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介绍导游词(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介绍导游词(合集)》。
【欢迎词】
亲爱的各位团友,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欢迎大家前来我们增城旅游休闲度假。增城作为全国拥有最多上规模、高档次高尔夫球场的县级地区,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和阳光绿地一定会令阁下的假期平添更多的娱悦,我相信各位在这里打球,一定旗开得胜,独占桂冠。
【主要导游资料】
一、魅力无限的高尔夫
高尔夫运动作为一项高尚的体育项目已经流行了几个世纪,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喜爱。运动热潮已遍及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全世界约有25000个球场,将近5000万人参予这项运动,其中日本堪称高尔夫王国,而欧美也拥有大批的参予者和世界最好的职业球手,如杰克・尼克劳斯(JackNicklaus)和老虎・伍兹(Tiger Woods)。
高尔夫的英文为"GOLF",是绿色(GREEN)、氧气(OXYGEN)、阳光(LIGHT)和步履(F00T)四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这和高尔夫在充满新鲜空气和明亮阳光的绿草地漫步击球是非常的吻合。正是由于高尔夫球场地理位置的原因,依山傍水,绿野青葱,大多是风景秀丽如画,参加者尽情体会其中体育竞技、休闲娱乐和怡情健身的乐趣之余,并充分享受蓝天、白云、绿地之时深深体昧回归大自然的美妙,其无限魅力尽在不言中。
二、高尔夫的起源
关于高尔夫的起源,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
(一)发源于荷兰
高尔夫球为荷兰文KOLF音译。据说1000多年以前,放羊的牧童们闲暇无事,常常用手里的牧羊棍打击小的石头,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技术、力量因素和比胜争强的意识。有时比击得远,有时比击得准,有时既比远又比准,二者兼而有之。这就是高尔夫球的原始形态和雏形。据说,有一幅十四世纪的荷兰古画,画面上有三人都手执小球,另一个人持棒击球,有人认为这就是最早的荷兰高尔夫球运动。
高尔夫球的场地演变,也证明了这一点。最早高尔夫球的场地就是牧场。往后,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高尔夫球的正式场地。至于高尔夫球的球棒,起初就是经过简单加工修整的牧羊棍。还有,牧童在长期以棒击石的过程中,发现使用顶端带凸突疙瘩的牧羊棍比较得心应手,可以把石头击得更远。因此,他们经常寻找、挑选这样的棒子使用,逐渐产生高尔夫球球棒的前身。至于弯曲球棒的发明和出现,那是后来的事了。
(二)发源于英国
高尔夫球为英文GOLF的音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457年苏格兰议会文件中。
高尔夫球源于英国也有三种说法:
其一,一个苏格兰的牧羊人在放羊时,用牧羊棍击石子取乐。一次偶然把石子击入远方的兔子窝里,顿时他觉得这种"击石入窝"的游戏非常吸引人,妙趣横生,趣味盎然。以后,他就经常约邀伙伴一同玩嬉,并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欢迎。这种活动逐渐流行了起来。据说,这就是高尔夫球的雏形。
其二,据说十五世纪初,驻守苏格兰北海沿岸圣安德鲁斯城的士兵们,在训练之余,经常在草地上进行一种击球入穴的游戏。这种游戏在军队中广泛流传。后来,又引起民间青年们的浓厚兴趣,继之热衷于这项运动。甚至,宫廷贵族、达官贵人和显要人士也开始跃跃欲试,挽袖下场了。有人认为,高尔夫球由此而来。
其三,很早以前,英国流行一种在草场上进行的球类游戏。其方法是用类似现代曲棍球球棒的木棍,以击球次数最省,将球击入规定数目的穴内,作为娱乐活动。当时,就把这种运动叫作高尔夫球。
关于现代高尔夫球十八个标准穴洞的沿变和来历,也有一些有趣的传说和记载。
据说,英国最早的一些高尔夫球球迷们,把打球、远足交游和野餐畅饮结合起来一并进行。当每打进一个穴洞时,就欢呼庆祝,举酒干杯。无巧不成书,当带的四瓶威斯忌酒全都瓶空时,球也打得兴尽力竭,大家一算,正好打进了十八个穴洞。长此继往,这种巧合造成一种印象,好像现代高尔夫球18个标准穴洞是由此而来,并且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其实,并非如此,这是一种谣传误说。据史料记载,在200多年以前,已比较广泛使用高尔夫球18个穴洞。十八世纪后半期,根据高尔夫球的习惯打法和传统沿用,已初步在高尔夫球的规则和规模中作了18个穴洞的规定。
(三)起源于中国
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唐朝就出现了一种叫作"捶丸"的体育活动。顾名思义,捶者击也,丸者球也,并且还是击球入窝。高尔夫球与此酷似相同。这就是说"捶丸"比高尔夫球起码早出现一个世纪。
"捶丸"是由唐代的"步打球"演变而来,北宋时又称"步击"。宋元之际,"捶丸"活动流行于我国北方民间。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的宋代捶丸图,可为一佐证。图中四人,一人持棒,正待击球入穴,情境逼真,栩栩如生。另外,在元朝世祖忽必列时期,有人著有"丸经"一书。书中对"捶丸"的运动方法、比赛规则、技术、战术、场地、用具等等,均有详尽的规定和论述。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捶丸"作为一个完整的体育活动项目,无论在方法、规则方面,还是在群众中开展的广泛程度上皆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定型了。
根据记载,以上三种说法,无疑皆为事实。从它的定型和发展来看,中国早于英国和荷兰,荷兰又前于英国。但是,作为一种现代的被国际多数国家和民族所承认的世界体育项目,高尔夫球的发源地和故乡是英国。
三、高尔夫球场
高尔夫球场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是由绿草、树木、湖水、小溪、沙地和蓝天白云、清风阳光及三五成群的球员构成的画面。
一个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约为五十万到一百万平方米不等,均是依自然地势和景观设计建造而成,因而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高尔夫球场,这也是与其他球类运动不同之处和特有的乐趣。标准高尔夫球场为十八洞,标准杆数为七十二杆,距离──球道总长度5000码到7500码不等。许多球场出于营业上的需要,以九洞为基本单位设计成二十七洞,三十六洞甚至五十四洞等,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打球,也为球员增添另一番乐趣。
洞是高尔夫球场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洞由发球台、球道、长草区及树木、果岭以及沙坑和水池等障碍场组成(有些尚有白桩,即OB桩设置的边界线)。而每个洞又可分为长洞、中洞和短洞三种。长洞标准杆数为5杆,男子距离为471码以上,女子在401-575码以内;中洞标准杆数为4杆,男子距离为251-470码;女子为211-400码;短洞标准杆数为3杆,男子距离为250码,女子为210码内。由1-9号洞为前九洞,10-18洞为后九洞(俗称半场),每九洞设2个长洞、5个中洞和2个短洞,九洞标准杆36杆,十八洞标准为72杆。此外,发球台分为金、蓝、白、红四个,其中金TEE是职业球手使用,蓝TEE为一般球手使用,白TEE为初学者使用,红TEE为女士专用。
四、高尔夫用具
1.球杆:有木杆、铁杆和推杆三种。木杆用于击长距离球;铁杆方向性好,用于攻击目标;推杆用于果岭推球入洞。每个球员出场可携4枝木杆,9支铁杆,1支推杆,共计14支球杆。
2.球杆袋:用来装放球杆。全套球杆(14支)一般使用8寸直径口的袋。
3.球:重量在45.93克以内,直径为42.67毫米以上,圆形。根据球的硬度(Compression)大小分软、硬两种球,球的硬度有70、80、90、100……等,数字越大,则硬度越高。
4.鞋:作用保护草皮,安定挥杆。
5.手套:作用使球手与球杆连成一体,发挥技术。有皮质和布质两种。
6.球座:用于发球台上发球时将球架高,有塑料和木料两种。
五、高尔夫球四大满贯赛简介:
美国大师赛:是四大赛中最早举行的,并且是唯一固定在同一个球场比赛的大赛。大师赛是四大赛中最年轻、同时最牵动人心的比赛。自大师赛于1934年在奥古斯塔举办第一届以来,它都努力保持其尊贵的形象。大师赛的这种传统沿袭自巴比・琼斯当初建立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球场的初衷:和三五个知己静静享受高尔夫球的乐趣,不被外界烦扰。
美国公开赛:美国公开赛的特点是在长草中求生存,所选中的都是难度高的球场,而且为了增加难度,组织者会提前把草蓄长,以至开赛时能修剪出比正常更窄的球道及更具惩罚性的长草。
第一届美国公开赛于1895年10月4日在9洞的Newport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举行。在正式开锣后的10年里,美国公开赛默默无闻。从1900年起,由于一些著名的英国球手的加入,令赛事逐渐被重视。
英国公开赛:始于1860年,第二年,主办人宣布"比赛将向全世界敞开大门",真正的公开赛成立。开始的12届,公开赛固定在Prestwick海滨球场举行,之后移师到圣安德鲁斯(St.Andrews)老球场。其后比赛选择不同的球场举行。
PGA锦标赛:PGA锦标赛创立于1916年,在四大赛中奖金总额居第二位,冠军奖金额仅次于美国大师赛。每年8月举行,是四大赛的最后一项。1916至1957年采取比洞赛方式,1958年至今采取比杆赛方式。
六、增城四大高尔夫球会简介:
广州仙村国际高尔夫球场:位于广州市郊风景怡人的增城市仙村镇。坐拥绵延起伏的山峦,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碧湖相间,是阁下工作余暇享受消遥,舒展身心的首选之地。
国际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引人入胜,由世界著名的Nelson & Haworth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设计。该公司亦是举世闻名的夏威夷MaunaLani高尔夫球场的设计者。球场的设计充分利用周围的起伏山势和自然美景,与大自然配合得天衣无缝,精心的设计别具一格,充分发挥高尔夫球的挑战精神,对高球人士充满巨大诱惑。
紫云山高尔夫球场:位于增城市新塘镇陈家林风景区,球场拟建成拥有27洞生态环保型高尔夫球场,符合国际标准的首期九洞灯光球场已于1998年10月10日试业。二期九洞球场工程由美国著名高尔夫设计师RonaldFream先生设计,由菲律宾Netforce International公司为建设顾问,已于1999年7月份动工兴建。
高尔夫球场山岭遍布的大树、巨石、修竹、荔枝树、龙眼树、橄榄树等已有多年树龄,极目所致,茂盛的果树、波浪起伏的山丘、沉寂稳定的山石构成一幅优美的田园山水图,设计师因地制宜,以顺应自然地貌为设计原则,以景色秀丽的山岭、巨石、果树为主题,以击球价值难度为设计要素,规划设计符合国际标准的生态环保型高尔夫球场。
夜风轻拂,洗尽白天的尘嚣,群星璀灿,照临滴翠的绿野,就好像置身夜色下的绿洲,在一挥杆间,感受宇宙与心灵的契合无间──这就是紫云山庄带给你最真的感受。
荔湖高尔夫球会:座落于中国南大门广州市郊的增城市永和镇余家庄水库。由著名加拿大高尔夫球场设计师RichardDavidson及日本高尔夫球场设计大师牟田泰盛设计。球道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群山中,分前九水景球道和后九山景景球道,巧妙地融合东西方球场风格。整个球场具有江南水乡的风韵和欧美球场的挑战性,实是难得的度假胜地。
球道中成林的荔枝树点缀出整个球场的南国风情,让人留连忘返。球会会所全部采用欧洲建筑风格,白墙红瓦,窗明机净,一派堂皇景象。球会内设有豪华餐厅、大型专卖店、多功能更衣室、大型浴场、日式浴场、沐足堂等的设施。二期规划建造占地面积五千平方米的豪华新会馆,集豪华客房、健身馆、网球场等设施,功能将更加全面,服务将更加周到,使所有光临球会的朋友在挥杆之余,更加放松享受。
广州南华高尔夫俱乐部:位于广州市郊风光秀丽、群山叠翠的增城市镇龙镇黄竹园,占地面积约3000多亩,由著名的澳洲豪迪设计公司按27洞国际标准高级高尔夫球场的规划设计建造,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有18洞(夜间灯光场也将于____年5月底启用)。由NeilCrafter设计的球道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地理条件,设计出视野开阔,落点分明,变化多端,富于挑战的球场,给高球好手带来魅力无限的球趣和意犹未尽的写意。
陈家祠,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光绪十四年(1888年)筹建,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历时七年。是其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伙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管本族各地念书人来广州应科举测验时栖身,又称陈氏书院。
因祠堂竣工后,一向作为陈姓后辈念书办学的处所,故又称陈氏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间时代,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
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核准列为广州市文物掩护单元,并由广州市文物打点委员会举办全面维修打点。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60年经省人民当局核准列为广东省文物掩护单元。
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为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这组艺术构筑在文物部分的掩护打点之下,得以发扬光大,供海表里人士观摩观赏。陈氏书院坐北朝南,门前有坦荡的广场,设有前、后、东、西四院,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构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关闭内开放的构筑群体,是典范的广东民间宗祠式构筑。
广州街景区建于1996年,是为配合谢晋导演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而兴建的,是横店影视城的发祥地。1998年又扩建香港街,古道纵横交错,珠江穿城而过,还原再现了一个十九世纪的广州、香港的街市风情。广州、香港在横店相偎相依、接壤而处。
广州街美景簇拥,有艺术地重建的“十九世纪南粤广州城市街景”;代表“珠江”及“广州市内小河”的人工湖泊;还有重现当年的“十三夷馆”和“天字码头”等景观。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鸦片战争前后广州的市井风貌,是现代游客观赏清代时期广州城市社会街景的“风俗画”。
香港街整个布局利用荒野坡地优势设计,分布着皇后大道、香港总督府、维多利亚兵营、汇丰银行、上海公馆、和翰园等十九世纪香港中心城区的众多街景。这里30多座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欧式建筑,构成了当时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维多利亚城”。
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景致吸引许多新婚燕尔和剧组明星来此拍摄取景,至今已有数百部影片在这里独立制作完成,《鸦片战争》、《潜伏》、《归航》、《雍正王朝》、《百年沉浮》等,不胜枚举。独特的文化旅游更是让游客奔向走告、纷至踏来。
大家好,今天将由我来带领你们参观广州塔。我姓谢,大家可以叫我谢导游。
广州塔又称“小蛮腰”,它高大坚固,是用长长的铁条做成的,高达600多米,占据世界第一至高电视塔的地位。这么高的塔,可能有的游客会担心,要是发生地震或是台风,那怎么办啊?不用担心,建筑专家设计,“小蛮腰”能够抵抗8级地震,还能抵抗12级台风,所以小伙伴们可以尽情放心的在上面玩耍。说了这些,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要参观广州塔了,那就跟着我一起走近广州塔吧!
各位游客,大家顺着我的手指方向看,是不是可以看到“小蛮腰”高大的身影。那两头粗,中间细是不是像极了“小蛮腰”啊!广州塔“小蛮腰”果然名不虚传。
广州塔里有著名的旋转餐厅。我们可以乘坐电梯上去,不一会的功夫就可以到达餐厅。一进大厅,香味扑面袭来,引得人食指大动。在600米的高空中享受中华美食,感受别样的滋味,是不是舒服惬意。吃饱喝足后,我们可以在塔顶的摩天轮观光。这里位置高,可以鸟瞰整个羊城。只要你没有恐高症,想起整个世界尽在脚下的感觉,绝对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朋友们,当夜幕降临时,“小蛮腰”更加迷人了。满天星空闪烁,犹如无数的眼睛在对你眨眼。站在广州塔顶部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珠江跟海心沙岛。夜晚的广州灯火辉煌,江心灯光点点,街上灯流闪烁,格外妖娆。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人们来广州旅行的越来越多,广州塔地标建筑也成为一个著名景点,对于第一次来广州的大家这里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今天我们的行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欢迎各位下次再光临广州这个繁华大都市!
在许多广州人眼里,沙面可能是广州最有意思的地方,来这里主要是看建筑。这里的建筑向人展现着19世纪英法租界地的欧陆风情,环境极美,很适合漫步其中,抑或是文艺青年们拍照。
因为处处都是风景,你时不时可以在这见到拍婚纱照的新人,可以感受到那份幸福。若有兴致,也可以等到华灯初上,找一家咖啡馆,沉思往事,遥望天鹅潭,别有一番情调。
沙面的街头巷陌漫布着雕像、凉亭、花圃、木椅和喷水池等西式街道的元素,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比较知名的建筑有:
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
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
沙面大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
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在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