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官外出培训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村官外出培训心得体会》。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由中共XX市委组织部举办20xx年XX市党建工作的培训班。通过培训系统的学习和实地实践,我感觉收获很多,也为我接下来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理清了思路,现将本人培训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是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坚持党建统领,发挥好党组织领导作用,通过这次考察,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抓好党建工作,才能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当前,我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此,我将深入学习党建知识,树立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把党组织锻造得更为坚强有力,让全村的党员同志能够彰显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真正成为群众可信任、可依靠的知心人。
二是要深入调研了解村情
我村辖区总面积3.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26亩(水田1813亩),人均耕地1.2亩,山地面积16434亩,生态公益林5267亩,森林覆盖率89%,但大多数产业都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没有发挥好林业产业的优势。接下来,我将想方设法寻找最优路径,把我村的林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借助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力量,谋划出适合我村发展的林业产业。同时,要通过走村串户拉家常等形式听取村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对他们提出好的建议,要加以充分吸收采纳,不断增强谋划产业发展方向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是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我村常驻人口较少,对于爱护村居环境卫生方面群众存在淡薄意识。对此,我要始终关注我村的人居环境,做好村庄卫生保洁工作,尤其是要抓好农村厕所卫生,让农村群众都能用上卫生的厕所,确保我村能够保持干净整洁环境。
我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奋力进取,鼓足干劲,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培训,打造出我村的特色产业,广泛带动我村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广泛调研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村实际进行推进本村发展,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大有可为。
思想认识做到“三个转变”:
转变思维模式。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放松监管执法,而是要求我们依法行政,综合监管、高效监管,做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转变监管理念。对轻微违法行为“轻违不罚”“首违不罚”,对共享经济、网络经济等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转变执法方式。与教育相结合,与服务相结合。
监管执法做到“五减五增”:
减频次,增质效。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以及上级部署、投诉举报、突发事件等需要依法立即开展行政执法检查以外,其他执法检查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检查质效,做到“进一次门,查清多项事”。
减范围,增力度。对除重点监管之外的市场主体按照“不诉不查”“不举不查”原则进行监管,减少执法检查范围。对危害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四大安全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依法处罚到位。
减罚款,增综合。落实《麻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免罚清单》,严格执行涉企行政处罚“首违不罚”“轻违不罚”制度,对非主观故意的一般违法行为慎用罚款处罚,重点推广说服教育、责令改正、行政指导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手段。
减瑕疵,增环节。严格落实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更加注重程序合法、更加注重事实清楚,更加注重证据充分,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瑕疵。
减陋习,增监督。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规范执法行为,使用规范执法用语,自觉抵制各类诱惑,杜绝“人情案”“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将把优化营商环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量化于果,主动适应监管执法新态势,奋力打造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辟了一条在基层培养人才的新道路,找到了一个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平台,锻炼了一批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
我镇现有大学生村官15人,除一人今年9月辞职,其余14人均在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一方面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从根本上弥补了基层干部队伍年龄老、能力弱、队伍散、素质低、激情差的缺陷问题,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激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主动、深入农户,了解农村情况和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在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中架起了新的沟通桥梁。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大学生村官虽然文化程度高,但所学专业与农业实用技术对不上口;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基层经验欠缺,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工作相当吃力,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做一些打字、复印,送材料等琐碎而简单的工作,整天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村里很多实际工作插不上手,无法真正的参与到农村管理事务中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多岗位锻炼:
一、让大学生村官参与乡镇热点部门锻炼。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年纪轻、有文化、接受能力强、积极肯干的优势,让他们到镇拆迁办、经管站、招商办、党政办、宣传办、文卫办等重点热点部门或综合部门进行岗位锻炼,为大学生村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增强素质提供锻炼平台。
二、让大学生参与阶段性工作锻炼。根据大学生村官各自的特长,有计划的安排大学生村官到镇里部分任务重、时间紧的`阶段性工作,如:征地拆迁、纠纷调解、项目建设等岗位锻炼,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沟通协调和处置复杂、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让大学生村官参与特殊工作岗位锻炼。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优势,安排大学生村官服务于农村小康村建设、村庄整治、计划生育等农村建设重点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四、让大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锻炼。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平台,通过征文、演讲比赛等不同形式,展示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锻炼他们的能力。
我想,我们一方面对大学生村官要用“传、帮、带”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注重多管齐下,把大学生村官作为“特殊群体”给予重点培养,不断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尽快熟悉农村工作方法、掌握工作经验,提升他们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全能”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出力。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村官外出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