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央视2022感动中国个人观后感样例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央视2022感动中国个人观后感样例5》。
央视台长评感动中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
2012年02月02日11:03人民日报胡占凡
东风浩荡,又是一年春来早。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将如期而至,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一张张至刚至伟的面孔点亮了观众的目光,一段段至真至柔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广袤的神州大地再一次响起“感动”的旋律。 这一幕,至今已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开启了10个春天。
10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他们那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已然成为民族气概的缩影与写照;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更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与见证。
10年来,《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年终人物盘点节目,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中央领导同志赞为一部“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被广大观众称为是“一部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被专家学者看作“一部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报告”。
(一)
作为今天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公益品牌,《感动中国》最早的节目雏形诞生于2002年的金秋十月。一群心怀新闻理想的电视人为了策划《东方时空》创办10周年的特别节目,开始了激情碰撞,最终以“梳理一年重大事件,发掘人物精神内涵,定格历史瞬间,放大人性之美”盘点人物成为这档新节目的思想内核。有了这个触及心灵的创意火花,最本源的情感呼之欲出,“感动”二字瞬间迸发。
2003年2月14日晚,《感动中国2002》首度出现在春节期间的观众面前,郑培民、张荣锁、王选等10位当选人物第一次以“感动”的符号走进观众的视野,“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百万移民以平民英雄的群体形象第一次登上了国家荣誉的舞台,接受最崇高的致敬。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亿万观众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和泪水。从此,“感动”成了人们最温暖的春天记忆。
身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面提速的变革时代,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需要有主流的核心价值观,迈向富裕之路的人民更需要一种精神信仰的指引。面对社会上一些物欲膨胀、思想迷茫的现象,人们呼唤这种主流的价值导向能给予前行的力量,期待这种精神信仰的引领能满足多元的需求。
《感动中国》准确抓住了时代精神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适时顺应了人们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铸造了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在团结鼓劲的主旋律之中,《感动中国》唱响了中华民族英雄楷模的精神赞歌。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感动中国》借助国家电视台的传播主渠道,给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而清晰的示范。从创办初始,《感动中国》就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无论是坚守正义和良知的弱小女子刘姝威,还是扫恶打黑、除暴安良的铮铮女杰任
长霞;无论是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还是20年跋涉传心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无论是收养多民族孤儿的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还是自费奔赴汶川救援的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群体„„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之下,《感动中国》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都历时数月,经过推委委员推选、组委会推荐、公众投票等多个环节,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推出自己所在地的感动人物,形成了一股全国性的教育热潮。庞大而广泛的参与者是《感动中国》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群众基础。而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感动”远远不能用数字来衡量与体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越来越多的“感动”,越来越多的“感动”已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昭示着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茁壮成长。
(二)
10年之中,《感动中国》常常会碰到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什么是感动?什么样的感动能让整个中国为之动容?
对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感觉。也许它是对大美生命的憧憬向往,是对纯洁灵魂的怦然心跳,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善良寄托,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也仍然无法为“感动”做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知道,这份感动绝不是作家画师笔下个体而细微的感觉,它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这份感动更不是坊间的空穴来风,它一定源于传统美德的召唤,源于生死抉择的震撼,源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的每一次播出都是举国上下难以平静的时刻。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名字,代表着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扑面而来。他们或因舍生而忘死,崇高得让人感动;或因信诺而忠义,真诚得让人感动;或因朴素而高贵,纯粹得让人感动;或因善良而坚强,执着得让人感动;或因大爱而无疆,无私得让人感动——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跨过了年龄与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线,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深地烙刻在中国人的心灵丰碑上。
这也许就是我们寻找的感动吧。中国,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把“感动”这个博大恢弘的命题书写得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最精准地把握住这个概念的真谛与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就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三)
回首10年走过的道路,《感动中国》由一个普通的人物评选电视节目,成长为今天堪称弘扬民族精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经典力作,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其探索精神令人欣慰,其创作经验值得回味。
从第一次播出《感动中国》开始,中央领导同志就立刻给予密切关注,称赞“《感动中国》节目办得好,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主旋律”,并要求节目创作人员再接再厉,精益求精,让这个“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使我们备受鼓舞,深感使命光荣。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树立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意识,是打造这个精神品牌并使之具有强大公信力、引导力的根本保障。《感动中国》的创作人员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节目的生存之基,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节目的思想之魂,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节目的立足之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缜密构思节目主题,紧扣时代特色精心提炼节目内容,根据群众意愿严格评选人物,从而在党和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打了一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宣传主动仗。《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虚话、套话,它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刻的了解,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感情。只有对国家和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新闻原则,这是一部优秀电视作品具有鲜明时代性、艺术性的重要法宝。《感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央电视台第一公益品牌,就在于它强烈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人文关照和真实的思想意境。这种风格与特色的形成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凭空琢磨出来的,而是创作者们自觉地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创作方式,这是一部优秀电视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10年来,《感动中国》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年年出新意,届届有亮点,为广大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道道极具震撼的心灵盛宴。以“感动”作为切入点弘扬民族精神,本身就是主旋律宣传的一个创新之举。今天,它所独创的节目样态被媒介同行广为借鉴,并形象地称为“感动体”;它所推出的人物颁奖词和形象歌曲为人们诵读传唱,甚至成为社会流行的热词与金曲;它所建立的“全国感动联盟”成为跨媒体合作的成功典范,“央视主办、媒体联动、群众参与”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创新是一个电视品牌节目永葆活力的生命源泉,更是一个主流媒体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不竭动力。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我们有信心期待《感动中国》能够继续感动你我,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断总结,坚持“三贴近”,推出更多更好的名牌栏目,打造更多中国的“精神品牌”。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台长)
看完感动中国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救人者王锋,雷锋虽然离我们这些90后很远很远了,但是雷锋精神一直伴随着我们,救人者王锋的事迹让我了解在危机时刻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去世后他的妻子对他的子女还如此教育,他的子女还要学习他父亲的雷锋精神,作为90后,作为预备党员时刻要学习这种精神,助人为乐,严于利己。
感动中国,温暖人心,河南人的身影,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
王锋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出后又立刻折回头救出妻子和儿子,这是王锋第一次进入火海。
想到二楼住着的托教老师和两个学生,王锋毫不犹豫再次冲进火海,把他们安全送出。这是王锋第二次进入火海。
楼上还有房东一家四口,还有十几个邻居,王锋在爆炸声中,再冲击火海,挨门挨户敲门示警。这是王锋第三次进入火海。
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最容易逃生出去的王锋三进火海被烧成了一个碳人,全身烧伤面积达92%,双眼烧伤,肺部呼吸道重度烧伤......
王锋火海救人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媒体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了很多细节,其中就拍到了王锋最后一次出来呼救绵延五十米的血脚印。
王锋的伤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短短六天时间收到社会各界捐款两百多万元,所有人都在祈祷,英雄王锋一定要坚强的活下来。
但不幸的是,2016年十月一日,王锋的病情突然恶化,下午4点34分,终因器官衰竭,在救治了136天之后,永远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人们陷入深深的悲痛…
河南籍候选人连续第四次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正是河南人最朴素可贵的品质,有力地展示了河南人民纯朴善良、无私奉献的情怀。
今天,我带着崇敬的心情认真的观看了《2017感动中国》节目。里面的人和事都使我感动:有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有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等等。可是,最让我感动的是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英雄王锋,王峰的英雄事迹,使我心情沉痛,泪流满面。
“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着火后,王锋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出后又立刻折回头救出妻子和儿子,这是王锋第一次进入火海。
想到二楼住着的托教老师和两个学生,王锋毫不犹豫再次冲进火海,把他们安全送出。这是王锋第二次进入火海。
楼上还有房东一家四口,还有十几个邻居,王锋在爆炸声中,再冲击火海,挨门挨户敲门示警。这是王锋第三次进入火海。王峰最后一次出来呼救留下了绵延五十米的血脚印。
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最容易逃生出去的王锋三进火海被烧成了一个碳人,全身烧伤面积达92%,双眼烧伤,肺部呼吸道重度烧伤……
但不幸的是,2016年十月一日,王锋的病情突然恶化,在救治了136天之后,永远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人们陷入深深的'悲痛…
王峰那种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的内心受到了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他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学榜样、赶榜样、当榜样,要反思不足,改正不足,坚守平凡的岗位,努力学习,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