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培训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培训心得体会》。
为提升建行员工的服务水平,加强建行员工的服务理念,树立建设银行良好的社会形象,展示建设银行优质文明服务制度化、规范化,20xx年7月,我有参加了中国建设银行玉山县支行组织的员工规范化服务培训,通过3天的紧张培训,在培训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建行员工的服务水平明显得到了提升,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就将我学习的规范化服务谈一点体会。
作为服务行业,商业银行除了出售自己的有形产品外,还要出售无形产品――服务,银行的各项经营目标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实现。做好银行服务工作、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不仅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定义务,也是培育客户忠诚度、提升银行声誉、增强综合竞争实力的需要,更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客户为中心”,是一切服务工作的本质要求,更是银行服务的宗旨;是经过激烈竞争洗礼后的理性选择,更是追求与客户共生共赢境界的现实要求。做好银行服务工作、取得客户的信任,很多人认为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基础;细心、耐心、热心是关键。我认为,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仅有上述条件还不够,银行服务贵在“深入人心”,既要将服务的理念牢固树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又要深入到客户内心世界中,真正把握客户的需求,而不是
仅做表面文章。我们经常提出要“用心服务”,讲的就是我们要贴近客户的思想,正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没想到的我们要提前想到,用真心实意换取客户长期的理解和信任。
之所以坚持银行服务要“深入人心”,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很多的银行服务表面文章做得太过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服务的趋同性日趋显著。现在社会日益进步,人们对银行服务形式上的提高不再满足,多摆几把椅子、增加一些糖果、微笑加站立服务,这些形式上的举措已被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从根本上扭转银行员工的意识,切实为不同客户提供最有效、最优质、最需要的服务才是让“上帝”动心的关键。
告别学生时代的青涩与懵懂,我带着那张还未完全脱去一身稚气的微笑的脸庞迈进了建行这座让我神往已久的金碧辉煌的殿堂。算上实习期,初入职场才半年不到的我就已经深刻感受到银行业大力发展的脚步,与银行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各家银行都在不断地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发掘新的销售渠道。因此,作为建行的一名新员工,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做好营销工作呢?那就是用心营销。但如何才能做到成功的营销呢,下面就我在实际工作当中总结的一些技巧。
一、扎实的产品知识。首先,我们需要对所发行的产品要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从产品功能、产品的特点、相对优势到如何使用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给客户介绍的时候底气十足。其次,要对市场要有必须的了解,销售任何一款产品除了要掌握产品本身之外,我们还需要将其准确定位,找准其市场发展方向,才能提高它的市场竞争力。就例如我行自八月份起就一向大力宣传的赣通龙卡IC信用卡,我们在营销客户之前必须要对这张卡有着充分的了解。比如这张卡的功能=IC卡金融功能+高速公路通行缴费,也就是客户除了能够用这张卡正常消费使用之外,还能够在高速公路上享受“先通行,后付款”的简便方式,因此这对于营销经常需要行驶于高速公路的客户来说绝对是一个强有力的优势。除此之外,该卡还有附加的促销活动,即“一元换购价值350元的OBU仪器”,也是我们在营销客户时的一大着重点。
二、树立营销意识和协作精神。作为一名普通柜员兼大堂经理,每一位客户都是我们的业务发展对象。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营销服务意识,让营销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份,这样业务才能发展得更好。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要珍惜机会,抓住每一位客户,把最细致周到的服务、最新的产品介绍给他们,让客户了解和信赖我们的产品并且理解我们的产品。例如最基本的电子银行营销,就是我们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多嘴地”问上一句,介绍一句,不仅仅能让客户省了时间,省了金钱,多了方便,多了实惠,还有对我们的满意。营销不能怕拒绝。在实际营销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也许客户会拒绝,我们也要做到不抛弃、不放下,及时的了解客户拒绝的理由,透过和客户交谈,及时的化解客户心中的疑虑,从而及时地促使营销活动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网点良好的营销氛围是营销成功的催化剂,硬件环境有产品视觉的冲击,软件环境有大堂经理,低柜、高柜的联合推荐,最终让客户认可服务,认可产品。让每名员工都有自己忠实的客户,让客户与银行共成长。
三、用心的工作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成败。我们每一天都会应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往往在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会影响到我们与客户的交流,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造成客户拒绝我们的产品。对于客户的拒绝,我们应当用用心的心态去看待,千万不要心灰意冷,把客户拒绝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客户拒绝的真正原因,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再次遇到同样的状况就会有更好的销售方法。所以,我们必须要带着用心的心态工作,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激情。回想起自己在这几个月里的工作表现,那难忘的一次次营销未果的经历,仍历历在目。有位客户是急脾气,我向他推荐单位结算卡,卡的优势还未说完,就被他打断了话头:“不办,不办,骗人的,又要收费,你们银行就明白收费……”。先后柜员几次向其营销,他均以此拒绝,似乎跟我们每个人都有敌意。遭拒后,我并未放下。凭着对其公司的了解,我感到这位客户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没有更好的了解产品,没有真正的尝试到产品的优势。不要怕拒绝,我坚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付出你的真诚与热情,拉近双方心理的距离,用心赢得理解,把握机会,赢得客户。于是,等下次这位客户再来时,我再次试着与其打招呼聊天,用心协助他办理业务,逐渐缓解他的急躁情绪。在他完成业务之后再次向他仔细说明单位结算卡的优势之处以及我推荐的各种原因,最后,在我的努力之下,这位客户办理了一张结算卡。这件事让我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仍然怀着一种无比愉悦的情绪,踏上了回家的路。我有着一种“快乐营销,营销快乐”的新体验,新收获。
四、注重营销技巧。我们应对的是广大客户群,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了解他们想要得到什么?怎样得到?以及得到之后所能给他们带来的收益等,注意营销的技巧,把适宜的产品推荐给适宜的客户。不能为了销售而销售硬把产品强塞给客户,这样不仅仅会使客户反感,也会降低客户对我行的忠诚度。所以,在客户进门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来直去的营销,我们就应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营造一种简单惬意的氛围,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这样就会拉近我们与客户的距离,为营销做下一步铺垫,进而一步步水到渠成的完成销售。例如,对于年轻学生和上班族,我们能够在为他们办理业务时大力营销我们的电子银行产品以及龙卡信用卡,因为他们大多喜爱网上购物和分期付款;对于经常来存取钱的大爷大妈,我们能够用心营销定期存款、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因为收益稳定而且风险不大;对于来转账或者缴费的客户们,我们也能够多多营销电子银行,因为操作十分方便而且享受手续费等优惠。
五、做好营销服务。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我们就应对客户提示其所将要购买的`产品进行完整系统的说明,并揭示风险等,以提高客户对我行产品的使用度和信任度,为今后给客户推荐其他相关产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在同时降低了我们自己的风险系数。
我相信营销并不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努力去做,认真去做,我相信我们必须能够做到更好,我们的业务发展才会更快,我们职业生涯才会更好的完美。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我的学校的校舍依田而建, 10个教师,6个班级,100多个个学生,一幢老教学楼,显得非常局促,真乃“鸡子壳里摆道场”。――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这就是我磨炼成长的地方?这就是我施展抱负、放飞理想的地方?……
课堂上一开始我是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只知道教着一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教这本书。对英语的思考,也仅仅停留在怎么样把一节课上完,而不去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在热心同事的帮助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究竟我所做的哪些事,是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我开始用起了功。晚上,我一般都会翻阅一些杂志,看到和本册课文有关的,就抄录相关资料或课堂实录。渐渐地,我的课堂有了生气。课堂上,我尽力做到不搞琐碎的提问,不搞枯燥的练习,努力让孩子在课堂张扬灵动的个性,闪烁创造的火花,响起愉快的笑声。我始终以“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学得灵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尽量善待每一位学生,善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善待学生的每一次“灵光一闪”的创造与感悟。
在日常的课堂实践中我发现,在教育这一行业中,不单要有爱心、耐心,更多的是要有创新和不断的求知、探索精神。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那就是什么,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
例如我们班里的一个小朋友,由于是一年级新生,每天上学,总是闹情绪,哭的厉害,也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小朋友的帮助,不爱护班里的物品,让我们老师很是头痛,后来,我们就自己编了一个小故事,利用休息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故事,还做了小头饰,让孩子们分角色扮演故事里的小动物,让那个哭闹厉害的孩子扮演故事里哭闹厉害的小动物,让她投入到故事情境中,并且在其他活动中,都主动调动这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孩子开始愿意和老师谈心、交流了,愿意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再见了,并且愿意学习老师的样子帮助其他小朋友了。可见,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改变,只是需要有人给予引导、鼓励和关爱,尤其是孩子,只要我们把握住孩子的积极性、兴趣点,给予适当的引导,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得到提高、进步。因为我相信,课堂――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实现梦想的天堂。
我常常叩问自己:你给了孩子怎样的教育?你给了孩子们什么样的课堂?你以怎样的方式在影响着他们?你是否带着他们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
作为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做的,就是在校园里发动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实现力所能及的微改变。也许大多数人不可能改变中国的教育,但是大家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东西,无数的微改变就有可能真正地促进教育内在的变化。我们要紧跟时代变化,不断创新,探索学习,只有这样,你所带的孩子才不会输给别人,才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同时,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所以作为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我们,还要及时发现孩子们各自的亮点,培养孩子从小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用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一个“爱心小天使”,让每个孩子都自信满满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眼中有学生,让每一个孩子本真幸福地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发现并弘扬每个生命的潜在力量,给每个孩子提供个性伸展的优质教育。教学要回归“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原点,以引学为主;课堂细心呵护每个孩子的童真,以乐学为主;课堂可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选择,以适合为主;教育需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实践为主。活动善彰显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特质密码,以体验为主。眼中有学生,以正能量引领学校追求孩子充满“爱与自由”。教师眼中有学生,以尊重与爱为底色,守望学生成长。
9月25日从三峡赶往小溪塔参加这次集中培训最后一次上机考试,有点紧张。检验我们半个多月的培训结果的时候到了,这半个多月我们将近三百人聚集在三峡培训中心集中培训,从省联社,三峡农商行到我们长阳农商行都细心周到的安排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把培训的内容安排的非常的详细,完善。从农商行的历史到农商行的发展;从核心系统到电子银行;从规范服务到职业规划,每一步该学什么怎么学都为我们想好了,我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参加培训。这次的培训的内容都是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对我来说是新的开始,所以放下过去的成绩,把这作为新的起点,从零出发,是我必须做到的。无论过去的我工作,学习是怎样的,这都不能代表现在,我只有将心归零,才能脚踏实地,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适应这次的实习。
前往考试的路上,火烧坪支行的胡行长提前联系了我和另外两个学员,通知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都将在火烧坪支行实习,一开始内心是有点害怕的,因为火烧坪作为长阳辖区最高的地方,天气非常寒冷,交通也不便利,我害怕我无法适应。可是仔细想了想,我们每个人进入农商行就是做好了从基层做起,从农村做起的决心,如果这点困难就无法克服,那还拿什么面对以后的生活,越是艰苦,我们就越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保持我们的初心,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去往火烧坪的路上,我看着外面的风景,从山脚到山顶,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从云雾中穿过,从清江边到大片蔬菜种植地,我觉得太美了,我感叹着期待着。
我们以后要做的事很多,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把这条属于我们,属于农商行的路一直走下去,从零出发,脚踏实地,坚定信念,保持初心,我们会走的更远。
时间流逝,转眼间已过去两年时间。回想两年前那个青涩的我是那么害羞。那么不知天高地厚,那么冲动的来到金凤凰这里应聘。并且总觉得自己是里面最优秀、最厉害的一个,就连在贵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都没放在眼里。
其实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培训”,什么是团队,什么又是企业文化。不仅不知道也不在乎,总觉得有专业的知识才是硬道理,其余的都只是给别人看的掩饰而已。那时的我也有参加了金凤凰公司的培训。说实话当时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我对培训并没有抱怎样好的态度,只是很敷衍的去上了那些课程。
当时在培训中学到了一点知识,也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体会。但说真的并不很深刻,只是当别人讲故事“一笑而过”而已。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在外奔波了两年,工作了两年。也许两年的时间并不长,但让我改变了许多,见识了许多。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自己一个人其实很渺小,而外面的世界很辽阔。
在外一段时间知道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样提高自己的升值空间,让自己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兜兜转转两年过去了,我又重新回到这个舞台,回到这个最初的梦想之地。但这次的我和上次的我来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时,心境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次来到这里是抱一个学习的心态,认真听取老师所传授的真谛。发现两次的授课内容大致一样,可心态不一样,学习的东西、领会的真谛也完全不同。
第一次学习到的是书表面的理论知识,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了解老师讲的表面文字意思,并没有从内心发出的感慨之情,也无法到达那样的心境。
第二次学习中我可以从每一位讲师那里了解做一个成功的工作人员需要的是“心”的付出,而不是劳力的付出。从第一节课程中就知道一个公司的慢慢成长是要付出辛勤的“血汗”。而这血汗并非仅仅是老板一个人的血汗,而是所有员工的真心努力的结晶。这种果实的累积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虽然我们企业是一个商业为主的公司,但是我们的文化却不是商业物品,它是有生命有血液有灵魂的。
曾经在外两年的我也在几家公司上过班,而最后的体会是一个有文化的公司才是一个有发展的公司。而文化的底蕴就是让员工培训,让员工学习。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员工,而员工的价值提升也离不开公司。而在两种互相配合、互相给予的情况下才有发展和上升的空间。
这次的培训每一堂课都很让我受益,学习的是“心”的境界,是做人的道理。每一位上台的讲师都是优秀的,因为都是用心演绎的,而我们也是要用心去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