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云南大理的导游词

2022-11-06 19:13:5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大理的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大理的导游词》。

第一篇:大理导游词

苍山主峰位于临沭县东北4公里处,海拔394.7米,是全县最高点,面积5平方公里。古人云“山攀见东海,海与天交融,山无边,谓苍山”。

苍山依次与马山、曹珊、关山、严武相连,绵延数十里,形成苍山地区。所以说“仓马草冠,五山通一线”。苍山北侧高大、笔直、陡峭,岩壁陡峭。远远望去,有一种“柱子触天”的景象。山上的岩石。石色蓝白色,山谷郁郁葱葱,山谷清澈,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每天早晚雾都是满满的,诗意的,更壮丽的。特别是阴雨天气,有云有雾,青山白云,相互隐藏,天气很多。古人有“苍山叠翠”之称。《益州府志》将“苍山叠翠”列为益州八景之冠。历代文人墨客,登山客,游客,经常写诗赞美。明代翻译家舒香写过赞美苍山的诗:“在好的山面上剥芙蓉更有力量。几座堆积的山峰青绿长戟,几层清晰的屏障甚至空无一人。遥望淮阴小,忽地高联泰岳冲。日落时,百叶窗看起来明亮美丽,天空充满了美好的空气和雨水。

苍山地区有很多名胜古迹。仓山有牛口峪,马山有康金寨,关山有凤洞,严武山有三清亭和银杏树。牛口峪位于苍山东麓,其间还有窦相公庙、窦王坟等遗迹。窦相公研究什么世代不祥。马山抗金寨,破壁至今。它有3英尺高,几十英尺长。据考,宋绍兴三十一年,建寨长滕然,抵御游牧民,十万人避苍山。寨主向海州的宋将军求救,宋救得其所,内外夹击,金兵未等仓山之围解决就撤退了。后人作诗赞曰:“三峰绝壁难削,名山造天救众生。老少互助,丹将挺身而出,与白云玺一战。一心修千层郭,群石可称十万兵。藏诗的妖气已经一扫而空,凌钢通过赞美和推广来勾搭”。凤山洞位于关山顶峰的北部。因为关山也叫凤山,所以叫凤山洞;洞口朝东北,又称朝阳洞。古志上说“上下如阁的二洞,体积不超过方丈,中间有天然石床、石椅,上洞有石奶,滴不尽”。洞穴的右侧是“凤山洞”的碑文。洞的北面有“三清亭”。院子里有2棵银杏树,其中一棵是40年代砍伐的,现存的一棵树干周长5米。亭西有大金八年石碑,记载此树为徐泽、殷所植,洞内有两个隐士居住。这棵树的年龄在一千多年前。

第二篇:大理导游词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首府大理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全州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8万,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50%,白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大理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延续520___年,一度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州可供观光旅游景点达130多处。苍山洱海珠联璧合、相互辉映;剑川石宝山唐代石窟被誉为“西南敦煌”;佛教圣地鸡足山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齐名;巍宝山系南诏发祥地,有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观宇建筑群;洱海源头的茈碧湖、温泉闻名中外。加之独特的旅游条件,海外媒介将大理誉为 “东方日内瓦”。

第三篇:大理导游词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首府大理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全州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8万,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50%,白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大理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延续500年,一度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州可供观光旅游景点达130多处。苍山洱海珠联璧合、相互辉映;剑川石宝山唐代石窟被誉为“西南敦煌”;佛教圣地鸡足山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齐名;巍宝山系南诏发祥地,有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观宇建筑群;洱海源头的茈碧湖、温泉闻名中外。加之独特的旅游条件,海外媒介将大理誉为“东方日内瓦”。

延伸阅读:

导游词功能

1.引导游客鉴赏

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2.传播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增长知识。

3.陶冶游客情操

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种特定的意境,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推荐专题: 云南大理的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