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合集)

2023-04-20 22:46:1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合集)》。

第一篇:内蒙古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

旅游区位于根河市境内,面积40平方公里,分1个主体区、6个分区,主体区位于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部落内,由3个鄂温克猎民家庭组成。6个分区分别由4个猎民点和位于根河市郊的2户林区家庭示范户组成。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后一个游猎民族的代表者,仍保留着传统、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政府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森林文化、驯鹿文化、饮食文化、狩猎文化以及传统的“瑟宾节”和宗教活动、婚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等,同现代旅游相结合,开展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家庭游。

游人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可与猎民同吃同住,还可参与猎民的生产生活,捕鱼、狩猎,饲养驯鹿,在原始自然的生态中居住“撮罗子”,使用桦树皮制作的生活用品,体验真正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生活。驯鹿是非常可爱的森林动物,有一首《猎乡驯鹿赞》的散文诗描述道――“……驯鹿啊驯鹿,你热恋那碧野山峦,你酷爱这雪原林莽,你忠于那牧养你的主人,何曾辞负重捐躯、血流汗淌!你恪守那集体生活的原则,更具有那举世推崇的母爱心肠。

你吃的是地衣(苔藓)、枝草,而挤出的是奶,是浓缩了的营养!你的伴侣们都和你一样,是那么的忠诚重义、淳朴而善良。马头、鹿角、驴身、牛蹄――人们说你和你的家族成员是“四不像”,这不是对你们的嘲讽和中伤;诙谐并非挖苦,那正是对你们亲昵的赞扬!你们独特的容貌,正是世间选美难得的靓帅榜样。你们何止有足以倾国的仪表,你们那甘于奉献、饱含挚爱亲情的心灵,更焕发着辉映宇宙万物的异彩奇光!”“瑟宾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

每年6月18日到19日,鄂温克族自治旗群众都要欢度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瑟宾节”,数以千万计的各族民众兴高采烈地参加节日期间举行的赛马、夺宝、抢枢、搏克、拉棍、拔河和赛骆驼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该节日现已成为当地主要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每逢“瑟宾节”来临,中外游人蜂拥而至,争相亲睹节庆风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四时皆为旅游旺季,游人亲临其境,尽情体验鄂温克人生活乐趣,无不称道此地民风淳朴、习俗奇特。有幸作几日鄂温克猎民家庭的临时成员,真是不负此生!朋友们,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体验鄂温克人的游猎生活,别有风趣,何乐而不为?

第二篇:内蒙古导游词

各位女士、先生: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红山湖旅游观光。下面我简要介绍红山湖旅游概况:

红山水库又名红山湖,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位于西辽河干流老哈河中游,地处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交界处,红山水库管理局驻地翁旗乌敦套海镇。距离赤峰、新惠、乌丹均在9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优越,公路交通便利。305国道横贯红山湖旅游区。

红山水库于1958年10月动工修建,1960年10月主坝截流,1965年10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历时7载,动用民工5万之众,总工程量911.14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8791万元。历经两期除险加固,工程累计投资已逾3亿元。

红山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一型水利枢纽工程。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25.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4486平方公里,控制洪水量占辽河中游洪水量的75%。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座水库。是水利风景区。

红山水库主要由挡水建筑物和泻水建筑物组成。挡水建筑物:主坝全长1174米,坝高31米;副坝全长694米,平均坝高6.4米。泻水建筑物:溢洪道改建后的溢洪道由原来3孔增至10孔,泻洪流量由原来的2869立方米每秒增至16496立方米每秒。原泻洪洞高9米,宽8米,泻洪流量857立方米每秒。新增泻洪洞直径7米,泻洪流量593立方米每秒。发电输水洞直径4米,发电流量42.4立方米每秒。

红山水库在防洪方面:保护着下游1个铁路枢纽站,3处大中型水利枢纽,4座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4条公路干线,6条铁路干线,10多座铁路、公路桥梁,11座象通辽市这样的中等城市,27家大中型企业,63亿元城镇固定资产,305万人口,800多万亩耕地的安全,保护区内国民生产总值200亿元。尚有通辽市重点能源基地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双泡子电站一座,开鲁县境内石油天然气田一处以及辽河油田也在保护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红山水库在西辽河防洪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辽河干流具有重要的防洪作用。

红山水库自投入运用以来,防御了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大洪水7次,其中在施工期间于1962年7月26日老哈河流域发生了18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入库洪峰流量12700立方米每秒。经过红山水库的调节下泻流量仅为995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92.2%,6日入库洪水量12.78亿立方米。由于红山水库成功地拦蓄了这场建国以来发生在本流域的一次洪水,使红山水库下游广阔的西辽河平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免遭一次毁灭性的洪涝灾害。该次直接的防洪效益高达3.97亿元,是修建红山水库总投资的4.4倍。红山水库运用40多年来,累计直接减灾效益50多亿元,为保护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山水库在兴利方面:与下游平原水库联合运用,灌溉农田225万亩,稻田18万亩,库区扬水灌溉10万亩,年均提供农业灌溉用水3.1亿立方米,直接受益的乡镇苏木20多个,累计灌溉效益40多亿元。红山水库有养殖水面14万亩,水电站装机容量8720千瓦,直供东北电网。

自1977年白玉引水渡槽工程投入运用以来,向翁旗玉田皋灌区和敖汉旗康家营子灌区提供自流灌溉稻田4万余亩,确保这些稻田高产稳产,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红山水库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塞外草原上一颗瑰丽的明珠,是赤峰地区山水如画、鸟语花香、消夏避暑、旅游观光之胜地。14万亩水面碧波荡漾,雄伟的水利枢纽工程气势磅礴,库区内蓝天、碧水、沙滩、绿荫以及水库下游的塞外江南水乡风光,构成了一幅风景绮丽的立体风景画,令游人陶醉于迷人的山水之间、鱼米之乡而流连忘返!

第三篇:内蒙古导游词

居延遗址,沧桑岁月的无声守望不少人认识“居延”还是在小学的历史课本里。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居延汉简”的首次发现轰动全球,绝不亚于敦煌藏经洞遗书的发现。二百七十年前的跨度,使汉代边塞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民族宗教以及社会生活得以展现。也有不少认识“居延”是在边塞诗人的词句中: 居延城外猎天骄, 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 秋日平原好射雕。(唐朝 王维)可是当你亲临居延城边,古城依在,面目全非。城郭痕迹每边百多米长,半隐半现即将湮灭,沙石沉重,朽木破散。汉武大帝于太初三年(公元前120_年),派强驽将军路博得筑城居延,大建防御体系。看重的是“弱水流沙”战略咽喉地位。

当年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只剩破城空了,多少风云历史人物早已灰飞烟灭。红城矗立在平坦的戈壁上,保存较完整,城障长宽二十多米,城基厚四米,城头宽二米多,高约七米,呈正方形。土砖砌筑,芦草牵固,两千年的风沙吹打而依然高耸,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登城远眺,荒漠苍凉,心绪难平。离红城不远处,就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甲渠塞遗址。遗址虽然破旧残垣,但城障内的官所、房屋的轮廓布局清晰可辨。住人的屋里建有冬天取暖用的火墙,烟筒还完好,捻一把手掌上沾满了两千年前守边将士烧过的烟尘,仿佛炉火刚刚熄灭,余温尚未散尽。一九三零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城发现汉简五千余枚。一九七二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城出土汉简千余枚。今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城挖掘,又出土了一批汉简。甲渠塞遗址,这里好像是汉简的“储藏库”,一时成为考古学家们趋之若鹜的地方。荒野里的便道似有似无,越野车通往寻找黑城的道路。猛烈的西北风如刀削斧砍地把地貌糟蹋的七零八落,土岩沙堡复杂多变。

干裂的河床沟壑交错,陷井无数,姿态可怖的牲畜骨架随处可见,这里生命早就绝迹。蓦然,波光粼粼的气流里,隐隐约约地可见城垣墩台,佛塔寺庙,这就是“沙漠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色彩最神秘的古城――黑城。相传为西夏古都的黑水城,蒙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处在弱水纳林河东岸富庶的三角洲上,西夏鼎盛时期,是一座庞大而繁华的城市。城池巍峨高约九米,巡城一周长约两公里,城内建筑鳞次栉比,殿堂、佛龛、兵营、民居等,城区总面积达十八万平方米;街道布局井然,商贾往来,店铺熙攘,城楼上钟鼓司鸣,佛塔前香烛缭绕,城角下清真寺里教徒们虔诚地祈祷……黄沙漫过城头,昌盛已经远逝。一堆堆破瓦烂罐,一处处碎裂墙基,一幢幢坍塌塔座,随意游客凭吊遐想。捡拾黑锈斑斑的箭簇,抚摸剥蚀累累的城墙,黑将军率众誓死守城拼杀的激战仍在传说里回旋。瞻望城西北角三座精美高昂的覆体式佛塔,走近佛塔脚下将被流沙填平的盗坑,不能不想到俄国人彼得?科滋洛夫。二十世纪初,此人两次来到额济纳黑城,从佛塔内盗窃走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多最丰富的西夏文物。手稿、书本、佛用品、绘画等等装运了十多箱。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夏汉字字典《番汉和释掌中珠》,是解读西夏文的“天书”,这批文献至今还保存在俄罗斯圣彼德堡博物馆。另一个盗贼是英国人奥莱罗?斯坦因,曾三次来到中国西部。特别在一九零七年,与敦煌王道士打开千佛洞的藏经洞,骗取大量文书后,于一九一四年又来黑城,盗掘许多汉文古籍、西夏文书、抄本刻本、画卷诗稿等,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流落异国的珍贵文物何日能归还故里?千万年的风沙刮过来,埋没了无数汉朝城池西夏庙宇遗物史籍;千万年的风沙吹过去,却又显露又居延文化、西夏古都的神秘踪迹。真是败亦风沙,成亦风沙也。

第四篇:内蒙古导游词

距乌海市区50多公里的桌子山东麓,是碧野茫茫的鄂尔多斯大草原。在这里既可以欣赏到内蒙古草原的绮丽风光,也可以到牧民家中领略鄂尔多斯蒙古民族的风情,还可以看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壮景。

鄂尔多斯大草原属半荒漠草原,响沙湾是游人滑沙、乘骆驼游沙漠的好地方。这里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墓而驰名。鄂尔多斯歌舞者衣着装饰华丽,这里的祭祀活动礼仪隆重,元代宫廷“诈马宴”非常独特。

鄂尔多斯大草原视野面积长40公里,宽30公里,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区由一个蒙古大包和多个蒙古包组成的蒙古包群,其中189顶豪华蒙古包,4顶超豪华总统套蒙古包和50顶传统蒙古包。

内蒙古草原的导游词3

大家好,我们得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到了那里,主人们会在小丘上骑着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欢迎我们,只要我们在乘五分钟车程就可以了。

五分钟过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下了车,这里的天空别处更可爱,空气那么新鲜,天空那么明亮,这里的草原无边无际,就算你用天文望远镜竟也看不见尽头。

首先,我们参观一些蒙古包,蒙古包使用一些帆布做成的,然后用一些坚硬的竹子作为支撑架,如果用一些不坚硬的竹子,刮大风的话,就会好容易倒的。

然后,如果你们会骑马,只有跟主任说一声,那里的马任你骑,如果你不会骑,跟主任说一声,就会有人叫你骑。

到了晚上,主人们会热情的吧你邀请到一座蒙古包里。蒙古包中间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盘奶豆腐,一盘手捉羊肉,一杯酒。吃着吃着,吃的美味的时候,会有一个鄂温克的姑娘,他们很拘束,也有点羞涩。他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都唱的唱。

各位旅客,现在这个蒙古之旅就在这里结束了,谢谢你们得到来。

第五篇:内蒙古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观光做客。

我先作个自我介绍。我叫萨仁,是蒙古族。萨仁是什么意思呢?可能大家都熟悉“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这句歌词,那么,我告诉大家,萨仁就是月亮的意思。大家可直呼其名,叫我萨仁好了。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是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巴彦呼硕,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岗”。

因这个山岗牧草繁茂,牛羊成群,野生动物亦出没其中,故名。旅游区就辟建于此,便取名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旅游区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距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区郊外的东山机场39公里。这里是新中国部草原题材的影片《草原上的人们》的外景拍摄地。片中主题歌《敖包相会》以巴彦呼硕敖包为背景,使该景区同《敖包相会》这喻户晓的蒙古族情歌一同蜚声世界。

巴彦呼硕敖包被称作“天下敖包”,现有著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意为牧人之子)题字石坐地为证。旅游区现有20座设施完备的蒙古包,一座多功能厅和一座蒙古包式餐厅,可同时接待600人用餐,上百人住宿。

旅游区还推出迎宾敬酒、献哈达、套马、驯马、赛马、摔跤、篝火晚会、骑马、骑骆驼、穿民族服装、观看鄂温克族、蒙古族婚礼表演、歌舞表演、竞技表演等多种独具特色的活动项目供游客观赏并参与。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始建于年,现为国家3A级旅游区,是来鄂温克族自治旗旅游的中外嘉宾争相趋至之旅游胜地。朋友们,让我们去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做一天蒙古人,唱一曲《敖包相会》吧。我想,您一定会陶然心醉,深深地恋上这个富有神秘氛围和传奇色彩的地方的。

第六篇:内蒙古导游词

各位旅客:

你们好!

我是你们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之旅的导游张萌,今天我要带你们参观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希望你们今天玩的开心!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我们的草原之旅啦!

看,这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小丘与平地,小丘与平地全都是绿的。这里的空气比别处更清鲜,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温顺的小绵羊,还有高大的蒙古马,骑上去试跑几圈,你就不忍心下马了。有人说内蒙古草原到处绿色,可实际不是这样,看看河岸边吧!有小花,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缤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开放,还有明如玻璃,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着五颜六色的花儿,花儿上沾满了河水,其真是别具特色,美不胜收的奇景,内蒙古大草原有多么美,你们知道了吧?

现在我们来到蒙古包里,你们可以品尝品尝内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还有加有羊奶酿的奶酒,和奶豆腐,我来介绍一下手抓羊肉,奶茶,还有奶豆腐。这三样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们的蒙古族同胞习惯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们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掺和着牛羊奶的茶,是内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饮料。奶豆腐,当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盘子里用来当招待客人的点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这些东西都是内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今天的内蒙古大草原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天我们再继续参观更多美丽的景点。感谢你们今天的配合,谢谢!

推荐专题: 关于爱国的演讲稿 关于自我介绍的作文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