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古遗址导游词(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古遗址导游词(优秀范文六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有幸和你们一起参观我们的中华瑰宝――万里长城。我们参观的是长城的一部分,是八达岭长城,希望大家可以在这度过愉快的一天。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月球上也可以拍到长城像蜿蜒盘旋的长龙一样,真是壮观。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里路就来到八达岭长城,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一条很宽很宽的马路在古代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是成排的,垛子上有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时,城台之间可以发信号。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你们会不会想起古代劳动人民,这一条条的条石就
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长城是古代人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这样气魄雄伟的的万里长城,难道不是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吗?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黄敏,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在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发现震惊世界,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坑的最东端是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排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测。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占地6000平方米。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占地520平方米。
秦兵马俑一经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倾倒了现代人。无论武士还是军吏,都留有胡须。说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无穷。他们中间有气宇不凡、魁梧稳健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军吏;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他们或年轻幼稚,或老练深沉,或憨厚质朴,或聪明机警,或开朗洒脱,或神情凝重。他们身穿战袍的轻柔,衣褶(zhě)的飘动,飞扬的胡须,丝缕可辨的发髻,粒粒可数的鞋钉,都会使你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气息。大家看,瞧这位,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一位,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分明在暗下决心,誓为统一天下而战;再看他,紧握双拳,待命出征……啊,快来看看这位战士,双眼凝视远方,像不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一点,来,小朋友,有没有听到他轻微的呼吸声?”秦俑坑中陶马形象的塑造同样逼真传神。马头方正,棱角分明,四蹄躜地,矫健有力,两耳短促,张口嘶鸣,十分神俊。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铝赂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王鑫鹏,大家叫我王导就可以了,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人民的象征。
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始建的,现在比较雄伟的长城关口基本都是明朝建的。之所以人们称它万里长城,是因为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游客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长城脚下,大家向远方望去,它多像一条在崇山峻岭上伏卧的巨龙,时隐时现,正欲腾飞。长城高大坚固,它是由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
让我们登上长城看看吧。这里的城砖十分平坦,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关于长城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脚下。孟姜女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脚下,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长城脚下大哭了三天三夜不止。长城为此迸裂,露出范杞梁的尸骸,孟姜女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修建了孟姜女路等。
各位游客,下面可以自由活动,注意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不要在城墙上乱涂乱画,要注意安全。
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我将要带你们去游览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重点文物,在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啊,我们身为中华的儿女们怎么能不来游览一番呢!
大家请看,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下面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勤劳聪明的孟姜女为了寻找被官兵捉去修长城的丈夫,千里迢迢来到长城,经过打听,却知丈夫已被活活累死了!听到了这样的话,孟姜女伤心地在长城吓哭了三天三夜,只听“轰隆”一声,八百里长城倒下了。游客们,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呀!
万里长城凝结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血汗,它像巨龙一样盘旋在群山中,闻名世界!
我们此时站在长城上,我们脚下踩得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你们知道是怎么搬上来的吗?就是靠无数人民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来的……
这万里长城很美很美,说也说不尽,下面请大家慢慢游览!
世界遗产指南介绍演讲1大家好。我是导游。我姓刘。可以叫我刘导。
现在我们快到目的地了――北京的天坛,所以我给你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睛盯着手,禁止乱涂”,记住!
乘客们,旅游景点已经到了,请有序下车!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是皇帝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我给大家一一介绍。
天坛于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北京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祈求丰收的地方。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面积273万平方米。天坛由两座祭坛组成,钱球和古琦。墙壁分为内外两层。北墙为孤立的圆形,南墙与东西墙呈直角相交,呈正方形。这种南北圆,俗称“天地之墙”,就像古人说的“天地圆,地方圆”。
以上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让我们自由参观和拍照。转眼间,我们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让我们有秩序地开车回家。
世界遗产导游介绍2今天,我想向你介绍都江堰。它建于中国战国时期。这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们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引起世界关注的水利工程。
据说都江堰建成前,岷江水从山口流出时,流速骤减,经常泛滥。大约在2250年前的秦朝赵浩棋统治时期,李冰和他的秦国儿子吸收了前人的治水经验,带领当地人修建水利工程。这个项目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你看,这是鱼嘴,一个建在河中心的引水坝。它把肆虐的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泄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调水的作用。看,这看起来像瓶口吗?这里的作用是控制流入量,所以叫宝瓶口,因为它的形状像瓶颈。这样,内河通过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的`灌溉农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陆海一望无垠,有“陆海”之称,“水旱随人,无饥荒,故称天府”。四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很快,人民受益匪浅。这个项目今天仍然有效。
让我们走得更远。都江堰有很多名胜古迹。伏龙观建在桩上,寺三重,高耸入云,沿山一步一步上升。前堂展示了李冰的石雕,高2.9米,重4.5吨,是1974年外江闸修建时从河床上挖掘出来的。石像建于1800多年前东汉凌皇帝的早年。它们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圆形石刻造像,非常珍贵。后厅展示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
雷宇山脚下有一座二王庙,是古代人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成就而修建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取名崇德寺。宋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名二王庙。现存建筑都是清代重修的。6寺庙依山而建,层层上升,气势雄伟,环境优美,四周古树环绕。正殿和后殿都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寺内石壁上镌刻着李冰治水的口诀:“深挖,低筑堰”,“湾中偷工减料,每刻画心”等。
这里山青水秀,寺庙朴素,空气清新,长长的安澜桥在河上飞舞,金刚堤在水中沉睡。当你亲临其境,目睹这个庞大的工程,了解它的引水泄洪原理时,不禁会被李冰等古人绝世之作所折服!
今天,我就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请解散旅行团,30分钟后集中到这里。请注意安全!
世界遗产指南介绍演讲3游客们好!欢迎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区。我很高兴成为你的向导!我叫阮月腾,你可以叫我阮导。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山。”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雪而闻名海内外。今天,我将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
你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隙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有不同的形状和各种姿势:许多松树,如黑虎松、龙爪松、李连松和迎客松,都以它们的形状命名。迎客松是黄山的著名景点之一,它的形状更加特殊:它的树干长达7英尺。6米的两个侧枝向前伸展,就像一个好客的主人,挥舞着双臂,热情欢迎来自海内外的客人参观黄山,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好客的象征。后来,我们仍然可以在那里拍照留念。
黄山的奇观怎么说也看不够。现在,请欣赏黄山的美景!
玩的时候请不要扔果皮和食品袋,也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玩得开心!
各位朋友: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滇缅公路起点0公里处,看着这个栩栩如生的雕塑,让我们再次去回顾一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历史!
现在我们的脚下就是滇缅公路,旅行在这崭新的滇缅大道上,我们应该屏住呼吸,应该为这项伟大的工程所感动!
滇缅公路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风火中的国际通道,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城的国际通道,在中国,在世界,没有那条公路像滇缅这样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那条公路能像滇缅公路这样久久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这是一条自昆明向西经大理后蜿蜒南下的一条道路,它记载着959.4公路的悲壮与苍凉,在历史尘埃的覆盖下,逐渐人车稀少了,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淡出人们远处记忆的时候,让我们更新去凭吊这20万云南骄子用鲜血和生命的不朽墓碑,回顾一段,我们民族的血性和尊严吧!
1937年7月,“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物资的90%都需从西方进口,日军丧心不狂的断绝了中国外部的交通联系,而当时中国不能生产出好的步枪,需要盟国的军事支援,迫于国家生死存亡为难形势,为了打破这种格局,从印度洋出海口,通过滇缅到达云南,在通往内地的一条道路――滇缅公路的修建被提上了建议日程,1937年8月,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在南方参加“国防会议”时向蒋介石建议着于修建滇缅公路,鉴于当时的上海,南京等沿海港口已经岌岌可危,所以,这一建议当场就被得了首肯!
蒋介石责成龙云一年内修通东起云南昆明,西出云南边境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最后通往缅甸腊戌的一条公路,由于当时的云南贫穷,落后,大家都担忧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否修好这条公路,英美对这项工程之间断言“起码要三年的时间!”通过蒋介石的通令,人们的质疑,以及外国代表们轻蔑的眼光,龙云坚定的说:“必须一年内修通!”
这条道路沿线的保山、龙陵等县长收到了省政府来的鸡毛信,另外,还有一个木盆,打开一看,是一副寒光闪闪的手铐,信中说:“分配该县的路段,必须限期内完成,否则,自带手铐,来昆受处!”这样紧迫的形势下,沿途各县开始招募劳工,修路招募的20万劳工中,年轻力壮的,都上前线打仗去了,剩下的都是老幼妇孺,她们自带被褥,露宿荒野,手尾肩扛,在几乎所有的路段上,劳工们都是用自己家里带来的背篓来搬运泥土和石块,这里有959.4公里的汽车路,370座桥梁,因为没有好机械设备,所以只能靠双手来修筑,只凭20万劳工们的抢筑,铺工、铺石,也铺血肉,铺路的罗汉们老的已经有七八十岁,小的只有六、七岁,没牙的老人、老脚裤的闺女,什么样的人都有!当洋人的娃娃正在幼儿园玩耍的时候,这些小罗汉们却赤着小脚板,滴着汗粒,吃力的.抱着建筑物往这国防大道的公路上填土呐!就是这样一支世界上最奇特的筑路大军,从37年底到38年8月,九个月的时间,是她们用双手,鲜血和生命,在崇山峻岭间开凿了一条,云南人民抗战的“中国最后一条陆路生命线!”
此后,大量的物资通过滇缅公路通往中国,支持抗战!著名作家萧乾重访滇缅公路时,他感慨万千的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条道路同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了,40年代敌人以为这样可以掐断我们的命根子”
公路通车后,外国新闻评论“此次中国政府于短时间完成此项艰巨的工程,这种精神和毅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及的!”
各位朋友,如果你是中国人,就请您一定要记住,在祖国的边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群纯补的人,有一条血肉筑成的工路,有一段悲壮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