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戏曲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4-07-24 12:49:3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戏曲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戏曲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第一篇: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8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沂南县小学音乐教师暑期培训”活动。此活动由沂南县教研室组织主办、沂南县教育体育局、沂南县小学教研室承办,活动在沂南县第一职业中学拉开帷幕。来自全县各学校教育一线的67名音乐教师参加了培训。受县教研室的委托在培训中我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了《怎样听课、评课》,在听评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案例,更为形象直观的让老师们了解学习。培训中观摩了我县参加临沂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的三位老师执教的公开课,还观摩了三节第五届全国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优质课等。一天的培训内容紧张而充实,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规格高

这次暑假培训学习县教体局安排在沂南县第一职业中学举行,学校为了搞好培训活动,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电脑,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本次培训中我们音乐学科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把整个培训内容制作了ppt课件,让培训的老师们形象直观的学习记录。还观摩了三节第五届全国小学音乐优质课一等奖课例,我想这是历届培训历史上没有过的。县里培训学习观摩省级市级的课就已经很不错了,可以说国家级的讲课比赛老师们是从来没有听过的,培训中老师们都认真听,认真记。学习兴趣很高。

二、学习内容丰富

首先,我领着老师们学习了《怎样听课评课》,我把这部分内容制作了ppt课件,在讲的过程中让老师们清晰地记录听课评课的步骤及要点,注意事项等,并针对内容展开讲解,用外出学习和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形象生动的展示给老师们,与他们互动交流,老师们听得非常认真,笔记也很详细,特别是年龄大的老教师学习兴致更高,我很受感动。

其次,观摩了我县三位老师执教的优质课,由于培训在假期中,这次执教和以往有所不同,不同的是培训的老师来客串做学生,进行了角色转变,台上的老师和台下的“学生”配合的非常默契,跟随老师做律动表演,优美的歌声,在听课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了音乐课带给自己的乐趣,把自己融入到了其中,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不仅学会了歌曲,通研了教材,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优秀的教学方法。

再次,观摩了第五届全国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课例,《噢!苏珊娜》、《匈牙利舞曲》、《雨中》这三节课,我看到了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孩子们在玩中学,非常的开心。这些课,教师注重异国风情的音乐教学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教学富有激情和美感,赢得评委和全场观摩人员的赞赏,带给孩子们艺术的享受与快乐,并获得音乐审美与表现能力的发展。

三、互动评课扎实有效

在此环节中,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经验,真正做的了音乐教研的“真”评课。这次互动评课中我对三节优质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1、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的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音乐教师高荣带来小学三年级的《噢!苏珊娜》,就对这种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做了尝试。这种开放式教学首先体现在她的设计理念之中。高荣老师通过提供开放性的'、多通道的学习素材、精心设计体验活动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听觉、视觉和肢体律动,以及即兴创作和综合表演,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歌唱、开放性表达并享受音乐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教学目的。

为了达到此目的,高荣老师并未囿于课本中所提供的教材歌曲《噢!苏珊娜》的简单学唱,而是精心挑选不同版本、不同语言的《噢!苏珊娜》歌曲音像和音响资料,通过感知欣赏,为学生营造一种具有特定氛围的情境渲染,体验特定情境;之后,又分别选用了吉他弹唱、黑鸭子合唱组合的录音、录象,并运用吉他、牛仔帽与美国乡村周末晚会的(形式)产生联系,开放性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获得音乐学习的愉悦和成功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高荣老师的《噢!苏珊娜》的教案,对她的教学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有所了解,但我这里特别想通过这个教案设计和她的现场教学对教师、学生和课堂活动在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教师要有开放性的理念和开放性的设计,其理念基础是学生的学,而不是限于教师一人的单向设计和教授。要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学,考虑到学生如何能有效地运用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其次是通过师生沟通与合作,以开放动态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说,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不仅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更成为推进学与教活动不断深入的动力。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堂课只是机械地遵照传统的教学环节去学唱《噢!苏珊娜》,如发声、基训、解决难点,读歌词,读谱,演唱,将会是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而高荣老师这堂课创设的课堂活动和所运用的教学素材似乎早已超出了学唱这首歌曲本身。且不说高荣老师的以歌唱为主、以舞蹈、律动、节奏声势为辅的多元教学手段;也不论她从拍手、跺脚、模仿到组合的节奏填空式的歌曲伴奏以及对音乐节奏符号意义的立体体验学习;我们仅从她设计的通过学生讨论而得的出“黑鸭子合唱组合演唱特点”和引导学生对比“断唱”与“连线”的不同演唱效果和力度强弱的音响对比,以及对美国乡村周末晚会中交际舞礼仪常识的体验都远远超出了《噢!苏珊娜》传统教学的常规内容。

可以说,通过高荣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可以使我们对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有如下理解:那就是开放式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材料的来源要丰富多样化;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体现合作型、分享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能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作为学习的动力。

2、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储百春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匈牙利舞曲》,本节课尽管只用了一个音乐材料(匈牙利舞曲),但深入挖掘了作品内涵,从速度、力度再到旋律,从演唱、表演到学谱,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并切实有效。如体会匈牙利舞曲的特点,速度时快时慢,力度时强时弱;体会带附点的旋律对音乐有一种向前推动的感觉;还有关于作曲家勃拉姆斯及乐曲的创作背景了解等。

教学中渗透音乐文化“你们听过音乐会吗,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听音乐会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不能随意讲话……待学生交流完后,老师又补充,听音乐时你可以随音乐轻轻摇摆,每个节目演出结束的时候要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演员的尊敬。当音乐会的录像欣赏完后,老师又带领大家热烈鼓掌。如此几句短短的话语导入,一次热烈的鼓掌,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音乐文化的气息,真诚而友善,提高了

学生的欣赏品位。除此之外,教师在介绍曲家勃拉姆斯时也是这样说的,“我要隆重地向你们介绍一个人,他就是这首乐曲的作者一勃拉姆斯。”随后介绍了作曲家的创作经历,让学生对乐曲的创作背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切艺术实践体验为旋律进行特点做隐性埋伏在乐曲分段赏析过程中,通过配声势,肢体参与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进行了对音乐要素、主题旋律的分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匈牙利舞曲》尽管只有二部分,但第一部分中却包含二个主题音乐,而第二部分旋律也有时快时慢,时强时弱的音乐变化,因此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充分完整的欣赏不是那么容易,更别说是记忆旋律。但储老师设计的第一环节从开始的听辨情绪,主题哼唱,过渡到附点节奏的对比视唱(要求视唱时身体坐直,眉毛竖起来,喉咙打开,把声音放出来),让学生充分体验匈牙利舞曲音乐热烈、开放的情绪。第二环节欣赏第一部分主题B,引导学生听辨主题并在乐曲热烈时拍手,速度变化时点手心,简单的动作立刻有效地让学生关注了音乐的发展变化。第三环节聆听第二部分主题时,采用了听音排序的游戏,既让学生克服了听觉疲劳,又了解了旋律的每个乐句。第二部分欣赏中,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歌曲旋律,又通过自编歌词演唱、舞蹈等教学活动,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简单化了主题读谱的难度。第四环节整体欣赏时,用卡片红、黄颜色表示乐段也是非常有效。,本节课真是“层层包着,节节推新”。

3、重庆市人民小学谢晓梅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雨中》,教师以沉稳、老练的教学经验及良好的个人素质,紧扣音乐作品的音乐性和教学的审美性,及时调控课堂,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引导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美感,在培养学生初步的合唱能力方面收到明显效果。以上举不胜举的精彩教学,让我们回味无穷,惊叹不已。

四、培训学习体会

1、国家级音乐优质课的优点是:

⑴、思路开阔,方法创新,突出了音乐为本,以人为本。

⑵、课型多样,有唱歌、欣赏、综合课等。

⑶、风格多样,从国内到国外,从高山到平原,从汉族到少数民族等,多姿多彩,

⑷、教学方法丰富,有特色,有创新,教学有效。

我被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所折服。体现了执教者出色、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每位教师,都有绝活,器乐、声乐、舞蹈、创作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十分出色,令人叫绝。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高水平的个人素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让我看到了自身素质的不足。

2、我们的音乐课与国家级课的差距

观摩中,我们也看到了我们设计教学环节与国家级讲课教师的差距。听我们的课感觉执教老师一节课非常累,一节课一直领着孩子们学习,教师不放手的现象;国家级优质课老师们教材挖掘的深,一节课游刃有余,那就是开放式课堂教学,学习材料的来源丰富多样化;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体现合作型、分享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能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作为学习的动力。从学生的收获和表现上看到,课堂教学效果是如此地令人感动和信服。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的表演,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我们看到各地区的差异和不均衡性,各地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不齐,所以我们要学会“拿来主义”,加速自己的成长。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多向发达地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听和看,多听专家讲座、多看杂志论坛、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看优秀课例;教师的成长最关键还是要学会思考,课前思考如何上好一堂课、课中面对突发问题要学会思考处理、课后的教学反思更不能少。这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要使学生体验成功喜悦,提供“适合”学生兴趣,有“价值”的东西,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塑人。相信,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的教育,不能通过模仿来获得,是创新的。综观这些课堂教学,教师们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给我们创设了一堂堂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泉。

总之,我们就应该广开思路,把专家的点评看作是对教学的一种“诊断”,使我们了解每一节课中的优点与不足,从中提升自己的认识与教学水平。不断加强自身音乐方面的专业技能,要与时俱进。学习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这次全国现场评比课评委王安国教授和曹理教授的话。王安国教授提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操守与音乐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专业水平”;曹理教授说“创新、再创新、在创新中进步;反思、再反思、在反思中寻求突破”。让我们用这几句话共勉吧!

第二篇:戏曲进校园心得体会

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听戏是他们最高的享受,在悠久的岁月中,戏曲在逐渐的演变,也在不停地拓宽视野以及创造新的种类。

然而,随着现代电子时代的到来,流行音乐似乎成了人们的首选,戏曲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地走出了我们的视野。

周三下午,我们迎来了一个有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当然就是“戏曲进校园”了。刚一入座,就被那有趣的讲解和生动的比喻吸引住了,戏曲,将生活中的平常动作进行渲染和艺术化,让我在心中大呼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造诣。

看!老师开始唱了,细腻而又柔和的声音好像拐了十八道弯,缓缓流入我的耳朵里。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经常开着电视,放着戏曲,我只当是烦人的噪音,根本没有认真的听过或者去仔细的看过。到现在发现了其蕴藏的真正的艺术美,真的是后悔当初啊。

我们是河北人,自然不能忘了本,老师在讲完国粹京剧后,又细细的讲解了一下河北的地方剧种――河北梆子,这还不是主要内容,最主要的就要属发源于唐山的评剧了。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位戏曲名家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唱相同的戏,唱出来的味道、感觉也各不相同,这就是在戏曲中听到的各种不同的派别。实在是有趣。

讲完这些之后,老师又向我们描述了一下中国戏曲现在的.处境,真的是不容乐观,戏曲的演唱家,国家的非物质遗产保护部门也在不懈的做着努力,只是希望中华民族这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不要就这样没有了后代,我们这些祖国新一批的花朵,也要担负起这传宗接代的重要使命!

仔细想想,这些话实在是那些艺术家发自内心的呐喊,我认为,我们确实应该让这个垂暮的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了。

第三篇: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5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宣城市教体局举办的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提升班的培训。本次培训班特别邀请到了来自湖南的多位专家授课,培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由专家老师和我市老师分别教授示范课;二是音乐课例的解读及情感歌唱教学的方法;三是合唱指挥培训。三位专家老师给我们一线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带来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向,培训时间虽短,但丰富的培训内容却让我收获满满。

一、本次培训让我的教学理念获得了更新

在听了湖南专家老师示范课《酒歌》一课后,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完全颠覆了传统音乐教学方法,45分钟的课堂上没有出现过一个音符、一个节奏,这种大胆的尝试,特别是在示范课的环境下,是我想都不敢想的。这也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导入,去铺垫,去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实践,不脱离音乐,不枯燥乏味,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新歌教唱环节中,甚至回归了最传统的口传心授,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这种教唱看似“老土”,却最直接,最有效,它是建立在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歌曲情感和乐趣之上的。在评课环节中,有学员提出了为什么没有出现音符,是认为唱谱不重要吗?老师的回答首先肯定了唱谱的意义,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必须体现出来,她特别强调了“感性”一词,音乐是充满感性的,让学生充分地体验音乐情感,熟悉歌曲旋律,再回头进行唱谱练习。而反观我们的音乐课堂,千篇一律的初听感受,作者和时代背景简介、跟琴唱谱等等环节,缺乏创新,失掉了学习的乐趣。

二、优秀的课堂教学不能缺少专业理论素养

在听了歌唱教学方法一课后,我对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往,我们总认为音乐老师会弹、会唱、会跳就可以了,但忽略了会思、会说、会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游戏中学,不是突发奇想的某某游戏,而是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老师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做后盾,学会运用经典的教学方法,如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等等,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符合课程内容和目的的小游戏,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三、合唱指挥技术得到了提升

在本次培训中,来自湖南大学唐德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合唱指挥课,对合唱排练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解答,详细的教授了指挥的基础知识,介绍了合唱排练中的`很多理念。比如选拔团员的问题,选曲的问题,还有不同声部的音色问题等等,给了我很大启示。

唐老师强调了指挥的重要性,这就给指挥者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从基本的站姿、手势做起,从基本的拍子、拍点做起,让我对指挥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除了要有专业的指挥知识,还要有对音乐的作品的理解力,从曲式、和声做起,认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做好排练前的案头工作。此外,还要具备知识的延展性,比如合唱指挥就必须对声乐有所学习,这在唐老师排练《黄水谣》时就很好的呈现了这一点,混声合唱中的各声部的音色问题,咬字、归韵等问题。经过唐老师处理立刻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让我印象深刻。这也是我们平常很容易忽略的问题,我们只看到了“和谐”,却忽略了“层次”。唐老师的课传递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还有对合唱指挥认真专研的一种态度。

几天的时间虽短,可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启示,是对音乐教学的专研态度,是对音乐教育发展的一种前瞻性思考,未来的我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一位有思想、有创新、有能力的新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

第四篇:音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教学应着重考虑到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万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音乐论坛。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简谱的概念。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三、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把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情趣,无形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目的。在优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唱跳,既使学生情绪欢欣饱满,又培养了他们即兴创造能力。

四、电教渗透直观表达,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我们将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实际情况去更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学,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戏剧绘本教学心得体会

以前,我以为戏剧的就是戏曲,枯燥无味的过时艺术。真正接触戏剧是在大学――《戏剧鉴赏》课里,仅仅十周的时间,却有着十分丰富知识含量,让我深深了解到了戏剧其实并非只有戏曲,还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以及相声等等,戏剧也并不是枯燥无味,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美,真正的灵魂。真正的戏剧鉴赏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广博的知识,鉴赏美的心灵去欣赏,去体会,发现戏剧其中的美妙与艺术。

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1.娱乐功能.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是促使广大观众走进剧场或戏院的根本动 因。戏剧自身来说,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从最初的傩舞娱神,到之后的角抵戏、参军戏、滑稽戏等,逐渐地由娱神为主转变为以娱人为主,在此过程中,戏剧的娱乐功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只是娱乐的对象由神变为人。人逐渐成为戏剧艺术的欣赏主体和接受主体。因此,戏剧就更多地考虑人们的娱乐因素,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使人们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欢娱。2.教化功能.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但决不能认为它是戏剧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功能。戏剧的娱乐功能只是把观众引入更高接受层面的必要途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优秀的戏剧,内容往往以情至圣,以真至诚,从而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孟子云:“仁言不如仁声人人深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看一台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戏,比听一场报告受的教育还要大。戏剧的教化功能 ,就 内容而言,体现在其张扬社会理性,描写人间至情,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主题3、传承功能.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承、行为传承口耳传承以及视觉传承等等。而戏剧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其传承也遵循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1、口头传承2、行为传承3、视觉传承.上述的3种功能 。只是戏剧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一些最主要的功能。但它决不是戏剧的全部功能。戏剧的社会功能是以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其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以顺应时代和社会的潮流,这是戏剧功能的立身之本。也是戏剧的昌盛之源!

从戏剧的基本常识,戏剧史,到戏剧创作的方方面面,给我们了戏剧的宏观印象。尤其是在课上观看的优秀戏剧代表作《雷雨》,《茶馆》,《在路上》很直观得将理论立体展现在我们眼前,高中课本上的《雷雨》终于从平面到了空间,它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雷雨》具有一种独特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 其深刻而丰富的悲剧意蕴。

戏剧冲突,是指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特征、高度典型化的矛盾冲突。在《雷雨》中,表现为多方面:

1、戏剧线索的明暗交互,剧中情节线索纵横交错,侍萍、周朴园、蘩漪、周萍、四凤,五个人当中有四层婚恋关系,如此关系决定了矛盾冲突的尖锐复杂。剧本中周萍同蘩漪、四凤两人的爱情纠葛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则是一条暗线。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矛盾冲突。剧中八个主要人物可以归结为四个三角关系的爱情、婚姻矛盾:侍萍、鲁贵同周朴园的关系:周萍、繁漪同周朴园的关系:繁漪、四凤同周萍的关系:周萍、周冲同四凤的关系。这四个三角关系相互交织,矛盾冲突愈演愈烈。

2、从属阶级的尖锐对立。《雷雨》中周鲁两家有着很明显的阶级对立关系。周朴园、周萍与鲁大海是有着血缘关系的父子、兄弟,然而剧中更直接的关系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人物心理的跌宕起伏,在整部戏剧里,心理冲突也是个重要的方面,深刻显示出人物内在的复杂性。例如。鲁四凤在母亲要求她一同离开周家之际,她的内心十分矛盾,一边是崇高的爱情,一边是不能违抗的母命,究竟该如何取舍虽然后来她决定放弃爱情,从母命。可她优柔寡断,尽忠尽孝,毫无主见的人性特点还是一览无余,给广大读者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

《雷雨》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在不到24个小时内,三个女人和五个男人以悲来化解所有的主要矛盾。以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展现悲剧的进程,透过明暗交叉的线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同阶级的对立,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读者(观众)似乎可以触摸到这个悲剧链条上的每个环节。作者向读者(观众)集中展现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涩酸甜,演绎了一段人生悲剧。一出人性悲剧。而这悲剧正是通过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酿造和显现的。 除了《雷雨》这种经典的戏剧外,我们现代的戏剧也别有风味,独具魅力,好比近年来十分火热的《武林外传》。2006年,大型古装类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道路与生存状况。在《武林外传》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剧中间离手法的运用。《武林外传》中间离的运用“间离”是德国著名理论家布莱希特专门创造出的一个戏剧术语,即把人们所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然后再重新熟悉。“间离“作为一种方法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1)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2)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剧中人。《武林外传》中间离效果被得以多次运用。如:视听语言第53集末尾众人假扮阴曹地府审包大仁之后,大家突然从戏中表演的状态转到戏外自然的状态。秀才说“干吗每次开工都这么晚啊”,掌柜的叫“灭火器”,老白说“熏死我了”。然后镜头转向工作人员包括导演,记录了这场戏结束,...... ” 《武林外传》内容上的先锋戏剧因素――解构与反讽对经典的解构是先锋戏剧的惯用手段,经典也成了他们可以随意游牧的水草或者随意涂抹的洋皮纸。无论是结构、创意、拍摄手法、台词、剧情等,它都是对90年代中期《我爱我家》创作模式的一个超越,对新世纪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我认为戏剧除了舞台剧独具魅力外,相声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通过《戏剧鉴赏》这门课,我了解到了:相声(Cross 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艺术与平常的戏剧艺术有很大不同,相声中的“情节”是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因此,相声的内容使人感到是不确定的。相声的包袱常常给观众提供假象,而将真相隐藏起来。这样一来,就促使观众主动进行思考,因而加强了双方之间的思想交。这种来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见,既构成了相声形式上的特点,又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的来源。在这里,演员的一切言谈话语都要接受另一个演员和广大观众的严格检验,他的种种故弄玄虚、自相矛盾、荒诞夸张、逻辑混乱的话语都逃不过观众的耳朵,他往往因“出乖露丑”受到哄堂大笑,处于“下不来台”的“尴尬”境地。观众则通过笑声感觉到自己在心理上的优势,并在笑声中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相声的欣赏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而相声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推荐专题: 培训心得体会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戏曲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