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广西 导游词(范文三篇)

2023-01-16 23:06: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 导游词(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 导游词(范文三篇)》。

第一篇:广西导游词

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碑约50米,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约208公里。主体瀑布宽100米,纵深60米,落差70米,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瀑布总宽208米,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

游德天景区,首数德天瀑布。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界碑约50米。清澈的归春河是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边境的国界河,德天瀑布则是它流经浦汤岛时的杰作。浩浩荡荡的归春河水,从北面奔涌而来,高崖三叠的浦汤岛,巍然耸峙,横阻江流,江水从高达50余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在坚石上,水花四溅,水雾迷朦,远望似缟绢垂天,近观如飞珠溅玉,透过阳光的折射,五彩缤纷,那哗哗的水声,振荡河谷,气势十分雄壮。瀑布宽100多米,纵深60多米,落差近50米,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被国家定为特级景点。它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就像章一对亲密的姐妹。中越边民在瀑布的下游,进行着边贸往来,以前是肩挑人扛,现在已用车船运载了。

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南宁地区边陲大新县,在中越边境交界处,归春河上游,瀑布宽100米,高40米,气势磅礴、银瀑飞泻、三级跌落,蔚为壮观。若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堪称为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

瀑布上游,河水时急时缓,时分时合,迂回曲折,于参天古木间,花草掩映,百鸟低徊,江水忽遇断崖,飞泻而下。恰似一巨大银练,高悬于峡谷之上。站在瀑布之下,水气蒸腾,上接云汉,其滚滚洪流,折而复聚,飞泻而下,连冲三关。涛声回荡于山间,声若巨雷,数里可闻,仰望瀑顶,群峰若浮动,巨瀑如海倾,水沫飞溅,如万斛明珠,若遇晴日,彩虹横跨瀑布,为雄奇的瀑布增加了几分娇媚。其魄力,其气势,其风采,震魂摄魄,摇动心旌。

德天瀑布雄奇瑰丽,变幻多姿,碧水长流,永不涸歇。瀑布四季景色不同,春天凌草泛青,山花吐艳,瀑布四周被镶起五彩缤纷的花边;秋天梯田铺金,层林尽染,高挂的银帘雾气冲天;冬天琼珠闪闪,玉液潺瀑,山风把细流吹得飘飘洒洒;夏天激流如龙,排山倒海,似万马奔腾而来。

第二篇:广西景点导游词

新会会城西北边紧靠一座小山,以其形而称“象山”,面积6公顷,是会城市民每年中秋望月的胜地,“象山秋月”成为著名的“新会八景”。象山有不少古迹,记载着新会侨乡的历史文化。

明代初期,象山之麓建有一间书院,是当时的新会知县谢景D专为方便张纸惭Фㄔ斓摹U郑岢清┣沤秩耍杂状厦鳎Υ有禄峁鸥允樵航淌Α⑹寺廾烧苁苈廾烧髦亍:笠蚧冀挪。诩易ㄐ淖暄醒剩对úV匦痪D仰其学问,向他征询政事,请他出来做官。张忠越庞胁⌒凶卟槐阄碛赏拼恰P恢匚弈危阍谙笊铰唇ㄔ煲患湓傲质降氖樘茫胝衷谀抢锝惭Вㄐ呐嘤瞬拧P恢匚樘锰狻跋笊绞樵骸彼淖郑樾狻把尽倍郑衷谑樵号越ㄒ桓鍪兀弧跋囱獬亍薄U稚钍芨卸阕ㄐ脑谙笊绞樵航惭В院拧跋笊阶聚拧薄G袄辞笱У难椴妓姆剑郧Ъ疲鸪普治跋笊较壬薄D鞘钡南笊骄褪俏娜四途奂牡胤剑斜摹懊鞒跽畔笊较壬惭ё壬街础奔ち说笔钡氖⒖觥

1919年,冈州中学校长李淡愚倡议建“象山公园”,既为缅怀象山先生,又可供市民游览。这一倡议得到港商及邑人的响应,捐资在象山修筑了秋月台、海月奇观亭、榕台、仰ā⒀就ぁ⒀錾酵ぁ⒀釉峦ぁ肷酵ぁ⒁嗵ǖ龋浇呕菇ㄓ小跋笊焦啊笔品弧U馐腔岢堑谝桓龉啊9袄锏耐ぬㄉ枋窃亓嘶岢鞘倌昀肺幕晒┖蟊沧邢冈亩粒庖逯卮蟆

近百年来,古老的象山公园经过战乱,过去的亭台设施也被破坏了,现在只留下一些残迹。但是这些残迹却引发人们许多回忆和联想。象山既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自然生态公园,又记载着会城的历史文化,它的古迹是不容忽视的。近十多年来,有关部门对象山公园作了大规模的修建扩建,修山路,种树木,设石凳,装路灯,增建凉亭、登山亭和观月台,扩宽登山路,还修建了小广场、鹅卵石健身径等,为市民晨运健身提供了很好的场地。象山公园恢复了青春。

从象山南面沿着新铺设的山路上山,可见路旁一块小石碑,记载了民国廿年新会县长吴凤謦应市民要求,集资修筑象山路的经过。环山而上,迎面是一座飞檐六角凉亭,名曰“松心亭”,六条圆柱支撑伞顶,其中两石柱刻着一副对联:“苍盖擎天,三分秋色二分月;绿荫如画,一角斜阳六角亭。”松心亭后面,接近山顶的路边有仰山亭,亭下有碑文,其书法文章令人驻足。

再拾级而上,可见绿荫丛中有榕台、黎壁壬湍罨怼⒘檠夷パ率獭⒀就ひ胖返取@璞壬湍罨硎撬难怨琛@璞(1855―1920)晚清廪生,科举废后改教中学,当时的文化名人何琴礁、李香介、李卓生等均是他的学生,发动养拙亭遗址(现养拙台)后边有块石碑,刻着《养拙亭记》,碑文清晰可见:“明初,张象山先生讲学兹山之麓,谢邑侯景D筑养拙轩以居之,圮毁久矣。今秋与冯君锡蕃访洗砚池,予谓宣特建一亭以资景仰。锡蕃函告乃兄平山君。许之,逐建此亭,仍H曰养拙。既成,得没字碑于山下,移置亭后记其事如此。

民国八年后学李春华并书”(碑文标点是编者所加,下同)养拙亭遗址右边数步有“亦台”,台后也有石碑没入山边,得以保存。其碑文是:“民国戊辰孟夏之初,仰张象山之高风,共游览于此。见夫没砚池上,养拙有亭,望池有台,余如可轩榕台于诸亭台罗列左右,诚乐地也。同人亦筑此台,以供游人憩息,故名之曰亦台,并列叙时永留纪念。”碑文正文后列出16人名参与修筑亦台。从上面两篇碑文可见,张象山先生确实是当时会城人所景仰之先贤。这些残留下来的胜迹,也铭刻着当年的华侨、港澳同胞深深的爱乡情怀,更使人想起侨乡新会的会城确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再往上登上山脊,就是新建在西端的一座半圆形的观月台。观月台曲径回廊,林木深深,中间一块绿荫小广场,总面积600平方米,可容纳数百人观景。台旁有一块“秋月台”残碑,记述建筑“秋月台”的经过和过去赏月的胜迹。

站在观月台上,凭栏观景,凉风阵阵,鸟语花香。这情景令人想起明代诗人许炯的《象山秋月》诗:“碧落云飞宿雾收,夜深携酒上丹丘。谁磨天上无尘镜,照破人间万顷秋。”从观月台往北走,是一个建在树荫下的长方形小广场,地面铺设红色广场砖,邻近是鹅卵石健身径。小广场中竖有“吴铁梅夫子纪念”华表,是李淡愚为纪念他的老师而设。这里是市民晨运的好地方,每天早晨或傍晚,广场上音乐四起,练剑的妇女,练拳的男士,做各种健身操的退休老人,吸着新鲜的空气翩翩起舞,全情投入,一片热闹景象。广场北边并排放着两门黑沉沉的古炮,山边隐隐约约露出明代古城墙的砖石。这使人想起这里原是防卫会城的要塞。

再往北行,走下山坡,越过一段宽阔的水泥路,就到矗立在象山北角的仲仪楼。这座楼是香港同胞杨仲仪捐资兴建的,占地数百平方,高两层。登上仲仪楼可眺望会城新貌,绿树琼楼,田园秀色尽收眼底。楼两侧有宽阔平坦的水泥场地,可供晨运健身。这里空气极之清新,居高四望,令人心旷神怡。每天早晚,有不少市民到此健身或游览。

近年,有关部门又在象山西南麓新建一座三层高的登山亭,一道银色瀑布从二层亭边飞泻而下,颇具气势。下面是半月池,装有射灯和喷水管。亭边的石壁上,刻着明代诗人许炯的《象山秋月》诗。登山亭后新辟了登山路,可到达观月台。

会城人登象山望秋月有悠久的历史,南宋宁宗年间(1195―1200年)署新会知事方信儒已于象山建海月奇观亭,以观云山海月之胜景。每逢中秋节,登象山望秋月的市民成群结队,熙熙攘攘,热闹非常。这已成为一种风俗习惯,年年如此,从未间断。

第三篇:广西导游词

独秀峰位于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内,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假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孤峰似披紫袍金衣,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岩

在独秀峰西麓,原名西岩,高2.9米,宽4.25米,长31.5米,面积140平方米。北达雪洞。岩洞赅有恭惠王朱邦宁绘刘海蟾像,俗称刘海洞。明嘉靖间(1522—1566)重新开发时,挖出一枚“太平通宝”钱币,靖江王认为“此惟兆哉,山灵告予”,“遂以太平名岩”。太平岩的名称就沿用下来。太平岩有自己的特色,岩体像一间宽敝的房子,地面十分平整,岩顶重悬的钟乳石,有的像梳得整整齐齐的少女鬟发,有的像色彩斑斓的龙鳞,还有形状态怪异、闪耀着金光银光的砂石,令人眼花缭乱。明藩王在岩前栽种花木,修建宝塔、庵院,在洞中塑立神像,亲自写《独秀岩记》,还邀集地方游宴赋诗,洞壁镌刻宗室诗多首。

月牙池

位于市区独秀峰东麓。此外原有独秀泉,以初因泉凿池,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池畔重柳依依,景色十分优美。月牙东圣母、春涛、白龙并称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于独秀峰西北麓,洞口向月牙池,高约3米,宽5.6米,深32米,面积约180平方米。明户露《赤雅》载:“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所悬乳石洁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字,旁有双凤石。原有唐人诗刻,今泯灭无存。

中山纪念塔

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王城内独秀峰东麓月牙池畔。1925年9月,当时在广西的国民党著名人士白崇禧、刘为章、李耀轩、李维仁、裘邦焘等,为纪念广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广西统一,特在孙中山先生1921年誓师北伐驻足华处,兴建此塔。

独秀亭

在独秀峰顶,为2层、红柱、6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7米,长宽各4.8米,面积23平方米。柱间有通透花窗,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高6米,长宽各4.7米,面积22平方米,原为空袭报警设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周有栏,高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云生足下,星列胸前,千山万户,尽在眼中。

推荐专题: 丽江古城导游词 英语导游词 广西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