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化信息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化信息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有助于教学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比如郑州市教育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班班通的正确使用等,短短一天的培训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来学习、授课已经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是大部分教师都会做也想做的一件事。这不但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同时也教育学生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推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更能直观地进行教学。
另外,多媒体演示的课件中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很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重现对话的情景,人物,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班班通的使用就能随时随地的呈现对话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深入其中,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激情和活力,能够高质高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在信息网络与教育结合的今天,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做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师。
不过,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担忧,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教育手段。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现,因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教学网络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共享多媒体信息,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班班通不是万能的,如果运用不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生会过多的关注生动的画面,图片,而不再去动脑思考,这样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它当成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是过分依赖它。
总之,我会把本次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英语教学中,让我的课堂更有趣味性,课堂效率更高。同时,也会通过网络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5月18日,我参加了在陕西南郑举行的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推进会及培训者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的举办,主要是对提升工程2.0试点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推进工程顺利实施,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融合创新发展,为我省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打下坚实基础。研修班既是一次业务培训会,也是对提升工程2.0实施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的工作会。在为期五天的学习当中,我聆听了专家讲座、案例分享,进行了现场观摩以及能力点的实境测评。通过学习,我对2.0工程的实施目标、实施路径、考核方法、考核流程、考核细则及考核组织实施有了清晰的认识。
2.0工程实施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三提升一全面”是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实施的路径是: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
学习的方式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培训25学时,线下实践研修25学时,线下实践研修主要是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进行,校本考核规范设置了三种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四个考核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以及30项微能力点。教师在参加完不少于25学时的线上培训任务后,依据学校制定的研修目标和任务,至少选择两个微能力点作为线下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研课磨课,授课评课等环节,最终将线下实践内容转化为成果提交到校本应用考核系统。
考核的流程是:先进行校级初评,再进行县级复核,然后省级复审。考核达标后发放证书。
通过试点学校的案例分享、现场观摩,我对如何推进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我觉得要做好全员参与、整校推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校情制定整校推进计划
首先要仔细研判学校、教师、学生现状,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提升工程实施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学校的发展愿景及目标,强化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明确信息化发展年度目标,划好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
二、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1、信息化管理团队
我校组建由校长领衔,教务、科研、信息化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与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状况,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方案,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构建教师信息化发展自觉成长的新机制,确保学校提升工程2.0培训与应用得到有效落实。
2、信息化培训团队
学校精选教学能力强,信息技术优的教师,组建校级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培训团队,采用混合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观课议课、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为主要内容,引领学科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3、信息化研究团队
组建信息化研修共同体,通过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通过推门听课,引领课,示范课,微型课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打造“技术创新课堂”。
三、基于学的课堂选择好微能力点与1.0时代的任务驱动、技术学习、个体学习不同,2.0时代我们的任务是整校推进,应用考核,靶向学习。
全部学习涉及30个微能力点,如何选择能力点十分重要,选择能力点低,教师提升空间小,选择能力点过高,一部分教师难以完成,学校技术设施跟不上,会使学习达不到效果。根据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建议50岁以上的教师选择A能力点(基础能力点)两个,40――49岁的教师至少选择一项A和两项B(提升能力点)能力点,35至40岁的教师选择两项B和一项C能力点(发展能力点),35岁以下教师至少选择一项B和两项C能力点学习培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和特长教师选择三项C能力点进行学习培训。四、出台激励机制,实现有效监管评估出台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明确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与测评工作办法,及时记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必修学分。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表彰先进个人,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骨干教师认定等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提升工作进行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和评先选优工作。把2.0提升工程工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在评优树模方面优先推选。
通过主任播放的几段小视频,老师们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这种近乎一对一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突出优点。比如说,当堂练习时,学生用5到10分钟的时间完成教师布置在平台上的作业,教师通过软件及时获得全班作业情况,包括错题内容、哪些学生答错,它能够做到“即时反馈,自主提升”,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对一”方式在网络上及时与学生交流,而学生也能通过电脑的反馈获得自己的答题信息,并及时反思进行纠错,同时还能进行同类题的强化练习。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布置分层作业,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①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
②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③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④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
⑤学习是可以随时随地终身的。
1、数字化学习要素
数字化学习具有三个要素。
一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也就是所谓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
二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以及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
三是数字化学习方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具有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几种途径。
2、特点编辑
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使学习不局限在学校、家庭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里学习。从时间上说,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不能获得够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人类将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所以,数字化学习要求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信息时代,个体的学习将是终身的,个体的终身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当然,这要求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即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培养目标、内容和途径要转向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条件。
同时,数字化学习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信息素养也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主要特征。我认为,信息素养包含着三个基本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呈现交流的技能;对信息内容的分析、批判与理解能力,即对信息的检索策略、对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都能进行逐一的评估,在接受信息之前,会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确定论点的充分性;能根据社会需求,整合信息、创造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融入到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精神,把信息的整合和创造力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一、直观形象的分析演示,助“知识的理解”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提供事实、可显示过程、可举例验证、可提供示范,亦可设难置疑,这对理解重点知识,突破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了能激发学习情绪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那些潜在的、肤浅的需要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灵活多样的交互练习,辅“知识的巩固”
经过理解与领会,知识就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巩固知识,保持知识,并架设由知识理解到应用的“桥梁”。由于现代教学媒体具有灵活性、生动性、交互性、高效性等特点,这使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使学生积极参与。而多媒体的交互练习,使学生参与更积极,反馈更准确、及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三、生动广泛的拓宽延伸,促“知识的应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应
用”。的确,知识应用是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这一环节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以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的显著特性,为我们的教学开拓更广阔的领域,从而让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
现代教学媒体较多传统媒体有着它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的掌握规律巧妙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走进“形象”,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全面地理解知识,深刻地巩固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很庆幸教育局为我们提供了这次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学习的机会。使我终身受益,视频中老师的精彩讲解,学员间的集体讨论,使我对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将促使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以下是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1、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直观形象,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过程更加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
3、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力。
4、本次培训采用网络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时间空间灵活,给人轻松自由的选择学习时间带来了方便,特别适合边工作边学习的人。通过在线讨论的方式进行,这一点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线讨论中,不但解决了老师布置任务,而且解决了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以及大家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小组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最后经过小组互评,共同完成这次培训,小组成员也可以在全班讨论区发表个人意见,这样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5、学习内容非常实用,从计算机基础操作,如文档编辑,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等,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开始培训,并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6、矫正了观念的偏颇。以前一提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就把它同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经过这次培训明白了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到许多电脑操作方面的新知识,让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心,通过这次培训,我将会对新课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在计算机领域有更大的突破。
11月7日,xx省第二届初中课博会暨高效课堂学术报告会在遂宁安居育才学校举行,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五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比赛、专家评课、导课活动及课改交流活动等,我校张永丽老师参加了数学学科的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根据学校安排,我参加了这次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专家评课的观摩活动,获益匪浅。现将本次观摩活动的感悟与体会汇报如下:
感悟之一:关于对课程的新理解――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设计与展示
本次教学比赛,共有14位选手参加,分A、B两组同时进行。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内容为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课《制作包装盒》,目的重在探究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展示及效果的评价。根据同行的介绍,我重点选择在xx有影响的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广安邻水实验学校、广元大东英才学校、夹江外语学校、攀枝花外语学校、遂宁安居育才学校和重庆川巴中学等七位老师的课,通过学习,在以下几方面很受启发:
1、注重情境创设。在情境创设中,有的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包装盒,使学生在充满亲切感中进入学习;有的老师用多媒体播放“生日歌”,观看精美的生日礼物包装盒,在温馨的氛围下进入课题学习;有的老师用多媒体直击社会热点――过度包装,为自做包装盒、提倡节约意识提供素材。这些导入都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它具有积极意义。
2、注重重点难点的突破。本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突破从“三维”――“二维”――“三维”的思维过程;二是如何处理数据(即包装盒制作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为了突破这两个难点,参赛选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通过观察实物,再展开,再设计,最后再制作,循序渐进,降低了难度;有的深入工厂学习生产包装盒的工艺流程,介绍专业术语,可谓用情之深,令人敬佩;有的将制作包装盒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并设计最优方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谓匠心独具。通过听课,我学习到了关于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路与方法。
3、注重小组的合作学习。本课是一堂实践操作课,学生的动手实践必不可少。如何在小组中合理分工,目标明确,才能达到有效合作,有序操作,这也老师的智慧。有的将小组成员分为组长、数据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等,思维缜密,考虑周详,令人惊叹!
4、注重小组的展示交流。每个老师都注重小组的展示交流环节。学生的展示,突出了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还对作品赋予新的含义:如将作品送给班主任,表达对老师的教育之恩;将制作的包装盒称为梦想盒,寄予自己远大理想,这里体现了情感价值教学目标,也突出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能。
感悟之二:关于对课堂评价的新理解――评课的内容与评价视点
赛课结束后,我们有幸聆听了陈明华教授对参赛课堂的评课。陈明华教授认为,评课应分为四个方面:教学的准备及达成状况评价;教学中教学技能与能力状况评价;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效果评价;课堂中组织与管理状况评价。通过学习,我明白评课的一些维度:
教学的准备及达成状况评价视点:(1)依据(教材、学情、目标);(2)表述(准确、完整);(3)重难点;(4)在课堂中的达成情况。
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开发的评价视点:(1)教学内容处理(组织、增删、补充、拓展);(2)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资源、生活资源、历史资源、知识资源)
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数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2)教学活动的状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3)教学活动的效果(知识理解、知识巩固、能力培养、感情变化);(4)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简便、直观、易行、时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四种教学能力展示:(1)数学语言(语言表达――提问、交流;语言感觉――节奏、音调;肢体语言);(2)教学方法(提问、对话、分析、讨论、交流、总结;积极性、逻辑性、有序性、突出性、反思性);(3)教学技艺(板书、实验操作、多媒体操作);(4)教师风貌(精神风貌、气质神态)。学生学习状态评价视角:(1)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面、参与度、持久性);(2)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认真);(3)学生的学习效果(回答问题、课堂练习、知识建构、情感态度)。
感悟之三:关于对课改的新认识――几点思考
1、课改对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掌握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很多老师急迫解决的问题,教学中要灵活选择使用多媒体。
2、课改更讲究课堂效率。高效课堂是老师们追求的目标,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更应注重数学课堂的过手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
3、对课改要有敏锐性与前瞻性。目前,部分省市对高考英语分数做调整,那么,决定分数的关键很大程度在数学学科。因此,如何在初中打好基础尤为重要。安居育才中学他们在初一就设置了10个数奥班,其中,3、4班是数奥的精英班。
这些改变,无疑对我们有更多的启示。
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使我在教学设计、教学思考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收获,这对于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数字化信息的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