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艺术馆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艺术馆观后感》。
今天我参观了学校的“流动科技馆”,内容涉及“我们身边的科学”“科技馆奥秘”等,有30多件声、光、电科普仪器,使我有机会亲手操作科普仪器,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与学校里学到的文化知识相结合。同学们围在这些展品前摆弄实践,不少同学边玩边说:“这样的活动真好!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科普知识,还懂得了许多科普原理。”“以前看科普展要到科技馆去,现在方便了,我喜欢。”同学们的话语中流露了兴奋、愉悦的心情,他们在分享科学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科学的知识,同时我深感科技发展的迅速,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的使用已与我们零距离了,一个个科学家们智慧的结晶都让我们叹为观止。
你们可曾知道静电?在这个小科技馆中,我知道了静电还能让人的头发竖起来。看着别的同学头发一根根竖起,我仿佛感受到静电也在我的身体流动。那长竖不落的头发惹起了一阵阵欢笑。这里的“全息图象”简直比立体电影还要真实。从各个角度看,大象就不尽相同。那立体的大象栩栩如生,我能轻易地用手指穿过大象的两只耳朵。那几头大象看得见,摸不着,但给人神秘的,其实是我们的眼睛。
这一个又一个的科技展品让我们大饱眼福,科技的飞速发展令科幻小说的场景不再是想象。我真正体会到了二十一世纪科学的力量。在和平年代,科学技术成了国力的象征。
虽没有中国科技馆那般富丽堂皇,但这校园中的小科技馆依旧引人注目。参观、了解和学习其中的一切,这能促使我们每一个高桥学子更加发奋图强。
一个天气凉爽的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科普知识校园行的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集体来到了操场。只见操场从东到西陈列满了各式各样的展板。远远望去,甚是好看,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快步走上前,细心地看了起来。
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人体静电”这一栏目,细心看完展板,才知道原来静电是每个人都有的,并且生活中常常有静电的现象产生。比如,在朋友、同事之间互相握手或接触时就会产生静电。当然,我自己也亲生经历过。记得那时是冬天,我穿着很厚的毛衣、棉袄。晚上准备睡觉时,谁知一脱毛衣,便看见了几个电花在闪烁,还发出一阵“噼啪”的声音,我有点害怕,立即关了灯。这是怎么回事?我故伎重演,但这次还是有电花。这时,妈妈走进来,问我怎么还不睡,我便向妈妈解释了一切。妈妈告诉我这就是静电,每个人身上都有静电,穿化纤衣服摩擦后就会产生静电,我这才恍然大悟。今天看完科普展览,更深的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接着,我又看了飞机、机器人、火箭、红外线等许许多多科普知识的展板。看完了科普展,我想:科学是多么神奇,又是多么重要啊,任何事情似乎都离不开科学。
你看,在世界大战中,美国的红外线照相机使黑暗中隐藏在树林里的日本军稀里糊涂地丧了命;你瞧,莱特兄弟的飞机使人类圆了飞天梦;你看,机器服务生的端茶倒水方便了你的生活;你听,电话机的铃声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这一切,不都是证明了科学无处不在吗?不仅如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的得用科学来解决事情。
还记得有一次,我家冰箱的冷藏室集了好多水,把东西都冻住了,想把水弄出来,可实在太多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虹吸现象”。于是便拿来了一根橡皮管,把一端浸入水中,在另一端猛吸一口,立即放入盆中,水便顺着橡皮管“哗哗”地流入盆中,水不一会儿就流光了,妈妈看到后直夸我聪明。我想,那是科学知识,使我变得聪明起来。
这,便是科学,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为我们带来方便,快捷,舒心以及快乐。所以我想,科学是很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应该孰知并且掌握的!
科技发展,无处不在。奶奶说,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而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彩色电视,而且现在的电视还可以上网呢!想看什么节目,一搜就出来了。妈妈说,小时候家里只有固定电话,而现在呢,全都用上了智能手机,手机不只能打电视,还能聊天、付款买东西。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上周末,妈妈带我来到科技馆,参加科学物理实验班,来探寻科技的奥秘。我们在一楼大厅集合,然后一名年轻帅气的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二楼的实验室里开始做实验。
第一个实验,老师拿一个泡沫做的蛋糕盒,这个蛋糕盒是圆柱形的,老师问我们,你们猜这个蛋糕盒会滚动吗?我们纷纷抢答,有的说会动,有的说不会动,老师倒数“三、二、一!”把手松开,蛋糕盒果然滚动了起来。老师让我们观察,原来,在圆柱形蛋糕盒里面,放着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水瓶的那个方向是重的,所以蛋糕盒就会朝着重的那个方向滚动。接着老师把一个木板斜着放,这个蛋糕筒竟然从下面滚到了上面,真是太神奇了!
这个实验,我感觉像是重力的原理,就像苹果掉在地上,也是因为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的原因。在我们生活中,重力的应用无处不在。比如我们骑的自行车,遇到下坡的时候,即使不用蹬,自行车也能继续前进,这就是重力的作用。还有我们小时候玩的不倒翁,为什么总是不倒呢,因为不倒翁的重力在下面,所以才不会倒。
第二个实验:老师用两根细细的火柴放在桌子的边缘,然把一个空的食用油桶用绳子拴在这两根火柴上,老师让我们向桶里倒水,倒了许多水,桶已经变得很重了,但是桶却没有掉下来,火柴也没有断,这简直太神奇了!这么细的火柴怎么能承受得了这么重的水桶呢?我想,一定是这火柴上的绳子固定水桶的位置是最佳平衡点。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走钢丝的人,是不是也很惊讶呢?那么细的钢丝,人怎么能在上面行走呢?因为他要时刻保持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让自己的重心不能偏移,保持平衡。
科学家们将重力和重心的原理,应用在了许多地方,小到天秤、自行车脚踏板,手机重力感应器,大到航天飞机、卫星等等。
科学实验课可真有趣,真神奇。研究科学技术也要像做实验一样,不断地探索研究,才能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一星期前,江老师向同学们宣布:"今天中午,全体同学都要到报告厅参加五年级作业展。"当课间铃响起时,同学们便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轻快的脚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迈向报告厅。
进入报告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摆放整齐的桌子,桌子上放满了五年级各班同学的作业,这里有数学本,有英语本,有语文本。
我们首先来到数学组。我随意地站在一本本子面前,认真一看,哇!本面干净,字迹工整,正确率极高,我的嘴里情不自禁的发出啧啧赞叹声,当时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喂,你愣着干什么,快往前参观呀!"在后面同学的催促下,我连忙加快了步伐。
随后,我们来到了英语组。我又停在一本本子面前,仔细一瞧,呀!这位同学写的英语作业真不错,简直可以和老师相比胜,本面干净,英体规范。
最后,我们来到语文组。没走几步,便发现一个熟悉的字迹。于是,我便掀到封面,一看,竟是我的名字,顿时,眼睛一亮,心跳随即加快,紧接着脸也微烫起来,我炫耀地对身边的同学说:"你瞧!你瞧!还有我的作业呢。"
但霎时间又自我提醒:冷静、冷静、再冷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莫被兴奋冲昏了头脑。
参观完五年级的作业展览后,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担子又重了许多,身边又多了好多的竞争对手。哦!不,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学习的榜样。我决心用: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作为我的座右铭,从而激励我勤奋学习。
12月29日上午,我在浦江美术馆参加了慕鸿书社第八届年展开幕式。以前,觉得书法家、画家离自己很远,能见上他们一面是很不容易的。今天一下子见到了这么多书画名家,真是欣喜若狂,感觉好像变换了时空。能目睹这么多书画名家的风采,真是三生有幸。
慕鸿书社是中国书法界级别最高的艺术团体,会员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当地书坛的领军人物。开幕式上,县领导郑文红发表了讲话。主席台第一排都是一些领导,第二排就是慕鸿书社的会员了。我认真地观察了每一位书法家,估计年龄都在四十以上,个个气质高雅,精神饱满,散发着艺术气息,每一位的脸部表情似乎代表着他们的书法特色,眼角边的皱纹好像诉说着他们学习书法的艰辛经历。
最引人注目的是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这两位现在都是国家一级美术师,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能在浦江看见这两位大师,真是幸运!开幕式上,徐庆平先生发表了讲话,对我们浦江在书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作出了高度的肯定。
来参加开幕式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书画爱好者。我碰到了很多熟人,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美术馆。一位爱好书法的领导鼓励我:“李老师,有朝一日,你的书法作品也能挂在这里。”我笑着说:“这件事恐怕很难办。”接着,我们的目光被一位举着拐杖的女士吸引。她来自武义,我们都叫她“梅姐”。前几天出了车祸,手脚都受伤了,医生叫她住院,但是她却从武义跑到浦江来参加这个展览。这位梅姐,只有小学文化,却是一位女企业家、慈善家,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女儿,女儿是重庆大学的学生,才19岁,已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已经是一位书法家了。受伤住院了竟然还来看展览,她的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难怪她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儿,事业也是如此辉煌。
接着,大家开始欣赏慕鸿书社的年展。展厅里挂满了各种书体的书法作品,有隶书、行书、行草、草书等等。以前,看书法展览,我就是走马观花,几分钟就看完了,看与不看差不多。现在,看书法展览,我会看得仔细些,有时会在一张作品前站立许久,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笔势是怎样的,会在手中笔画一下,观察一下整幅作品的布局,看看每一行的变化,笔画有粗有细,笔力有轻有重,空间有疏有密,墨汁有浓有淡等等。一幅书法作品如何,字写得好差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作品的形式也是很重要的。纵观这些大师的书法作品,发现每一幅书法作品的形式也是精心设计过的,尤其是纸张。这些纸并不是一些普通的纸,有些纸市面是买不到的,估计是书法家们自己制作与设计的。这些纸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再配上书法家的字,当然就变成了艺术名品!
欣赏是需要水平的,而且是需要专业的水平。以前,看书法展览如同对牛弹琴,看了也白看。现在,已经学会初步地欣赏,希望将来能学会更高层次的欣赏!
今天到省博物馆参观,感受广州大变的新元素。作为广东省“十五”期间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和文化大省建设三大文化设施之一。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坐落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的文化艺术广场,新馆址西面是广州歌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旅游公园相望。环境优美,交通可达性好。
省博物馆规划总用地面积4.1万㎡,总建筑面积6.7万㎡,累计投资8.842亿元。建筑设计独特、结构新颖,外观犹如一个古代精雕细琢的透雕宝盒。新馆建筑结构新颖,设计独特,采用巨型桁架悬吊结构体系,这种悬吊结构体系,在国内尚属罕见,在境外也只有德国宝马汽车大厦、香港汇丰银行等极少个案。内部空间构成和高度根据展览实际需要设计,拥有智能化、数字化、安防等先进设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型展览功能的需求。作为新时代博物馆的典型代表。据说,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以“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为建设目标,“立足广东,面向岭南,走向世界”,力争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我在馆内参观约两个小时,粗略地感受了这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魅力。以后找机会,还会带上小孙子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