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学科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学科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篇)》。
20xx年8月18日――19日,我参加了“20xx普陀教学文化节”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高端研修培训。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有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的讲座《关注经验 重视习惯》解读了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学习体会,有沈家门小学戚南凤老师的讲座《顺应变革,扎实常态教学》,有沈一小翁飞萍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选择有效材料 促进有效教学》,更有幸聆听了南海实验学校苏明杰老师和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徐卫国老师的现场教学《圆的认识》以及他们各自课后对教学的反思与理解。更积极做好学习笔记,努力用新知识来提高自己。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有了质的飞跃。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非常必要。
整个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专家们的解惑都是我们教师所关注和急需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可以说是“人心所向”。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二、知识更新非常必要。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动的水”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骨干教师都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实施新课程中会不自觉地走上老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我也有过,所幸没有持续很久。现在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来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总结经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相信新的教材会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方法非常必要。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多联系生活,多创设情境,多动手操作,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课堂才有实效。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讲座中专家也讲到,教师要重视创设贴近学生 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实践活动的应用。更要顺应变革,扎实常态教学,立足课堂,提高效率。这一点在南海实验学校苏明杰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苏老师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引导地位体现得很到位。同样干练、简洁的语言则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严谨性。
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
为期4天的品德学科培训终于落下了帷幕,短短几天的异地学习给我的教学思想和授课方法上极大的启示,可以说是受益无穷。
回顾几天来所进行的每一次知识的洗礼,总感觉受益匪浅,它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与优秀老师的差距,同时也让我深感肩上担子的重大,新课改形势下,老师在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体会:
听了呼伦贝尔教师培训中心梁光荣老师做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同时,使我加深了对课标的理解,更加明确了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课程结构框架、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从而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实施有效教学。
听了李艳华老师做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讲座,我茅塞顿开。我作为一名学习者知道了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关注哪些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怎样去落实。通过本次亲历活动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 ——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
听了海拉尔市王玲玉老师和王静飞老师的两节课,我收获很大。这两节课都能准确把握课标。王玲玉老师的课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王静飞老师的课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两位老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突出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虽然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但是他们身上存在很多共同点——都以新课标的理念为自己教学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并使自己的品德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本次活动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深感自己在品德学科教学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如: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欠缺,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新教学技术(网络)的运用还不够熟练等。
总之,我非常感谢教师培训中心的领导和我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早日成为学科骨干教师。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学科素质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