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基层农技员培训后心得体会

2024-05-02 23:08:3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农技员培训后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农技员培训后心得体会》。

第一篇:农技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6月29日至7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5天的湖北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领导、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学校对我们这些学员的高度重视和培养。学海无涯,通过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习,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遗憾。感到快乐,是因为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实践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感到遗憾,是因为学习的时间有限,而要学的东西太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个人素质的最有效手段。此次培训,省局领导以及华农大专家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进行动员讲话、讲课,不仅体现了省局对培训班的高度重视,而且更反映了各级领导对培训班学员的关心和鞭策,使我倍受感动和鼓舞。专家们的讲解语言朴实、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分析了我省的当前农机化形势,传授了农技推广的理论基础和技巧,使我感到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讨论,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要加强学习,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认识到加强学习,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的需要。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此次学习还使我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宽。领导、教授们通过言传身教,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分析了我省的农机化现状及农机化发展前景、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才能使我们建立创新理念,跳出思维定势,拓展思维视角,改变自己传统的一些思维习惯,用新的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解决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产生的各种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培训中,领导、教授用生动的例子、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了对农机化当前形势以及发展的思考,并且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使我深深地被感染着,原来理论培训的学习也可以这么生动活泼的,短短5天学习,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坚持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要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积累的经验,敢于进行大胆的改造和创新。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多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交流,接受、学习新事物,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农机工作者不仅要充满激情、思维活跃,更重要的是要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必须埋头苦干,才能在工作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会有多彩的人生,才会彰显高尚的人格,才会有博大的胸怀,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农机化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勇于站在改革发展的风头浪尖,需要我们做事业的开拓者,做好每一项工作,经过千辛万苦,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谱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20xx年2月10日至14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云南省大理农校继续教育处举办的茶叶班的学习,首先感谢临翔区农业局给我这次充电学习的机会,作为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一员,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此次培训,聘请了大理园艺站、下关茶厂高级农艺师、植保专家授课,大家都为培训作了充足的准备,积极参与和投入到培训中。聚精会神的听讲,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授课老师一起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回顾短短5天的课程,其实是重温了在校学习时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容入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些新理念,此次的充电培训,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深受启发。总结起来,一是专业课学习,二是公共课的`学习。

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赵老师在讲述茶树栽培时,所讲的茶树良种和茶树的修剪部分,学员们都很感兴趣,根据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与老师共同探讨宜栽的品种,修剪的时间等,在讲述茶叶的初加工时,又与老师探讨晒青毛茶杀青时锅温与投叶量的问题,在讲到当今茶叶生产向着健康、卫生、绿色、无公害、环保方向发展时,所提到的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食品茶对环境、农药、化肥等的具体要求时,尤如把我们带进一个茶叶生产的大市场,最后,赵老师还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讲茶,又给我们看茶、品茶,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给每个从事茶叶生产的技术指导员注足了活力,充满了希望。

在公共课的学习中,通过植保专家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进一步了解绿色防控的内涵及原则,认清了绿色防控与综合防治的区别,董得了绿色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绿色防控的思想,多渠道争取、落实绿色防控,为整个大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学习无止境,学海无涯,通过这次培训,使多年从事在农业生产一线的我,更进一步明确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再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指导农业生产,使自己的工作、能力都有一次质的飞跃,与各位同事们携手把农技推广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篇: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总结

本人在xx年度的工作中,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在镇党委,政府及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农业及农村工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推进科学合理用药,施肥,播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以及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积极认真搞好技术推广工作。

第一,推广新品种,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品种,玉米主要推广种植高产,适合机收的中科玉505,裕丰303,富优121等高产品种。小麦主要推广种植百农207,淮麦33,,中原98―68等高产优质品种。大豆主要推广种植中黄13,菏豆7号等。一年来通过积极努力宣传以及大户的试验示范带动下,良种利用率达到99%以上。

第二,推广配方施肥,结合秸秆还田工作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本着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配合,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相配合的原则,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率99%以上;

小麦专用肥,玉米专用肥,大豆专用肥利用率95%以上。

第三,推广新农药合理应用,通过宣传大力推进统一时间适期用药,重点对小麦在3月5到9号,4月5到9号,5月2到5号之间做好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杂草等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蚜虫,玉米螟,飞虱,大小斑点病,褐斑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食心虫,豆荚螟的防治。力争同一时间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四,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提升工作,发挥带动示范作用,xx年我共负责8户农业生产大户的技术指导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我选择8户种植大户,对他们进行重点指导和技术培训,对着8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平均每户年亲自入户指导20次以上,集中技术培训10次,每季选用的品种,肥料,农药都亲自指导到户,每次用什么药,何时用药都亲自指导;

农业生产技术,所用农药,品种,技术方案都登记在册。小麦品种统一推荐种植高产,抗病的新品种淮麦33和百农207;

玉米种植裕丰303和中科玉505;

小麦统一选用小麦专用肥(26―12―12)50公斤;

玉米选用玉米专用肥(28―12―8)50公斤,xx年我所负责的8户种植示范大户粮食产量平均比一般户增产5%,平均每个示范户带动本村20户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结合当前的环境保护禁然工作,认真做好宣传,大力推进秸秆粉碎还田工作,秸秆粉碎还田既保护了农村环境,又陪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品质xx年我在午秋二季坚持吃住在村,宣传到田间地头,亲自督导各村做好秸秆还田工作,并把在生产中和农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自己能力和权限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禁然工作是一项特别辛苦,农民又不太理解的工作,作为一名基层技术人员,我有责任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和解释党的方针政策和禁然工作的好处,以及秸秆还田的必要。通过最近几年的辛苦工作,秸秆还田工作已经初步理顺,我镇今年午秋二季都没发生大的火点,秸秆还田率在97%以上,土壤肥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第六,配合镇党委政府,县局领导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年来本人共下村督导人居环境建设50多次,遇到硬骨头,卫生死角本人吃苦在前,亲自干,具体干,并对全镇村干部集中培训10次,组织村干部到好的先进村观摩学习6次,通过一年的努力,全镇各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有两个村被评为县示范村,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七,认真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扶贫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党中央向全国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本人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做好每项扶贫攻坚工作,一年来本人吃住在所帮扶村,走遍村里每户人家,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本着脱贫不落一人,到xx年止我所帮扶的8户贫困户已经全部高质量脱贫。

当然在这一年的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业务知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也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与党和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对于我的缺点和错误希望同事给予批评和帮助,我将努力端正工作态度,努力向同事学习,请教,加强团队精神,争取在下一年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基层农技员培训后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