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临安天目大峡谷导游词

2024-05-06 23:14:5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安天目大峡谷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临安天目大峡谷导游词》。

第一篇:浙江大峡谷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光临宁海,游览宁波天河生态风景区。

宁海城又称缑城,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在河南缑氏山升仙后,乘白鹤东来,成为天台山主神王乔。被封为桐柏真人,主管吴越水旱大事,保佑这一带风调雨顺,百姓平安。我们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神仙,所谓神仙,其实就是那些钟情山水,云游四方,寻觅养生胜地,探索长寿奥妙的健康、快乐的人。今天各位游客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宁波天河风景区游玩,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是半个神仙了,待会儿等我们游完全程,相信大家都会成为活神仙的,我在这里先预祝大家快乐成仙!

现在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宁海的基本情况。

缑城地处宁绍和温黄两平原之间的天台山东麓,连接世界屋脊的南龙巨脉和通往东瀛友邦的海上丝路在此衔接。宁海和云南丽江分别是徐霞客主要游程的东西两端。1931平方公里的县境内,山水面积占四分之三,兼有天台山半座碧玉和三门湾、象山港两颗明珠。而且天清日朗,雨量充沛,气候冬暖夏凉,山、水、气、林、渔皆有独特之优,自古以来就是集儒、释、道、艺、医、武于一体的养生胜地,现在是生态建设示范区。由于面朝东海,得紫气东来的优势,环境特别宜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展示,宁海65岁以上老龄人口,全国为6.96%,浙江为8.84%,宁波为8.67%,而宁海高达9.21%,这就是生态建设示范区环境优势的证明。

(如时间许可,此处可加宁海的其它人文情况介绍)

【石蛙引路】

请大家注意了,我们左边的溪水中有块巨大的石头,像一只巨大的石蛙在溪水中尽情鸣叫,它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小景点,我们管它叫“石蛙引路”,请大家注意石蛙的神情,它不在大松溪峡谷里面,却又掉头回望山里,好像在谛听等待着什么,山里到底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回答,等到了大松溪,大家自然会找到答案的。

看到石蛙,标志着我们很快要进入天河风景区了,这里我先把天河风景区的大致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天河景区由天河水面游览区、浙东大峡谷、双峰森林公园、梦里水乡主题公园、王家染山乡风情区、叶岙观光农业园、山洋革命纪念地等景点组成。目前开放的天河水面游览区、浙东大峡谷、双峰森林公园属一期开发的主景点。二期开发的梦里水乡主题公园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三期开发的还有王家染山乡风情区、叶岙观光农业园、山洋革命纪念地等景点。

【水库工程】

进了风景区,前面可以看到被喻为宁波“三峡”工程的白溪水库大坝。白溪水库由中国水利局十二局第一分局承建,始建于1996年,是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效益的国家大二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容库容1.684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工程枢纽主要由拦河坝、泄洪道、引水发电隧洞、发电厂房、下游挡水堤、供水隧洞取水口、交通道路、防空设施等组成。)大坝是国内第一座聚炳烯纤维混泥土面板坝,它的高度为国内同类在建坝型第四。更可贵的是,水库的建设者十分重视库区的生态保护和文化建设。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美的生态风景区。

【神鹰问客】

请大家注意前方,看左前方的三座山峰,中间高两边低,它组成了一只振翅飞翔的神鹰,大家看正中的高峰上还有几块巨石,恰好是老鹰挺直的鼻梁――这是继“石蛙引路”之后的第二个小景点,我们把它叫作“神鹰问客”,绕过鹰展峰后,我们就真正到了天河风景区,天河的主人已经接到了神鹰的喜报,知道今天有我们这些嘉宾来访,恐怕早已列队在迎接我们了。

【天河碑林】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河码头,有石蛙指路、神鹰报信,这里的主人早已派人来迎接了,大家可以看到门口有两棵大枫树,这是两棵迎客枫,站在门口迎接大家的是女主人,站在码头边上迎接的是男主人,今年都有200多岁(树龄)了。这是天河碑林的第一景,叫作“双枫迎宾”。

【三山映月】

现在请大家看对面,这三座山峰并肩临水,妩媚秀丽,恰似三位妙龄少女,一听大家来,连忙躲进闺房对着镜子再化化妆,这个景点看似平淡,实际上一景多变,神奇莫测,晚上如果住在山里,可以到这里来看大松溪有名的夜景“三山映月”,它比雁宕山的“犀牛望月”要开阔大气、秀丽妩媚;比西湖的“三潭映月”又更具层次和立体效果。

【童子现身】

再看对面山上,绿树丛中露出一张男孩子的脸,头上还包着花头巾,原来这男孩很勤劳,很早就进山砍柴去了,现在一听说大伙来作客,他来不及赶回来迎接,就赶紧站在山里跟大家打招呼呢!这个景点就叫“童子现身”。

【天河碑林】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欣赏“天河碑林”。天河碑林建在一块高15米、宽20多米的坡面上,上面镌刻着的都是有典籍记载的对天台山的文化评价,我们今天要游览好白溪水库,就不可不先不观看这天河碑林。

大家可以注意到碑林上的四个字:“天河台岳”由白溪水库建设总指挥葛其荣先生所题,拓的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每个字高米,宽米,是天河风景区的石刻。这四个字总括了白溪水库与天台山脉、与祖国山河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看过下面的所有碑刻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我向大家重点推荐明代传灯法师的一段话,传灯法师在《天台山方外志?山源考》中说“天台山者,东濒大海,界水而止,为东南一大结局,而父于南岳,祖于峨山,曾于昆仑,高于雪山,自雪山东南而下,不减四五万里。”这意思就是说,天台山以南岳衡山为父亲、以峨嵋山为祖父、以昆仑山为曾祖父,以唐古拉雪山为高祖。这段话,不仅让我们看到天台山和祖国的名山大川血脉相连,同时也让我们充分感觉到天台山不是一座孤独的山,而是西部雪山往东南延伸四五万里的神风余韵。

那么白溪水库为什么叫天河呢?大家一定知道李白诗歌《将进酒》里第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台山是西部唐古拉雪山之余脉,那么天台山的水与长江、黄河同一源头,当然是天河银汉之水喽!这是从大的方面了看,从眼前局部地理环境来看,白溪源于天台华顶,天台山是天的台柱,上面就是天界,白溪当然就是天上流下来的一条河喽!所以啊,我们有这样一个设想,等到所有景点都开发完成后,我们将选一个合适地点建造一座标志天河风景区的山门,门上就刻上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父南岳、祖峨山,濒海止水;下联是:曾昆仑,高雪山,凌风揽月。横批就是:天河台岳!

当然,白溪水库之所以叫天河而不叫天湖,还有一个更加贴切而形象的原因,待会儿上了游船大家就会明白的。

【天河仙渡】

请大家坐稳了,我们的汽艇现在正向“天河仙渡”景点方向开去,天河仙渡景点包括:老鹰嘴、鸡笼岩、相思涧、天灯盏、天桥、天兵坡。

这里我先跟大家讲一个人与仙故事。依据《后汉书》记载,汉代刘晨、阮肇两人进山砍柴,就在我们这里遇见两位美丽的女子,双双结为夫妻,刘、阮两人住了半年后,想回家把父母接到山里一起生活,两女子就送他们过了一座桥,并告诉他们,必须在七天内赶回来。刘、阮两人回家一看,不仅父母早已过世,村里的人谁都不认识刘晨和阮肇,两个人这才知道,自己在山里遇见的是两位神仙,要不怎么有“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说法呢?于是他们就回到这儿来找仙女,。但是,就在他们回家的七天里,仙女因为思念丈夫,在相思涧焚香祷告,把自己偷偷与凡人结婚的信息泄露了出去,玉皇大帝为此大怒,派了十万天兵,率了神鹰来到这里,拆毁了天渡桥,驻守在相思涧边。好心的土地公公告诉刘、阮两人,只有在鸡笼岩上的天鸡鸣叫前爬上天灯盏,点亮天灯,天渡桥才会出现。但就在刘、阮两人克服天兵设下的重重障碍,快要爬到天灯盏的时候,天兵派出神鹰不断用嘴啄对面的鸡笼岩,终于迫使笼里的天鸡提前鸣叫。天桥没有出现,两对有情人世世代代被无情地阻隔在两座山头上,但这个悲惨的故事今天有了一个欢乐的大团圆结局,因为我们在建设白溪水库的同时,也专门为这两对小夫妻建了一座浪漫的人间鹊桥,这就是我们马上要看到的天桥。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天渡桥下,各位请往左看,前面那块椭圆形的大岩石,就是传说中的鸡笼岩,在它的对面山上,那只老鹰正凶狠地盯着它呢!右前方就是仙女焚香的相思涧,至今涧内还留着焚香用过的香炉玉鼎。那座两江合抱中拔地而起的山就是天灯盏,为什么叫天灯盏呢?因为这座山峰的最顶端处有一个小水潭,潭中的水长年不溢不枯,边上有一棵古树,树根斜斜地伸到潭中,酷似古代油灯盏。而出现大家面前那座乳白色的天桥,多像一首浪漫而温馨的小诗啊,这座桥全长186米,宽2.4米,是浙江省最长的人行铁索桥。铁索桥使风景区形成了一个陆上环线,它的左边是王家染农业观光区,右边是我们的红色革命老区――山洋村。对面山上岩石林立,就是当年的天兵坡。刘晨和阮肇当年没有实现的愿望,今天我们帮他们做到了,说不定,这会儿两对恩爱夫妻正双双对对把家还呢!让我们一起温习一下毛泽_同志当年的题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龟蛇静,风樯动,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重山折水】

各位游客,过了天河仙渡后。我们的游船继续往大松溪峡谷开去,这一带的山水景点叫“重山折水”,包括阆风山、大松台、狮叟岩、疏影水色、玉楼峰、碧螺峰六个景点。

出现在我们左面的山峰就是阆风山,大家要知道,在古代一些神话故事中,接近仙境的第一座山往往叫作阆风山,我们这座阆峰山也就是松溪峡谷第一座雄奇美丽的山――大家看,这座山峰高数百米,陡峭直立的岩壁被葱茏的树木分割环绕成匀称的六个层次,很像西藏布达拉宫的阶梯,每当阴雨天气或清晨傍晚的时候,山间云雾缭绕,峰顶忽隐忽现。出现在我们右面的是大松台,据说大松台上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地,站着上面可以观看整个峡谷的风光,可以体会“飘飘欲仙,惟我独尊”境界。遗憾的是现在登山云梯还没有修筑,等云梯修筑好后,希望各位再来这里攀登大松顶峰,浏览峡谷全貌。这两山对峙,形成了松溪峡谷的天然门户。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阆风山下,大家看,山脚下石壁还有一处题刻,叫“重山折水”,这一题刻形象概括了天河山水的总体特色,那就是“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水”。游到这里,我想,大家肯定已经明白了我刚才没有解释完的问题,为什么白溪水库不叫天湖而要叫天河呢?原来,它的水域不像淳安千岛湖那样的宽阔,而是像河道那样的狭长,水上的山也不像千岛湖那样浮在水面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显得秀丽平静,而是像三峡那样的高峻峭拔,我们的船在水上行,在山间绕,常常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又好像在一条长长的画廊间信步漫游,欣赏着大自然展现给我们的一幅幅天然奇画。

各位游客,大松溪码头快要到了,大松溪峡谷被誉为浙东第一大峡谷,发源于天台山脉的望海岗,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66平方公里。因为古代这里遍地松树,旁边又有一座大松山,所以这条溪也就叫作大松溪了。在神奇的大松溪峡谷中,我们会看到那些景色呢?待会儿您就会明白的,现在请大家有秩序地下船,注意安全。

大松溪码头由三个小码头组成,这是为了根据水位变化而使用不同的码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舒缓游客量。

我们右边的山峰就是阆风山,游船进来时我们从正面看到,绿色的树木把陡直平整的山岩分割成几大块,现在我们站在码头上回望,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眼前的阆风山,低处山脉条理分明,皱折细密陡直而险峻,高处绿树茂密,巨石成块,风光秀丽而奇特,尤其是那数道巨石,由下至上组成几重天然屏障,蔚为大观。现在大家随着我的指点看左面,这就是大松台,从这里抬头看,整个大松台顶峰组成一只巨大的狮子,它匍匐在山顶,一边晒太阳,一边居高临下地欣赏着对面的阆风山美景,在它的下面,绿树丛中有一个老人,他也在欣赏阆风美景,但和狮子一起欣赏美景,总是提心吊胆的,你看他躲在岩石后面,害怕得皱着眉头,歪着嘴。还真不如我们轻松愉快呢!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码头上刻这几个字:“松溪峡谷、仙人故里”。好,各位团友,松溪是晋代道教名人葛洪修炼之处,至今峡谷内还留有许多与葛洪修炼有关的山水景点,因此今天我们的峡谷之行就叫“松溪洞天问山水,仙人故里访葛洪”。接下来,我们将沿着两公里长的游步道游览峡谷风光,寻访葛洪遗迹。

第二篇:浙江大峡谷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

天目大峡谷,地处浙江临安,紧邻原始森林大树王国西天目山。石谷地貌奇特,野趣浓郁,以森林、奇石、碧潭、飞瀑、火山口、冰川遗迹构成一条壮观的山野长廊。谷内千姿百态的巨石比比皆是,自天目山上直泻谷底。天然的迎客石、官帽石、青蛙石、飞来石,惟妙惟肖,呼之欲出。10吨至4000吨的巨石有5000多块。最高的官帽石30多米,面积最大的八仙台能站立100余人,最重的飞来石3987吨。著名导演谢晋游览后挥毫写下了“中华第一石谷”。

谷内水资源丰富、瀑布叠加,碧潭成串。五瀑潭、戏水潭、斤线潭、静水潭、天然的生态游泳池,水面积1000多平方米,清澈见底,炎夏可供游客免费游泳。幽深的林木、清新的空气、静态的巨石、动态的急流、呼啸的涛声五重组合,无愧中华生态旅游最佳景区的称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定让您心旷神怡、叹为观止。文坛泰斗金庸看了石谷后写下了“石谷有灵气,灵石成山谷”。火山大石谷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火山爆发后经第四纪冰川运动而形成,景区内植被覆盖率95%以上,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米20__多个,最高的可达10000多个,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夏季气温低于外界6—12℃,是避暑纳凉的胜地,是老年人休闲观光,中青年人探险旅游,学生科普教育夏令营的最佳选择。第一景段自龙岗地塔起至鱼跳八仙潭止,俗称"龙井峡"为巨溪流经的坞谷,长约18公里。

龙井峡内奇峰秀瀑,危岩多峭,有"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耕"之誉。第二景段自鱼跳华光桥起至上溪太子尖止,称之"上溪峡",长约26公里,峡谷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山石奇趣,又是国宝鸡血石的唯一产区;第三景段称"浙门峡",自太子尖起至马啸狮石垅村止,全长近30公里,峡谷内山瀑叠生,石岚争俏拥有大小石门等知名度极高的奇观妙景。

第三篇:浙江天目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5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年百子堂的旧址。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天目山。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来西天目山主持浙西行署次行政会议。周恩来与他会晤,共商国事。在百子堂集会上,周恩来向浙西临时中学的师生员工、行署官员、受训青年和即将到沦陷区去的工宣队员共1600余人作演讲,鼓舞浙西军民抗日的斗志,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使西天目山一度成为浙西抗日救亡的中心。大家再往北看,那亭与碑就是临安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在此演讲50周年于1989年3月建造的。碑正面刻着刘开渠先生题书的“周恩来演讲旧址”,背面碑文则记录了周恩来在此作抗日演讲的史实。这里已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试大整理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55件。它是展示天目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前往太子庵游览。太子庵是梁昭明太子读书分经处,在院内有明代建筑文选楼及洗眼池等遗迹。清乾隆年间,这里曾设天目书院,后衰落。1940年6月,在浙西行署主任贺扬灵先生的创导下,在太子庵次恢复了天目书院,由清末秀才、考古学家、留法文学博士张天方先生出任书院院长。

好,现在请大家和我去参观留椿屋。20世纪20年代,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影响到建筑风格,我国出现很多洋式别墅,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其郊区。那个年代交通闭塞,而天目山属浙西山区,却能拥有留椿屋这样一座洋式别墅,是很难得的。1936年,上海怡和洋行潘志铨为给他父亲养老而修建了这幢别墅,所以在以前也称“潘庄”。30年代,电影皇后胡蝶曾在此住过。抗战时期,这里是浙西行署的首脑机关,军政要员都住在这里并办公,周恩来天目山行也下榻于此,并在这里与黄绍宏会晤。大家再看这棵来自喜玛拉雅山的树种雪松。当年潘志铨为了找一棵天目山没有的树,以显其别墅之高贵,费了一番周折,特从南京中山陵移栽这颗雪松。树后这古朴典雅的小屋就是“留椿屋”。大家往这边墙上看,有清末榜眼朱汝珍的题刻“留椿屋”。

各位团友,现在随我沿此台阶下山去游山脚的雨华亭。这条道就是以前周恩来、蒋介石、胡蝶等人上留椿屋必经之路。在台阶尽头的围墙门旁,则刻有留椿屋另一名称“天然居”。这是与朱汝珍同科探花商衍鎏所题。

各位团友,到此,禅源寺景区主要景点已游览完毕。下面,我们就进山门,上山游览。

【开山老殿景区】

各位团友,我们进山门就可欣赏到“鸳鸯树”景点。请大家看。这是两棵银杏树,盘缠在一起。请注意,一棵树的枝丫平展,另一棵的枝丫竖直些,前者为雌性,后者为雄性。因雌雄两棵黏连在一起,故取名“鸳鸯树”,即“夫妻树”。这在全世界也是少见的。这两棵树的树龄都在150年以上,按此算来,它俩不仅是“青梅竹马”,而且按西方人的标准可三次拿到“金婚”奖了。

请大家在这桥上稍留片刻。看,前面这个双亭连体的亭就是一里亭,我们所站的桥称为仰止桥,故亭又有一名叫仰止亭。大家再来看亭柱上这副对联:“密林巨幕藏幽径,飞练欢歌下翠岗。”现在我们进亭中稍事休息后再登山。古人有诗说:“一里溪山一个亭,芒鞋踏断几层青。泉源更在云深处,不到高头莫计程。”接下去就是上三里亭。

各位团友,我们不知不觉已到了三里亭。它又名倚翠亭,缘自亭后这青翠如黛、四季如春的翠微峰。大家往亭前的小溪走,往上可看见石崖上镌刻有“飞银溅玉”四字。

现在,我们已来到半山腰,这右边的巨石就是山腰石,而往上看到的那亭子就是五里亭,又名如斯亭,取意于孔子《论语》中的句子“逝者如斯夫”。在亭柱上有一联:“照水飞檐嗟逝者,参天古木护危亭。”请大家看亭后这株大柳杉,据测定,材积72. 63立方米,在全山存活的大树中排行第二,人们称它为“二大王”。朋友们,我们在这里休息片刻后去观看“子孙满堂”。

这里是第二个野银杏自然景观“子孙满堂”。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的单种植物,其根茎部有极强的萌芽能力,所以大家看到的这株银杏树,周围团簇丛生着许多小树。有兴趣的可下去点个数,共有多少个“子孙”?银杏全身都是宝,除了大家知道的白果子外,它的叶子可制作珍贵的药材,树体是优质木材。

好,前方我们看到的大石,就是钟楼石。据西天目山志载:元朝,高僧志彰禅师以四海为家,八方化缘,募青铜万余斤,冶炼成一口巨钟悬于此石顶,并建钟楼。其钟声可远传十华里。再请大家往叉路口右行去看伏虎瀑。伏虎瀑因为有一石蹲踞如卧虎,水自岩上下泻成瀑而得名。瀑布落差40余米,大雨过后,瀑宽可达8米,非常壮观。唐代章孝标有《天目瀑布》一诗:“秋河溢长空,天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为了方便游客观景,建有观瀑台。

团友们,这道急转弯,被称作“竹杠岭”。它的名称还有个来历呢!古时候,寺院在山顶,烧香拜佛的香客中,那些大家闺秀、少奶奶们,哪能吃得起这等苦,只有坐轿子上山。轿夫们抬到这里的时候,往往会向她们索钱敲竹杠,因此得名。

各位团友,咬咬牙,这段路挺过去就可轻松点了。别被轿夫吓倒,其实走过前面的七里亭,路就平坦些了。

七里亭又名眠牛亭,亭后那块磐石像一头伏睡在地的大牛,人称眠牛石。相传,元代高峰禅师初次入山,登到岩石下,无法攀登,忽听上面牛叫,他鼓足勇气拼命攀崖上山,却不见有牛。他四处寻找,远远地看见一头牛伏在那里睡着了,走近一看,方知是石。高峰因此知有佛祖指点,大喜,就在上面不远处的狮子口坐断万缘,30年不下山,终修得正果。而此石也就得名“眠牛石”。

各位团友,到了前面叉路口请往左走。

好了,大家请往这边看。眼睛、耳朵、鼻子,再加上这张大嘴,酷似张口大吼、欲腾空而去的狮子。所以,这里叫“狮子口”。狮子口原是高峰禅师结庐修禅之地。当时,高峰禅师倚松结庐,坐断万缘,30年不下山。高峰禅师于1295年作辞众偈日:“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高峰圆寂后,其弟子在狮子口建高塔,名重云塔。1985年,在狮子口东面三关亭旧址建亭。亭倚千丈岩而建,往下看深不见底,是天目山险奇绝处。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东汉张道陵的旧庐——张公舍。

东汉初年,张良的第七世后代为避祸,几经迁转,来到天目山。他们依山筑舍,结草为庐,得子张道陵,即张良第八世孙。张道陵从小聪颖,博学多才,像他先祖一样,喜好黄老之学,在山上修道,后迁居江西龙虎山合九天神丹。岩下有张公洞(亦名真空洞),为张道陵的隐室,洞西崖下有“丹池”,即张道陵的炼丹之处。

各位团友,下面就去参观“大树王”。这颗树在宋代就叫它“千秋树”。清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二上天目山。他次来天目山看见此树时,啧啧称奇,他说:“朕游过天下名山,未见过如此大树。”于是就解下玉带围量,边量边说:“大!大!这颗柳杉也可称王。”从此,“大树王”名扬四方。而善男信女们传说此树有灵气,其皮能作灵丹妙药,于是四方男女老少都来剥皮,千刀万剐,此树一命呜呼。树虽已枯死近半个世纪,但其铁骨铮铮,仍屹立不倒。

经实测,“大树王”现高26.5米,胸径2.33米,材积42.9立方米。而它的众多弟妹们都已后来居上,单株材积已达75.42立方米,充分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中的“大”。

介绍完大树王,我们继续往上登,去参观一下开山老殿。

开山老殿原是元代江南名刹,所在地海拔1089米,距禅源寺3250米,是全山的中心地带。元代高峰禅师弟子中峰、断崖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寺院,名狮子正宗禅寺。当时的皇帝仁宗还御赐了匾额,并由大学士赵孟颊奉旨撰写碑记。当年这里香火极盛,名扬邻国高丽、日本、印度。“上天目,谒中峰”成了各国高僧的时尚。据史料记载,元代来天目山拜师学法,后回国开创寺院的就达20余位。当年传入日本的天目山茶道、天目木叶盏、银杏种子,至今仍有遗物可寻。如今来天目山参观考察天目山茶道的日本国人士仍络绎不绝。狮子正宗禅寺几度毁弃,又几度复兴,直至清康熙年间,移额至禅源寺,这一代名刹也就渐趋衰落。

各位团友,我们已来到开山老殿前。大家看这匾,是大画家叶浅予先生于1985年来此时书写的。再看这副白话文门联:“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胡适1935年到此应方丈之邀而写的。现在请大家进门,看看当代书法家郭仲选先生手书对联:“天目灵山端赖前贤开拓,自然宝库全凭来者经营。”

为方便游客,现在此开辟一茶室,提供当地名茶天目青顶,供游人解渴。天目青顶又名天目云雾茶,是浙江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天目山千米上下的峰岗,该茶叶色翠、质厚、香永、味醇,早在明代就被列为贡品。下面,就请大家在这里休息片刻,喝杯茶。稍后,我们将到野银杏第三个自然景观——“五世同堂”参观。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来到“五世同堂”景点,大家请看这株树,弯曲盘绕,似一条苍龙升腾欲飞。这是世界银杏之祖。现在它在这里也已经五代同堂了,“儿孙”算来已有20多株。1989年,美国著名的树木学专家彼德·特里迪斯来此考察野银杏物种后,对西天目山的野银杏“是世界银杏之祖”深信不疑。这是天目山“古”的典型代表。

请大家把目光转向崖前,这几株直冲云霄的树就是金钱松。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树皮如金钱豹皮,故名。其中北面这株,据1983年测定高达56米,现在还在不断地往上长,人称“冲天树”。这是全国同类树种中的一株。这就是天日山森林景观中的“高”。

各位团友,现在到倒挂莲花峰去游览。

朋友们,请大家往上看,这就是“一线天”,共171级台阶。上了这一线天就是倒挂莲花峰了。请大家注意,这里登山的要求是“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倒挂莲花峰。它古为“西方庵”,又称莲花台。相传元代高峰禅师曾在这峰上坐禅三天三夜,疲惫不堪,下坠。这时山峰倒转,托住禅师。莲花台旁石峰耸立,五石分峙,各自高撑,状似莲花,因此得名。这峰顶的亭就称为莲花亭。电影《李时珍》就曾在此拍摄采药外景。据史料记载,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曾来天目山作深入调查。天目山有药用植物1200余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有800余种。这也体现了“多”。

现在请大家再往上登,因台阶陡峭,请大家扶着栏杆走。

好,我们已经来到四面峰。四面峰又称“望江台”、“四面佛”,它北连玉龙岗,三面临深谷,所以视野特别开阔。近观:山风激荡,林海起伏,奇石异木,千姿百态;远眺:重峦叠嶂,绵延千里,“烟云起空谷”,“万顷银涛静不流,无边山色似萍浮”。这里是观天目云海处。明代王在晋在《望江台》一诗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江潮涌白天来。”考试大收集

大家再往岩石上看,这株松树,虽小巧玲珑,却已经历了三百个春秋,饱经风霜雪雨的洗礼,仍屹立于这崖顶,扎根于岩缝。

明代慎蒙赞四面峰是“深、壑、幽、寂、奇、丽’’六者兼而有之,是“天目奇绝处也”。1934年,我国当代画家、艺术大师徐悲鸿带中央美院学生来天目山实习,就曾在此写生作画,《天目秋色》墨宝至今留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这里还是《烽火千里行》和《周总理在浙江》等电影的外景拍摄场地。

好,到此,开山老殿景区的景点已游览完毕。我们先回到开山老殿,稍作休息后,上仙人顶。

【仙人顶景区】

“仙人顶”是西天目山的顶峰,海拔1506米。古人诗云:“天目三千丈,东南峰。”一般的山峰顶上大多是一片光秃或林木丛生。而西天目山仙人顶却是褐色石条,横卧直竖,且能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一目千里,看到钱塘江。在那里看云海,观日出,更是美不胜收。据山上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仙人顶观Et出,往往会看到从云海中跳出一轮红日,映射着一片云海,似一条绯红的地毯。在上仙人顶的路上还有景点“太白吟诗石”。

唐代李白曾随友来天目山观光揽胜。他和友人分手前游览至该石处,不禁诗性大发,吟诗一首。现将其中两句奉献给大家:“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

各位团友,我们继续登山。请大家抬头看前方,仙人顶已到。那一幢幢的房屋是气象站的工作场所。1956年,在此建成气象站,每天向南京气象站提供气象信息,并与世界气象组织联网。大家随我往西边小路走。你们看这株藤本植物,名叫扶芳藤。它还曾出访美国,作为封面照素材被登在《阿诺德》杂志上呢。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仙人锯板”。大家请看这一条条石板棱角分明,是不是像用锯子锯过的呢?大家一定已看到这“可观”二字。其实,这原本是“天下奇观’’四个字。建气象站时,被炸断一截,成了“可观”。在这里可早观日出,暮赏晚霞,雨看云海,确实“可观”。

各位团友,今天的景点介绍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专题: 临安天目大峡谷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