巨峰,海拔1,133米。既是中国道教名山,又是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崂山景区包括太清宫、太平宫、北九水、华楼宫、鹤山和崂顶巨峰等景区与景点。奇峰怪石,满山遍布,如狮子峰、绵羊石等。人称峻山的石峰是“天然的花岗岩群雕”。由于临海,山色海波相映,形成了紫霞云海乃至“海市蜃楼”的奇特景象。再加上闻名天下的崂山泉水,如“金液”、“靛缸湾”等,构成了崂山独具一格的自然景观,如《齐记》所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自古被称为“神宅仙窟”、“海上仙山第一”。秦皇汉武都曾来此求仙。宋元以来,宫观次第兴建,最盛时达“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今尚存太清宫、太平宫、华楼宫等。这些建筑多为石壁瓦舍,简朴无华,具有道家冲和恬淡的色彩。其中太清宫中的汉柏唐榆至今仍蓊郁葱青。历代名道如邱处机、张三丰,文人李白、苏轼、蒲松龄等都曾来山中修炼或漫游,多有题刻吟咏,为奇丽的'山水增添了几分文秀。

在崂山现存的寺观中,太平宫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观。据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和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太平宫的碑文记载,太平宫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立的道场,因落成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初名太平兴国院,后改名为太平宫。与此同时,又兴建或重建了太清宫和上清宫,作为它的别院。

刘若拙生于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0年),他自四川来崂山建一茅庵,名驱虎庵,潜心修行。赵匡胤“陈桥兵变”称帝后,即召见了他,封为华盖真人,为崂山著名道士之一。宋淳化二年(992年),刘若拙逝于即墨,葬在城郊玄真宫,其墓至今犹存。

第三篇:崂山导游词

崂山华楼山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华楼峰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

华楼峰是崂山三大奇石之一,古称聚仙台。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传说八仙过海途径崂山,何仙姑于聚仙台梳妆,又名“梳妆楼”。史载张三丰等名道皆与此峰有不解之缘,故成为海上名山之一。

崂山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海滨,东距太平宫将近7里,从雕龙嘴踏石级至山腰北去,过逍遥径,经老君洞,再攀一段石阶,即至白云洞。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白云缭绕而得名。地势高爽,林木茂密,面临长涧,侧望沧海,环境雅洁,楼阁精美,与明霞洞并称为前、后涧,是崂山著名道观之一。

白云洞建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

青龙阁是白云洞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在仅存残垣。阁前的青龙石畔,有一株玉兰,粗逾合抱,树龄达数百年,在青岛地区的玉兰中勘称首屈一指。绕过青龙阁,即是白云洞。白云洞,是由三块巨石结架而成,右边的石头叫“白虎石”,左边的石头叫“青龙石”。“青龙石”特别巨大,上平可以登眺;“白虎石”背依悬崖,前临险壑。洞内宽深各十丈,十分宽敞,可站立数十人。洞内原供有铜铸玉皇神像。铸制极为古雅,并曾有“藏园老人”傅沅叔题壁:夜月清皎,海气苍寒,玩石抚松,飘然登仙。

白云洞额刻有“白云洞”三字,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所题,字体雄浑,很有气势。洞前有两株白果树,大可合抱,如巨伞撑天,相传两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生意盎然。还有一株玉兰,枝繁叶茂,也有数百年树龄。洞后有很多松树,其中一株古松,形状奇特,名曰“华盖松”。这株华盖松,老干蟠曲,遮满洞顶,小枝斜出,伸向洞外,从下仰望恰似一条张牙舞爪的.飞龙,在洞顶上腾空而起,极是奇观。这一由古树和白云洞交织而成的奇特景观,即“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云洞蟠松”。

云洞蟠松

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蔚竹鸣泉

蔚竹庵位居海拔550米高处,蔚竹成林,苍松竞茂,怪石奇秀,涧溪成韵,泉水汀咚,清新幽静,在崂山十二景中称“蔚竹鸣泉”。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有诗赞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寻樵客踪。履下泉声三十里,杖边山色一千重。深藏胜境疑无路,绿到仙宫遍是松。更喜道人闲似我,邀看万朵碧芙蓉。”崂山钟灵毓秀,山海奇观,佳景天成,美不胜收,历代游山文人墨客多有称颂。

推荐专题: 崂山太清宫导游词详细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