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参加村官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2023-07-07 00:29:0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加村官培训心得体会(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参加村官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第一篇:村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7月12日,我们第一期镇村干部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班的同志聆听了省委党校教授的讲课,收益非浅。通过四天紧张的学习和现场教学,大家重温和体会红军故事,牢记我党建党历史及革命斗争史,深刻了解过去,正确创造未来,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井冈山斗争的烽火岁月,虽然已成为历史,但这段光辉历史中所孕育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都具有永恒的价值,给我们以很深的启迪,特别是重走朱德挑粮路,更是坚定了大家的理想信念。

通过参加镇村干部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班,有以下几点体会:

1、通过培训,对帮助我们认识了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有所益的。

2、“劝君莫奏前朝曲”,这是一部分青年人的声调。他们把继承和发扬井冈山革命传统与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割裂开来,将我党我军许多宝贵的传统一概视为“明日黄花”,这显然是片面的。

3、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讲效益,要讲盈利,要重视个人利益,但应当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去实现,不允许那种损公肥私、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尔虞我诈等错误思想及行为在社会中泛滥。

4、现在社会发展了,收入增多了,生活改善了,依然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执政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抵制腐败、丑恶东西的侵蚀。正是立足于这个基点,革命传统这支“曲”,不公不能“草唱”,而且应当“大合唱”。

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部队,总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信念、这种精神就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具有这种理想和信念,这就需要学习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

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今天建设中心镇,就要坚持按照省、市、区要求,打造我镇的“工业新城、生态水西“中心镇建设,做好规划布局产业,完善集镇功能及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结合这次创新社会管理,有力地助推全镇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第二篇:村官培训心得体会

按照县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计划”安排,xx年3月我有幸作为第七批轮训村官,在组织部基层办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跟班学习。两个月稍纵即逝,但感受颇多,受益匪浅。现将这两个月的跟班学习体会和感受总结如下:

感受之一:工作虽忙而有节奏

在没有来组织部之前,就听人们经常说组织部的工作是“白+黑”的模式,在组织部工作就得把忙碌当成日常习惯,把加班做为家常便饭。来到组织部的各科室,你会发现所有组工人员或是在电脑前敲敲打打,或是在埋头苦思,各自完成着自己的工作,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但是工作虽忙却忙而不荒,散而不乱。每天组工人员都会提前10分钟来到办公室,开始办公室打扫卫生,为一天的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在上班期间,大家严格遵守上班秩序,不大声喧哗,不迟到早退,时时刻刻维护着组工人的形象,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

感受之二:工作虽重而不忘学习

人生有两本书必须要读,一本是有字之书,即书本知识;另一本是社会这本书,没有文字,即“无字之书”。在跟班学习的两个月中,我通过由浅及深的学习,由表及里的接触,由陌生到融入的适应,既学到了不少书本的知识,也悟得不少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跟班学习的第一天,组织部的王部长、赵主任就对我和另一名村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我们在这两个月的学习中,既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积极参与科室的各项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由于之前在村上工作,事情比较繁琐,所以在上班期间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组工干部们在工作闲暇之余,都会拿起党建杂志、报纸以及各类资料学习。在这种环境的感染下,使我也养成了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翻阅党报党刊、有关文件的内容、学习文件的编辑、排版、校对等,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时时不忘学习,将学习始终贯穿在工作中。

感受之三:工作虽多而不忘“完美”

以前在村上养成了干工作只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就好的习惯,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加之工作繁多,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往往是顾此失彼、抓了芝麻忘了西瓜。但是,来到基层办学习,组工干部们的工作精神告诉我:“今日工作今日毕”、“工作无小事”。不论是一个简单的文件起草,还是一次摸底表的填写,都体现着工作的严肃性。期间,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提醒自己简单的事情不能草率完成,今天的事情一定不能拖到明天完成。一次,市委组织部要求填写一张关于全县村干部符合条件的'摸底调查表,当时,我认为摸底调查本来就是一个概数,所以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我查阅资料,逐一筛选后,将调查表送给主管领导审批,当时领导问我这些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在我讲完后,领导又自己核实了一遍,并且发现几个人的信息前后矛盾,无法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条件。所以我经过再次核实,逐一打电话给本人确认,在确保所有的资料都是正确的情况下,才交给相关部门汇总。这种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始终贯穿与日后的工作中,如在设计“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记录本、村干部值班公示牌、凤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纪实汇编等,无论从内容编辑、文字校对,还是从版面调整,每一道工序都体现着严肃认真,这更加让我坚信组工人对待工作的严肃、认真、负责,力求把简单的工作做完美。

两个月的跟班学习很快结束了,虽然时间短暂,但却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端正了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在本职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村官组织培训心得体会

按照县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计划”安排,xx年3月我有幸作为第七批轮训村官,在组织部基层办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跟班学习。两个月稍纵即逝,但感受颇多,受益匪浅。现将这两个月的跟班学习体会和感受总结如下:

感受之一:工作虽忙而有节奏

在没有来组织部之前,就听人们经常说组织部的工作是“白+黑”的模式,在组织部工作就得把忙碌当成日常习惯,把加班做为家常便饭。来到组织部的各科室,你会发现所有组工人员或是在电脑前敲敲打打,或是在埋头苦思,各自完成着自己的工作,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但是工作虽忙却忙而不荒,散而不乱。每天组工人员都会提前10分钟来到办公室,开始办公室打扫卫生,为一天的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在上班期间,大家严格遵守上班秩序,不大声喧哗,不迟到早退,时时刻刻维护着组工人的形象,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

感受之二:工作虽重而不忘学习

人生有两本书必须要读,一本是有字之书,即书本知识;另一本是社会这本书,没有文字,即“无字之书”。在跟班学习的两个月中,我通过由浅及深的学习,由表及里的接触,由陌生到融入的适应,既学到了不少书本的知识,也悟得不少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跟班学习的第一天,组织部的王部长、赵主任就对我和另一名村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我们在这两个月的学习中,既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积极参与科室的各项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由于之前在村上工作,事情比较繁琐,所以在上班期间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组工干部们在工作闲暇之余,都会拿起党建杂志、报纸以及各类资料学习。在这种环境的感染下,使我也养成了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翻阅党报党刊、有关文件的内容、学习文件的编辑、排版、校对等,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时时不忘学习,将学习始终贯穿在工作中。

感受之三:工作虽多而不忘“完美”

以前在村上养成了干工作只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就好的习惯,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加之工作繁多,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往往是顾此失彼、抓了芝麻忘了西瓜。但是,来到基层办学习,组工干部们的工作精神告诉我:“今日工作今日毕”、“工作无小事”。不论是一个简单的文件起草,还是一次摸底表的填写,都体现着工作的严肃性。期间,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提醒自己简单的事情不能草率完成,今天的事情一定不能拖到明天完成。一次,市委组织部要求填写一张关于全县村干部符合条件的摸底调查表,当时,我认为摸底调查本来就是一个概数,所以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我查阅资料,逐一筛选后,将调查表送给主管领导审批,当时领导问我这些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在我讲完后,领导又自己核实了一遍,并且发现几个人的信息前后矛盾,无法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条件。所以我经过再次核实,逐一打电话给本人确认,在确保所有的资料都是正确的情况下,才交给相关部门汇总。这种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始终贯穿与日后的工作中,如在设计“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记录本、村干部值班公示牌、凤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纪实汇编等,无论从内容编辑、文字校对,还是从版面调整,每一道工序都体现着严肃认真,这更加让我坚信组工人对待工作的严肃、认真、负责,力求把简单的工作做完美。

两个月的跟班学习很快结束了,虽然时间短暂,但却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端正了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在本职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村官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