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22-02-27 19:14:2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__年11月2日星期五,我们在唐__主任的组织下,在滨湖小学进行了第三次数学新教师培训活动。这次培训不仅有孔__和陈丹老师为我们展现他们的课堂风采,还听取了吴老师与我们分享的宝贵经验,唐主任更是给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评价。

先在孔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反应快,教学过程很流畅,课堂效率高。在这节课教学新的内容前,孔老师先让学生复习了有关八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九的加法和减法,并且会做了相应的习题。接着我们又听了陈丹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

这节课在开始之初,陈老师通过kFc的缩写,车牌等生活中的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字母表示数引出今天的课题。接着陈丹老师通过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a×3表示摆a个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课堂活动不仅解决了如何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也解决了字母表示的数有什么要求。同学们还掌握了简便写法,并且自己总结出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整节课行云流水,重点突出。

接着吴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小型的经验分享会,听后也是受益匪浅。吴老师说,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复习导入的较多,或者由数学活动经验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讲建模,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讲清知识点,讲清典型问题的模型,讲清解题技巧,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画图、排除法等策略。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练习的习惯,拍养学生的作业习惯。吴老师特别强调估算是一种帮助学生验算的好方法,好习惯,不要为了估算教学而教学,要将估算贯彻到教学中。

接着唐主任就两位老师的课堂以及吴老师的发言进行了概括。唐主任提到要将数学教学结构化,将知识融通,关注深度,广度,厚度。新教师在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就要经常思考怎么教,如何教,教什么。只有不停的思考反思才能有相应的进步。

总之这次培训对我影响深刻,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经常思考要教什么,怎么教,并且要将教材内容内化,融会贯通,希望有一天能将数学教学结构化。

第二篇:吴老师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走进吴老师的艺术课堂

老高川学校

郭小燕

我在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已经2年了。在工作之初,我便正好赶上了新课改,这学期,我们学校又开展了构建有效性课堂的活动,使我再次对新课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老师的魅力和教学的艺术。

吴老师为我区老师现场作课《搭配》吴老师整堂课下来,学生快乐开心极了。在愉快中学到知识,记得吴老师在上课前,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特意问了同学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喜欢玩还是喜欢上课?同学们异口同声:“玩。”吴老师顺势:“那咱们就一起来玩吧。” “ 噢,同学们你们每天早晨起床都干什么?”学生回答“上学去”,吴老师微笑着说“在起床之后上学之前你们都在干些什么?”学生回答“穿衣服、吃早饭”。“哦,对了,在这里有没有数学问题呢?”出示衣服图片。吴老师就是在如此自然轻松的谈话中导入了新课。没有花哨的课件,也没有动听的音乐,却让我感到了数学课的真实性。

在新课伊始便制造了认知冲突,两件上衣和一条长裤、一条短裤和一条裙子有几种搭配?学生猜的情况不一,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新知学习,接着便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把他们请在黑板前一一展示,3种搭配、4种搭配、5种搭配,让学生自己总结特点:“乱了”.“糊涂了”到后来的“全出来了”.6种的展示之后让学生明白了怎样才能不乱——有序——全。让学生自己建模,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学习新知,总结出要有规律的搭配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与此同时让学生建立了数学模型。吴老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只是他们的学习的向导。

在教学过程中,她的课有的只是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是的,当一个老师挚爱教育,用生命上课,不但你感动,大家都感动。用吴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让每个学生有尊严的留在集体中”。课堂上吴老师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关照课上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不知不觉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并把我们也带到了数学教学的崇高境界。这正是她独特的教学艺术所在。

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的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个性、有思想、不盲从、不渲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

是啊!走进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一定会深深地被学生会学、爱学的热烈学习场面所吸引,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跟着吴老师一步步走进那充满生机的数学王国。课堂上,同学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吴老师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使学生们感受到鼓舞和激励。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很多学生听吴老师讲课都不愿意下课,很多老师听了吴老师的课都说:“这是一种艺术”。为什么吴老师得到这么多孩子和家长的喜欢?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专家与老师们的认可?当你走近她的时候就会找到答案:“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吴老师教育思想的核心。吴老师以优秀教师人格的魅力、精湛的教艺以及独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的确,“一切为了孩子”,是一个成功教育者的秘诀和法宝。

自此给我也好好的上了一课,让我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了更为深刻贴切的体会、感受: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而不该是让学生在配合教师完成教案,学生对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不仅是一种“发现”、“吸收”,而且是一种创造。比如,这堂课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书本上讲解的比大小、轻重等,还通过各种方法自己发现了,物体之间颜色的明暗、表面是否光滑等不同特点。

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当“平等中的首席”这个角色,不仅要学会积极地旁观,在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另外还要力求做到: “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的机会; 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 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 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 开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表现的机会; 开放学生的教材,提供凭借的机会;”

从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了我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点,也让我在实际教学中逐渐成熟、更加充实,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会紧跟时代的步伐,虚心学习,以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共同奏响新课改的乐章!

第三篇:学习吴绍萍老师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吴绍萍老师事迹心得体会

园里组织向全国优秀幼儿教师吴邵平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对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的学习,她那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真诚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同时也让我们感悟她那平凡中见伟大的师表风范。

通过学习,使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微小的细节不能忽略,因为它是关于学生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是好教师的共同点,有了这颗爱心,你才有资格去教你的学生,对学生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作为幼教园地的一名普通老师,成长为年级组长,到园长,吴老师从普通的路上走来,走出来了一条不普通的路。学习后,发自内心的想以吴老师为榜样,争取去做一名“四好”老师。我们经常在学期结束时,评定学生为“三好”或“五好”,老师也应该有个“四好老师”的评定,这“四好”从哪里来?就是从吴老师的事迹中来,那四好就是:师爱好,勤学好,教研好,帮传好。我想,作为一名老师,不管是在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只要能达到“四好”这个标准的老师,那肯定是一位好老师。

吴邵萍四字箴言里第一个就是“爱”,吴邵萍对园里所有的老师第一个要求“发自内心地爱孩子,这样孩子才会亲近你,喜欢你,粘着你”。幼儿园里孩子更需要我们细心关爱他们。是啊!当我们去跟别人索取的时候,我们自己又付出了多少。从此在和孩子说话玩游戏时,我都主动蹲下来和幼儿交流,这样的视线是平的,让幼儿更有贴心感。

吴邵萍第二爱就是爱园里的姐妹,自己就像一位大姐姐照顾好身边的每一位教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当我看到,吴老师在父亲住院从未请假时,我又自问: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困难时,为什么就没有那样克服精神?

吴邵萍在她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之处彰显出伟大人格。她经常鼓励年轻教师“不要怕,不要退缩”。

吴邵萍的爱园精神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从未因家庭的原因而影响到工作。态度决定一切,作为一名幼教岗位的新成员,我更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做事,把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事,用态度补上去。幼儿园里的领导总能为新教师着想,让新教师和优秀教师结对,并且为新教师提供了很多的学习机会,让新教师在遇到困惑时能及时得到帮助,使新教师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在这条成长的路上,我也受到了这样的待遇,给予机会、给予鼓励、给予帮助,让我得以和年轻教师同进步同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想教师只有尽心尽职才不愧拥有这样的称号。

推荐专题: 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吴老师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