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湖南省导游考试导游词

2022-10-26 20:47:5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导游考试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导游考试导游词》。

第一篇:湖南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加游览,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将尽力使大家通过的讲解,对岳麓书院的历史、书院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

  (岳麓书院大门口)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主是岳麓书院的前门口了。请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来1027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上面大家所见到的这块匾是1986年岳麓书院举行1010周年庆典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岳麓书院的,这四个字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镌刻而成的。

  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沉积在岳麓书院各种建筑之上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得今天的岳麓书院更加充满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

  (岳麓书院平面示意图前)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岳麓书院的平面图,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这些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轴线的两侧主要是斋舍和祭祀的专用实祠堂,这种布局体现我国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祭祀,此外还有活动区和生活区,下面我们将按照书院的布局按顺序游览,我们讲解的重点放在赫曦台、讲堂及御书楼等处。

  (赫曦台上,“寿”、“佛”字前)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个地方便是赫曦台了。“赫曦”的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当年,朱熹应著名的理学大师张栻的邀请,千里迢迢的从福建省的崇安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在长沙停留了两个多月,清晨的时候,朱熹常常和张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顶看日出,每当见到旭日腾空,霞光万丈,山川市井,万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阳中的时候,便激动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将他们观日出的这个地方定名为“赫曦”,后来,张栻便在此修筑发一个戏台,名为“赫曦台”以示纪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注意到了赫曦台内壁两侧的两个大字:“寿”、“佛”?关于这“寿”和“佛”这两个字还有一个传说。

  在唐代,每年的乡举考试后,放榜的第二天,州县的长官都要为得中的举子举行宴会 ,名为鹿鸣宴,因为在宴会上要歌唱《诗经•小雅•鹿鸣》而得名,这一传统一直沿袭到了明清;重返鹿鸣会,是指参加鹿鸣会的举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够重返鹿鸣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书院的历史上,以山长的身份重返鹿鸣宴的,罗典是第一人,这个传说便发生在罗典重返鹿鸣宴的这一天。

  这一天,书院格外热闹,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前来道贺,并且吟诗作赋一显自己的才华。正当大家正在乐着的时候,一个乞丐模样的老道想进来 ,守门的人拦也拦不住,老道来到厅堂,向罗典打了一揖首,说道:“众位施主,贫道也来凑热闹”。众人见他这模样,都看不起他,想戏弄他一下,叫他写几个字来看看。老道听了,知道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扫把,沾了些黄泥,瞅准赫曦台上的一面白墙,刷!刷!就是两笔,写下了一个丈余高的“寿”字。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当回过神来的时候,老道已不知所踪了。再看这字,健笔如飞、力透骨肌,知道这定非凡人所能为,罗典后悔不已,托人四处去寻找这老道士的下落,但还是无法找到。为了弥补过失,同时也为了对称,罗典便亲自在对面的白墙上补写了一个“福”字,是一笔写成的,但这个福字的笔力就无法与“寿”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这个“寿”字有点像什么?是不是有点像龙蛇缠绕在一起,不是“藏龙”的意思吗?而那个“福”字则有点像猛虎下山,意为“卧虎”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着岳麓书院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请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台的全貌。赫曦台在古代实际上是一具戏台,现在台前台后的壁檐上,还有不少戏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别致、形态自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赫曦台同时也是清代书院学子们进行课余文化活动的一个场所,看来,古代的学生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只会摇头晃脑苦读诗书,而不懂得娱乐。

  (大 门)

  沿着中轴线,我们便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原先的大门在江滨牌楼路一带的,旧称“中门”,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大门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间进行过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将军门式的结构,五间硬山顶。

  在北宋第二个皇帝宋真宗执政以前的几十年间,由于国家动荡不安,所以官府无暇去兴办学校,所有学校都是私人开办的,宋真宗执政以后,国家比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听说岳麓书院的办学很不错,又听说山长周式以德行著称于世,于是便召见了周式并准备留他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着岳麓山院,坚拒不从,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就亲赐了“岳麓书院”四字及经书等物,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求学者络绎不绝,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大家请抬头看一下大门上面的匾,“岳麓书院”原匾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飞机所炸,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复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据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原本是付对联的上联,因为出得太好了,无人能对得出下联,后来有人发现,两句一拆开也可以成为一付对联,而且也对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这两句了。这一付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现在大家所见到的这对联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复制的。

  请大家看安放在大门两旁的这一对汉白玉石鼓双面浮雕,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相传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两江总督陶澍在没收贪官曹百万的财产中发现的,为了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给了岳麓书院珍藏。大家可能会问了,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东西,而且是抄家没收来的,怎么可以放在书院的大门口呢?其实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书院教育的官学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读书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书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学,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书院的院长之所以被称为山长也就是这样来的。

  (二门)

  穿过大门,我们就来到了二门,在二门的门额上悬来“名山坛席”匾,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为衡山的72峰,回雁为首,岳麓为尾,“麓”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书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为有了岳麓书院而更加的有灵气;“坛席”即席位,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两旁的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说岳麓书院被浩瀚青翠的树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这样的环境正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难怪乎岳麓书院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门的背面有一匾:“潇湘槐市”,“槐市”为文化市场,是汉代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潇湘”泛指湖南,“潇湘槐市”是说岳麓书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学者聚集的场所,引申为岳麓书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汉代槐市之盛。

  (教学斋•半学斋)

  穿过二门,我们便进入了院内,在左右两边,左边是教学斋,右边为半学斋,它们都是昔日师生们居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集体宿舍。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而古代,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以及毛泽东等人均住在这里。

  (讲堂)

  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我们今天讲解的重点,是最能体现岳麓书院作为教学作用的地方。

  讲堂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历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规模的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又经过同治年间的大修后遗存下来的。

  讲堂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匾悬挂在此,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飞机所炸,这是后来重新制作的。

  “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汉书》在评价献王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17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在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校训起到了辨别方向的作用,并对这里的学生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更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升为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原则。现在,“实事求是”已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进程中自理一切复杂疑难问题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伯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战乱中散失,现匾为1984年根据康熙手迹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北宋时期,理学在洛阳传播,后来,福建学者杨时到洛阳向程颢、程颐兄弟学习理学,到程家门口时,天正下着大雪,两位老师正在午休,杨时不敢入内惊扰,就站在门外雪地里等老师醒来。直到老师醒来,他才上前去请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经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足印,当杨时学成南归时,和颐目送并且非常高兴的说:“吾道南矣”。“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教育大家要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同时也成了理学南传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朱熹、张栻的理学思想是直接继承于杨时的,所以说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思想是理学南传的正统。

  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试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的,表示两位大师平起平坐,不分秋色。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就连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古代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带蒲团,席地而坐,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也显示了老师的威严,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不由得我们产生了敬意,这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讲堂就使我们更加感到亲切了。

  在讲堂里,存有不少的对联 ,这些对联多为表达个人的志向、称颂书院或者讲明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大家请看一下这幅对联,它是清代书院山长旷敏本所撰,上联是:

  是非审之已,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太极悠然可会

  下联是:

  君亲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对联的意思是这样的:“是和非要先从自我审察,别人的抵毁和赞誉就由别人去说吧,得和失听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强求,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亲恩如何来还报,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贤的道统如何传播,当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对联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清代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请看这块“岳麓书院学规碑”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校规,为清乾隆年间所刻,共有9行18条,其中前9条是讲如何为人,后9条是进如何为学的。江泽民总书记1993年3月16日参观岳麓书院的时候,曾认真地阅读了碑文,认为部分条款对于今天的学生仍有借鉴作用,离开的时候,还特地托有关部门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经注意到了,在讲堂里有4块大字石碑,上书“忠、孝、廉、节”,为朱熹所撰,现在我们所见的是清道光年间山长欧阳厚均重刻的,每块高213厘米,宽131米,字高169米,宽122米一般像这么大的石刻汉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单个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讲堂也因此又称为“忠、孝、廉、节”堂,“忠、孝、廉、节”四字,实际上就是岳麓书院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的校训。在讲堂正面两侧壁上,还有四块碑分别是:“整、齐、严、肃”与“忠、孝、廉、节”碑相映衬。

  (御书楼)

  好的,讲堂的讲解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

  可能有人会问了:御书楼不是在讲堂后面吗?自私到了讲堂往前就没路了?大家请跟我来,其实路就藏在讲堂屏壁后面,你会发现后面其实别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的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皇帝赐的,在历史上,皇帝数次赐书给书院;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民间收集,以及地方官员、士子名绅以个人的名义捐赠的,最后一个来源就是书院自筹经费购买,或者自己刻书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书楼及里面的所有藏书都被日本的飞机炸毁了,现存的建筑为1986年重建的。现在的御书楼藏书已超过5万册,不过它不对外开放,只是作为图书馆代书院的教研人员及书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轩•时务轩•三绝碑)

  参观守御书楼,我们来到书院风景绝佳的地方——百泉轩,因为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处而得名。在宋代,这里是山长的住处,当年,朱熹和当时的山长张栻就曾经在此“昼而燕坐,夜而栖宿”意思就是吃饭、睡觉都离不开这里,这主要是因为百泉轩前面有一个优美的园林,书院八景中,其中就有两景在园林中,分别是“碧沼观鱼”、“花墩坐月”。

  穿过园林后,我们便来到了时务轩,时务轩是为了纪念清未维新派创办的学校——时务学堂而修建的经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强,为了配合维新运动,同时也为了推进湖南的新政,在谭嗣同等人的活动下,终于获得朝廷的批准,在长沙小东街设立了时务学堂,由梁启超在此主教,主要传播变法的理论,娈法运动失败后,时务学堂被迫停办,改为求实书院,后改为湖南大学堂,次年并入岳麓书院并发展成为今天的湖南大学,逃亡日本的梁启超在1922年回到长沙后,到小东街寻访时务学堂旧址,那时,距时务学堂的创办已经有26年了,原址已改为旅馆,房屋虽在,但已面目全非,旧时的学生和老师们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伤心,于是提笔写下了“时务学堂旧址”以示纪念。经过抗日战争以及的浩劫,梁公的手迹最终还是到了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纪念。

  在时务轩的旁边就是麓山寺碑,也称“三绝碑”。麓山寺碑是我国现存碑刻中影响较大的一块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记录的内容为麓山寺的历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篆刻家李邕亲自撰文、书写并且镌刻,因文、书、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绝碑”之称,又因为要邕曾当过北海太守,因此这块碑又有“北海碑”之称,人们常称其为“北海三绝碑”。

  因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历代想得到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来拓取,因方法不对,使这一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文庙•祠堂)

  下面我们将参观岳麓书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们位于中轴线的右侧。

  中轴线右侧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庙建筑群,它是岳麓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为书院所尊奉的学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设功臣、有恩于书院的地方长官、知名山长以及著名学生,通过对他们的祭祀,达到端正学统,整束学风、启发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榜样教育。

  现在我们来到了文庙,文庙原称孔庙,是专门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庙对于岳麓书院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历代都有严格的礼规,要求师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长要带领学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两次大的祭典活动,地方长官也得参加,场面极为壮观。

  文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这就是大成殿,为什么要称“大成殿”呢?因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来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国各地文庙的主体建筑均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文庙的建筑与刚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颜色不同,文庙所采用的颜色是金黄色,与故宫的颜色是一样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黄色是古代皇家专用的,民间不得使用,而文庙却是个例外,其建筑级别也同宫殿,为最高级别的,享有皇家礼的待遇,这也说明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尊师重教和国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龙,抗日战争时,大成殿被日本的飞机炸毁,只有这蟠龙幸存。战后,1946年进行修复,由于当时政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修复工作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来似乎缺少了皇家应有的气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这样的庙堂,他可能已经觉得十分奢华了,他老人家应该不会见怪的了。

  岳麓书院是目前国惟一一所还在招收学生的古代书院,文庙两侧的廊屋现在已经是书院在读研究生们的教室。

  穿过大成门,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第二篇:湖南导游词

湘菜恋湘菜素已香辣而闻名,近年在岛城舟山也风靡流行,被众多青年食客追棒。周末,我们一家三口也找了家新开的湘菜馆领略了一番。我们来到湘菜馆,刚一推门,一股热浪伴随着香辣味迎面扑来,顿时勾起我的食欲。坐下后,我们点了几道合乎口味的菜肴,一边吃着花生米,一边静静地等待着美味的到来。最先上来的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日本豆腐,只见一个个金灿灿的豆腐丸,在小葱绿的点缀下显得分外娇艳,夹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外脆内嫩,滑爽可口,味道非常鲜美,简直太棒了。

我一口气吃了八个。第二道菜是辣子鸡,湘菜中的代表作,顾名思义一定是辣的鸡了。的确,我先试着尝了一小块,咦!好吃,不辣呀,于是我开始大胆地一块接着一块往嘴里塞。不好!嘴里麻麻的、烫烫的,辣椒终于“发威”了,我赶紧喝了口饮料,总算缓和了阵,可档不住的诱惑迫使我“好了伤疤忘了痛”,一块块辣子鸡块有节奏地进入我的肚中,辣了就喝口饮料。随着“农家小炒”、“沸腾鱼”一道道菜肴的上来,我一次次地向它们发起猛烈“进攻”。

红尖椒、绿辣椒,尝尝回锅肉,品品酸菜鱼,渐渐地我觉得身上发热,脸上发烫,汗水、鼻水顺流直下,爸爸把外套也脱了,一副狼狈样。可是就是两个字“好吃!”,爽!爽!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还一直惦记与回味着:日本豆腐、辣子鸡……。

第三篇:湖南古迹导游词

湖南古迹导游词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湖南古迹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位于岳阳县张谷英镇,因人而得名。村内有聚族而居的一组古建筑群,建于明清时期,占地1万多平方米,大小房屋1300多间,有“江南第一屋场”、“天下第一村”之称。天井连天井,厅堂要堂,浑然一体,屋宇绵延,檐廓衔接,睛不曝日,雨不湿鞋,展现出我国传统民间建筑的特点和古朴的民俗风情。

绿草茵茵,小溪淙淙,柳絮飘飘。两只梅花鹿,口衔灵芝草;八匹膘肥体壮的骏马,或悠闲吃草,或恣意嬉戏,或卧地休息,或回眸招侣;一只小鸟在地上自由地觅食。这就是岳阳张谷英古建筑群内的浮雕《八骏图》。奇妙的构思,老练细腻的刀法,生动地刻画了一派“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古代和谐社会景象。

张谷英的浮雕远不止《八骏图》呢。五进堂的华板、柱、椽、斗拱、檐,天井上方四周屏门隔扇、窗扇及下方栏板、梁、枋,厢房内台、凳、桌、椅、几、案、床、箱、橱、轿等,都巧妙地镶嵌了千姿百态的木雕。走进张谷英古建筑群,你便走进了一座民间木雕的圣殿。

表现民间习俗与传统题材的木雕可多呐。有人们喜闻乐见的八仙过海、老鼠娶亲、二龙戏珠、四龙闹海、四龙捧圣、丹凤朝阳、孔子问礼、柳毅传书、四郎探母、郭子仪祝寿、姜太公钓鱼;有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连年有余(鱼)、龙凤呈祥、八骏图、福(蝠)禄(鹿)寿(南山)喜、竹报平安、摇钱树和聚宝瓶、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指日高升、寿山旭日、喜鹊噪梅、松鹤延年、金蝶戏瓜;激励后人的有寒窗、闻鸡起舞、岁寒三友,以及“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孝悌乃传家根本,勤俭是经世文章”等警语对联。这些木雕均能独立成浮雕画面。

同一种题材其表现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寒窗有冰棱窗、雪花窗、霜花窗三种,二龙戏珠有32种不同的内容。也有一类木雕体现多种风格。雕花床有滴水床、关门床,椅有波纹椅、玫瑰椅、罗盘椅、太师椅等。还有几类木雕组合表达一种意境。厢房与主堂间的隔门屏风,可开可合的灵活方式既可体现小家庭的个性发展,又可体现大家族的互通有无。

张谷英木雕采用镂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的艺术手段,刀法爽洁明快,雕刻细致入微。刻画人物着意表现人物动态的传神写照,突出造型的稚拙、质朴、洗练、明快感,具体的形体中注入了活跃的、夸张乃至幽默的动势。在构图上,往往把不同的场景和人物组合在一个画面,配以图案纹样,注意虚实主次,线条分割,层次节奏的处理,追求画面结构的严谨与变化,构图的饱满与均衡。3680处木雕无一铁钉,全用木榫拼接。

张谷英木雕之奇,奇在在动工之初,设计者已有整体规划。建筑群的窗户一般不向外,而是向着天井部位,窗扇基本用镂空花雕,既注意光源,又利于空气流通。窗格扇下沿用平板饰以细腻雕刻,在窗户三分之一下部配有窗栏板,方言叫“槛窗衣”,意为窗户的衣裳,既可挡视线,又可挡风雨,同时不影响采光。特别是梁托、梁架斗拱、檐条、月梁上的雕刻,需待雕成后方可安装,使用什么内容与形式既要考虑美观,又要重实用,不损梁柱承重功能。

湖南古迹导游词篇2苏仙岭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郴州市郊,这座名山并不高,海拔只有525米,但它自古以来就很出名,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这是因为此山与仙结了缘。上千年来,距郴州仅2公里多的苏仙岭一直因苏仙岭的传说而声名远播。

据传西汉年间,郴州城东潘家坪有一位长得十分漂亮又知书识礼的潘姓姑娘,有一次在郴江边洗衣服,被一根江水飘来的红丝线缠住了洗衣用的棒槌,用手扯不掉,她就用嘴去咬,红丝线却钻入她肚中,由此受孕,为避村人耻笑,她躲在苏仙岭的一个石洞中生下一个男孩,此即苏仙。苏仙出生后,有白鹤以羽暖其身,有白鹿喂其奶水。苏仙后被其母因景取名苏耽,自小修炼,修成后跨白鹤升天。因其飞升前曾先知次年郴州附近将遭瘟疫,遂嘱其母以井水、桔叶熬药解瘟疫之法,其母按其所嘱救治了大批中了瘟疫的百姓。百姓们感其恩,为其在苏仙岭上修建苏仙观,供奉其神像,苏仙岭亦由此成名。

苏仙岭原名牛脾山,就因为郴人苏耽在此修道成仙,故改名苏仙岭。故早在唐代,苏仙岭就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美誉。

明代大旅游家在《徐霞客游记》中曾写到"……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四月初十日……乃持盖为苏仙之游。随郴溪西岸行一里。度苏仙桥,随郴溪东岸行,东北二里,溪折西北去,乃由水经东上山,入山即有穹碑,书"天下第十八福地……"。该书直接佑证了苏仙岭自古即为古福地,字字珠玑。

苏仙岭山顶现有"寿山"大字阳刻,直列楷书,字径为55 × 45厘米,旁注"寿山福地"四字镌于石壁,但"福地"二字至今未现。郴人雅客皆云:苏仙岭即是一个大"福地",何劳再刻"福地"二字?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市城管局提升苏仙岭品位,深入挖掘苏仙岭文化底蕴的指示,凸现苏仙岭作为古"天下第十八福地"的厚重人文遗韵,苏仙岭风景区在对大门内广场马路旁围墙进行改造时,造石成山,并在其上镌刻不同风格、不同大小的"福"字,其字体都出于自唐太宗以来十八代名君之手。以"万"言多,取名"万福"意寓吉祥,暗寓此地为"天下第十八福地"古福地。题名"万福山",暗寓苏仙岭即为"福地"也。传说从此经过,摸一摸"福"字,数一数"福"字,则会洪福齐天。万福山的建成使大门内广场主题更加鲜明。

苏耽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美丽的传说,还留下巨大的文化财富。苏耽普济众生的"橘井泉香"典故,与三国名医董奉治病救人的"杏林春暖"典故共为中国古老中医的两大经典典故,亦是中医信奉的治病救人道德准则。

苏耽的"橘井泉香"故事在世界华人中广泛流传。苏耽传说孕育的`文化精神,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文化瑰宝。为凸现苏仙岭为苏耽故里,在对大门外广场马路旁围墙进行改造时,垒石成山,叠泉飞瀑,取意于苏耽"橘井泉香"典故,并与苏仙岭丰富人文宝藏相辉映,增加了大门外广场文化韵味。因石山落瀑在广场一隅,又紧邻"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故取名"临福隅"。

苏仙岭景区有著名的景点,桃花居、白鹿洞、三绝碑、景星观、升仙石、八字铭、望母松、沉香石、苏仙观等均是极具游览观景价值的去处。

桃花居位于苏仙岭西边的山脚下,这是上山的起点,在一片绿树翠竹围绕掩映的背景下,桃花居面对玉溪,背倚苏仙岭。古典样式的建筑与雅致的自然环境相衬相托,形成了祥和静谧的"仙境"氛围。

湖南古迹导游词篇3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中华寿岳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历史悠久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传尧舜禹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现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来,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谭嗣同、―、―、郭沫若、田汉、陶铸、―、―、―等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崖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五岳独秀南岳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藻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第四篇:长沙湖南导游词

长沙,是国务院最近批准的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的发掘、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五千到一万年),这里就有了人类的活动。五里牌、荣湾镇、黄家洲、大托铺、烟筒冲等地都曾发掘过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如磨光石斧、菱形石箭骸、硬印纹陶片等。战国时期,长沙成为楚南重镇,三湘首邑。泰灭楚后,于公元前二二一年设置长沙郡。从此,长沙一直为历代郡、国、州、路、府治所及省会所在地。

长沙城名因何而来?历来说法纷纭,这里简要概述二三,供读者参阅。

一日因长沙星得名。我国自商、周以来逐渐形成的据以观测天象的二十八宿(星座)中,有一宿叫诊宿,根据古天文学的星宿定位,轸宿位于荆州上空。轸宿旁边有个附属于它的小星,名叫长沙星。因此,历史上就有这样一种说法,长沙是因长沙星得名的。如唐朝人张谓《长沙风土碑记》云:“天文长沙一星,在轸四星之侧。上为辰象,下为郡县。”所谓“下为郡县”,就是指的长沙城。《明史·天文志》也说:“长沙小星,下应长沙。”《长沙县志。拾遗》亦云:“长沙之名,……以轸旁有长沙星,正在其域分野,故云。”因长沙星得名一说,记载较多,影响也大,所以在一些文人撰文赋诗时,往往把长沙与长沙星联系在一起,称长沙为“星沙”。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一首赞美长沙风光景色的诗中,就把长沙称为“星沙”,诗云:“绕郭青山一座佳,登高满袖贮烟霞。星沙景物堪凝眺,偏地桑麻偏囿花。”在长沙府、县志中,以“星沙”称长沙的多处可见。时至今天,长沙人仍然有称长沙为星沙的。

二日长沙因桔子洲得名。位于湘江中流的桔子洲(又名水陆洲或牛头洲),是由河沙长期淤积而浮现的一块狭长沙洲,全长约五公里,有“长岛”之称。但桔子洲浮露江心的时间较晚,据《湖南省志·地理志》转引《太平寰·字记》:“桔洲在长沙县西南四里江中,时有大水,诸洲皆没,此洲独浮,上多桔,故以为名。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O5年)生此洲。”如记载属实,则至西晋时期桔子洲方浮涌江面。而据《湖广通志》说:“旧谓长沙之名,起于周初”。《逸周’书·王会篇》说,周成王时,全国各地向周天子所献的“方物”(土特产)中,有“长沙鳖”。“鳖”就是长沙人所说的脚鱼(团鱼)。孔晁注解说,长沙鳖“特大而美故贡也”。周初既有长沙之名,而桔子洲迟至一千四百年后的西晋才形成,那么,长沙因桔子洲得名的说法,就缺乏根据了。

三日长沙因万里沙祠得名。此说原出于《十三州志》:“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日长沙也。”湘州,西晋末年在湖南设置的行政区,州域就在长沙,故湘州叩指长沙。“万里沙祸”,据《长沙县志·拾遗》转引《资治通鉴》: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O9年),至山东东莱,祷告万里沙,返回途中祭祀泰山。应劲注解说:“万里沙祠也。”山东东莱的万里沙祠与长沙地名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大清一统志》持否定意见,认为“是祠在东莱,与长沙无与。”可见,长沙因万里沙祠得名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此外还有长沙因有长颗沙粒得名等说法。民间传说,在长沙北区新河口沙滩上,曾有长达一寸半至三寸的沙子,长沙之而得名。但这一说法不见于文献记裁,不足为信。

比较而言,诸说中,似平第一说较为可信。因为,二十宿中的星名,早巳见于殷商甲骨文,至商周之际作为观测天 的二十八宿体制已趋于形成,而长沙地名始见于周初。长沙星早于长沙地名,后者当可因前者而得名。加之,商、周统治集团:所谓“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一贯宣扬敬天畏天思和天大于地、地从属于天的的观念,这也会对长沙城的命名产生影响,造成长沙因长沙星而得名。

第五篇:湖南导游词

轻轻地打开记忆的窗户,在那里我游览过高大雄伟的文笔塔,游玩过奇妙无比的野生动物,玩赏过岛雨花香的西华公园。它们是我一生中的好伙伴,特别是婀娜多姿的`~山。

记得在去年的暑假 ,我去了湖南的~山,~山里有很多山,我去的是骆驼山。来到骆驼的入口,买好了票,就如火箭般的速度冲了进去。我对爸爸妈妈说:“好漂亮啊!可为什么叫骆驼山呢?”“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我们在山的近处,远看你就没看过了吧!远看像骆驼,所以才叫骆驼山。”妈妈笑着回答。“哦,”我说。“下次带你去玩漂流,现在就不玩了,快开学了!”妈妈说。爸爸只是在笑。我冲了上去,突然如老鼠见到猫般的跑了下去,说:“上面有个亭子,去休息休息吧!”我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又上去了点,像瀑布一样,只是没那么大,就是小瀑布吧!“哇噻!”我惊讶道。我看到了卖纪念品的。急忙拖着爸爸妈妈上来。

有心形的,有圆形的,还有方形的……,但最吸引眼球的是动物口哨。我买了一个兔子 口哨,买了一个乌龟 口哨,还有买了4个鸭子口哨。鸭子口哨准备送朋友 。算是有福同享。有难同担吧!但还不到患难见真情。“哎呀,好热啊!”我无奈的叫到。我看到了一家店。就过去买了几瓶冰的饮料,拿给了爸爸妈妈,就喝了起来,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了山顶,又缓慢的从另一条路走,可谁知,走错了路,还顺便照了几张相。绕来绕去的,终于下山了。

啊!婀娜多姿的~山,在这里我学会了独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

第六篇:湖南导游词

四面环水,洲上林木众多,远看如一艘墨绿色的巨舰,逆水扬波护卫着长沙古城。它西望岳麓,东临城邑,南北长5km,东西宽50~200m,总面积近70hm2,竖内最著名的江心洲,,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河绿洲。洲上盛产美橘,故名橘洲,自古以秀丽风光、悠久历史著称,是宋代著名的“潇湘八景”之“江天暮雪”所在。橘洲“五六月间无暑气”,是一处消夏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常来此地游泳漫步,在沙滩上进行日光浴。现橘子洲已辟为公园,植有柑橘千株,每当秋收季节,橘果累累;建有亭廊,公园中耸立着一块巨型汉白玉纪念碑,碑上篆刻着毛泽东手书的“橘子洲头”四个大字和他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橘洲中部的两侧建有天然游泳场;洲上有公路纵贯南北。

市政府拟将此地建成一个集园林、旅游、娱乐、体育、文化、商贸于一体的多功能国际性观光文化名胜区。规划中的景区分为“二廊七园”:十里湖湘文化廊、十里水上游乐廊、万橘竞秀园、自然园、来者谐乐园、购物美食园、健身益寿园、风情度假园、野外生活园,拟投资20亿元。

推荐专题: 丽江古城导游词 英语导游词 湖南省导游考试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