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班健康领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班健康领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今年农村健康宣教的精神,院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投入部分经费,成立领导小组,由张燕红分管负责,布置任务,分工明确,尤其利用乡村医师例会和职工业务学习会议对医疗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我院职工及辖区内乡医的健康教育意识,确定公共卫生科为职能科室,对辖区内的各种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活动,在前半年的活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改善辖区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防病意识,逐渐缩小城乡间卫生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健康宣教阵地建设概况
我镇目前医院内设置专门健康宣教栏1处,门诊楼内墙挂有宣传版面6处,黑板报1处,38村卫生室设有黑板报38处。
二、村健康宣教主要作法
充分利用卫生网络和责任医师队伍对辖区内的村居、学校通过各类健康讲座,面对面个人健康咨询、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分发健康宣教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活动。
1、加强健康宣教队伍的建设。
配合上级部门深入村开展面对面的健康宣教,38村卫生室责任医生组成的慢性病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队伍。
2、加大健康宣教专项经费投入。
为了今年的健康宣教工作真正起到能为辖区居民增强各种卫生知识,加深印象。医院在前半年印制了9种健康教育资料,播放音像资料4种共计9次,更换宣传栏9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8次,健康教育咨询8次。
3、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三进”活动。
重点开展农村慢病健康宣教。针对慢性病、65岁以上老人、慢病管理人员及其它人群,开展慢性病、常见病防治及科学防病等多种健康讲座多次,公共卫生人员在平时下村督促工作中在各村张贴宣传栏、发放健康宣传资料,面对面健康干预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活动。
三、居民健康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居民卫生意识得到提高。
2、居民个人习惯得到了提高。
3、家居环境、卫生环境得到了改善。
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大,普及范围广,通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我镇居民个人卫生行为有了提高,卫生知识知晓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 科学的设置幼儿的活动
幼儿园要把一日生活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一日生活的安排必须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努力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天生就是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得随意缩短或减少,不能把一天的时间分为特定的上课时间和活动时间,不应该给幼儿留作业。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采取集中活动、分组活动等多种教育手段,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效益。要以幼儿为主,老师为辅,充分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游戏材料等物质条件。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教师要以平等、亲近的态度和真诚的爱心及责任感对待每个幼儿,使每一个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幼儿课程管理
目前,许多家长对幼儿的课程理解还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幼儿园教学主要是以读、写、算为主。而往往忽略了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象,应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研究,通过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同时通过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领会《刚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制定课程,选择使用的教料,定期进行培训,接受新的知识技能、更新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育方法。
三、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
1、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创设学习氛围,鼓励教师向书本学、向有经验的老师学、吸取网络精华。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书心得,积累丰富的理论素养。
2、新教材培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幼儿园内组织教师研读新教材,认真完成了教材培训的各种作业,多途径、多角度了解多元整合课程理念,熟悉教材编排体系、编排特点。教师们还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一课多磨、一课多研、一课多上,进行比较性研讨,使教学更富实效。
四、加强反思型学习,促教师专业成长
组织教师开展反思型学习,让教师在备课中反思教学活动,每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及时提出教学困惑与质疑,在教研组内进行探讨。教师们每学期要撰写教学随笔、反思、教育小故事。教师们以自己身边最真实、最有感触的事例生动地描述并进行深入地分析,审视、反思、分析并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真实反映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园本教研
我们逐步改革了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发挥各教研组、研习组的作用。开展了“集中培训、自学反思、专业引领、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相约论坛”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1、组织开展班级环境创设的观摩、评比活动。活动中各班老师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围绕班级特色文化、主题教育内容、季节特征等创设了相应的主题墙、活动区、家园栏、植物角等富有特色的班级环境,并在观摩、评比活动中向老师们做了详细介绍,充分体现了环境的功能性、美观性、实用性,使教育教学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在此次过程中教师们通过看、听、议、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了教师在主题课程实施中运用环境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开展各层次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多元整合课程的教学研讨活动。如新教师见面课、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交流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高级教师示范课等,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形成你最我赶、互研互学的研讨氛围,激发老师教育热情,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3、各研习组活动缤彩纷层。充分发挥各研习组的功能,通过相约论坛、组内研讨、踏青、茶话会等研习活动,使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难题及时得到解决,共享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成果与喜悦,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
六、常规管理
1、从细节入手狠抓过程管理。对幼儿园晨间活动、早操、集体教学、区域游戏、户外体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各环节的要求、流程与实施具体指导,细化幼儿园常规管理与评价。开展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学,注重教育活动的整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牢固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为全面的、启蒙的,课程结构以整合、开放的“主题教学”的形式出现,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探索、发现中获得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的体验。
2、注重教师考核工作。根据本园实际情况修订了教师月目标考核评价标准,重新完善了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的月目标考核评价细则。针对教师们的业务考核细则经修改后更具体了,操作性也更强了。细则的确定和执行,从制度层面上规范了教师的一日工作,规范了师表、言行及教学的要求,也规范了详细的奖惩细则,大家个个心中有标准,奋斗有目标。
七、家园共育
1、教育理念的沟通。每学期分班召开两、三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了解幼儿园课程进度与孩子的发展,做到家园同步。
2、办好家教专栏。聘请专家开展家教讲座,每班根据主题活动及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提高家园栏的质量,做到内容丰富,有创意,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3、做好家访工作。要求教师每期对每个幼儿至少1次家访(或电访),并及时把家访的事由、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及达成的共识,做好详细记录。
4、利用网站宣传。充分利用幼儿园网站,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并参与幼儿园网站建设。
八、关注幼儿,促其健康成长
1、加强幼儿德育教育。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是幼儿德育的主要任务。节日主题教育、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教师们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中,使每位幼儿都能成为有爱心、讲文明、讲礼貌、知礼仪的好孩子。
2、创设互动式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们努力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充满快乐、自由的“开放式”环境。主题墙面的创设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进程相结合,不仅给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同时也成为了实施本班课程计划的手段之一,使幼儿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互动,获得丰富而有益的体验,幼儿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和张扬。
总而言之,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优良的教育资源、优秀的保教质量,满足不同层次家长需求。当然,面向未来,机遇和挑战共存。在学前教育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在实践中从未停止过质疑和思考。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在与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幼儿园更加科学、健康、和谐地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因而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是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学生的教育。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经济竞争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教育的水平,而教师是教育中的根本。由此得知,教师在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竞争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目前商品大潮冲向了本已经存在矛盾的教师行业引起“波澜起伏”,一些教师的内心发生了动荡和倾斜,进而加剧内心的冲突。如果内心的矛盾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影响着教育活动。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关系着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人类的进步。时代要求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
美国品德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从麦克唐纳的话中分析出,教师心理健康特别是人格的健全与否关系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着学生对于社会的态度,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方向。
所以,不管从整个社会,时代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教师的心理健康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社会责任重大,民众对于教师的期望过高
信息时代、经济时代的来临,学生家长日益迫切感觉到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因而对孩子的教育便空前关注起来。作为孩子的主要学校教育者,家长对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过分倚重。特别是教毕业班的教师,他们感觉到来自学生父母的压力更大。自己孩子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不够或者其他某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学习成绩不好,学科教师便要受到很大的质询。甚至学生与社会不良人员混杂,进而干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经常逃学等等,家长只把目光投向教师。
若认真分析,很多学校与家庭应联合教育学生的事情现在只投在教师的身上。也就是说,教师承担着一些本由多方联合承担的责任。社会给予教师的责任实在太多,给予的厚望太大,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
2、教师的审核评价和教师的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是十分合理的地方。
这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制度注重看的是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成绩,但是忽略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不良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忽略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以外的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教师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教育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能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断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未成熟的个体得到发展,融入社会。但是劳动对象是人,并且人与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此外,学生发展表现需要长时间观察,也是多个教育力量的合力所为。总之,有效准确衡量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考评的依据目前仍是十分困难的。因而,不完善的考核评价体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仍有着一定的影响。
3、人际关系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同行之间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竞争,像评定职称,晋级等之事。教师之间的竞争性是很大的。符合条件的人很多,但是名额却是很有限的。一些教师为了凸显科研成果,采用一些不适当的手段,这无疑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阴影。教师的竞争上岗,以及频繁的考试等也是重要因素,加重教师的负担。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业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教师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能力可能有点低,因此产生焦虑等问题。过多的压力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4、身体健康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工作远没有社会上说得那样简单和轻松。教师行业虽然很光荣和伟大,可是在这光荣背后,是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来应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校事务等大量的工作。此为,教师还要承担起一大部分育人的责任。因而,繁重的工作势必威胁教师的身体健康。很多教师过早患上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咽喉炎等。大量的工作已使他们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再加上身体的病痛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的来看,教师长时间处于强大的压力之下。这种过多的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积闷在胸中,会导致教师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良,带来各种苦恼、焦虑、心悸、沮丧等。因而产生了心理的不适应。严重者可能导致了心理疾病。
教师心理健康很重要,因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人,教师应该充分认真思考自己对自身的能力,和期望作出合理的判断,形成一个较为恰当的值。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产生一种心理落差。教师要抛弃或者淡薄一些观点,如名利思想、完美标准。
教师应同时正确认识来自于社会上的压力。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社会上其他人员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求享受,比一般人要做得好。社会人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得高要求和高期望。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蔓延对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使得教师难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教师首先应轻装上阵,有适度点的压力即可,不要给太多的负担。其次,教师应仔细分析社会压力的来源,正确分析寻求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合理的标准下,教师可以主动进行筛选。择取合理的压力,并转变为动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
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用自己光荣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减少来源于学生的负面影响。
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定会有心理焦虑。教师应注意自身情绪上的变化。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措施,使情绪放松下来,缓解紧张的压力。
1、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体育活动,使压力外泄。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运动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的能量的消耗,从而控制不良情绪。
2、转移注意力。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参与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3、与朋友交谈。教师发现有心理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可以找自己的亲密朋友,家属等人同他们进行交流,把内心的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得到宣泄,把积累在内心中抑郁的能量发泄出去。同时,通过交谈,教师可以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和理解,心理上会得到一些安慰。
教师也可将压力看成是一种挑战,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磨练自己,抵抗过去,增强自身的抗压性。压力只是人对于某件事情刺激的主观反应。对于同件事的刺激,不同的人所产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感到头晕目眩;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抗压性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觉到的心理压力较小,而抗压力弱的人,却感觉到很大。因此,教师应抓住一个适当的机会,用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同压力进行斗争,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从而增强自身的抗压性,减轻了自身的心理压力。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场所和机构,如教工之家,联谊会,教师俱乐部,以及教师心理门诊,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和网上心理咨询等措施来建立教师心理疏导系统,帮助教师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上的困扰。此外,还可以,让教师做一些心理上的测试,建立心理档案袋,做好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教师心理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之疏导和解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方法是千种万种,选择合适自己的最为重要。其次,认真实施,坚持下去,教师的压力定能减轻很多。
让我们教师轻装上阵,作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园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到位,组织落实
1、认识到位:园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园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孩子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组织落实:我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园长亲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副园长直接负责全园的健康教育,各年级组的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3、幼儿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园所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培养师资,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落实
幼儿园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以心
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为重点,聘请了心理教育专家任我园的心理教育顾问;多次请专家进园进行心理教育知识讲座和心理教育工作辅导,促使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心理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我们还安排了全体教师收听、收看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所王文娟老师的报告《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丁容老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北师大董奇教授的.多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伍芳辉教授《尊重》心理健康教育报告等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利用家长学校,做到家园同教育
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孩子进行心理测试后,我们将家长请到幼儿园,请有关专家向家长进行情况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分析优势和不足,并和心理老师交换意见,共同制定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质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如:《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现象》、《考生家长的心理调节》、《心理测试反馈报告》等,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孩子的心理,通过讲座还使家长了解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带领教师多学、多听专家的心理教育报告、书籍,努力将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
一日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迈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了解幼儿园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通过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不应该怎样做。同时也有利于老师的工作,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那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合理的常规,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由于幼儿年龄小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
在制订常规时,一要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因地因时制宜;二要考虑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负担;三要考虑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四要考虑应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为幼儿充分的、自由的活动创设条件;切忌规定过细、限制过多、管得过死、操之过急和一刀切的偏向。
二、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这些孩子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座位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孩子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夸张的动作轻轻把它推到桌子下面并且嘴里还要说一声:轻轻,然后才让幼儿放小椅子。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孩子们的“监控”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再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幼儿都是很自觉地用夸张的动作轻轻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还有不随手扔垃圾、和幼儿说话也要讲礼貌等等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中班健康领域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