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丹东鸭绿江断桥导游词(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丹东鸭绿江断桥导游词(范文六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下面请大家听我介绍一下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一、景区概况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于1988年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地处鸭绿江下游,浑江口至大东港之间,与朝鲜的碧潼、清水、义洲和新义州隔江相望,全场210公里,面积824.2平方公里。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由绿江、水丰、太平湾、河口、虎山、大桥和江口等景区100多个景点组成,以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荟萃、地理区位独特、环境质量优越而驰名中外,是一览两国风光,凭吊历史遗迹,融休闲度假、科学考察和异国旅游于一体的河川型风景名胜区。
鸭绿江风景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荣获辽宁省“十佳”旅游区,2006年虎山长城、鸭绿江断桥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获全国十佳休闲景区称号,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文明景区。
二、绿江景区
绿江景区位于宽甸振江乡,从东江至浑江口,面积141平方公里,为鸭绿江景区上游。这里层峦叠嶂,风景秀丽、野趣横生,由南天门、小青沟、壮哉谷等景点组成,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处于待开发阶段。
三、水丰景区
水丰景区以水丰水库为核心,面积为274平方公里,建成于1941年的水丰大坝,长900米,高146米,宽8.5米,为世界少见的水泥结构高坝。素有东北第一大水库和辽宁第一大淡水湖之称的水丰湖,因开发较晚儿完整地保存了自然风貌。
湖面浩瀚壮阔,山水相映,空气清新,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浑壮美,又有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水丰湖面由中朝两国共管,船只只在水面上自由来往停泊,游人尽可饱览两岸风光和异国风情。
四、太平湾景区
太平湾景区距丹东市50公里,与朝鲜平安北道朔州郡隔江相望,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湾电站等景点组成。其中太平湾电站为景区核心,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在这里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是怎样发电的”,并踏上朝鲜土地感受异国风情。
五、河口景区
河口景区位于宽甸县长甸镇境内,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鸭绿江沿线景区景色最优美的地方,也是一个汇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及异国风景的超浓缩型综合景区。
自然景观有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唱红大江南北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的万亩桃花园,人文景观有电视剧《刘老根》中的“龙泉山庄”,具有深刻教育的意义的渡江作战的“河口断桥”,原名“清城桥”,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桥。
六、虎山景区
虎山景区是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朝鲜八大景”之一的统军亭隔江相望。景区内有明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虎山长城、中朝边境“一步跨”等景点。从一定意义上说,虎山景区是一处以古代军事文化遗址旅游为主题,以边境旅游和红色旅游为特色的著名景区。
七、丹东市城区
丹东市城区段属于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中著名的大桥景区,有宝山悬红,碧水玉榭、鸭江帆影等著名景点。其中,断桥原是鸭绿江的第一座大桥,由当时的殖民机构--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承建,1909年8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长944.2米,宽11米,共12孔,始为铁路桥。
1950年11月8日,“第一桥”被美军飞机多次轰炸称为残桥保留至今,俗称“断桥”。桥上保存碉堡等文物遗迹,并开设有大桥旋转处观赏台、断桥炸断处观赏台、断桥史话,世界桥梁与战争史展等。
登上断桥处不仅可以领略中朝两国风光,更是人们凭吊历史、缅怀英烈、激发爱国之情的游览胜地,鸭绿江断桥已经成为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标志性景点。第二座桥建于1940年,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全场940米,归中朝两国共管。
八、江口景区
江口景区是鸭绿江风景区名胜区最南端的一个景区,从江口至文安岛北端,面积为246平方公里,大东岗区的江海分界线时中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三号江海界碑吸引了许多游客。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桥就是鸭绿江断桥。鸭绿江断桥以其建造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又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而为人们所瞩目,被誉为"鸭绿江”。
上第一桥"。1920年9月,由日本殖民机构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对桥址的地质、流量、流速、潮汐、航运、航道等情况进行勘探测量,提出了中朝双方每侧各架设300英尺和200英尺6联的鸭绿江铁路大桥设计方案和预算大纲。鸭绿江大桥的建设议案正式提出,并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1920年5月,日本在没有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首先在朝方新义州一侧开始施工,建设鸭绿江大桥。1920年4月,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迫于日本的压力,在我方一侧正式施工。 1920年3月,开始架设钢梁。同年10月,大桥建成通车。鸭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从1920年设计到1920年竣工,前后共历时6年,役使中朝两国劳工51万人次。桥全长944.2米,宽11米,为单线铁路桥。大桥的结构为上梁曲弦式,共12孔,中朝双方各6孔。其中,中方每孔为91.44米,朝方每孔60.96米。桥面为直梁划板式,桥墩为钢筋水泥浇筑,外砌花岗岩。中方第四孔设有旋转式"开闭梁"。1950年被美机炸断成为废桥,1993年开放为景点供人们游览。
河口断桥――原名青城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长甸乡河口,是鸭绿江上最早修建的公路桥。1941年,出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日本侵略者指示伪满洲国和朝鲜当局建立“青城大桥桥墩”全桥全长709.12米,桥面宽6米。它有22个桥墩,21个洞,建于1942年。
1950年10月19日,时任朝鲜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只带了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和一个电台,就从这座桥上开着一辆吉普车到了朝鲜战场。1951年3月29日,美军出动6批30余架次进行轰炸,青城桥断裂,成为永远的断桥。断桥在断桥以西的中国作为旅游景点开放,而对面韩国的桥面至今没有修复,保留了战争的创伤。
大家好,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鸭绿江大桥。鸭绿江大桥是横跨中朝两国的国境桥。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历经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铭记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现在,我们依然能清晰的看到桥梁铁架上的众多弹痕和残留的弹孔。1950年,我志愿军35万人马就是从这座桥上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这座大桥始建于1935年,1950年8月份,美军出动数十架飞机侵入临江上空,向鸭绿江大桥和附近的临江火车站狂轰滥炸,大桥靠近朝鲜的一端被炸毁,1955年5月,中朝双方重新将友谊之桥修复畅通。桥长600余米,高20米,宽10米。
这里有个历史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950年8月11日,当4架敌机向停在临江火车站一列装满作战物资的机车扫射轰炸时,临江火车司机徐国臣,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机车驾驶室,将军列向等避洞开去,敌机立即跟踪追炸,向列车头狂扫不止,徐国臣驾驶机车的四个手指头被打掉,鲜血直流,但仍坚持将列车开进了山洞,保住了机车。1951年,徐国臣被评为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徐国臣舍身救列车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热潮。来到桥上,人们凭吊英灵,缅怀先烈,企盼世界永远和平,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志愿军铁流滚滚,雄师劲旅的雄姿和风采。
鸭绿江大桥其实有两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桥于1920xx年5月动工,1920xx年10月竣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十二孔,长944.2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第二座桥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启用,距第一座桥上游不足百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经美国飞机多次轰炸,第一座桥毁为废桥,只剩下半截,朝鲜一侧只留下光秃秃的几个桥墩。
第二座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鸭绿江大桥还在使用中,是联系中朝两国的`纽带。这座桥于一九三七年开工建设,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桥上行铁路,下行公路。当时公路桥面铺设木板,一九七七年换铺水泥板后就再没有修过。多年没有大修过的鸭绿江大桥钢梁已锈蚀斑斑,路面破损多达三百余处,有的桥面板移位、断裂,致使大桥承重能力减弱。
新的鸭绿江大桥项目正在规划与洽谈中。横跨鸭绿江两岸,为连接中朝两国的重要桥梁,是丹东与朝鲜之间新的交通要道,也是未来鸭绿江江面之上的一大景观点。大桥采用斜拉索形式,体现现代主义的设计精髓,造型优美、气势磅礴。
集安鸭绿江大桥是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区内东15公里,于1937年始建,1939年7月31日竣工,全长589.23米、宽5米、高16米,共20个桥孔。以第11桥墩中心接轨线划为中朝集安鸭绿江大桥两方各自维修分界线,其中中方324.23米,朝方265米,是连接中国与朝鲜的三条铁路通道之一。2004年,中方在桥头建有国门1座。
大桥两旁是绿茵茵的葡萄园,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大桥横跨中朝两岸,高大而宏伟,气势壮观,它是连接中朝两国人民情谊的纽带。
集安鸭绿江大桥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后出于扩大侵略和掠夺资源的需要而建立,这座桥曾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之时,目睹了日军细菌部队仓皇逃窜的狼狈相,见证了日军投降后撤退的历史史实。抗美援朝期间,是志愿军渡江和后勤供应的大动脉,鸭绿江大桥承担着志愿军渡江和后勤供应的重要任务。仅1950年10月~1953年2月间,先后有42万大军、17.2万随军担架队员,或由桥上,或由其身畔进入朝鲜;大桥之上,先后向朝鲜运输军用物资、部队的火车75908辆、运送筑路材料的火车15810辆,其他往返51782辆,其中运送伤员回国18.2万人,接待朝鲜战争难童及行人员8000余人。
站在日伪时期留下的桥头碉堡上,看着横贯大江南北的`大桥,触摸着碉堡满身弹痕,游人就会想起那惊心动魄的岁月和难以消逝的一幕幕:冰天雪地中自黄昏到深夜,集安一线千军万马,静默无声地排成数路纵队,有的涉江而渡,有的乘车在桥上飞驰而过。敌人的轰炸机蜂涌而来,弹片横飞,江面顿时涌起数丈水柱。四周高山上的高炮部队不断地向敌机倾斜怒火,一批飞机飞离,又一批飞机飞来,弹片横飞,带着片片冰屑的水落在人们身上,一个个战士中弹倒入江中……。鸭绿江大桥被炸,很快,鸭绿江上自上解放羊鱼头,下至市区对面筏登岛,先后出现12座浮桥。水上桥、水中桥,桥上人急马喧,勇往直前;天上是火,水中是血……经过抢修的大桥又恢复了活力,铁骨隆隆,钢轨上军列车继续一辆接一辆;水中飞虹,浮桥上人流马车仍然一队接一队……。
这条“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首桥,清晰的记得她所熟悉的集安儿女中,有200多人去而未返;她所送走的中华儿男,有几十万人把生命留在了前线;她见证的不只是祖国儿女誓死如归的勇气,不只是国际主义的深情,也不仅仅是搏杀的惨烈和胜利的喜悦,她见证的是中华民族的钢筋铁骨,她自己也已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如今,这里不时有当年的老战士重新来到这里抚今追昔,更有大批的后来人结队瞻仰大桥,畅想未来。
1984年后对经批准的少数人开放,1988年后被列入旅游景点。
吉林诗人张殿斌咏集安鸭绿江大桥
足踏界桥移步迟,江涛盈耳壮怀诗。
金戈铁马援朝日,血雨腥风护路时。
残堡凄苍留记忆,国门宏伟展雄姿。
凝眸脚下滔滔水,恍见当年惨烈旗。
丹东鸭绿江断桥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最初由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20__年5月鸭绿江断桥动工建设,连接朝鲜平安北道新义州与中国安东(今丹东),次年10月竣工通车。[1]为便于超高船舶通行,中方一侧在第四孔处架设旋转式“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该桥为鸭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1943年4月日本在此桥上游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桥(今中朝友谊桥),此桥被改为公路桥。
朝鲜战争期间,由于该桥作为中方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1992年曾改名为“端桥”,20__年后恢复),而朝方一侧则把所属六孔和中方剩余两孔残桥拆除,仅存桥墩。
1993年丹东市投资重新维修该桥,在原桥旋转及炸断处建观赏台,桥身被漆为浅蓝色,意在不忘战争,祈盼和平。同年6月作为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今桥上有迟浩田所题写的桥名。后经多方提议,桥名恢复为“鸭绿江断桥”,桥身恢复为钢铁灰色。20__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
推荐专题: 丹东导游词 丹东鸭绿江断桥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