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2023-06-19 19:59:5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第一篇:员工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x月xx日公司有幸请来了xxx为我们进行安全月主题培训。xx用生动的事故案例、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形象的再一次提醒我们安全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才可以实现,而安全生产事故是通往美好生活的绊脚石。万次注意一次差,事故就会把你抓,可见预防事故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松懈,思想稍微一放松,事故就会伴随而来。

xx在讲解过程中利用了许多的案例指出事故就是因为操作人员心态的放松和安全意识不到位导致的。大人从小教育小孩要先点火后通天然气,为的就是避免发生危险,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操作可能会引发重大事故。xx市xx县某企业就因为点火顺序错误,造成了六人死亡,十八人重伤的惨剧。这六人的家庭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就此破灭,六条鲜活的生命就因为一个低级错误而付诸东流。安全生产事故可预防、可避免,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往往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xx大火中,被大火烧伤的优秀学生更令人感到惋惜,虽然小部分人幸存于世,但是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古人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为小小的一点火苗,导致无辜学生、老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健康的幸福,还有对安全的敬畏!星星之火可以燎x,在安全月培训当中,有一个案例就是因为起火初期对灭火知识一无了解,最终导致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重大火灾事故。起火初期是灭火的时机,如果不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技能很容易造成无法承受的惨剧。

xxx煤矿事故时刻提醒我们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严重后果。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每一次完善背后都有人付出了血的教训,安全操作是每个人必须要做到的,查隐患补短板,做到让事故无懈可击才可以避免一件又一件惨剧的发生,虽然法律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置,但是生命只有一次,只有健康的活着才能拥有美好生活的权利。操作时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开启设备前对设备内部和周围多看一眼就可能避免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看到同事违章操作时及时制止就可能会挽救一个家庭。人总是后知后觉的,身在监狱才知道自由的可贵、身在医院才知道健康的重要、身在殡仪场才知道生命的难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想要家人幸福、同事幸福、公司长久发展,早日达到美好生活,安全生产是的正道。

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操作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事情,是对家人、同事、公司负责的态度,今后我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检查好安全防护设施,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看到有人违章时及时制止,掌握必要的逃生和救灾技能,做到遇到事故头脑清晰不慌乱。在工作岗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上下楼梯时抓牢扶手避免打滑跌落,设备检修维护时及时将工作牌翻转至禁止开车并做好安全防护。安全是一步一个脚印、安全是一步一个台阶,人人安全,家家幸福。为了大家的美好生活而杜绝一切不安全的操作,检查好所属的各种设备,避免因设备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员工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安全一直被誉为民航事业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一切归零。作为一名空管人,更要将安全意识放在工作的首位。再经过一周系统全面的岗前安全培训后,我对安全二字的理解更深了一步。

经过老师们一周系统的讲授,我们初步了解了民航安全的重要性,民航局包括空管局以及xx空管局关于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及规定,个人如何能够保证工作中的安全,并通过分析国内外空难案件,由表象到实质,揪出其中的不安全因素,逐个分析,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所有的不安全事件都存在危险源,而所有的不安全因素都会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将是毁灭性的破坏。

作为一名空管的新员工,刚刚从一名无忧无虑的大学生变成职业人,还未建立正确的思想,但是通过一周的岗前安全培训,通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流程,深刻地感受到安全始终贯彻民航工作始终,由于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证,也是空管局生存的保证,它是民航工作质量,个人职业生涯的基础,没有安全一切都归零。而保证安全,它的前提是形成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的建立来自于对自身职责的理解和自身行为的预期,来自于承担责任的自觉性思维,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自身岗位职责的要求和对组织的意义,理解自己的行为是如何有助于或者有碍于组织的目标的实现,从而自觉地履行职责,控制行为,才能意味着安全意识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思想上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了解自己的责任,在内心深处形成安全红线与底线,让这种意识逐渐改变自己的行动,慢慢培养自己的自主安全意识,将被动的思维改为主动,将安全行为变成习惯,好的习惯可以救命,来自本能的输出,往往不会出现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作风是保证航空安全的关键,工作作风是我们在工作中体现的态度或行为,也就是工作习惯,他在精神层面包括:工作态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自我认知,岗位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在行为方面包括:对工作的理解,计划,执行,完善和改进。不良的工作作风不利于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组织发展,在个人身上表现为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程序操作,工作态度散漫,不认真听复述,习惯性违章等,就像我们职业生涯的蛀虫,一点一点地侵蚀你,平时你完全感受不到它的祸患,直到它完全破坏了你的职业生涯,你感受到了疼痛,但已经为时过晚。所以当我们刚刚走出象牙塔,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就要树立严、细、实工作作风,安全工作是务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容任何麻痹松懈,我们刚刚参加工作,学校的知识理论很强,但实践性不够,在平时工作中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加强学习,钻研业务知识,多向前辈,同事学习他们优秀的习惯、规章、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同时加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自学技能,总结经验,做到开放自己,未雨绸缪,主动适应新环境,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保持初心,学习改变认知,认知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动,简单的工作重复做,复杂的工作用心做,从实际出发,找准自己的方向,找好自己的定位,像螺丝一样深深扎在自己的岗位上,支撑着空管这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虽然岗前安全培训的课程结束了,但是安全意识永远不能结束,今后的岗位中,更要深刻牢记安全意识,将岗位方方面面的风险看清楚,防护住,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大力发扬优良作风,促进民航安全发展,做一名一流的空中交通服务提供者。

第三篇:员工安全心得体会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涉及生命最直观的词语。安全无时不在我们身边,但千万不要轻视安全,安全是我们企业的生命命脉,安全更是我们人生生命的代言。安全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更不是悬于醒目处的标语,安全是企业实实在在的效益,与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细节紧密联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人都想笑语长在,每一个家庭都愿幸福美满,每一个企业都愿兴旺发达,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安全,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我们路桥企业的天字号大事。

责任重于山,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是在于责任意识的淡薄,在于管理安全工作的不到位,将责任落实到工作,可谓是切中要害。多数施工工人对没有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及没有签订用工合同不以为然;不少民工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下进行高空作业;还有一些人们无视工地外围的警示牌,径直走进施工区….这一幕幕令人心惊肉跳的场面,他们自己却早已习以为常。他们也许觉得戴安全帽、系安全带这类小事没有必要,殊不知正因为这些细节上的省事,最终让他们悔憾终生。

针对存在责任真空的问题,我们要做到安全生产,落实为主。要将责任落实全方位融入安全生产在中,以责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以安全生产落实、风险控制到位体现责任制的落实,通过责任落实保安全,确保企业安全稳定的局面。安全责任重在落实,应着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安全生产责任传递到岗、落实到每一个人,同时,努力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深化安全生产思想保障工作。

落实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必须要有严谨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落实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天”字号工程,更要我们工作中细致入微。要居安思“微”,在细微之处,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多想多查,看还有没有“漏洞”、还有没有不到位的地方,哪怕是员工的一个意念。绝不能大而化之、粗枝大叶。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到生产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到员工头脑中。

在各个建筑单位单位随处可见“安全生产大于天”的标语口号,由此可见安全发展对于一个项目的重要性,然而在生产中仍有许多都是人为的责任事故,究其原因是由于麻痹大意思想的泛滥,不把细小环节当回事。一个小小违规操作行为表面上看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点疏忽,一点大意往往是一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黑龙江哈五公路扩建工程“八死两伤”事故还在人们的议论中,京沪高铁坠落“三死一伤”事故还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每一启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预警和提醒。

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自欺欺人的在铺满火药的鲜花草坪上过那侥幸的生活。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来扼杀百分之一的大意,千分之一的侥幸,万分之一的偶然。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