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加微课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参加微课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六篇)》。
有幸接到幼儿园邀请,12月23日早上我来到小2班和孩子们共同上了一节课,非常开心。
很感谢幼儿园给我们家长创造了一个角色体验的机会。作为孩子的家长能被老师们请来“助教”,首先我觉得很荣幸,二则觉得这样才是真正起到了家园合作的桥梁。大赞!!
当所有孩子都就座后,在老师的介绍下,孩子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这位“新老师”的到来。孩子们都好热情,一点都不怕生,活动时能和我互动得很好。庆幸娃娃们给足了面子,哈哈!
根据老师前期的安排和准备,这次和小朋友们互动的活动内容是“一起装饰圣诞树”。
首先给宝贝们简单的讲解圣诞节的来历。告诉他们圣诞老人会给表现好的小朋友送一份礼物。然后跟宝贝们一起看漂亮的圣诞树图片并进行讨论。最后,拿出一颗光秃秃的小树问小朋友漂不漂亮。果然好好配合的说不好看啊!!呵呵。很喜感!然后拿出事先老师们准备好的小礼物卡片。交给宝贝们涂色,挂到树上。先画完的小朋友们可以优先在礼盒里挑选漂亮小礼物挂到树上去。这之后的互动真是的一片混乱。幸好‘真老师们都在’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啊!
最后装饰完的圣诞树真的好美丽啊!又或许是我们都亲自参与的。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一颗树!
最后给每位小朋友送去一个小手工树的礼物以做纪念。
非常高兴有这次走进课堂的机会,让我们家长体验了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快乐,看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看到他们无拘无束,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但“自由”的很有秩序。
所以,真心对幼儿园老师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孩子们托付给你们是正确的选择。
2**年4月11日至4月14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前往四川的培训小组。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无论是聆听龚雄飞院长的以“学本式”课堂为主题的专题报告,还是去参观以“创造教育”为办学特色的重庆巴蜀小学,或者是参观“课程整合”改革进行的比较彻底的重庆谢家湾小学等相关内容。我都感触颇深,不得不说是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粗略地谈谈我的收获。
如果说去年的广州“升本教育”之行,让我树立了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注意在平时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模式。那么,在本次的四川“学本教育”之行后,我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知道关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容易出错的许多具体细节问题。比如教师应该如何设置需要课堂问题,如何去判定这个问题是否需要小组合作。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及通过小组合作,如何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全部学会。
由此,结合本人教学中相关问题,引出以下思考:
一、 备课时,避免把“学案”备成“同步练习题“模式。
龚雄飞院长说,我们教师平时上公开课前,总是有种误区,也往往会下发三样东西:教案、学案、同步习题。他建议“教案“之说法应该消失,我们教师只是需要备一份”教学设计“。 备课的关键是,我们要备学生怎么学,即把学生怎么去学每项内容的学习方法都背出来。比如,我们呈现一个数字问题,让每组学生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如果教师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基本上是每组的每位学生汇报下自己的方法结束。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出细节,有明确指令,比如让小组长主持,询问三个问题:”每个人说说你们怎么找出来的?”、”我们小组的共同意见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通过这三个问题,每组的每个学生不仅学会了别人的方法,并且会将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做出对比,达到意见整合,形成共同观点。由此,我将在之后的备课中,要刻意关注去备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避免让学生“假合作”,进行真正有效的“真合作”
第一,我们教师提的问题,设计的问题是“难度适中“的问题,它刚刚超出了个体能独立解决的范围,真正需要小组谈论,集中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 龚院长说才是需要以小组形式来进行的问题。平时我们存在的弊病是,为了 “小组合作”的这个“形式”,我们老师进行了各种“假合作”。根本不注重问题是否有难度。 龚院长还指出,尤其是那些“不需要思考,加工,只是在课本上找到信息的”问题。我们老师还在装模做样的让小组合作学习。仔细
思考,我确实在教学中也犯过这样的错误,知识刻意在乎形式,忘记了合作是否具有必要性。在以后英语教学中,一定认真关注这个问题。
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即教学的主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需要合作。平时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活动为了产生所谓学习效果和气氛,本人确实有过这种动不动就把一个问题变成了小组合作的模式,从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从而在练习到重点难点时,学生由于时间不足没有充分练习和展开,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想,从这次培训之后,我将力争避免这种情况,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注重重点多合作,非重点少合作,或者不合作。
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小组长较好的主持和引导,小组上台展示交流就无法达到应有效果。小组长该怎么组织讨论,该用什么样语言来引导谈论尤其是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准确的“预设问题“,没有教师好的预设和引导,学生就没有”真正的生成“,也不会发现该发现的问题,无法引起小组谈论。小组长的职责有两点,其一是组织有序交流。平时我们的小组合租是让好学生先讲,其余的补充或者聆听。然后龚院长指出,正确做法是”弱者先讲、中者补充、优者总结“。这样让后进生有充分学习机会。其二,组长要用教师预设过的准确语言来进行引导,以此来完成学生观点的呈现,讲解和交流互学,从而完成小组意见整合。我们平时小组上台展示,基本都是方法的一个个罗列,小组内部的谈论也只是相互罗列各自观点,没有讲出观点形成的过程来让别的同学学习,也没有把观点或方法进行小组内整合。由此,本人清楚了以后的改进办法:首先设置明确互学任务,小组长带领依次发言,之后小组意见整合。最后才是上台交流。
总之,正如龚院长在报告中提到的,真正的小组合作需要有三个过程,即分享思维、整合观点、解答释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把教师作为传授者职能排在第一位。努力发挥教师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职能,注意多指导,帮助,而不是满堂灌。正确的引领需要在课前认真研究学情,备教材,备学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没有好的“教师预设“,就不会有学生”较好的生成“。
三、 关于课程整合,我们做为教师个体,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参观了重庆的巴蜀小学和谢家湾小学后,我深深触动。真的明白所谓课程整合并不是仅仅一个口号,而是我们这里做的还不够。我们教师从观念到行动都没有到位而已。谢家湾小学的课程设置是上午上文化课,下午校本课程。每天下午学生足不出校园,就可以免费学到自己的爱好,犹如进了培训班一样,天天快乐持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参观完那些教室,我在想如果本人在小时候也这样上课,那该多开心和乐意。可是反思我们这里,为什么施行的困难那?我想主要是我们自身问题,我们教师素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比如每位教师除了专业课还要去带着学生上一门特长兴趣课。我们的问题是,除了专业之外,爱好特长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去教别人了。如果能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让我么教师自己先提高,学会培养一项兴趣爱好,我想我将会非常乐意去把她交给学生,因为没有人不乐意天天去发展坚持自己的爱好。首先有了多才多艺的老师,才会有多彩多艺的学生。
在培训期间,看了一节“找规律“的课堂视频,上课开始,那位教师边拉手风琴,边带着学生享受音乐美好,开始我以为是音乐课,之后一会儿才发现是数学课。觉得这样的模式真是有创意的好课堂。看来,课程整合真的需要教师开动脑际,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才会有好课诞生。课程整合真的不只是口号,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如果每位教师都去尝试,那会是怎样的美好画面。 这次的四川之行,本人受益良多,也找到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增强了信心,争取以后教学中努力改变自我,并将继续钻研教材,践行“学本“理念,早日让学生受益。
暑假里,读了《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一书,我对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适合现在教学的新教学法。我真切地感受“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个个新的理念清晰地冲击着我的视野,微课程研究真的是一种学习的新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翻转课堂我理解的是改变教学模式,从单向的讲授,改为通过在课堂上发现问题与小组同学互动,启动孩子们思考与讨论所学,结果孩子们对学习内容了解的正确率提高一倍。以往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信息传递”,并把这一过程放在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在课堂上;但往往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以前都把这一过程,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中。结果本来应用于师生互动、孩子们互动交流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的传授了。不善于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尤其是不擅长问题引导。老师常常习惯主宰课堂,好像自己不讲学生就学不会似的,教师往往用自己与学生的互动去取代生生互动,使协作探究流于形式。当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往往不去引导学生“质疑-阐释”,而是忙于指出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书中有很多事实证明,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注定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这次的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更便捷和容易,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模式,而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吸收内化”,也就是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的过程放在课堂里。课堂上,孩子们之间的互助教学能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使学习正确率增加一倍。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以前,知识内化的过程都是放在教室外,那时候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容易因没有人协助,而产生挫折,丧失学习动机和成就感。但如果把这两个过程颠倒过来,学习成效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翻转课堂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我们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设,鼓励家长和孩子们尝试用新方法来学习!孩子们在家里借助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进行学习,课堂成了孩子们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地方。以往传统的课堂,孩子们先在课上学习知识,再在课下巩固、消化知识。由于有的学生课下偷懒,没能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导致了困惑越来越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成为了学困生。而翻转课堂的好处就在于教师利用微视频来传授知识,帮助孩子们学习。微视频可以随时暂停、倒退、重复、快进,适合孩子们个性化学习。以前,我们认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而翻转课堂则打破了这种说法。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工作要在孩子们学习之前完成。老师要做出适合孩子的学习任务单,帮助孩子们学习的微视频。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下足功夫。
微课程教学法就是意味着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课上将不能演教案,而应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指导者。课堂上,除了课前检测外,教师还应设计进阶作业,让学生思考,协作探究,进行展示质疑,还要进行相应的评价。而这种课堂模式也是自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正不断摸索、尝试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微视频的使用,配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翻转课堂不仅会实现教学结构的翻转,还会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当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懂得合作交流,孩子们的潜能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掘。
所以,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实现“转型”,关键在于教师“挑战自我”。我认为作为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教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今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网络研修学习,作为教师的我,在暑假期间虽然占用了一点休息时间,但通过学习、培训,觉得自己的教学水平提一个档次。网络知识培训,这对我57岁的人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几周的培训学习,我听取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许多年轻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收获很大,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也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触动着每位教师的心灵。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下面就以我的培训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
(1)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2)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3)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 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4)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二、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数学教学。
三、自觉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作为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内涵。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的有生之年,贡献我的力量。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
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的通道。我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在工作中,使我能够再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棘手的问题时,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处理方式。
其次,远程研修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前专家传经送宝,或教师学习交流要“走出去,请进来”颇费一番周折,也难于满足到各地学习的强烈需求。如今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图”!网上研修,一下子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时空之间的连线,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交流,和众多的学友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真可谓为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远程研修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的向上攀登。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仿佛又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
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让我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的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人生,无限的风景!
这次网络培训,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现总结如下几点:
一、要彻底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是发展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学生是公民,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同时,要树立向学生学习的观念,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二、要树立现代学习观。
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天性,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要多样化,从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看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有限的,而情感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重要的,因此,我们的教师要全面了解我们的学生,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天性。
三、要树立现代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促进者,也就是说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情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和解决。教师要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要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自己由“教书匠”变成“教育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5、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开发具有本土化、乡土化、样本化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使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促进、引导、参与的作用,认真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不断建设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自从听过仲老师的一节助学课堂培训后,我义无返顾的加入了学校成立的助学课堂研究小组。通过半年的组内研究,讨论以及自己在课堂上的实施,更加坚定了我在助学课堂教学法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的困惑和迷茫。去南京学习的这个机会,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许多的迷茫和困惑得以解开。两天紧张而疲惫的舟车劳顿,并没有阻挡我听课时的兴奋。所以,这次学习是累并收获着。下面我就这次学习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助学单涉及的问题少而精,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积极思考
听课前,我一直在为助学单的设计而苦恼和迷茫,因为,自从加入助学课堂研究小组以后,总感觉自己设计的助学单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重要的作用。听完了几位老师的课,看过他们设计的助学单后,才找到了自己设计助学单的问题所在。在听四年级祁凯老师的《倍数和因数》的复习课时,我特意看了看同学们拿的助学单,助学单上只有三个问题:
1、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你有哪些收获?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
2、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举例说明。
3、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好题吧,找几题,和小伙伴们分享。
三个问题就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和练习巩固都包含了。既复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又没有禁锢住孩子的思想。既有基础,又有提高。以前我设计的助学单问题浅显而琐碎,不利于孩子们的思维发散。今后,在设计助学单前我一定要吃透教材和教参,设计一些发散学生思维和提高思考积极性的问题。还有二年级卢曦老师设计的《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助学单里,除了我平时能设计到的:怎样笔算,解决问题外,她还在解决问题时设计了三个小要求:
1、分析题目
2、用竖式计算
3、要知道算的对不对,可以怎样做?请写下来。
这样不仅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做,还能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我平时设计的助学单容易忽略第三条,所以学生做题也不重视检验。但是,这个步骤很重要。既可以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又可以提高他们做题的正确率。卢老师在助学单上还设计了一个154加7等于21的竖式,问题是:
①里可以填那些数字?
②你是怎样判断的?
③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我举得第三个小问题:“判断的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设计的非常好?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做,还让学生思考了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有时候我不设计这样的问题原因是,担心学生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出来,久而久之,我忽略了这种问题的重要性,学生也越发不会思考和表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低估了我们的孩子。今后,在教学中我会多设计一些这种发散思维和提高表达能力的问题,尊重学生的思考,并相信他们的能力。
二、好的课堂纪律和流利的口语表达,让我印象深刻。
习惯了我们这儿声音洪亮,澎湃激昂的教学方式。在听前两节课的时候,对于老师们的柔声细语有些不适应,一直在担心:老师这样低的声音,能否驾驭课堂纪律?学生能认真听课吗?两节课下来,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实在是多余的。老师柔声细语,学生也是细声慢语。但是整堂课,所有的学生都在参与学习,并没有我担心的因为老师声音小,学生不听课的状况。当时我就在反思,我们班无论是上课讨论问题还是下课和同伴交流时震耳欲聋的声音和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问题。如果老师把声音降下来,孩子是不是无论在任何场合也会把声音降低?当老师和学生都低声交流的时候,学生们能不能听得更加认真?所以回到学校的第一天,见到孩子们的第一面,我故意降低了声音,看学生们的反应,全班的同学都听得很认真,教室里安静极了。这几天,我一直在坚持这样降低声音讲课,看看能不能给学生起个榜样作用,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容易思考问题的环境。几天下来,效果显著。
听完这八节课,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的学生,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们流利的口语表达。在这一方面,我也一直在努力培养他们准确而完整的表达,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希望,在助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下,他们的表达会锻炼的越来越好。
三、老师激励性的语言和评价很及时也很丰富
我们都知道,及时,准确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这几节课老师们都使用了很及时,丰富的评价。比如:有位学生的想法非常好的时候,一年级的茆婷老师,让全班同学表扬表扬他,孩子们拍着手说的是:“棒棒棒,你真棒,我要比你还要棒。”这样的评价既表扬,鼓励了别人,也给自己提出了要求。还有的同学上台展示了自己想法后,其他同学给他提出了很多意见,当老师发现提的全是批评意见的时候,四年级的祁凯老师引导学生说:“刚才大家说了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再来说一说他的优点好不好?”于是其他的同学纷纷说他的优点:他写的字很认真,列举的方法很不错等等。最后,台上不知所措的同学,开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相信下次,他还是会勇敢的上台展示自己,因为,他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也会更加努力认真的完成助学单,因为,肯定他的同学的建议他一定会记得。在祁凯老师的复习课上,他还说了一句:“推荐一位你们小组很棒的同学上台展示。”我觉得,这样说,可以让小组里的人有欣赏他人的想法和眼光。被选上的人,会更愿意回答问题,因为,他得到了小组人的肯定和赏识。对一部分孩子来说,可以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四、学生能主动邀请其他人参与回答问题
每位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都会问一句:“这是我们小组的看法,谁还要补充?”或者说:“这是我的算法,大家同意吗?”同意的同学鼓掌,不同意的同学就会举手,台上的同学根据举手的同学,有利指名叫人回答问题。因为是同伴的邀请,所以,台下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一个问题,老师不用滔滔不绝的讲解,在这种质疑,补充,改正中,很自然的就被解决了。老师真正回归到了他真正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导者的位置。
听课之前的迷茫与困惑,都在这次听课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解决。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会努力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助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学的越来越轻松。相信,我们的助学课堂能走的更远!因为我们的心很大,舞台一定会更大!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微课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