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在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2024-05-02 23:06:5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第一篇:党课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能够参加校党校举办的教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在短短的五天学习中,我始终抱着认真、积极的态度参加每一天的学习,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们听了党校领导和其他校领导的精彩报告,学习了党员的基本知识,观看了专题教育片《任长霞》等辅导报告,让我受益非浅,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以下是我对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培训使我对党的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同时,江泽民同志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主江泽民同志一重要论述,是以江主江泽民同志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做的精辟论断;是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新要求。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才能在思想上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中自觉依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入党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提高觉悟和党性修养、以实际行动使自己具备党员条件的过程。

其次,通过培训使我更进一步地坚定了入党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四年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例如在__年抗击“非典”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退缩,而是坚持“____”的重要思想,充分利用党员的先锋作用,带领中国人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抗击“非典”战役的初步胜利,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发展,保证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从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起到了模范带头的先锋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终于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今天,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者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历史时期,更凸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以胡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地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再次,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尤其是听了党校校长、党委副书记黄国俊书记关于“端正入党动机,争做合格党员”的报告,感受颇深。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而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

我认为,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拓宽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以更好地为学校和学生服务。

我__年在读大学期间就上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着强烈的入党愿望,我要把入党动机体现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通过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愿望,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使自己早日达到党员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当周围的同事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我不会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学习和努力工作;当接受考验的时间较长时,不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找出不足,迎头赶上;当自己要求入党的行动没有被正确理解,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曲解、误会时,也能正确对待;当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决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第二篇:党课培训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大队请来市委党校副校长艾国松教授,为我们全体民警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艾国松教授在党课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时候,就把先进性作为每个党员的应有品质和精神风貌,作为保持党的性质的首要问题。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时认为党的力量应取决于质量而不是数量,事实也是如此。苏共在20万党员时领导人民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200万党员时领导红军打退了德国的入侵,2000万党员时却亡了党,所以党员先进性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听了艾教授的讲课,我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特别对如何做一个先进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现将我的党课体会汇报如下,敬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入党的问题

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基本认识问题。这个我在大学入党前就已经思考过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些模糊,也许是我本来就认识不深。但我想,入党目的和动机绝不是加入共产党组织可以一次性作终身解决的问题,它应该是不断深入的过程。因为党员的入党目的和动机是与党员对党的认识紧密联系的。党的根本性质、宗旨等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涵。党员如果不能或不善于从对发展着的党的现状的认识上,来纯洁自己的入党目的和动机,就很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化,甚至迷失方向,从而丧失一个共产党员所应该保持的先进性。同时,为什么要入党的认识问题直接决定和支配着党员自身的思想和行动。目的和动机决定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目的和动机都是主观性的范畴,尽管我们可以从党员个体的种种外在表现中去分析、判断,但表面现象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党员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提炼、改进,才能真正做到始终保持入党目的和动机的纯洁性。这个问题对于每一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说,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对动机不正者,可以通过不断的“修炼”,正本清源,达到思想上真正入党;对原本就端正者,可作提醒、警示、深化,以达到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的目的。我觉得,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共产党员,就必须经常修正自己的入党目的和动机,不断巩固和增强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巩固和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其次要认识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的先进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性质的先进性与党员的先进性不能简单地用哲学上的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来直接套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先进的政党中会有杰出的党员、政治家,也会有一些腐朽分子;而意识形态、组织结构与我们有很大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政党,也会产生一些受到群众欢迎的勤政廉政的政治家。这说明,党的性质与党员个人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复杂性来看,党的性质是先进的,可以为党员的行为表现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一个活动的平台,但不等于这个党的所有党员都天然是先进的;而某些党员的行为不先进,也不等同于整个党的性质都不先进。但是,如果大多数党员的行为表现都不先进,那么,这个党必定不是一个先进的政党。比如,如果一个政党绝大多数党员都腐朽,那么这个政党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政党,是迟早要被人民抛弃的。

从探索规律的角度来看,一个政党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特别是执政党要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在路线政策上、在行为表现上采取一定措施,使党和党员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性质各有其具体的、历史的表现,但当政党的路线与党员的表现获得了该国该地区人民的拥护时,就说明党员的行为表现与党的政策路线体现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而二者的一致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党员队伍建设所要达到的结果,也就是完整意义上的党的性质的表现。

具体到我们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与党员行为表现能否一致,二者需要中间环节连接。这个中间环节,就是党的建设、党员队伍的建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期教育培育的,因此,进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党员队伍建设所包含的内容有许多,如党员的管理等等,先进性教育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个中间环节连接得当,就可以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度。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怎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保持先进性的问题

这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的标准问题。党课上艾教授告诉我们,党员要体现先进性就要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困难面前站得出来,党和人民需要的关头豁得出来。现在毕竟不是战争年代,基本上不需要我们以生命来体现党员价值,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考验我们的党性。保持先进性是伴随共产党员终身永无止境和终结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按照党章要求,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政治上跟党走,时刻要像焦裕禄那样牢记党的嘱托,恪守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真理,乐于奉献,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一切都交给党。

二是经济上不伸手,处处做到像郑培民那样为民谋利,为公用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占的不占,不该装的不装,不该收的不收,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三是工作上争上游,在工作上像吴天祥那样吃苦耐劳,求精创新,把自己的岗位当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党为国奉献青春才智的舞台,做出不平常的业绩。

四是生活上不丢丑,把艰苦奋斗当作永生追求,远离灯红酒绿,绝缘追名逐利,视贪求荣华富贵和拜金主义如粪土,始终恪守:“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总之,共产党员要有强烈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严格自律的愿望,从而产生保持先进性的强大内在推动力,这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行为。有了这种自觉性,党员就能认清保持先进性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用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标准、使命、任务和要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并把党的事业和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变成自觉的实际行动,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就能够不断战胜自我,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三篇:党课培训心得体会

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第二十期的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习,这为期一个月的党课学习很快就结束了,我在这次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充实了自己。学习期间,我从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做起,以严肃、崇敬、自豪和自觉的精神状态,按时到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党校的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深受鼓舞和教育,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感觉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民族众多,经济形式和分配关系多样,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矛盾,但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不同利益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因而能够形成共同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随着改革开发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推荐专题: 培训心得体会 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在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