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篇)

2022-03-28 21:46:0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篇)》。

第一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我有幸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教务主任、副主任、教研员赴上海培训学习。在培训的前阶段,我们分别聆听了杨浦区教育局领导和杨浦区进修学院领导就上海教学常规管理、教育科研、校本研修、课堂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方式、各种活动的开展作具体的要求,随后我、徐华春和岩退被分到了复旦科技园小学。现在就我在复旦科技园小学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对复旦科技园小学的认识

1、学校基本概况

复旦科技园小学创建于2002年9月,是一所建校五年的公办民助学校。从2002年起学校体制正式从公助民办转为公办。学校也从原址许昌路整体搬迁至“城市绿肺”之一的湿地自然风景区――新江湾城。走进复旦科技园校园,只见花木葱茏,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令人赏心悦目。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共有四个年级,一至四年级,每个年级有四个班。学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00平方米。教学设施一流,各种专用教室配备齐全,设施先进。

2、该校办学理念

五年来,学校本着依靠全体教师、服务全体学生、培养个性特长、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更培养了一群勤学好问、积极进取的学生。

3、该校办学特色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将以科技教育和英语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力打造办学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品牌学校,努力争创杨浦区的一流学校。

二、学校的管理制度好

上海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它有一套完善的鼓励教师发展,奖励教师成名,制约教师行为的规范机制,优胜略汰,教师有紧迫感。老师在学生中的学识魅力是真正主宰自己生存命运的重要东西。学校看的是结果,只要学生成绩高,你就可以立足。但我们却看不到教师们晚来早走,离开办公室,都在学校备课作习题批改学生作业,还有严格规定是,去上课不准迟到,压堂和提前下课,他们倡导的是,在相同的时间,高质高量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每一个教师备课的质量要求相当高,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松懈行动。同时他们强调团队智慧,非常重视集体备课。学校除了发挥文化建设这一阵地外,日常行为规范抓的也比较到位。常抓规范管理。重视爱国教育和行为规范,学校要求学生用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讲文明,守纪律,卫生扫除彻底。从学习这段时间看,不论你何时走进校园,总会看到卫生清洁,好温馨的校园。学生习惯的养成方面,他们更是细致,而且形成氛围。学校的物质丰厚,计划性强,人文管理到位,教师对学校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深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生存没有后顾之忧,职业幸福感流淌在教师心中,在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教师们都很珍惜这份工作,同时也热爱自己的事业,教师把发奋进取,爱岗敬业作为不懈的追求。这里的食堂真正是面向师生,荤素搭配实在。学校有专门的体育馆、实验室、心理实验室等。

三、教务工作方面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作为一个学校的教学组织者和管理者,首先应具备的是过硬的专业素质的协调管理能力。能正确定位,努力做好校长的助手,协调好教导处成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1、做到五个流程管理。从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批改、质量监控(即: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成绩质量分析)、学困生的辅导五方面来狠抓流程管理。定期的检查教师的基本工作。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实施新课程领导和新课程设置管理,严格开齐、开足、上好各科,做到总课表、班级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三表”统一。

第二篇:中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xx年我参加了在xx的国家生物学科培训,这既是教育发展形势的新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升教学工作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后劲的关爱和期待。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初中生物学科老师,通过这次“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不仅使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有幸聆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多位教育名家、优秀教师的讲座、课堂实践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使我开阔了眼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谈谈学习后的一些想法:

一、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在以前的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通过培训,使我真正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重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才是重点,因此教师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法指导者。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应当引领并配合学生去积极探讨和学习,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目的。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也要由传统的被动的“添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与思考。过去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必须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中,我认真地把国培精神和具体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生物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发扬我们现阶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在国培中所学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张旗鼓的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教学中体现了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的知识讲授和学科的趣昧性教学。

二、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通过视频领略了各位专家学者来自学术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阐述,无论是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众多专家、优秀教师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看到特级教师们上课时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我想这些都是他们平日里下功夫、花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经验积累,历练了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各位专家、学者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在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这次“国培”使我认识了不足,明确了的方向,更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和实践的潜力。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三、通过培训,增加了与同行间的交流机会

同行交流,共促成长。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生物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学习期间,我们不仅聆听专家的讲座,并且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我们提高自己生物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畅所欲言,提出许多的观点和问题,都是生物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展示、案例研究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加透彻,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反思,提升教学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我觉得受益颇多。从网上的经验交流中,我看到了在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学到了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感受到了教师们积极创新的意识;从教授们的讲座中,我领略了初中生物最前沿的理论,学习了教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怎样才能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活动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新课程强调了“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使我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识,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今后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学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让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虽然培训快要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通过这次“国培”,使我懂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寻求符合实际的教学风格,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国培”,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赖的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在实际教学中,我将积极尝试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新措施、新对策,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对今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经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进取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代替。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我的主角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本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经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明白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我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坚持进取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构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我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我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经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取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此刻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进取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进取实施者。身为教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我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我,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我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我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本事,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今后我会将在那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我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景,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本事,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他山之石,能够攻玉,我必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这次培训资料丰富,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我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我,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我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我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本事,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第四篇:教师集中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英语教师集中培训学习。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为期五天的.提高培训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老师的讲座,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知识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在培训学习交流中,我感觉收获不少,下面将我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通过培训,本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教学思路。

二、提升语言,受益匪浅。

经过五天的学习,我们的听力、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主办方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在快乐、自信的气氛中学习语言,让我们在对话和交流中进行自我纠错,提升能力。

、善用教学资源,营造乐学氛围

网络是现代教学最前沿、最灵通的教学及学习方式。这次培训,每个老师依托网络展开了精彩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

本次培训也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方法,

a. 让学生当“小老师”、“模仿秀;

b. 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c. 情境表演法

d. 儿歌说唱法。

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

四、有趣的学习环境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真正地了解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建立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课堂中应该精心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并通过让学生参与去体验和感知英语,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歌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把单词带进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中,使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兴趣高自然也把新词记住了。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对话,动手制作,形体表演和歌唱等多种形式来展开活动,在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英语兴趣)

五 苏派教育的怡情逸趣

生活需要一点艺术,教育需要一点雅趣。堂前一张画、墙侧的一幅字、案上的一个香炉、掌中的一把折扇、腕间的一挂手串……都洋溢着我们苏派教育的怡情逸趣。

六、认真组织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保障

要上好英语课,教师在课前必须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才能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多方的互动活动。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

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

有效促进教科研氛围,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最实用的问题,完善课堂教学、完善教学工作。

七、在最后一天,在全体辅导教师面前上了一节苏教版的公开课,所教年级是二年级下册的英语,甚至高于天津市四年级的英语水平,可以苏州的教育还是十分超前的,顺利完成了培训任务。

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是我在这次培训上收获的东西确实无价的。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老师的精彩讲座,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在收获精彩的同时,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大放异彩!

第五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训练即将结束,在这十天里,我们认真聆听了在全省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多年的专家学者的讲演。课后我们整理笔记,撰写心得,与其他学员进行一些探讨交流,收获颇多,感慨万千。

今明等教授就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相关问题,及当代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为我们阐释了新课标的发展趋势,并解释了我们一线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今明老师的钻研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态度也使我们深受感动。老先生的课风趣幽默,没有专家学者的架子,有的只是朴实的笑容和宽广的学识,他对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促进中学美术教育深入发展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要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仍需教师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筛选,经过反复教学实践,才能解决问题。

艺术类课程改革,需要一线广大教师亲自参与、亲自实践。决定我们成为什麽样子,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这是他们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诚然,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由于我们安于现状,逐渐形成了教育上的懒惰,思想上的封闭,“不当教书匠,不做研究老师”,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一味抱怨,而要拿出行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懈努力钻研,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强化师德师风,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利用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经过十天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我的思想被洗涤,教学观念被革新,受益匪浅,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透过学习我更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一过程在理论基础、教学技能、教学观念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和转变。并结合专家讲课,反思过去工作中的不足,深刻认识自身教学的不足。这次培训让我们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用生动生动的案例和简明精辟的教学理论,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许多困惑。下一步,我讲三点经验。

听专家讲课,并从中获益。

众多教育界名人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带给我们心灵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尝高水准的“文化大餐”。

经过学习,认识到美术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应该将教学融入儿童的生活,将儿童特有的游戏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转化为儿童习作的丰富源泉。通过画笔记录生活,让孩子们从自己的感官观察生活,并从中体会到生活和绘画的乐趣。唯有追求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爱上美术课”。

包建新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农村学校资源有限,如何利用身边的物品,创造性地上美术课”的问题,教给我们日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例如: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田地里的作物,废物在利用等;没钱买卡纸可以画在黑板上更具个性等等。专家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讲课,让我感触颇深。

与受训人员互动,并从中提高。

每次交流研讨时,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体会。每个主题都能引起组员的热烈讨论,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沟通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视野更开阔,教学技巧也更熟练。所以研讨会的交流充实了我,让我不断进步。我会把自己所学所感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享受教育,收获快乐!

这几天的学习虽然辛苦,但让我感到很开心。本人认识到,只有不断地自我补充,才能适应现代教学模式。众所周知,要给学生一碗水就要有一桶水,如今一桶水已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流活水,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要经常反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经历。以梳理中思考,以行动中学习,这就是我今后的追求。

进入国培,听专家讲课,吸取名师的精髓,这种培训带给我全新的教学理念,带给我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我对教材的教法有了更全面、新的认识。以收获,感悟,热忱,学以致用的态度,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在不断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当快乐老师,教快乐学生。

第六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感受

媒体报道,从今年9月起,浙江省将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学分制管理,学分可通过自主选课、指令性培训、校本研修、其他形式转换4种途径获得。

用学分制来管理教师培训,从管理方式上说是一种变革,从理论上分析,也有较强的可行性。

其一,学分制的核心要素是“选课”,而选课是一种自主行为。这无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培训管理理念和思想,大多数教师应该都能接受。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的教师培训实行的都是强制制度,且与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挂钩。正因为如此,教师培训内容庞杂、形式化严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某些培训项目变成了专家居高临下、高谈阔论的一言堂。

还有一些专家,不熟悉中学学科教学的发展状态和现实困境,不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所讲内容随意不说,还缺乏系统性,有的甚至变成售书活动。前不久,笔者所在的学校请专家来“讲课”,就是这种情况。有人形容,某些资深专家的讲座像风一样吹过,他们侃侃而谈,吹得轻松,而听讲的教师则昏昏欲睡,白白浪费宝贵的时光。这样的培训,难以起到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作用。而对于培训应该调查了解的学生学习需求,专家们就更是不清楚了,怎么能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效益?有教师戏言,培训结束了,钱花完了,专家口中那些动人的理念还是难以落实到教学里,还是静下心来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要紧。

不可否认,有些培训项目确实很好,能使教师学有所获,但根据我十多年来参加培训的经历,好项目不多。一般而言,教师培训遭到吐槽的多,受到认可的少。因此,再好的培训制度,也必须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否则,极有可能变成劳民伤财和穷折腾。而实行以选课为核心的学分制培训管理,可以解决以上培训问题。

其二,教师发展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多样性、持续性和终身性等特点,培训实行学分制遵循了这些特点。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的需求是共同的,但有的因专业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不同而出现了一些个性需求,因此,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培训所有教师。在我国中小学,有些基层教师的水平实际上达到或超过了某些专家。如果对他们也采取一般的方式培训,无疑是浪费他们的时间。浙江的学分制管理办法中规定,“参加教科研活动,承担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教师,其工作可以转化为学分。我建议细化考核时,应该把教师自主教研所获得的成果,例如论文、课题报告以及发表的其他文章等,均列入学分转化范围。

从以上分析看,实行学分制,可以解决过去教师培训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但是,要设计好学分制管理制度,恐怕还得综合考虑培训课程或项目、实施过程、学分转化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培训效果。

诚如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叶丽新在《解析教师培训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教师培训问题虽然较多,但是总结起来也就三方面问题,即“谁在培训?培训什么?怎么培训?”那么,学分制能否科学地回答这样的问题?目前尚难以做出明确的回答,因为学分制的实行效果,还有待培训实践的检验。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导师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心得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