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主题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2024-05-18 00:01:4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题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主题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第一篇:幼儿园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20xx年x月x日,我参加了沿河县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一天的培训时间,让我回想起了母亲经常给我唠的一件家常: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就只能喂两头猪,一头卖了用来贴补家用,另一头用来过年改善生活。生活的捉襟见肘让母亲把这两头猪当做宝贝一样看待。有一年运气不好,养的猪病了,食儿吃得少,少了股欢腾劲。请来的兽医让父亲母亲把猪捉住好打针,结果这畜生呼一下来了精神,几个人愣是捉不住它。兽医换了个方法,找了点猪草喂它,顺便给它挠挠痒,等它舒服了,没留神,一针就扎了进去。

就这个故事的教育功能而言,它对我有如下启迪:

1、目前的沿河教育,至少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教育,是生了病的教育。课改已然进行了十多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虽然是每个教师知道甚至明了的教学价值取向,但是无论是我们进行培训还是推行继续教育,教师们的教育观仍然被家长的要求乃至社会的舆论绑架着,仍然习惯以学生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成就,分数、排名成了衡量学生素质高低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一把标尺,学校的办学理念无法在课堂上予以体现。课堂教学改革在沿河就像是水土不服的柑橘,无法开花结果,教师甚至是学校都没有魄力对自己进行改变;

2、作为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观念上的改变才能让课改实施下去。我们学校集中的是全县最优秀的教师,拥有的是全县最好的教学设施。单纯从教学资源而言,至少在沿河,我们的教师不但具有上好课的能力,还具有推进课改、切实践行新课标的能力。可一旦走进我们的课堂,你会发现我们从事的依然是最原始、最落后的“机械劳动”,作为实验小学的校长,我从不愿苛责我的教师,我知道我的教师们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不过这根治不了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不力的病根。教师观念上不更新,不接受变革,素质教育、优质教育、公平教育如何在现实课堂中生根发芽?

3、无论是因循守旧,还是推陈出新,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那学生的感受和获得应该是检验课改是否成功的试金石,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是有效的,学生的评价拥有最直接的话语权。言归正传,今天听了中国报刊社专家的培训,让我对学校管理下了决心: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要革命,我们就要敢于在课改中打翻我们一直顾忌的那些坛坛罐罐(所谓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教师过于单一的评价、学校统考排名)。在这场革命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无疑是我们这场攻坚战最关键的一环。以下两点是我就课改中的两大主体谈的一点初浅的想法:

1、学校的规划是学校办学的导向,对课改的理解更应透彻。在育人还是单一地认可知识传授的选择上,我们要摒弃以应试为目的`、以知识目标为唯一目标、以讲授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要有接受课改就必须接受阵痛的勇气。

新课程目标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我们走了许多弯路,并不是我们不知道大的方向,只是在抉择时我们还在犹豫,教育局甚至上级教育部门潜意识里都会以期末考试、期末考核的结果来衡量学校的工作,这种一叶障目的做法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左右了教师们的思想:一方面,觉得“以学生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担心“以学生为本”下的课堂教不了学生知识,教师们的责任心让我们不忍再去苛责教师不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去践行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与其说是教师的瞻前顾后,不如说是我们教学评价机制上的犹豫:学校的工作评价虽不仅限于结果,却忽视了过程的重视。我们对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监督,往往只能“程序化”地只评价到教师的完成情况,对过程缺乏质的雕琢,久而久之,形成积弊。

倡导课改,我们就要倡导、甚至是规范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教师们才会在教学中贯穿发展的理念,才会有指导自己教学的根本性纲领要求。

2、教师是课改的主体,只有教师真正在课堂践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不仅“授业”,更要“传道”,课堂才可能实实在在地还给学生。

作为课改主体的教师,在课改中我更担心是教师的理念而不是能力,实验小学的教师,从教工龄大多在xx年以上,岁月不仅沉淀出了经验,也容易让教师偏信于自己的经验。甚至在长期的教学中,滋生出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工作只是由“惯性”来进行,从而忽视了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及创新性,这对于课改而言是致命的。

课改的第一步就必须解决教师的教师的心态,教师要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工作,理性地分析职业存在的使命感,正确认识职业带来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改时注重策略:

(1)促进教师观念上的改变首先需要学校为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提供其展示自身价值的交流平台,杜威曾说:教学犹如做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地买,买卖没有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我对这句话倒有这样的理解,要想让“教师要积极地卖”,必定得让教师认为这“买卖”是他喜欢的职业,是能体现他自身价值的职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会一定程度地消除消除教师的倦怠情绪。

(2)通过名师课堂示范及课改专家组的培训,要求教师在课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理念,教学评价及常规考核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备课。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学是一个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实质性地适应这一改变。

(2)从教研活动看,教师本身就是教科研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深入探究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我知道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我坚信,只要我们实验小学的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第二篇:幼儿园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20xx年x月x日,我参加了沿河县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一天的培训时间,让我回想起了母亲经常给我唠的一件家常: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就只能喂两头猪,一头卖了用来贴补家用,另一头用来过年改善生活。生活的捉襟见肘让母亲把这两头猪当做宝贝一样看待。有一年运气不好,养的猪病了,食儿吃得少,少了股欢腾劲。请来的兽医让父亲母亲把猪捉住好打针,结果这畜生呼一下来了精神,几个人愣是捉不住它。兽医换了个方法,找了点猪草喂它,顺便给它挠挠痒,等它舒服了,没留神,一针就扎了进去。

就这个故事的教育功能而言,它对我有如下启迪:

1、目前的沿河教育,至少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教育,是生了病的教育。课改已然进行了十多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虽然是每个教师知道甚至明了的教学价值取向,但是无论是我们进行培训还是推行继续教育,教师们的教育观仍然被家长的要求乃至社会的舆论绑架着,仍然习惯以学生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成就,分数、排名成了衡量学生素质高低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一把标尺,学校的办学理念无法在课堂上予以体现。课堂教学改革在沿河就像是水土不服的柑橘,无法开花结果,教师甚至是学校都没有魄力对自己进行改变;

2、作为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观念上的改变才能让课改实施下去。我们学校集中的是全县最优秀的教师,拥有的是全县最好的教学设施。单纯从教学资源而言,至少在沿河,我们的教师不但具有上好课的能力,还具有推进课改、切实践行新课标的能力。可一旦走进我们的课堂,你会发现我们从事的依然是最原始、最落后的“机械劳动”,作为实验小学的校长,我从不愿苛责我的教师,我知道我的教师们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不过这根治不了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不力的病根。教师观念上不更新,不接受变革,素质教育、优质教育、公平教育如何在现实课堂中生根发芽?

3、无论是因循守旧,还是推陈出新,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那学生的感受和获得应该是检验课改是否成功的试金石,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是有效的,学生的评价拥有最直接的话语权。言归正传,今天听了中国报刊社专家的培训,让我对学校管理下了决心: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要革命,我们就要敢于在课改中打翻我们一直顾忌的那些坛坛罐罐(所谓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教师过于单一的评价、学校统考排名)。在这场革命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无疑是我们这场攻坚战最关键的一环。以下两点是我就课改中的两大主体谈的一点初浅的想法:

1、学校的规划是学校办学的导向,对课改的理解更应透彻。在育人还是单一地认可知识传授的选择上,我们要摒弃以应试为目的、以知识目标为唯一目标、以讲授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要有接受课改就必须接受阵痛的勇气。

新课程目标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我们走了许多弯路,并不是我们不知道大的方向,只是在抉择时我们还在犹豫,教育局甚至上级教育部门潜意识里都会以期末考试、期末考核的结果来衡量学校的工作,这种一叶障目的做法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左右了教师们的思想:一方面,觉得“以学生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担心“以学生为本”下的课堂教不了学生知识,教师们的责任心让我们不忍再去苛责教师不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去践行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与其说是教师的瞻前顾后,不如说是我们教学评价机制上的犹豫:学校的工作评价虽不仅限于结果,却忽视了过程的重视。我们对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监督,往往只能“程序化”地只评价到教师的完成情况,对过程缺乏质的雕琢,久而久之,形成积弊。

倡导课改,我们就要倡导、甚至是规范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教师们才会在教学中贯穿发展的理念,才会有指导自己教学的根本性纲领要求。

2、教师是课改的主体,只有教师真正在课堂践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不仅“授业”,更要“传道”,课堂才可能实实在在地还给学生。

作为课改主体的教师,在课改中我更担心是教师的理念而不是能力,实验小学的'教师,从教工龄大多在xx年以上,岁月不仅沉淀出了经验,也容易让教师偏信于自己的经验。甚至在长期的教学中,滋生出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工作只是由“惯性”来进行,从而忽视了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及创新性,这对于课改而言是致命的。

课改的第一步就必须解决教师的教师的心态,教师要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工作,理性地分析职业存在的使命感,正确认识职业带来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改时注重策略:

(1)促进教师观念上的改变首先需要学校为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提供其展示自身价值的交流平台,杜威曾说:教学犹如做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地买,买卖没有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我对这句话倒有这样的理解,要想让“教师要积极地卖”,必定得让教师认为这“买卖”是他喜欢的职业,是能体现他自身价值的职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会一定程度地消除消除教师的倦怠情绪。

(2)通过名师课堂示范及课改专家组的培训,要求教师在课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理念,教学评价及常规考核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备课。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学是一个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实质性地适应这一改变。

(3)从教研活动看,教师本身就是教科研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深入探究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我知道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我坚信,只要我们实验小学的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第三篇:幼儿园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在《幼儿园整合活动课程》培训前,我有困惑、有错解,但经过这次的培训,我对这套课程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当我们接触到这套课程时,首先要对这套课程中的“整合”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如果连什么叫整合都没认识清楚,我想就无法去实施这套课程。当然存在此想法有它的根源性,长期以来,我一直将幼儿学习的内容分为六科,课程观是以知识为中心,导致了只重幼儿的知识与智力的发展,忽视了直接经验,因而也不利于幼儿情感的陶冶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当我们能科学地认识课程整合观后,我对课程整合有了正确的方向,在实践中我会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整合课程进行反思,整合课程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设置应依据孩子们的兴、生活,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上来安延伸。孩子们认识世界有其独特的方式,因此,我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从而使课程内容自然的整合。那么,课程内容的整合有领域内的整合,也有领域间的整合。相对于以往的分科教育而言,领域已经对教育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因此,领域的内容必然比学科内容整合程度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领域的内容已不需要整合。要使领域真正成为领域,必须加强对领域内容的整合。在实施这套课程中,我们应努力使这些内容之间尽可能地相互联系,有机整合。

《幼儿园整合活动课程》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形成与方法上的整合需要教育实践的经验,需要对幼儿活动水平的洞察能力、组织活动的应变能力。幼儿园活动的整合课程提倡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生活中实现的,教师要充分挖掘过去被大家忽视的其他方面的教育价值。

在课程整合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供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课程。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现实背景,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晨间活动、用餐、午睡、日常劳动等,都是孩子们在园的生活活动。如果课程脱离了幼儿生活,就难以产生教育。幼儿的.生活能力与习惯的养成均是在生活活动中逐渐形成,慢慢积累的。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是与幼儿生活相关联系,我们应将课程尽可能纳入幼儿的生活之中。在实施主题活动中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这次《幼儿园整合活动课程》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整合课程”是一种课程模式,它倡导课程综合,是强调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把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注重教育影响的整体性,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较多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

第四篇:幼儿园一日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的,当我拿到《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幼儿园的工作真是越来越琐碎了。说实在的对眼前的这份细则还真是有些抱怨,但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来园及晨间活动到游戏活动),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才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其实只是课程实施的`一小部分。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我们老师都知道,课程是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总和,而细则里面的活动内容一栏正是包括了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所以说该细则是课程我想不无道理。既然是课程,我们的脑子里会立刻出现幼儿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当我们学习了红缨的3S理论后还会想到三大系统培养目标,【即,包括动力系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能力系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知识系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地将这些目标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常规实施虽然也涉及各领域和各大系统目标,但是偏向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所以跟整个课程实施相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想我分析的目的并不是在小看这些细则,反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认真走好每一小步,才能迈出一大步。

二、驾驭细则,灵活应用,使细则更加完善。

在搞清楚常规实施与课程实施的归属关系之后,我们再来仔细阅读细则中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中都直接间接地强调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如晨间接待时,对孩子热情问好,交流。再如,饭前放轻松音乐、餐前小故事等等。这就让我们不由得想到“课前导入”,即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堂课之前,总是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努力把孩子们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如:做律动、玩游戏等等。如果我们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做到这一点,也按照课程的要求来实施,我相信定能把不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降到最低。所以我认为在如厕细则中也有必要加上关注幼儿情绪这一点。因为幼儿园里总有一部分孩子爱把大小便憋回家,后果我想大家都很清楚。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一方面跟孩子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更在于我们老师的引导,要是在如厕前老师关注孩子们的情绪,营造宽松的环境,那我想憋大小便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特别是小小班的孩子如果我们编个故事让孩子们用小便消灭敌人,敌人躲在小便槽里,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乐意解小便。这样一来,孩子高兴,家长也乐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老师也就轻松了。说到这,其实驾驭细则就是我们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班级情况灵活运用,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细则对我们有指导意义,也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不是绝对完善,需要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一起去完善。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的几点发现,还不是很成熟,我想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结合细则,相信自己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第五篇: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

怀着对孩子的十分热爱来到天鹭幼师培训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马上就要进园实了,天天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了,想到孩子就心情澎湃,我喜欢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在教室里吵闹听起来都感觉好舒服,我多么想一辈子都在他们的吵闹声中度过....

今天3月15号我去幼儿园见的一天,让我感觉好快乐好充实.刚走进教室(小班)就感觉以前给他们接触过,像分别了长时间的亲人一样那么亲近,因为第一次进园吗,第一次面临这么多孩子,第一次听到孩子们叫我老师….心里一份欢喜一份激动同时…..插一个话题,有一个孩子也是第一天进园他要找妈妈,哭的特厉害,我和我一个同事当时怎么哄也哄不好,算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他才好了,我想:‘我回到学校要好好学,争取把学的理论掌握住并在以后能用上,其实理论和实就像是简谱和伴奏的关系….’

有个孩子特调皮,他总是惹别的小朋友。我想试试和他玩游戏怎么样,然后我和三个小朋友(包括这个小调皮)玩剪子包袱锤,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规则是谁输了就要被刮鼻,从这个游戏中我可以感觉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游戏的时候我的'角色是孩子的朋友,但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一种尊敬和崇拜….画画的时候小朋友都自豪的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时间过的好快,马上就要下课了,真的有点舍不得离开他们,不过通过今天的见我意识自己的知识是不够的,我要充实自己,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孩子一片蓝天……

推荐专题: 幼儿园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 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主题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