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多彩贵州导游词(推荐6篇)

2023-12-10 23:12:4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彩贵州导游词(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彩贵州导游词(推荐6篇)》。

第一篇:贵州的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特大型溶洞。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洞内地形复杂,有迎宾厅、万寿宫等十个景点、四十多种岩溶形态,有“岩溶博物馆”之称。洞外有地面岩溶、峡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与布依、苗、彝族村寨。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洞深10余千米,两壁最宽处173米,最高达50米。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

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特别是那高17米的“银雨树”,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织金洞不仅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3]

九四年唯一代表亚洲加入国际洞穴旅游协会,与黄果树、龙宫、红枫湖三个国家级景区形成了贵州西部旅游黄金环线。

织金洞已开发的洞厅47个,洞厅最宽处173米,一般高50―60米,最高达150米。洞内地形复杂,有迎宾厅、万寿宫等10个景点、40多种岩溶形态,有“岩溶博物馆”之称。

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察洞内长度达12.1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宽跨度175米,一般宽高在60米一100米,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平均高度为40米左右,最高的达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无限风光,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成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把织金洞映衬得气势恢宏。在织金洞地表周围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典型的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伏流及峡谷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

洞外有地面岩溶、峡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与布依、苗、彝族村寨。整个风景名胜区面积450平方公里,除织金洞景区外有织金古城、裸结河峡谷、洪家渡景区。织金城建于公元1382年,三面环山,一水贯城,城内有71处清泉,庵堂寺庙50余处,有结构奇特的财神庙、洞庙结合的保安寺等。

20xx年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成功升级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织金洞[1]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织金洞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如整个洞已开发部分就达35万平方米;洞内堆积物的多品类、高品位为世间少有;洞厅的最高、最宽跨度属于至极;神奇的银雨树,精巧的卷曲石举世罕见。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宫内的塔林世界,在1.6万平方米的洞厅内,耸立着100多座金塔银塔,而且隔成11个厅堂。金塔银塔之间,石笋、石藤、石幔、石帏、钟旗、石鼓、石柱遍布,与塔群遥相呼应。

[2]洞内空间开阔,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洞外还有布依、苗、彝等少数民族村寨。谷牧的“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冯牧有诗曰:“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质さ匮鼐常夹盘旃谌思洹!倍林时蝗衔蔷

第二篇:贵州导游词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江西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雷山苗族银饰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苗族银饰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该村是中国苗乡闻名的银匠村。控拜几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银饰制作技术,沿袭了若干代人。这里的银饰艺人除了满足本县的需要外,还走南闯北,云游四乡以银饰手艺为生。远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边远县份,还可以寻到这里银饰艺人的踪迹。

最负盛名的中国苗族银饰是雷山和台江,两地的苗族女子节日盛装的银冠,银角和银凤雀等头饰雍容华贵,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桥港苗族女子。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别丰满,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短裙,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为自己的联络工具。“鼓藏节”是西江人敬祭祖宗的盛大节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体现。据说西江苗族的祖先是虎年迁到西江的,虎年至虎年恰合一个小甲子(13年)。13年一次鼓藏节也就约定俗成。

西江鼓藏节是一个规矩严格、习俗繁多的节日。杀猪那天要听“鼓藏头”家凌晨五点以前杀叫的声音以后,四边人才能动手。鼓藏节到来的头两年,规定第一年(鼠年)为起鼓(引鼓),要跳芦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芦笙首先由“鼓藏头”家的姑娘先起头跳两圈,其余村寨的男女才能进场去载歌载舞。

找到,但却没有一块田地的形状是相同的。特别是那些自然天成的“八卦田”、“月亮环绕太阳田”,更是奇特。还有一处处大大小小的螺旋状的地“漏斗”,叫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奇妙。而且,这里的田是田,山是山,各自绝对独立,决不相互交融。

山脚下布依族的村寨,更是具有当地少数民族的特点。村寨中最大的亮点,是宽敞的铜锣广场。铜锣广场是布依族人举行节日庆典的.地方,在每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里,村人们都回到这里来,点起熊熊篝火,敲起民族器乐,唱起清脆的歌谣,跳起欢快的舞蹈。

第三篇:贵州织金洞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特大型溶洞。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洞内地形复杂,有迎宾厅、万寿宫等十个景点、四十多种岩溶形态,有“岩溶博物馆”之称。洞外有地面岩溶、峡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与布依、苗、彝族村寨。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洞深10余千米,两壁最宽处173米,最高达50米。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

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特别是那高17米的“银雨树”,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织金洞不仅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3]

九四年唯一代表亚洲加入国际洞穴旅游协会,与黄果树、龙宫、红枫湖三个国家级景区形成了贵州西部旅游黄金环线。

织金洞已开发的洞厅47个,洞厅最宽处173米,一般高50―60米,最高达150米。洞内地形复杂,有迎宾厅、万寿宫等10个景点、40多种岩溶形态,有“岩溶博物馆”之称。

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察洞内长度达12.1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宽跨度175米,一般宽高在60米一100米,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平均高度为40米左右,最高的.达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无限风光,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成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把织金洞映衬得气势恢宏。在织金洞地表周围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典型的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伏流及峡谷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

洞外有地面岩溶、峡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与布依、苗、彝族村寨。整个风景名胜区面积450平方公里,除织金洞景区外有织金古城、裸结河峡谷、洪家渡景区。织金城建于公元1382年,三面环山,一水贯城,城内有71处清泉,庵堂寺庙50余处,有结构奇特的财神庙、洞庙结合的保安寺等。

20xx年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成功升级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织金洞[1]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织金洞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如整个洞已开发部分就达35万平方米;洞内堆积物的多品类、高品位为世间少有;洞厅的最高、最宽跨度属于至极;神奇的银雨树,精巧的卷曲石举世罕见。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宫内的塔林世界,在1.6万平方米的洞厅内,耸立着100多座金塔银塔,而且隔成11个厅堂。金塔银塔之间,石笋、石藤、石幔、石帏、钟旗、石鼓、石柱遍布,与塔群遥相呼应。

[2]洞内空间开阔,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洞外还有布依、苗、彝等少数民族村寨。谷牧的“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冯牧有诗曰:“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质さ匮鼐常夹盘旃谌思洹!倍林时蝗衔蔷

第四篇:贵州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西北部,处于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会处,属武陵山脉中段。车到梵净山脚下天已完全黑了,还下起雨来,感觉甚不方便。

第二天上午天气还可以。吃过早饭,我们寄存了行李,买了些矿泉水和干粮之类,便开始爬山。此时刚过8点,在山门口,我们看了一个告示,原来是从去年国庆起门票由原来的15元涨到50元,涨了3倍多。

入得山门,还要坐旅游公司的面的,10公里路程,10元一位。沿途有两个观景点,一是瀑布;二是远眺山顶及近观清澈的溪流水。梵净山是贵州名山,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范围。据介绍,梵净山生长有珙桐、冷杉、长苞铁杉、水青树等700多种树种,药用植物800多种,苔藓植物近250种,大型真菌近400

种,有不少是珍稀植物品种。动物则有黔丝猴、猕猴、云豹、长尾雉、娃娃鱼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数十种。经过约半个小时的里程,我们的车终于停在一块不大的空平地上。司机告诉我们,在这里才是真正要算开始爬山。

开始登山了,我们沿着约两米宽的石阶兴致勃勃向7000多级台阶冲刺。走了一段后发觉脚步逐渐沉起来,且全身开始发热出汗,背包甚感沉重。一问轿夫,才爬了500多级。天渐渐阴沉下来,水汽也逐渐弥漫,刚才还清晰的山头此刻若隐若现,变成朦胧的一片。我们加快了脚步。在隐约听到雨点打在树叶之际,便快步入亭内避雨。有游客提醒说,这里刚好一千步。

路径比1000级以下窄了一半。到2400步的时候,有一个小旅馆,有矿泉水、干粮卖,可以炒菜吃饭,也可以留宿。我们经过时,没有作停留,便继续往上爬,以至后来提起,有同伴几乎没有印象。经过一段路程的攀爬,大家已渐渐适应,没有感觉像开始1000步那么累。我们每爬800-1000步左右就小歇一下,吃点饼干,喝点矿泉水。爬了大半天还没有一半的路程,真不知何时才能到顶。

在不到山顶非好汉的信念支撑下,我们不觉迈过了3600步,将近一半的里程。途中几上几落,翻了几个山头。到4500步时,有一个叫回香坪的招待所,景点管理区办公室也设在这里。

到达6000步时,又有一招待所,这是一个休整转折点。站在半山腰,一阵风吹来,感觉有点冷,打了个颤抖,赶紧把衣服穿好。山顶只剩1000多步了,似乎胜利在望。但真正考验人的还是在后头。

继续往上爬几百步,又有一个招待所,右边有一座寺庙,名叫镇国寺,估计历史不是很长。因为在上面有座荒废的寺庙,原来全是由山上的石块砌成,名叫慈恩寺,据说和尚被杀死抢掠后就荒废了。站在废墟上,让人感觉到有一股悲凉。

山上水汽雾气很浓,20米开外就已看不清人。我们先往东面走,那里有梵净山上的代表景点―――蘑菇石。走到跟前不远处,果然见几块大石在岁月的风化下形成蘑菇的形状,大自然真是巧夺天工。一层层的岩石也有点像书页,记载了大自然的沧桑变化。我爬上一块石头往下探望,吓了我一跳,下面是万丈深渊,我正处于绝壁之上。

在朦胧的醉人仙境中,虽没看到梵净山概貌的壮丽景观,留下多少遗憾,但也感觉人在山雾中的飘逸脱俗,给人的心灵予以净化。

欣赏完蘑菇石,我们便往西端最高处爬,那里垂直近90度,突出一块山峰,如巨石兀立。在我爬过的山中,可能险峻仅次于华山了。山岩上还有一个观音洞,里面有个和尚一遍遍诵经(录音播放)。不少游客入洞烧香许愿,洞口因而烟雾萦绕。

出得洞口,继续往上爬,此时山峰一分为二,裂缝不到一米,往上看如一线天。穿过隙缝攀登向上,一步一步终于接近了金顶,上面建有两座小亭,之间有一座桥,可以穿越而过,名曰天桥,名符其实,这是我看到最高的桥了,感觉离天更近。

算算时间,已是午后近1点,整个登山过程用了4个多小时。下山时就顺利多了,只用了两个多小时。

第五篇:贵州导游词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以河中的一块形状像鳌的巨石作为基础,修建一座桥连接两岸,并筑一楼用以培育风水,取名“甲秀楼”。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友,清代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起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聚焦点。甲秀楼欢迎您下次再来。

第六篇:贵州导游词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以河中的一块形状像鳌的巨石作为基础,修建一座桥连接两岸,并筑一楼用以培育风水,取名“甲秀楼”。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友,清代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聚焦点。甲秀楼欢迎您下次再来。

推荐专题: 蜀绣导游词 英语导游词 多彩贵州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