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血战湘江》观后感600(推荐3篇)

2022-10-12 22:58:3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血战湘江》观后感600(推荐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血战湘江》观后感600(推荐3篇)》。

第一篇:《血战湘江》观后感

  很久没有看红色题材的电影了,尤其在电影院里。今年集团组织员工观看《血战湘江》,重温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长征那段难忘历史。《血战湘江》是一部出人意料的主旋律电影,紧张有序的故事情节、深刻生动的人物刻画、残酷逼真的战争场面以及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让一部主旋律电影也能成为眼泪的催化剂,在商业大片云集的电影市场中,实属难得,着实不易。

  影片讲述长征红军在李德、博古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下,顽强地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得以顺利渡过湘江,跳出国民党围追堵截的包围圈。这场战役可以说以极为惨重的代价换取了胜利,如何赢取(输掉)一场战役?我觉得有三个重要方面:

  一、正确的战略方向是战争胜利的基础。

  众所周知,长征的大背景是五次反围剿失败,当时党中央处在以王明为首的左倾主义路线领导下,不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盲目乐观冒险,导致革命付出极大的代价。片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毛泽东领导的第二纵队担负着运输苏区重要物资的重任,因时间紧迫,毛主席多次建议丢掉物资轻装出发,但李德、博古断然拒绝;枫树脚眼看被敌人包围,李德却要求三十四师前去增援,最终全部壮烈牺牲;为躲避敌军的轰炸,毛主席建议走小路,李德却义正言辞地说共产主义是光明大道,怎能走小路?其不从实际出发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让人哭笑不得!

  正是由于李德、博古军事指挥错误,导致整个部队前进缓慢,更做出了许多不必要的牺牲,数万人弹指间灰飞烟灭,部队人数也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客观、正确、科学的战略方向多麽重要!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如同大海中迷失了航向的船舶,轻则尽走弯路,重则葬身海底。历史上,因为一代明君而铸就数百年辉煌盛世,因为一朝昏君导致国破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影片结尾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此我党从胜利走向胜利,更是最好例证。当然,如果毛主席在长征前就领导红军的话,就不会有血战湘江这样惨烈的片段了。

  二、坚决的军事执行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战略再正确,计划再完美,最终要靠人去执行。一个一流的战略计划加上一个三流的执行,不如一个三流的战略计划加上一流的执行。坚决的执行不仅来自于严明的纪律,更来自于领导者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的率先示范。

  尽管军事领导小组指挥不当,但安排下去的命令还是被不折不扣的执行。毛主席三次建言扔掉辎重快步赶路没被采纳,但还是依然执行三人团的最高指令。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场景:一是毛主席领导的第二纵队夜间休息,毛主席在半夜醒来却不声不响地独自上路,其他人见状也都纷纷起身赶路,没有一句号令,整个部队却行动一致,这就是毛主席以身作则的威力和魅力;第二个场景张一山饰演的红三军团五师师长李天佑,为了抵抗敌军的进攻,部队已经快打完了,他几乎用哭诉的语调在震耳欲聋的阵地上给彭德怀打电话汇报战况,彭要求继续坚守阵地,李师长二话没说,继续投入战斗,最后带领官兵与敌人肉搏。

  为了给大部队争取过江时间,三十四师以区区7000余人抵抗住了敌军数万精兵的轮番进攻,当看到以血肉之躯去爆破坦克时,着实让人震撼心扉!正是三十四师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军命,以全军覆没的决绝姿态誓死捍卫枫树脚,才让为大部队腾出时间、顺利过江。可以说,没有三十四师英勇顽强的抵抗与坚守,就没有血战湘江的胜利和后来遵义会议的转折。

  国民党恰恰是绝佳的反面教材:蒋介石制订的“围追堵截”的战略计划很完美,但却他的计划却被桂系军阀白崇禧却推三阻四,贻误战机,气得蒋委员长破口大骂;与红军将领打仗肉搏时身先士卒“跟我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军官总是拿枪高喊“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争胜利的保障。

  革命是残酷的,战争更是如此。血战湘江中的红军队伍,不仅要应对与敌军的围追堵截,还保持日行25公里的行军速度,同时还要面临物质生活的极度短缺、疟疾的威胁,对生理和精神都是双重极端的考验。据史料记载,红军中14-18岁的小红军占红军总数的60%!然而,长征途中却少有人退出,最终历尽艰难险阻顺利会师,靠的就是全体红军将士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正是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队伍才九死一生,行军二万五千里,书写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由此酿造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也成为我党、我军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影片中毛主席不仅时时关心战争部署,还处处心系前线战士安危,即使是留给自己的金鸡纳霜也先给病发的战士,他那发自内心、真诚炽热的对战士的关爱让人无比动容;那种心系天下苍生、一切为了劳苦大众的幸福生活的博大情怀让人热泪盈眶。反观当今,许多贪官的腐败就是从理想信念的丢失开始的。回看当年的革命初衷,又怎不让人深思?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83年前那最惨烈、最悲壮的一幕依然雕刻在时光的深处。在残酷的革命年代如是,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亦如此。干事创业,只要有了正确的方向、坚决的执行和坚定的信仰,理想的巨轮就一定能够驶向胜利的彼岸!

第二篇:《血战湘江》观后感

湘江战役,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页沉重的翻不过去的历史,83年前的湘江两岸,战云猎猎、战尘密布、人马的嘶吼、枪炮的轰鸣,随着东去的湘水,渐渐平息;数万头顶红星、怀着坚定理想与信念的青年,静静地躺在古岭头、枫树脚、瘦马岐或是华光铺、觉山铺的荒山蔓草、河沟野洼间,青史不留名,留下的只有一个个光辉的番号———

红八军团、红九军团、红十三师、红三十四师、少共国际师、红四团、红十八团……

英雄所怕的,不是牺牲,是遗忘,生前蹈死不顾所追求的东西,在身后被历史的灰尘湮没!

我们无数次的回顾历史、重温和感悟,就是对逝去先烈的回应和致敬!感谢八一电影制片厂和陈力先生,翻开历史浓重的血痕,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带着我们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血战湘江》。

有人说《血战湘江》是中国版的《血战钢锯岭》———浅薄!钢锯岭上的戴斯蒙德.道斯所救不过75人,袍泽之情固然感人。83年前,湘江两岸6万三湘健儿,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所求、所救者,为谁?

彼时的华夏大地,内禀北洋之乱世,军阀盘踞、派系林立、民族疲弱、民权不伸、民生凋敝;外承列强之凶焰,倭奴窃据东北、鹰视狼顾,列强分割金瓯,法外有法、国中有国。在关系国家民族走向的十字街头,新旧势力激烈碰撞,看天下大势,大风起兮、乱云飞渡。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一个多月前,主动战略转移,告别八百里井冈,这支秉承革命薪火、民族使命的队伍,突破三道封锁,来到湘江边上。如能顺利过江,离家乡又远了一步,可离革命胜利又进了一步,无论战将或走卒,想来都会有这个念头,迷蒙的夜色中,年轻的陈树湘、李天佑、杨成武和久经风雨的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全不知那横亘在眼前的一湾江水,成了考验革命者理想和信念的试金石,这试题要用鲜血和生命来作答。

11月27日,马渡桥接敌;11月28日,杨柳井接敌;11月29日,尖背岭接敌;11月30日,界首渡接敌。四面接敌,八方皆敌,前无出路、后无退路。陷入绝境的军人,逞匹夫之勇拼一死并非难事,石达开兵陷大渡河前世不远,但一死之后呢?百年赤县、魔怪蹁跹,难道就此重新陷入永夜的黑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铜墙铁壁面前,将帅与士兵同进退、共生死。年轻的陈树湘、易荡平、程翠林、吕官印和稚气未脱的湘伢子们,用滚烫的热血,为心中的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融出一条血路,于无生处觅生天,于绝境中寻生境。当无数红军战士在血红的湘水中踬踣前行,高呼“打过湘江去、跟随毛委员”时候,在千家寺、两河口舍抵死不退,呐喊“保卫毛委员”的时候,天下大势已判若云泥。

胸怀天下的勇者,不算计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计较一时一地的成败,因其所计较的是天下,是江山社稷。这一点,逞一时之勇,占一时之利的蒋中正、李德龄、白健生们不懂、也不会懂,红军远征至此,所求者、所救者,岂是军阀所能明白!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非历经卓绝苦难、生死考验者,不能理解信念的重量、理想的重量、主义的重量,又岂能担起复兴国家与民族的重担!白崇禧、何健、薛岳,亦是一时人杰,但在肝胆无私、胸中只有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见识短浅、胸无远志,何异稚儿!

大风起兮云飞扬,八十三年前湘江两岸的风云际会,随着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而历经风雨雷电考验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人,如日出东方,蓬勃万里,确实是冥冥中历史的唯一选择!

第三篇:《血战湘江》观后感

  听到嘹亮的冲锋号角在激烈枪声中响彻,看到红军战士们手中大刀上鲜艳的红飘带高高扬起,那满江的鲜血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勇无畏,什么是真正的视死如归。我记得影片中间何键的部下来报告时说到,红军简直太可怕了,完全不怕死地往前冲,他们两三个连的人都跑完了。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不怕死地往前冲,一边却是有所保留地往后退,他们中间相差的,就是一个信仰。为了保卫毛主席的信仰,为了保护红军大部队的撤离的信仰,为了中国苏维埃胜利的信仰,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去留肝胆两昆仑。而何键的部队支撑下去的,却是冰冷冷的银元。当冰冷的银元与火热的内心相碰撞,无疑地,那颗火热跳动的内心能够融化一切的冰冷,照亮一切的黑暗。而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走下来的原因,就是这份为了振兴中华的信仰。如今我们站在这片由无数革命先烈流进身体里的最后一滴鲜血捍卫的土地上,生活在这由无数红军战士用血肉拼搏而来的安平盛世里,难道不更应该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守护这片安宁,守卫我们这片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梦想与希望的热土吗?

  联想到最近正发生着的香港暴乱,真是让人痛心不已。我们用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换来的太平盛世,换来的国富民强,却被一群被蛊惑的所毁坏。飞机停飞,秩序混乱,由刚开始的示威游行发展到如今的短兵相接,这些人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一名中国人应有的信仰与责任。他们一边享受着中国富强为他们所提供的各种便利,却又一边不愿意承认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却口口声声声称自己是为了主权为了自由而战。既然是为了正义,那又为何要带上口罩,遮着自己号称正义的嘴脸呢?不过是做贼心虚罢了!庆幸的是,即使身在这样一片混乱中,代表正义的警察,心怀正义的民众,还有坚持在前线的记者,他们感念着在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坚持着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看到微博上一个一个的艺人强硬与不承认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品牌解约,看到被绑了的记者付国豪镇定自若地说:“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的骨气,看到香港警察被威胁被打伤仍坚持在岗位上的担当,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所以痛心之余,我仍坚信着,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不容侵犯,香港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香港人是华夏子孙的后代。身处教师这个岗位,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我坚信,我教出来的学生定是爱国少年,我教出来的学生定是中国未来的脊梁!

  [小学1-2年级]《血战湘江》观后感

  今天爸爸、妈妈陪我看了革命战争电影"血战湘江〃,这是一部叙述革命初期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冲出革命反动派国民党的包围北上抗日的影片。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觉心里很难受,也很振奋,在冲出敌人包围的过程中牺牲了那么多红军战士,红军从最初的八万多人到突围后只剩下了三万人,战士们为了掩护大部队冲出重围,他们决然进入敌人的包围圈,以少数兵力牵制了敌人的大部分军队, 最终全部牺牲。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可敬的人。

  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的牺牲换来的,看到先辈们的故事,觉得我们现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不算什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怀揣梦想就敢勇于面对困难!

推荐专题: 《血战湘江》观后感600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