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美术展培训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美术展培训心得体会》。
夏日炎炎,不知道在家的你们在做些什么?我可正在艺术的海洋里慢慢遨游。
一晃,今天是美术培训的第三天了,三天的时间让我长进不少。昨天是痛并快乐着,我们把物体请进了教室,在室内写生,这对我而言好有挑战性,照着实物画已经难得不行了,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取美点而画,那是难上加难,上午我们画饮水机,饮水机我每天都看到,可要把它画下来还真不易,而且还是水墨画呀。看着其他老师自如地挥洒着毛笔,我是一点感觉都没,没办法一狠心就动笔画了,我画的饮水机,估计没人看得懂(除我自己)。这是失败的一次写生,不过从中我似乎悟出点什么,可又说不清,大概是性悟不高吧。后来画铁树,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好像有点感觉的,但又不会把握,在朱老师的加工下,算是完成作品了。我们又画了平时不惹人注意的盆载栽的`枯树,“枯”是什么感觉呢?经朱老师用枯笔一画,咦,神了,真有那韵味了。枯树、古老城墙不正寄托着希望吗?
今天更是高难度的挑战,画人物,画墩煌佛像,我拿着一张墩煌佛像图画不知如何下笔。朱老师总说大胆画吧,你们都是不错的,我不太自信地画着,画好后自己看了都发笑,那是佛像吗?是木头人差不多。但是朱老师却说还行,我当然知道他是在鼓励我,而后就用我的画作样本讲解该怎么画好要点,朱老师他大笔挥几下,再用枯笔一钩,把那墩煌佛像画活了,再用颜料一衬托,那种斑驳、古老的味道一下子出来了,真得太美了。
如果你没去过墩煌,那请到我们教室走走吧,你肯定能感受到墩煌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你没见过水墨画,那也请你来我们教室看看吧,这里的整墙水墨画,一定能帮你对水墨都有所了解。
明天要到莫氏庄园写生了,我知道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但我还是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水墨交融这种感觉真得很好。
《幼儿创意美术》培训,为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对提高幼儿的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中施展艺术的天分,在严密的思维引领中自由挥洒创意想象。
我深刻的体会到,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孩子才能在美术中找到兴趣找到快乐,现在的美术教学并不是单一的用笔画,而是用各种形式、各种材料、各种方法作画。通过学习让我们领略了内容丰富、材料多样、作画形式独特的美术活动。只要我们认真、用心去做,我们的美术教学就会越来越精彩!
虽然一天的培训时间短暂,但让我感触很深,也收获很多,不但增长了专业技能知识,还提升了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幼儿创意美术》的培训,也给了我启发,举一反三,创意美术的教学理念,也可以运用到其它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幼儿教师应抛开传统的教学方法,顺应孩子的发展,开创更具创意的新型课程,让我们的教学更有趣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贴切幼儿的情感,使孩子们能主动愉快的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学习本领,增长知识。
幼儿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所见所闻收获很多。
一、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重新认识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教育目标、教育课程、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方式等因素,李素英专家再次给我们阐述了制定目标的重要性等等。
二、对幼儿园教学评价的再思考
看完活动后,高静组长又讲了幼儿园教学评价DD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进行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或称正式指导的活动。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是幼儿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学活动的评价,因教育及教学观的不同的方案,评价项目也因此有所不同。但教学评价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成效,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行为,了解教学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应该是:教学应促进幼儿认识、学习方法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体验、尝试和发现等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适宜的目标和内容才能引发真正有效的教和学;教学应当具有开放的、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和思考的环境;产生问题、引发互动是有效教育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应该让幼儿感受挑战。
三、对自身的反思
听了这么多骨干教师的'评课,虽然角度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很多老师都提到的,那就是崔老师的多媒体运用熟练,技术性能很高,有人说年龄越大,人就越懒惰了,我知道这话不可能适合所有人,但是确实有些人能够激情不减。作为一名幼儿骨干老师,有时需要冷静的思考,更多的时候需要喷薄而出的情感,需要与时俱进的各方面领头的精神和技能,虽然我不能很好做到对电脑精通这一点,但是也算是我这次学习后的一点感触吧,以后会努力的。
让童年成为学生温暖一生的记忆
今天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
上午是xx老师给我们上的美术课。还没有上课,我就被讲桌上摆放的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吸引了。大红的喜字、雪白的大公鸡、刚出蛋壳的小鸭子、俏皮可爱的小兔子……一个个是那么逼真,那么漂亮!这些都是杨老师亲手做的。更让人感动的是杨老师送给我们每人一份礼物――他亲手剪的剪纸。一百多份啊,需要花费杨老师多少精力啊!听吴博士说这一百多份剪纸是杨老师昨天晚上加班做的呢!
杨老师已经69岁了,还在热衷于教育工作。这种精神就让人敬佩。杨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剪纸的知识,然后亲手示范,教我们剪纸。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做出了漂亮的鱼、鸡、羊,以及能够站立的立体的双喜。
当我按照杨老师教的方法,把纸剪好打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想到我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剪纸!那种快乐,那种兴奋简直无法形容!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们呢?一定会更喜欢这样的课堂。
杨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其他的手工制品,都是他和他的学生们亲手制作的。有用彩泥捏成的造型各异的泥人或小动物,还有用废弃物品做成的手工制品。每一件都让在场的老师们啧啧赞叹。
剪纸也好,泥塑也好,即使是同一样作品,每一次的作品也绝对不会一样。自己也可以随意地改动创新。就如杨老师说的:“如果教学生只是教他如何做这一样,就算他学会了,过段时间还会忘。应该教他方法,教他自己创新的方法。”
下午xx老师的体育课同样深受欢迎。各种各样的游戏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玩得乐此不疲,更何况本来就贪玩的孩子们呢?
短短一天,我们不可能在专业知识上有多少提高,但思想却可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孩子的童年多姿多彩,让幸福的童年成为学生温暖一生的记忆。
幼儿画画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却需要合适的环境和土壤、水分。这个环境就是支持、鼓励、肯定;土壤就是宽松、理解、接受;水分就是用爱心去滋润,用自由去浸泡。这个爱不是严加管教,不是挑毛病,不是控制。如果孩子在你“觉得是爱”的情况下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没有梦想,没有快乐,没有自己,孩子一点儿也不觉得快乐、幸福,这就不是爱。家长对画童的爱应该让孩子能感觉到快乐、幸福,而不是家长的单方面自我觉得。
对于幼儿美术课,教师不要追求要上得完美,你是带着孩子在画着玩儿。一堂没有错误,没有遗憾,什么都好的课绝对不是一堂好课。
在幼教文章中经常看到如何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文字。其实,成人的创造能力远远低于儿童,说得重一点,成人根本没有资格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与创造能力是上帝专门赐给孩子的灵性与领悟,随着孩子年龄的一天天长大,上帝也会从孩子那儿把想象与创造收走的。在想象与创造方面孩子永远是我们成人的老师。我们成人要真诚的心悦诚服的认孩子为老师,孩子的那些莫名其妙不着边际的奇思妙想成人永远也学不来。曰本教育家鸟居昭美说:“故父母的摆出学校老师的架势教他画画,难道就不感到羞愧和自不量力吗?”儿童教育学专家刘晓东对这个事的看法是:“其实儿童比成人更有创造性,更有想象力。”他认为:“我们成人应当谦虚地向儿童学习。”他还说:“成人说,我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知道什么是‘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舞大刀’吗?甚至还要热切地收鲁班、关云长做徒弟!
多么可笑!多么不自量力!”
现实告诉我们,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我们成人确实不如儿童。实际上儿童不用学习天生就有创造能力,只是像煤炭一样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土,等衍着我们成人去发现、去挖掘,并不是儿童原本没有创造性,是我们成人培养的结果。而正是这么一层薄薄的土,挡住了好多美术教师的视线,发现不了已经在土下发光的金子,只有少数有较高审美素质的,明眼人教师才能找到它们。
实践表明:儿童的创造能力不是我们成人培养的,而是通过正确的启发、引导发现的。我们的教师要搞清楚哪些可教,哪些不可教,哪些能培养,哪些只能守护,哪些能通过教育作积极促进,哪些只能消极的耐心等待。教育有时候消极的作用比积极的作用还大,卢梭也主张,“要尽可能的让儿童的心智闲着不用,能闲多久就闲多久”,这就是消极教育。消极教育与积极教育有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差这么一点点,一步是正常,再走一步就是越位,把握分寸是非常难的。教育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在教肓孩子时要得法,要不断的学习,否则就是在好的愿望下办了错误的事情。
如果是幼儿画的画不幼稚,有秩序,理性思维明显,这样的画肯定是受了成人不正确辅导所致。但如果到了转型期还在画小时候的画就是假“幼稚”了,是不真实的。就像成人故意模仿孩子的画“味”,画出貌似儿童的画,这就是“装嫩”。小孩儿画出成人的成熟,是假,大人画出小孩儿的幼稚更是假。实际上,成人画的儿童画就是缺乏儿童灵魂的躯樱暗哪郾燃俪墒旄澳芽础薄
对喜欢画画的幼儿,家长应多做一些“触景生情”的工作,帮助孩子尽快进入角色,使孩子的思路“渐入佳境”,激起孩子绘画欲望。如,在家里画一盆花,家长不是简单地说去画吧就算完了。一般五六岁的孩子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家长应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去了解花的生长结构、造型特点、习性、作用等,等孩子明白后再动笔。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画出的画在理解和感受上与简单地画是不一样的。
在教育实践中,有好多教师分不清什么是幼儿原生态绘画,什么是成人知识技巧,教师在观念上的含糊不清,会直接导致辅导上的失败。幼儿原生态绘画与成人知识技巧它们之间究竟又有哪些区别呢?我觉得是这样的:原生态绘画是平面的,带有知识技巧的绘画是立体的;原生态绘画是凭直感,知识技巧绘画是凭基本功;原生态绘画是动作思维,知识技巧绘画是理性思维;原生态绘画是感情色彩,知识技巧绘画是科学道理;原生态绘画效果不可预后,知识技巧绘画是胸有成竹;原生态绘画效果可遇不可求,知识技巧绘画是可求不可遇;原生态绘画是天生的不学就会,知识技巧绘画是不教不会;原生态绘画是个性十足,知识技巧绘画是干人一面;原生态绘画稚嫩、可爱、有趣;知识技巧绘画是小孩儿说大人的话;原生态绘画是自我为中心,自由随便,知识技巧绘画是循规蹈矩,按规矩办事。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一样适用于幼儿。幼儿画画的灵感与冲动,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的感受与了解。
从儿童生长发育和大脑的发展去看,幼儿与学龄期的孩子相比,更喜欢歌舞、画画、游戏等活动。究其原因,幼儿因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又不识字,除了上述活动外还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情绪的方式。上小学后,认知能力上的提高,接触面的宽广,语文、数学、常识的学习运用,能表达思想情绪的渠道多了。所以,这是小学阶段画画儿的小朋友明显少了的原因。并有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从事艺术学习的小朋友越少的特点。
幼儿认为重要的要画大,不重要的画小,用着的往中心画,作用不大的往边上画。在画面的安排和布局上,凭感觉不凭生活真实,凭感受不凭“眼见为实”,主观意识远远的超过客观实际。
幼儿绘画是幼儿自发的一种表现愿望,是一种认知社会的生活痕迹,无须绘画基础或“技术”作支持,也用不着先从模仿成人入手走进绘画之门。有生活经历就有画画的能力,就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这种“想法”还不容易被成人理解或破译。如果成人想知道幼儿的想法和画的是什么,反而需懂儿童的发展心理才能与儿童沟通。
有家长说,孩子画得画不如以前内容多,想象力也不如以前了,怎么越画越倒退了昵?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孩子的想象力最丰富,画得最好的年龄应是6岁多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有生活体验,又有动手能力,更有什么“都不懂”的大胆。如儿童低于这个年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受到局限。高于这个年龄,理性思维逐步增多,观察力、理解力在增强,想象力在衰退,这也是越画越“倒退”的原因。看一个孩子是否进步,要全面整体的看,不能孤立的抽出单一的画作判断,应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作用,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在画中的反映。
孩子喜欢画画并不一定在绘画上有天赋,幼儿园里的孩子大都喜欢画画,但大部分孩子只是喜欢并没有太大的天赋,孩子是觉得画画好玩儿才画的,不是为了艺术去画的。如果孩子不喜欢画,家长因某种原因把孩子送去学画,他不会感受到画画的快乐的,
幼儿美术兴趣发展特点:不可逆转性,不可提前或退后,不可逾越性,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通过正常教育不能改变这个过程。
同一幼儿园,同一年龄,又同一爱好都喜欢画画,但由于家长对儿童画的认识不同,给孩子选择的老师不同。一个是画什么像什么>每天围着技巧“缠绕”的,眼看着“进步”的;一个是在老师启发下逐渐“进戏”找到感觉的,学生心绪沁浸在自己想象世界里的,画出了自我,画出了个性,画出了对生活的理解。这些符号是从自己心里流淌出来的,画面感情纯真,想象丰富,很有感觉,不但有想象,而且更有创造,但是并不太像。这两种方法造就了两种思路,两种想法,两种感觉,两种体验,两种追求。在这两种方法的一开始,由于他们去向不同,就注定了他们以后的道不同,终点不同。这在当初家长给孩子报班时能想到吗?
幼儿美术教育观念与方法看似有很多,其实,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强调学,认为不学技法永远不会画,向孩子灌输成人的绘画经验和成功的范例。另一种关注幼儿的自然生长规律,重视自然教肓,强调画法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和用游戏的方法,对孩子只是给予合适的帮助,尊重儿童的想法,发展好儿童的个性爱好。第一种方法是在学别人,第二种方法是在找自己,学别人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思维和主见。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主张,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肓效果最好的方法。但直到现在我们的教肓也没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美术教育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主,以美术技能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对生活的直接感受,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只有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画出自己的生活,画出自己的感受才是快乐的。
送孩子学画的家长,大多看惯了自己小时候画的模样,认为画的像就是学得成功,已不接受自己的孩子看似乱画的作品。实际上,这是两种认识观念的不同,前者学的是一种技巧,后者是一种思维方式,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如果教师与家长不能取得在认识上的一致,沟通是非常困难的。家长送学生的目的是“画啥像啥”,希望教师好好的教!而教师的努力方向是,在教学中发现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尊重并保护好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在这里,老师的角色并不是“教育者”而是个“帮忙的”或“引路人”。这两种在观念上的分歧等于两个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比如,进来二十个学生,老师想的是怎么把他们引导成二十个各有各的画的模样,而不是统一的面貌和“整齐的步伐”。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浪有可能一开始孩子来时画得还挺像,经老师一辅导,反而画得“一塌糊涂”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老师打乱了孩子原来的方法,新的“秩序”还没建立起来,这时画的画如果不乱那倒是怪事了。在这个事上,家长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老师,而老师却没有其他选择。
孩子的画越是画得自由,越是不能要求孩子要画像物体,孩子强调的是他的感受与理解,而不怎么注意物体的像与不像。我们家长千万不要用“画得要像”来约束孩子的想象了。“画得要像”是成人的感觉和理解,幼儿画得不像却是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或感受,幼儿画得不像是正常的,画得像却是“填鸭式”教学带来的结果。
如果小朋友唱着跳着一脸幸福地走出画室,不用看作品就能感觉到这堂美术课是成功的,那是个传递幸福生成快乐的地方,让孩子们开心是美术教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我们成人千万不要把世间的功利、成绩、虚荣、争胜、拜金、浮躁等有意无意地传达给10岁前的孩子,特别是幼儿,更不要用这些玷污了孩子们的纯真稚气。他们这个年龄过得越“傻”,越幼稚,越有孩子气,越“不懂事”,越不通人间世故,以后的发展就越好,空间越大,潜力越大。成熟早的果子是不好吃的。
暑假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来临了,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这么热的天气做什么才好呀。现在不用我发愁了,美术教师要进行为期五天的培训,即能学习又能以创作。曾在学校听过冯老师的水墨画“跳舞的点和线”一课,作为兼职美术老师的我那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水墨画。现在要实战水墨画了,更是激动无比。
今天这一天的培训就让我是受益无穷。上课一开始,朱老师就让我们自己随意画,随便玩,看别人自如的玩着,我是既羡慕又害怕。我有些拘谨,不知道画什么,就在宣纸上轻轻地画着。朱老师看到后,就让我放开胆子随便画。看着其他老师沉浸在做画的乐趣中,我也心动了,拿着笔,随便画了,点点圈圈,不晓得画了些什么。可朱老师每经过一次总不忘鼓励我,很好,不错,有水痕墨痕的迹象了,听后我是信心倍增。原来每个人都需要鼓励,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得多鼓励学生。上午就在随意画,画点,画点和线的三次练习中匆匆结束了。中午休息时,朱老师还不忘把我们的画贴在后墙壁上展示出来。看到其他老师在随意画时的创作,真是太厉害了,专职老师就是不一样。我可不好意思把我的画拿出来,可是其他的老师也都鼓励我,说哪张挺好的,还帮我把那张给贴起来了。
下午做什么呢?马上就知道。在看了一些水墨图片后朱老师让我们创作,朱老师为了照顾我们几个什么都不会的`兼职老师,他先自己画了一张,边画边讲解。之后就让我们自己创作了。我虽没有上午时的拘谨,可还没能放胆画,况且创作我觉得好难呀,那我只能临摹了,可临摹的又不像,打算另画一张时,朱老师又关注到了我,他给我讲这张画应怎么画下去,并帮我把画错的地方给纠正过来,让画又变活了。终于完成了,我们的画又都贴在墙壁上了。看着这些水和墨组的一张张画,真是美极了,原来我也能画好啊。
今天只是开始,明天我将继续与墨相伴,水墨交融,定会是美的收获。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美术展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