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尔滨概况导游词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哈尔滨概况导游词三篇》。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要去哈尔滨市太阳岛参观浏览
松花江公路大桥――公路大桥时赴太阳岛地陆路通道,松花江公路大桥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历时三年零四个月,大桥呈剪字形状,给人以若大个松花江被一刀剪断之感,大桥全场1565米,当时全国公路桥之最,这座桥地设计者是一位女士,当时人们说女人总是喜欢剪剪裁裁,所以设计成剪刀形状,他的确好似园丁手中地剪刀一样,把松花江秀丽风景修剪得更加迷人。
大家往车窗两侧看,下面就是松花江,大家有没有听过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故事呢?现在我给大家讲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民间传说。相传在黑龙江地区有一条白龙总是兴风作浪,造灾于民,一只来自关内得一条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决心为民除害,就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与白龙在江中展开了生死搏斗。当江水翻白色浪花时表明白龙在上,两岸的老百姓就扔石头砸,当江水变黑时,表明黑龙在上,老百姓就往江里扔馒头以便补充实力,结果筋疲力尽的白龙被打走了,然后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就把那条江命名为黑龙江。
可落荒而逃的白龙还是好比腊月的大葱――皮干叶枯心不死,它又在别处兴风作浪,连续作恶,于是黑龙又沿着另一条江开始追缴,这条江的两岸长满了松树,那是的松树是开花的,并且是雪白的花。“吃一堑,长一智”的白龙闻讯后就腾云驾雾到了高空侦察,不巧黑龙游到那里,那里的江水就变成黑色,所以就暴露了目标,于是白龙就采取了“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战术,当黑龙疲惫不堪的时候连连出击打得黑龙防不胜防,只有招架之势,无还手之力。
于是为了掩护黑龙得军事行为,这条江两岸盛开得白皑皑得松树花就纷纷落在江面上,罩得严严实实,黑龙有了松树花得掩盖,白龙就再也无法掌握黑龙得行踪,最后黑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了决定性得胜利,一败涂地的白龙一头扎进了五大连池再也不敢出来了。从那以后黑龙江地区就年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了。可是松树却从此再也不能开花了,为了纪念为正义之战做出巨大牺牲的松树花,人们把这条江命名为松花江。
各位团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旅行社及全体哈尔滨人民欢迎大家的到来!现在为大家开车的司机师傅是XXX,我们东北的司机驾驶技术都没得挑,无论黑道、白道都吃的开,可以保证大家游览过程中的行车安全,大家尽可以放心!我的名字叫做刘美琳-----美丽的美,琳琅满目的琳。因为我是女孩子嘛,所以我爸妈起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想让我做个美女!说到美女啊,想必大家都知道,哈尔滨的姑娘漂亮、小伙帅气是全国出了名的。大家可能要问了,为啥哈尔滨的姑娘都那么漂亮呢?这就得从哈尔滨的历史讲起了: 哈尔滨作为一个近代城市,其城市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比,谈不上悠久。但也就是这不算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哈尔滨所特有的文化,这文化已溶入了我们的血液,我们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受其影响。哈尔滨只有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
上个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英、日、法、美、意等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建有300多家国际商社,外国移民大量涌入,最多时达到 17万人,而当时的哈尔滨仅有人口30多万,也就是说在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外侨,哈尔滨一时间成为以沙俄统治为首的国际城市,有许多在哈尔滨生活的的外侨与当地人通婚,大家都知道,混血儿都是很漂亮的,哈尔滨出美女、帅哥也就不稀奇啦。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大家可以叫我刘导,“刘导、刘导”说白了就是领着大家溜达、溜达。因为哈尔滨的冬天是旅游旺季,这人一多啊,无论是吃、住还是游玩,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当然我会尽力避免所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也希望大家能互相谅解,多多支持我工作,有什么意见要求尽管和我提出来,我会尽力满足大家。有个歌儿不是叫“东北人都是活雷峰”么,从现在起,我就是大家雷峰啦! 前面我讲过哈尔滨的建城史很短,但是历史悠久,这里曾经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另据考古证实,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哈尔滨一带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约在距今5000年前后哈尔滨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哈尔滨已发现10余处史前文化遗存。大约距今3000年左右的殷商晚期哈尔滨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而告终。失败的结果是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并赔偿白银2亿两,面对如此局面,清政府急于寻找一位“国际盟友”以联合抗日。此时的哈尔滨只不过是依傍在松花江旁,由少数渔民、手艺人、农民组成的小鱼村。他们捕鱼贡鲜、耕种土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不过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改变了这个小渔村今后的命运。1896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凯觎已久的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和《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根据合同第六条规定,铁路所需土地由中方提供,至铁路全线建成时,俄方共占铁路用地1161平方公里,称为铁路附属地。俄国在1898年将中东铁路工程局迁至哈尔滨,并把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中心。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也成为沙俄控制下的"国中之国"。
日俄战争期间,哈尔滨成为俄国的后方基地。俄战败将势力退出南满后更把哈尔滨作为其向中国经济掠夺的前沿。二十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冒险家纷纷来哈投资、投机和淘金。有 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领事馆,20余个国家侨民在此居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火阻隔,哈尔滨经济得以几何级迅速发展,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中国小巴黎”,哈尔滨成为外国官宦、富商的乐园。 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了哈尔滨,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哈尔滨人的境况是悲惨的,电视剧《黑太阳731》就是历史再现。当然,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想必很多人都听过王刚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吧,那里描写的就是哈尔滨人顽强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故事。《赵尚志》、《赵一曼》等电影、电视剧反映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写照。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在中国率先进入近代国际都市行列的哈尔滨,虽然从建市之初就一直在外国列强的控制之下,但她是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个大城市。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作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哈投巨资,将其建成了重工业基地和科技城。苏联援建的156大项目中有13项在这里,各种大学大所也纷纷落户哈尔滨,如赫赫有名的哈军工、哈工大、黑大、哈师大、哈医大、哈商大、东北林大、东北农大等,在哈尔滨的历史上出现了二次辉煌。但在改革开放后,相对来讲,哈尔滨有些落后了,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在改革中船大掉头难,再加上政策倾向沿海地区,这些都使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只要耕耘就有收获,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又站起来了。现在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及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哈尔滨国有工业已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于两年前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的良好态势。如大家熟知的哈药集团、哈啤、哈飞、三大动力厂等都实现了再次腾飞的目标。权威人士判断新世纪里,哈尔滨将在中国率先进入现代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尽管前面的路很长,但我们充满了信心。
今天的哈尔滨已不再是当年的小渔村,她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总面积5.32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75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人口近千万,其中市区人口三百多万,下辖8区11市县。 关于“哈尔滨”的名称由来,众说不一。一说蒙古语“平地”;一说满语“晒网场”;一说女真语“阿勒锦”,是“荣誉”、“声望”的意思。 哈尔滨第三产业发达,对外经贸、金融保险、交通邮电、房地产业、旅游事业和各类社会服务业,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和1991年,哈尔滨建立了高科技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1990年起,每年一度召开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客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哈尔滨交通方便,水、陆、空四通八达。哈尔滨机场是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哈尔滨火车站是中国东北北部铁路干线的枢纽,松花江是中国内河通航的第三大河流,哈尔滨港是这条江上的最大中心港。 哈尔滨的夏天气候宜人,绚丽多姿,别具魅力,是消夏避暑的理想地方。美丽的松花江宛如一条彩带,给城市增添了无限风光。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引得中外著名艺术家纷纷前来献艺,使哈尔滨赢得了"北方音乐名城"的美誉。
哈尔滨还是一座冰雪名城,每年举办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灯艺术博览会"汇集了冰雪艺术精华,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参加经济贸易交流。 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别具风韵,蜚声中外,不仅有林林总总的欧式建筑,也有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近年来又建设了许多现代建筑,使这个城市呈现出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对我们哈尔滨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已经有所了解。为了让大家记忆深刻,我想为大家唱首我自己改编的歌,如果我唱的好,那掌声是一定要热烈的,如果我唱的不好,也请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谢谢! “我的家乡在哈尔滨,那里有条美丽的江,阿妈拉说那是松花江,那是我们的母亲,小鸟在这里轻轻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歌曲结束) 好了,马上我们就到酒店了,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注意事项:到酒店后,请大家在大堂等我分配房间,进入房间后请大家先检查一下房间内的门窗、物品等设施是否完好、齐全,如果有缺损,请及时通知前台,以免退房的时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明天早上X点在餐厅开始用餐,我会通知前台X点叫早,X点在大堂集合出发,请大家准时出现!不然我会报警!今晚我们也在酒店用餐,晚上吃过饭,尽量不要再出去了,如果有朋友实在想逛街,请结伴出去。
推荐专题: 哈尔滨概况导游词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