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3d博物馆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

2022-08-03 15:59:3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d博物馆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3d博物馆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3D博物馆观后感

3D博物馆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3D博物馆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几年前,好莱坞大片《阿凡达》让人们对3D技术不再陌生。如今,3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停留在营造立体的视听享受,3D扫描、3D打印、数字化3D等应用方式已逐渐进入文化领域。在内国外,很多博物馆开发并利用3D技术,为游客提供更逼真的参观体验。此次我就来到了798艺术区的活的'3D博物馆来体验一把“平面立体”。

这座活的3D博物馆是一座来自韩国的最具原滋原味的3D数字文化体验馆,与韩国的人体生命体验展并称为韩国有史以来两大体验展,有着非常强的互动参与和娱乐传播性。3D展共分为三大展区及3D油画,作品丰富多彩,让人应接不暇,包括“酷玩3D壁画馆”、“夜光画馆”、“活的美术馆”。它是一个集奇幻、搞笑、浪漫于一身的科技文化博物馆。

最让我中意的是“酷玩3D壁画馆”,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3D艺术的奇特魅力,更能与艺术品进行零距离互动,通过发挥想象力留下与艺术品的创意合影。馆内利用特殊技术效果,给许多世界名画赋予生命,让每一幅作品都能复活并与游客互动。其中我最喜欢的事蒙娜丽莎的微笑,她的特殊设计可以造成让游客为她掀起头纱的效果,犹如她本人复活与游客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人兴奋不已。这里的游客非常多,连拍照都要排队,在门口的照片中我还看到来了许多明星的身影。活的3D博物馆之所以能这么受大众的欢迎,我认为主要是它同时具备了科技性、人文性、创意性、娱乐性和互动性这五大特性,既能满足社会大众艺术学习和欣赏的需求,又能让观众领略到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魅力,同时还能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在创意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从而在游玩中提高艺术修养。

第二篇: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

2E416755553001001222741090

2E447461579002002223710043

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了省博物馆参观,使我印象深刻。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

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寥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至于馆藏之元、明、清书画更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爱新觉 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古地图类藏品中有明朝的万历年间李应试本刻本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由八幅组成通屏世界地图,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学成果,明、清两朝得以据此进一步认识世界。

辽博非常重视陈列展览,《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欣赏和好评。

辽宁省博物的参观对于今后对于美术史的了解有重要的帮助,也对我的专业知识有所助力。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课本里的知识,也对于老师讲述的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篇:东莞钱币博物馆观后感

东莞钱币博物馆观后感

从古钱币到民国货币,根据地货币,从中国币到世界货币,金融票证与电子货币。一枚枚锈迹斑斑的钱币、一张张七彩斑斓的纸币,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文图卷。

该博物馆于2001年春由东莞农村信用社筹资兴建,占地900平方米,展线长达212米,展出了1600余件货币实物。在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货币文化亦显重要,它贯穿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鉴证了中国历史的篇章。东莞钱币博物馆更是汇聚了成了一本经济的发展史。它构建宏伟, 一进门就似乎觉得自己进入了高级场所,整个场所布置以黄色为主,让人不禁想起了货币。除此之外,博物馆的建造更是引领着我们走入了中国以及世界的历史篇章。

就从中国的古钱币说起吧,此博物馆陈列着我国自原始社会后期到清朝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从人类社会最早的交换媒介自然贝币,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刀、圜钱、蚁鼻钱、到秦统一六国后发行的“半两”钱,再刀唐宋银铤,明代宝钞,清末银元,这些货币都谱写了每个朝代所特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在秦朝,特显了那时代的发达程度和强大。秦朝的统一和货币的统一更为我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奠定了基础,货币你统一,同食也可以说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统一。到了唐宋时期,文化得以繁荣发展,出现了大唐盛世的局面,货币的材料面值进一步上升,金银普遍在市面上流通,这正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标志。而在四川一带更是出现了交子。

到了民国时期,封建王朝的弊端逐渐呈现出来,许多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献身。身为革命先驱的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政府致力民主革命在海外筹集军费发行了“金币券”。辛亥革命结束后全国呈军阀割据之态,各地方军阀、官商合办银行纷纷印发货币,货币的发行十分混乱。1935年国民党币制改革统一发行法币,但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法币不久就崩溃了,于是国民党政府又先后发行了中央银行关金券、金元券、银元券,上演了一幕幕的金融骗局,当国民政府完全丧失金融信用食,他们的统治也随之结束。除此之外,此博物馆还陈列了各式各样的根据地货币,如被罚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等的货币。

除此之外,还收藏了中国近十年来的货币,每一时期的货币都记录了其史实。近十年来,我国不管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特别是在文化上,已经

有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融合成世界文化了,相互影响,相互扬弃。特别是近代发展起来的金融业,更是引领着我们走向世界。最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此博物馆的镇店之宝——“千年纪念”金币,此币是用纯金制造的,金币图案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人类在新的世纪关注生存和发展的主题。

通过这一次历史之旅,我真是获益匪浅,一张张斑斓的纸币,一枚枚的货币竟隐藏了无数的学问和历史的章图。

第四篇:博物馆观后感

我有幸来到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将会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展示祖国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体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将成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接受文明熏陶、进行终身学习的文化阵地和课堂。

2007年3月至201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馆舍总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为49个,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设有十余个各艺术门类的专题展览及国际交流展览。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场。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博物馆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古代中国陈列” 既充溢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又闪烁着现代文明的夺目光辉,呈现出浑厚、大气、简洁、流畅的独特风格,其最早的藏品和展品是170 万年前云南元谋人的牙齿,最后一部分内容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文物。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从远古时期至20世纪初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发展历史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在这次博物馆的参观之旅中,我最着重观看的是“复兴中国”的一部分。

当我踏进 “复兴之路”展厅的长廊时,仿佛踏入了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倍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历史长河和中华民族追求解放与发展的艰难路程之中。两个小时,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而言似乎显得有些短暂,但对每一个参观展览的炎黄子孙的心灵触动,必将久久难以平静。这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屈辱史和革命史,更是先辈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通过参观,增加了同学们的知识,更感受到了正是先辈们每一步都流辛勤的汗水,眼泛苦涩的泪花,甚至流淌着浓艳的热血,才开创出了这条伟大的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展览的时间跨度从1840年至今,将这段历史划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的开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束,用图形、照片和数据揭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历史现实。活生生的一部中国近代史,第

一、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还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和保路运动等历史重要战争和运动都有非常形象的描述,特别是战争或运动中留下的真枪真炮让游客感到非常新奇,看到那些历史的证据也更能真切的体会那段历史,非常的挺震撼的!

第二段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21年到1935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共第一次合作所取得各种成就。

第三段是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四段是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其中展出了我国建国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和婚姻法,还有当年的结婚证,非常珍贵。

第五段是从改革开放至今。其中邓小平同志的1992年南巡谈话,以及杨利伟当年穿过的宇航服特别引起游客的关注。这段历史是最贴切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最能引发我们的共鸣,所以我逗留的时间也相对久一些。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照片、油画、文物等静态的展品,还增加了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空间模拟了一辆火车,有车头工作舱,有座椅,墙上的电视是动态的草原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开往西藏的列车之上。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内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更加大气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

通过《复兴之路》,我感受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历史昭示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充分意识到了在这个和平年代,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想为祖国做贡献早已不是拿起枪杆抵御敌人了,只有认清形势,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努力储备知识,并积极投身于现代化的建设中去,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才有可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专题: 家读后感 今日说法观后感 3d博物馆观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