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六篇)》。
11月14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女教师寻缺课学生救回三条人命》的报道。介绍了两位女教师(姜文老师和陈霞老师)发现缺课的姐弟同时没来上学时,一起到家中找寻,结果一家三口均中煤气昏倒在家中,于是救了一家三口的命。
两位女教师的救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的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如“只有把孩子装在心里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职业敏感,才会有救人的奇迹。”
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责任感,更深层却是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两位老师冒着被领导责问的危险一起出去找寻学生,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老师出去找学生了,而学生却因为某种原因从另一条路上来到了学校,老师却苦苦寻找没有找到学生,以致耽误了自己的课,此时,领导面对那纪律纷乱的课堂,做何感想?领导还会去听取老师找寻学生的解释吗?她们会不会成为无故旷工的反面典型呢?她们过多的解释是否会被认为是无理取闹呢?如果这件事情又恰恰被那些断章取义的闲人发到网上,人们还会对这种找寻学生的行为给予如此高的赞誉吗?网上会不会出现一浪高出一浪的声讨呢?同一件事的正反对比,难道不能令我们深思吗?
这两位老师的事迹,所折射的不正是教师职业的伟大吗?不正是教师群体的伟大吗?其实,伟大不应该因为最终影响力大小所左右,关键在于她们这种先学生后个人的精神,在于她们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对学生深深的爱,这才是对教育真正负责任。教师的伟大,在于排除任何好的不好的表象后老师那颗“为了孩子们,我们辛苦点没啥!”的心;在于生死攸关的时刻,老师会像父母一样将生的机会留给学生,将死的机会留给自己;……这就是我们如今的教师!
通过参加读书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
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
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11月14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女教师寻缺课学生救回三条人命》的报道。介绍了两位女教师(姜文老师和陈霞老师)发现缺课的姐弟同时没来上学时,一起到家中找寻,结果一家三口均中煤气昏倒在家中,于是救了一家三口的命。
两位女教师的救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的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如“只有把孩子装在心里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职业敏感,才会有救人的奇迹。”
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责任感,更深层却是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两位老师冒着被领导责问的危险一起出去找寻学生,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老师出去找学生了,而学生却因为某种原因从另一条路上来到了学校,老师却苦苦寻找没有找到学生,以致耽误了自己的课,此时,领导面对那纪律纷乱的课堂,做何感想?领导还会去听取老师找寻学生的解释吗?她们会不会成为无故旷工的反面典型呢?她们过多的解释是否会被认为是无理取闹呢?如果这件事情又恰恰被那些断章取义的闲人发到网上,人们还会对这种找寻学生的行为给予如此高的赞誉吗?网上会不会出现一浪高出一浪的声讨呢?同一件事的正反对比,难道不能令我们深思吗?
这两位老师的事迹,所折射的不正是教师职业的伟大吗?不正是教师群体的伟大吗?其实,伟大不应该因为最终影响力大小所左右,关键在于她们这种先学生后个人的精神,在于她们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对学生深深的爱,这才是对教育真正负责任。教师的伟大,在于排除任何好的不好的表象后老师那颗“为了孩子们,我们辛苦点没啥!”的心;在于生死攸关的时刻,老师会像父母一样将生的机会留给学生,将死的机会留给自己;……这就是我们如今的教师!
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后,对我启示很大,收获很多,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教师最需要什么?
首先,教师最需要一份滋润心灵的爱心。“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是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淘气包,都应一视同仁。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中,学生成功时,与他一起开心;学生退步时,与他一起分析;学生气馁时,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我相信对待学生需要无尽而真诚的爱。
其次,教师更需要一颗能纳百川的宽容心。宽容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爱,是博大的胸怀。宽容好比是春风,温暖着寸寸心阙。曾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句话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最形象的诠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圣者,犯错也在所难免。更何况是小学生呢?现今大多数孩子是家里的“独苗苗”,集百般宠爱于一身,从小就养成娇气惯纵。所以,教师更需要一颗能纳百川的宽容心。
早就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作用。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通过参加读书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
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
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