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危机电影《商海通牒》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危机电影《商海通牒》观后感》。
2008年金融海啸,美国著名的老牌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消息一出,震惊世界。因为商界一直有Too Big To Fall(太重要以至于不能倒下)的潜规则,所以当这个有着158年的超级投行的最终倒下,也说明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之深。
国家不幸诗家幸,人们预计马上好莱坞就会投资拍摄相关影片。影迷已经手拿爆米花等在电影院里,不成想等来却是老态龙钟刚刚出狱的哥顿・盖科(《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和头戴棒球帽永远在挑战山姆大叔的胖子迈克・摩尔(《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两部影片,前者竟让资本大鳄有了亲情的概念,后者虽有出色的资料整理和剪辑观念,但是又失之艺术气息。
直到2011年圣丹斯电影节,狮门影业慧眼识珠,迅速拍下这部由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初哥J・C・陈多尔、凯文・史派西、杰瑞米・艾恩斯、扎克・昆图等数名男星共同主演的影片的发行权。美国以及全球的观众,才得以欣赏到好莱坞第一部能够如此清晰的解析金融危机起源的精彩独立制作影片。
影片讲述的正是2008年金融风暴之前的24小时内,一个老牌投资银行内发生的所有事情。根据影片的阐述,投行在三年内经营了一款将不同信用评级整合在一起的抵押债券,在发行了大量该类债券后才最终清楚其风险性,但是为时已晚,由于杠杆效应,一旦出现下跌,公司需要赔付的价值甚至远远高于公司的总值。而就在此时,“补仓”的抉择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投行老板图尔德描述此情此景为“音乐停了,风暴来了”。
影片完美的遵循了古典戏剧的三一定律,一天之内,一个故事、同一个场景,变化的只是人物的语言、状态和失焦的摩天大楼窗外景色。影片的终极问题,也和经典戏剧一样――当面对矛盾时,人如何选择,或者,用另一句话来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于影片中的人物来说,选择就是,卖掉不良资产,还是破产。当交易部的头目山姆拒绝将不良资产转移给同行的时候,他认为:“我们正在把毫无价值的'东西卖出给自己的交易伙伴,我们正在搞垮别人的事业,彻底的。以后,没有人会买我们的东西。”这是一个从事了34年金融工作的行家里手心中的职业操守,同时也是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盗亦有道”,毕竟自己手下的股票经纪人们即将把手中大笔的不良债权和股票卖给自己建立起程度相当深的买家、交易员和客户。如果成功,投行可能会幸免于难,但是金融业会受到巨大冲击,同时,自己也将从此上了同行的黑名单。
信奉曹操信条“宁肯我负天下人”的老板图尔德则认为,有必要“让公司走自己的路,哪怕让其他公司无路可走”。别忘了这位精神领袖对于自己员工――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诲是:“更快、更狡猾或者干脆作弊”。也许正是这种认识,使得他轻而易举的选择了将债券和股票抛售的做法。
绝妙的是, 对于自己挑起的,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图尔德认为:“1937年、1957年、1984年、1987年,1997年,2000年,都一样,周而复始,这种情况一直会发生,我们改变不了什么,我们只不过是控制不住自己罢了。我们只不过是采取措施,做对了我们赚一笔,做错了横尸街头。”图尔德对于金融危机的宿命式总结,精准的令人无可辩驳。
最后风险评估员彼得问山姆,转嫁掉不良资产是否正确时,山姆反问“对谁来说”,彼得回答“我不知道”,山姆则替人们回答:“我也不知道。”事实也是这样,当一个组织或者团体的规模以及带来的影响过于强大的时候,个人的属性就被衰减的无比渺小。在这种情况下,对错之间的界限就会开始模糊。一个错误的决定,既来自一个集合,也来自一个个人。不过,毕竟金融危机发源于这个万恶的投行,最终苦果却要世人均摊。即便资产缩水,拥有高薪的金融从业者也一定比工鞋阶层好过,这估计也是纽约“占领华尔街”运动兴起的原因。
有趣的是,影片在拍摄的时候,“占领华尔街”运动并未开始。不过《商海通牒》毫不遮掩的曝出了投行中各个级别的年薪数目,最初级的如彼得和赛斯,大约为25万美元,交易组头目威尔250万,大老板图尔德自然更是高的没边,9千万的分红和年薪,身价数十亿。单凭这不平等到极点的工资条,就足以被工薪阶层棒杀。但是,话说回来,那些聚集在华尔街,举牌抗议的示威者,又是否真的无辜到可以随便向华尔街大鳄们扔出石头?一个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起源又是否只是投行的金融精英闯下的大祸?对此,导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片中有一个场景,评估员塞斯问长官威尔,这次的危机会给平常人带来的影响,威尔这样反击塞斯的内疚:“这些普通人,他们想要的生活就是香车豪宅,但是他们根本负担不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要,我们是他们豪华生活的根本原因。我们用手指在他们天平的一端压了一下,我们抽走手指,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公平社会,但是他们马上就会不干。他们想要我们给的东西,但是又喜欢假装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他们装伪君子比我强多了,去他们的吧。”当听到来自不同阵容的致命攻击时,不知占领华尔街的将领们,会作何感想。向来热衷于超前消费观念的美国人民,在使用信用卡预支舒适生活,利用金融衍生品大赚金钱的时候,是否也曾在心中暗暗担心过这样的一天?
影片的结尾,投行成功将大部分债券和股票分摊给了更多的同行,一场危机已经在所难免。山姆来到前妻家的草坪,为自己死去的老狗挖一份坑穴,面对早已形同陌路的前妻,和因为肝部肿瘤而辞世的宠物,山姆擦干眼泪,奋力铲向地面。直到画面消失字幕升起,铁锹与地面的撞击声依然冲击着观众的神经,令人怀疑,死去的究竟是老狗,还是其他的什么?
艾瑞克―华尔街一家大型投行的风险部门主管,被上司公报私仇,在一轮大规模的裁员中,首当其冲被裁撤掉了。
但是艾瑞克正在进行的一项风险研究尚未完成。作为主管风控的主要负责人,艾瑞克发现在日常风险监控中,该投行基于通用模型定价的资产,已经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投行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所以被裁撤掉的员工要被立刻监视离开,连用于通讯的手机也要被立即中断。艾瑞克的心中充满愤怒,但是出于职业操守,他把未完成的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徒弟――风险管理员苏利文。正是这一行为挽救了整个公司。
苏利文仔细研究老师的成果,填补了漏洞,发现,原来的模型错了,风险预警机制已经失效,公司面临巨大风险。得到这一消息,公司高层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次日开盘将公司经营的抵押证券MBS全部清仓,最大限度的收回资金,挽回损失。
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就这样被推倒了。
面对从天而降的馅饼,许多华尔街的投行精英竟丝毫没有怀疑,每个人都怀着捡了大便宜的喜悦心情,积极的投入到“接盘侠”的行列之中。而这场金融海啸中,唯一的获利者就是最先嗅到了危机的这家投行。
关于这部电影,网上有许多精彩的影评。专业影评人的文学功底非同一般,一部电影被他们描述的跌宕起伏,精彩生动,但是我想在这里讨论的是这些评价中带有的、针对金融从业者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以及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为金融从业者正名。
“毕竟金融危机发源于这个万恶的投行,最终苦果却要世人均摊。”
“资本操纵者贪婪的本性、阴险的计谋、凶残的手段、冷漠的绝情”
“公司的高层对这些即将到来的金融界的危险既无所畏惧,也不知羞耻”
看看网上的评价,这样的言论不绝于耳,盲从者也乐意看到有人为种种社会怪象找出了一个替罪羊,让他们在生活高压中层层积累下的压力和情绪有了一个肆意宣泄、喊打喊杀的地方。但是如果你肯学习一些金融知识,并愿意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你就会发现,事实果真如此吗?
金融危机发源于万恶的投行吗?
“我不是经济学家,对于金融危机这个词我没有办法做出专业的解释。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大体明确,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挤泡沫”的过程。可是泡沫是哪里来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一定是市场先积累了大量的泡沫,然后才有了后面的“挤泡沫”。以上证指数为例,如果大盘涨到5000、6000、10000肯定是有泡沫,但是大盘跌到2000、1800、1600的时候谁能站出来说市场有泡沫?只有当市场价格严重高于实际价值中枢的时候,市场才会有严重的泡沫,才会有后面惨烈的“挤泡沫”的过程。
谁先戳破了泡沫?大家都有过吹泡泡的经历,泡泡吹的越大,其破裂的可能性就越大,等泡泡吹大到它的极限,它自己就会破裂。市场的泡沫也是同理。不论市场怎么上涨,总之它不会涨到天上去;市场涨到它的极限,不用太大的力就可以被打下来。戳破他的人可以是“万恶的投行”、“万恶的地产商”、也可以是“万恶的收藏家”,或者是“万恶”的其他什么人,总之总会有先知先觉的1%们发现市场存在泡沫,他们认为市场泡沫膨胀一定会有个极限,之后就会有一个价格回归价值的过程。
对,就是这些“万恶”的1%们在市场泡沫即将破裂或者是刚刚破裂的时刻,果断的离开了这个市场。不是因为他们做空了市场,市场就下跌了,是因为市场中已经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多头已经疲态尽显成为强弩之末,这个时候做空的利润空间巨大,你不做空,别人也会做空。2015年证券市场暴跌,许多人归咎于股指期货的做空才产生市场的暴跌,那么,2008年倒是没有股指期货,股市从6000一路狂泻到1600,那次暴跌的黑锅又该由谁来背呢?”
岗本弘夫在日本商界颇有名望,他曾是一家杂技团的魔术师。后来,因与马戏团老板的矛盾,他毅然离开了演艺界,投身商海。起初,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和一些经营奥秘,他的事业并没有大的起色。后来。他想到:魔术虽然是掩人耳目的技巧,而成功秘诀就是靠奇思妙想的创新,把一些似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做出来,并让人无可置疑,为什么不能把这种思维运用到经商中去呢?
于是,他开始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像创作魔术一样寻找经商灵感。
有一次,岗本应邀到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有一个很大的玻璃鱼缸,里面摆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石缝中寄养着成对的小虾。问过方知,这种生长在南方海礁中的小虾,自幼就有一雌一雄钻进石头缝隙中的习性,长大后困在里面无法出来,只好如此度过一生。人们根据它们的习性。对它们稍加装饰,作为观赏小动物出售。
岗本仔细欣赏了一番,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龟,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含义,它象征着久远、长寿、吉祥等,如果将龟用小虾的生存方式饲养,便是从一而终、坚贞不渝的实体象征,可以喻为相伴永久、幸福美满、健康长寿,必会成为一种极有卖点的新婚或祝寿礼品。
很快,岗本订购了一批口小肚大的圆形玻璃缸,买来幼小的七彩龟,将一雌一雄放在里面饲养。不到半年,它们已长得不能再从缸口取出来,此时,他便设计出“偕老同心”、“永世不离”等漂亮装饰拿去出售,立即在东京市场上成为最畅销的结婚、祝寿礼品。后来,他专门开办了一个七彩龟饲养场,仍供不应求。
有一年春天,岗本去东京的一家大超市去购物,发现一个女顾客正在与营业员争执。原来,这个女顾客在儿童用品柜台买了几盒婴儿用的卫生纸巾,使用时发现,这种纸巾吸水效果非常糟,便拿回来要求退货。
岗本灵机一动,他拿过纸巾盒看清地址,立即驱车来到这家工厂。听完经理的诉说,他才知道,由于技术人员疏忽,投料时配错比例,致使这批纸巾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经理先生,这批纸巾一共生产了多少?”岗本问。
“10吨,另外还有几十吨纸浆。”
“能不能让它的效果更好一些?”岗本又问。
“不可能,防水剂的比例过大,无法再分离出来。”经理哭丧着脸答道。
“您误会了,先生,我是说能否进一步增加它不吸水的效果,甚至完全不吸水。”
“当然可以,只要重新搅拌成纸浆,加入防水剂,您这么问是什么意思?”经理有些惊讶。
“太好了,按您刚才说的,达到完全不吸水,我订购20吨,现在就可以签订合同,付给您订金。”
不久,日本进入雨季,各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价格非常便宜、用纸制作的一次性雨表、雨伞,很快销售一空。
不必说,这又是岗本奇思妙想的结果。
《商海通牒》 电影剧情: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纽约的华尔街,时间是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刻。更确切地说,故事的发生在一家投资银行的内部,时间是他们要宣布破产声明的前24小时。在检阅完所有的资料后,年轻的分析师皮特·苏利文突然间意识到公司的财产评估有着巨大的漏洞。也就是说,一个错误的,或者说计划好的商业决定使得公司举步维艰:这件投资银行大量购买了一种有价证券,但是现在发行这些证券本身变得不值钱了,即将导致银行的破产。发现了这点后,公司的高层连夜举行会议,希望能研究出策略来挽救公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纪人、山姆·罗吉斯、他的老板贾德·科恩、金融危机分析师萨拉·罗伯特森都来到了会议现场。乃至是公司的老总约翰·图尔德也坐着直升飞机赶了回来。会议决定,银行要以极低的价格抛售这些一文不值的证券公司的高层对这些即将到来的金融界的危险既无所畏惧,也不知羞耻。他们在第二天股市一开盘的时候,就抛出所有的“不良资产”。 这样一来,虽然投资银行能得到暂时的安稳,但却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厄运还是会降临到这些投资银行的头上。
电影影评:反映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电影,影片把投行金融大鳄们那丑恶的嘴脸暴露无疑。贪婪的追逐利润,最后终于倒在了自己的那些复杂的衍生品上,并且在危机的最后一刻,还丧尽天良的把亏损转嫁到那些无雇的投资者身上。
金融战场上的战斗就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夜晚,从一名被解雇的风险主管的发现开始,这家公司发现了自己的投资模型出现了重大问题,从风险部的小职员,到高管再到老板,这个夜晚每个人都被调动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华尔街投行内部精彩的故事。虽然这部电影的剧情是虚构的,但是基于的事实却是真实的,因为这一切都发生在现实中。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已经席卷了全球,那些垃圾的金融衍生产品已经祸害了全球,这远远要比电影中描写的厉害的多。这跟导演曾在曼哈顿搞过房地产,父亲在美林公司从业40年的经历有关,他就是想揭露华尔街金融行业的黑幕与贪婪。
它似乎又浓缩几十年来的资本主义市场所有积压的毒瘤问题,现在一次性的爆发出来。就像影片中萨母的爱狗一样,得了一个无法治愈的肿瘤。最终暴露出来。片尾,男主角为爱犬死去痛哭,他不晓得在埋尸体时,他曾经向往的美好事业,早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姐姐,这段话你可以用进去!)
影片的名字叫“Margin Call”其实是金融术语,指的是操作者收到的要求追缴保证金的通知。在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买卖时,投资人通常不需要支付交易产品的全款,例如投资人可以用五元买一个二十元的金融商品,这是一种放大倍数的杠杆操作。此时如果商品价格上涨到22元,投资人便能赚取高达40%(2元/5元)的收益率,但亏损的风险同样极高。为了确保交易商的权益,他们会对这种杠杆投资设定保证金下线,当亏损达到这个下线,投资人就必须追缴保证金,否则投资就会被平仓。例如,当金融商品价格跌到十八元,投资人原本五元的投资额就剩下三元,此时交易商就会对投资人发出《margin call》,要投资人将保证金补到五元。如果投资人无法及时补齐,则剩下的三元可能就会被强制平仓,因而血本无归。
影片内容与《margin call》这个金融操作其实并没有直接相关,英文片名取
的是术语背后的引申意义,也就是影片中的公司和每个相关人物都置身在极大的风险中,已然遭受极大的损失,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事人必须选择追加投入、放手一搏,还是就此认赔出场。
以影片所影射的雷曼兄弟来说,这家拥有一百五十八年历史,在电灯发明前便成立的投资银行,2007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被羡慕的公司”第一名,最终之所以会在2008年9月15日走向破产的命运,主要原因在于借太多钱来投资(杠杆比率过高)以及手上拿了太多的次级债券与次级贷款。而这公司之所以会大胆地借这么多钱、拿这么多次级债券与次级贷款,背后的理由是,他们相信这是“好东西”,风险小且赚钱多,而非一堆垃圾。
1)金融风暴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经济衰退,这些对于看不懂经济指标的老百姓来说只是一个名词,但它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却是漫长而深远的。仅以汽车为例:由于产品卖不出去,汽车企业纷纷减产或倒闭,由于汽车企业减产,钢材需求量也会相应减少,钢铁生产企业纷纷减产或倒闭,由于钢铁企业减产,矿石采掘企业也纷纷减产或倒闭。如果这种一直漫延到了工业、农业源头的连索反应持续很行时间的话,人类社会将退步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也许200年以后,人们会从新生产采用蒸汽动力的汽车了。
热带丛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大洋比岸的一场飓风。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现在,这场由一只老鼠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仍在进行中,并愈演愈烈。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全球经济何时能够复苏,我们拭目以待。
2)经济危机的爆发
次级债券是以次级贷款为抵押品所做出来的金融产品,而所谓的次级贷款,指的是针对那些收入较低、信用较差者所提供的购房贷款,这些比较贫困的人群,在一般银行申请不到贷款,而美国政府又希望能帮助这些穷人购房,于是扶持一些具有国营色彩的机构来做这项业务,并透过“将贷款打包作为抵押品,以此发行债券卖给投资人,来募集必要的放贷资金”。因此从本意和设计上来说,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券都不是垃圾。一般的投资人之所以愿意购买次级债券和次级贷款,是因为它们虽然风险比较高,但也相应地提供比较高的收益率。此外,具有国营色彩的机构以及相应的金融保险公司和评级公司的参与,也为这些金融产品提供很好的安全性保障。
次级债券和次级贷款后来之所以会出事,一个原因在于规模过度扩张,一个原因在于风险在层层分散的过程中被每个环节都忽视,但作为总体却急速累积。由于商业银行将次级贷款转手卖给投资银行做成次级债券,在这过程中不实际持有贷款或债券,赚取的是中间的利润差,也因此申请贷款的人数越多,发放的贷款金额越大,商业银行的利润就越多。于是他们越来越放松对贷款人资格的审查,
还主动提出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各式各样的人来申请贷款。
投资银行拿到次级贷款后,打包成次级债券,转手卖给对冲基金等投资人,因此他们的风险也不大。这些次级债券因为背后有相应的担保机制,因此从评级机构那里获得非常高的评级,于是对冲基金在拿到次级债券后,便可以拿去向银行抵押借钱,借来的钱又可以再买次级债券,然后再抵押„...结果杠杆一层一层放大,原本只是不错的投资收益,瞬间就变成“巨额”的投资收益。与此同时,整个次级债券市场就像气球一样被吹得很大很大。
在看到对冲基金等投资者从次级债券上头赚到大笔收益,原本只是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也忍不住,开始下海参与投资,而且为了规避相应的资本充足金限制,许多金融机构将次债投资做成表外业务。结果在次级债券规模急速膨胀的时候,真实的规模被隐藏起来,而且次级债券的收益率不但没有随着风险的累积上升,反倒是因为需求的增加而下降。乍看之下,这完全是华尔街金融机构自己在玩的游戏,但事实上,这是一场全民的盛宴,甚至可说的是全世界的盛宴。
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高科技泡沫、以及911事件后,美国联储局为市场打入大量的流动性,而为了振兴经济,更是鼓励老百姓购房。结果吹出一个庞大的房地产泡沫,房价不断飙涨,有钱没钱的老百姓都投入房地产投资。正是低利率的大环境,以及地产强劲的需求和房价疯狂的飙升,助成了次债的加速成长,而次债的加速成长,又回过头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增长,结果从买房子的老百姓、到买次债的国内外投资者,每一个环节的人和企业都赚了大钱,而一个小气球也被吹成一间房子那么大。只是,不管用多好的橡皮做成的气球,也禁不起这么没命地吹。
影片没认为问题最初产生的原因在于:(1)次债本身的风险很难准确衡量,尤其是在层层分散的过程中不免被低估;(2)投资银行因为业务过于庞杂、相应的会计处理过于繁复,因此难以及时掌控公司整体的投资和风险状况。
因此,影片将焦点更多聚集在公司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公司股东明知道市场就要暴跌,还提供高额奖金鼓励员工将投资产品甩卖给还不知情的投资者;员工为了高额奖金、为了红利和退休金、为了不让公司破产倒闭,纷纷巧言欺骗投资者买下这些就要一文不值的投资产品。在整个讨论和决定的过程中,也有公司高管表示不同意这种损人利已的处理方式,认为这样做,不仅将严重打击公司未来在市场中的信誉,还会牵连所有公司的员工,害他们在市场里无法立足。
除了充满矛盾的人性与道德议题外,影片还提出另外一个议题,那就是华尔街金融人员坐领高薪是否合理?与此相对应的是,影片提出金融人员所处的就业环境:当公司的利润下滑、市场转坏时,残酷且不留情面的裁员随时会落在这些人身上,毫不顾及这些人从前为公司赚进多少钱、立下多少功劳。目前,美国百姓对华尔街最大的意见,多少也是在于他们领取了高额薪水与奖金,觉得他们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而且认为这种高额的收入正是驱使这些人大胆冒进、出卖道德的动力。
其实,所谓的“合理的收入”本来就没有一个客观绝对的衡量标准,就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最简单和客观的衡量方式,就是一个员工为公司带来多少盈利。试想,如果你身为一个昂工,一年为公司赚进1千万元的利润,但公司只付给你10万块的年薪,你能接受吗?你会留在这家公司吗?没有相映衬的薪金水平,
在市场好的时候,自然是留不住人才。而高额的奖金确实是会鼓励员工冒进,但低额的奖金又何尝不会鼓励员工偷懒?
影片很明显在暗讽2008年时的Lehman事件,业内人士一目了然却又不会引起什么麻烦,毕竟Lehman Bros.的业务失利主要在于次级房屋信贷的信用危机以及在情况被揭露后由于各方面的协调失误未能得到强有力的信用担保,致使无人接盘以致破产。而影片中的公司则从某一方面来说幸运得多,虽然信用完全破产,至少债券完全转出(也就是说这间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债券,而非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也就是一般所说的MBS),而且这次的行动引来其它公司的跟风,导致了更严重的信用紧缩。或许,这种幸运,是一种更大的全人类的不幸吧。所以看完影片,不得不承认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金融市场或许还不是最糟的,虽然大家都渴求不来2008年前的大手业务,至少大家还保留有这个行业最根本的立命之本:信用。无论是马歇尔抑或希克斯,又或者更古的休谟或凯恩斯,所有人都承认金融市场的形成靠的是信用,是联名担保的债券,而绝非所谓国家的印钞机器(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各大央行)或庞大的华尔街体系。没有了信用,就算暂时保住了金钱,对于个人来说或许是正确的和唯一的选择,对于这个行业,岂不是一场空前的和摧毁性的灾难吗?不要说对这个行业,没有了信用,没有了次贷,中产阶级们岂不又要回到挤公寓拼祖屋的时代?那样一来,或许才是全人类的灾难。做任何事都要细致、认真。因为就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会会摔掉自己的饭碗,甚至于会使得全世界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人丢掉自己的工作、失去生活、丧失已经拥有的一切。
3)总结金融监管经验
3.1金融监管
首先,金融监管必须加强。美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框架主要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大萧条”时期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曾坦言,美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已不能有效地处理当前的金融问题。金融监管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一部分,理应在预防、处理金融危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2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其次,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不能放松。本来,风险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通常情况下这几乎是一个常识。但在次贷危机中人们看到,美国的许多放贷机构、投资银行和抵押贷款融资机构都放弃了严格的风险控制,加入了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的大潮,最终酿成灾难性后果。包括贝尔斯登、美林和雷曼兄弟在内,美国最大的5家投资银行已有3家被收购或破产,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巨无霸”——房利美和房地美也被政府接管,其他破产或被兼并的金融机构数不胜数。这些企业陷入困境,不仅给其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使得美国金融市场面临剧烈动荡,系统性风险增加。
相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高度发达,并有着“现代、高效和专业”的光鲜外表。通过次贷危机,发达国家有必要反省,发展中国家更要引以为戒。在全球化时代,高度发展的金融业既是机遇,但同时也暗藏了巨大风险。如何趋利避害,是所有国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4)总结
透过这些纷繁的表象,有三点最值得我们关注与借鉴:
第一点,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美国劳
动力成本高企,导致美国实体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逐步弱化;另一方面,华尔街创造出大量的纷繁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这些产品普遍具有高杠杆、廉价信用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操作规程,使一批“玩资本”的人能够快速地高额获利。同时,美联储放出大量美元货币,这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入以大量金融衍生产品为主体的虚拟经济,结果造成全球虚拟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交易规模,因而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实体经济,走过了头。
在这一点上,我赞成实业立国的做法。就中国来讲,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实体经济。在人民币尚未成为国际可兑换货币,并且距离国际货币地位还很遥远的今天,这点显得特别重要。需要政府把社会资金和资源导入到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科技产业;同时,对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第二点,华尔街金融知本家的力量无节制膨胀,打破了知本与资本之间
应有的权力与责任的对称关系。
在信用廉价、流动性过剩的牛市中,这些知本家设计出了常人难懂的收益模型,创造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全球资本市场横冲直撞。华尔街的知本家无节制地提高资金委托人的谈判地位,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不对称的背后,实质是知本家们自身能够承担的有限责任与他们受托掌控的几乎是无限量的金融资产之间的不对称。因此,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我觉得最基本的,还是要建立信息公开透明的体制,要对金融知本家们有完善的监管体制,特别是要建立起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制度。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建立在“职业信用”丧失与否的基础上,还必须有相应的物质财富作保证。
第三点,这场危机是美国经济长期过度负债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的全
球金融主导权盛极而衰的先兆。 二战以后,美国从不列颠王国手中接过了全球指挥权。在航空母舰掩护之下,美联储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央行,它可以自由地印刷美钞。在二战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发债、全球买单,成为一种事实,美国人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尽管是金融危机引爆了这场美国经济危机,但中国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未达目的而半途止步,相反应该加快促进金融体系建设,特别是培育民间金融资本和民间金融机构,以增强中国经济的弹性。合理控制国家和民众的负债水平,鼓励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竞争,尽快完善中国的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当然,也需要监管,在这方面,我认为,管理层重要的是制定最基本的规则,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介入到微观金融的操作层面去。
商海乘风破浪 产权保驾护航
——法学院第二期知识产权沙龙顺利举办
5月21日下午,法学院于旗山北校区大教东三顺利举办第二期知识产权沙龙,本次知识产权沙龙邀请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相关代表,法学院副院长梁开斌,专业课老师谢黎伟,彭强、叶文庆等出席本次活动。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全体学子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会议伊始,谢黎伟博士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了苹果应用程序软件侵权案和百度公司百度文库侵权案等两大近年知识产权经典案例。他表示这两大案件中牵扯到的作家版权等相关问题与知识产权法息息相关,值得同学们深入思考和研究。随后,北京大成事务所的律师代表赖律师为同学们深入分析了苹果应用程序软件侵权案,他指出要分析美国苹果公司是否侵权,需解决两个前提。一是法律前提,该案是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必须探讨管辖及适法问题;二是事实前提,只有明确了苹果公司“App Store”的经营模式和技术特点,才能找出规制相关事实的法律原则与规则。赖律师就两个前提进一步展开,深入为同学们分析了苹果公司侵权案。同学们都全神贯注的聆听并做好相关笔录。最后是互动环节,叶文庆,冯仁涛等老师和同学们就免费或者付费侵权赔偿和责任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交流了彼此的看法和见解。本次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
本次知识产权沙龙的举办普及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推动了以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校园文化的形成。同时,本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运用知识产权法的能力,促进了同学们综合法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从而推动了法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商海通牒》观后感
在几周前我们就看了一遍《商海通牒》,看了之后颇有感触。虽然里面的专业术语并不多,但无奈,我能力有限,有点没看懂。今天,我又忍不住再看了一遍,感觉还是不大明白,但还是感触良多。
《商海通牒》是去年年底上映的一部美国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为故事背景,内容则主要在影射轰然倒地的美国前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尽管演出阵容强大,但这其实只是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商业电影。这既是一部独立的小成本电影,也是一部有着浓浓商业气味的电影。以08年金融危机大爆发为背景,讲述资本家们为获得生存的机会,把公司自己的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公司,导致市场大动荡直至金融市场瘫痪的丑陋行为,一群资深级演员的参与使影片中的人物表现地更加的生动传情。为人们展现了当今的某些大资本家们的真面目。
电影时长只有105分钟。但在这105分钟内却浓缩了24小时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可是在我看来这24小时不仅仅是这样。它似乎又浓缩几十年来的资本主义市场所有积压的毒瘤问题,现在一次性的爆发出来。就像影片中萨母的爱狗一样,得了一个无法治愈的肿瘤。最终暴露出来。
有关2008金融危机的的电影这几年香港倒是出现了几部以它为题材或者涉及到它的作品。和同类型的《华尔街》《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监守自盗》之类的片子相比,《商海通牒》更加通俗易懂,对于人性和金融行业本质的挖掘还处于表面化状态。好比Kevin Spacey饰演的老板Sam,他可以为了爱犬死去痛哭,转眼却毫不犹豫的选择让很多人失业。人物形象的表面化也和众明星给人的印象有关,就像Paul Bettany手段阴狠、Kevin Spacey霸气外露、Zachary Quinto刚正不阿的天然呆、Stanley Tucci老好人,他们几乎不用演,人物形象就已经在那儿了。有利自然也有弊,弊端就是这使得这群过于典型的人物形象显得有点狗血。但是都不能让人记忆深刻。唯有这部《Margin Call》才是具有反映当时现场的真实感,对于那场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处理方式。它没有对任何事件进行掩饰。现场所营造出的迫切气氛。让人揪心甚至心临其中。这是电影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商业惊悚片。
影片的名字叫“Margin Call”其实是金融术语,指的是操作者收到的要求追缴保证金的通知。是一部涉及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华尔街。一家投资银行内部的一个员工在做数据分析中发现了一个可怕的数据。公司的财产评估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因为这家投行购买了大量的股票,但是现在发行这些股票的公司资不抵债,即将导致银行破产。公司的高层在得知这一信息,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终资本家们以他【“目前”】的利益着想。决定将公司的全部不良资产以极低和最快的速度在第二天股市开盘的时抛售出去。虽然这么做公司就能存活下来。但却要引发一系列的市场连锁反应。这家投资银行所出现的问题只是这一场金融风暴的一个裂缝或者一个开始而已。最终所有的问题将会烧到资本家自己的身上。
《商海通牒》的英文片名是《Margin Call》,这是金融期货方面的术语,在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买卖时,投资人通常不需要支付交易产品的全款,例如投资人可以用五元买一个二十元的金融商品,这是一种放大倍数的杠杆操作。此时如果商品价格上涨到22元,投资人便能赚取高达40%(2元/5元)的收益率,但亏损的风险同样极高。为了确保交易商的权益,他们会对这种杠杆投资设定保证金下线,当亏损达到这个下线,投资人就必须追缴保证金,否则投资就会被平仓。例如,当金融商品价格跌到十八元,投资人原本五元的投资额就剩下三元,此时交易商就会对投资人发出《margin call》,要投资人将保证金补到五元。如果投资人无法及时补齐,则剩下的三元可能就会被强制平仓,因而血本无归。
《商海通牒》讲述一家投资银行的某个小职员突然测算出来,公司因为投资金额超出预估,一旦市场快速下跌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在通知了相关领导后,公司不得不在隔天到来之前,制定出应对的办法,决定是否将手上的投资产品在隔天上午便全数抛出。公司此刻面对的困境是,如果不马上抛售,则风声必然会传出去,届时公司的股价和那些投资产品将变得一文不值,公司只能被迫接受倒闭的命运。然而,一旦大量抛售那些投资产品,虽然公司得以从倒闭风险中脱困,但将使整个市场陷入崩盘的危险,而那些在不知情状况下买下这些投资产品的人,将会承受巨大的亏损,公司的信誉也会付之一炬。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各个层级的人物基于各自的立场和考虑,都被迫选择面对的方式,在良心和前途之间做决定。
影片内容与《margin call》这个金融操作其实并没有直接相关,英文片名取的是术语背后的引申意义,也就是影片中的公司和每个相关人物都置身在极大的风险中,已然遭受极大的损失,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事人必须选择追加投入、放手一搏,还是就此认赔出场。从编剧和影片风格来说,《利益风暴》是很典型的美国商业片,一切都短平快,人物和对白都很表面与直接,议题和事况都被简化和浓缩,影片中所呈现的状况完全符合、甚至可说是过度符合,现下人们对华尔街的理解和印象:贪婪、自私和无耻。平心而论,这部影片的艺术水平并不高,但里头指出的人性特征与冲突景况,却极为有趣和值得思考和分析。
在提到美国次债风暴时,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华尔街的贪婪”这几个字,认为是华尔街那些无耻的金融人员们,先是为了赚钱,故意用各种复杂的衍生工具将金融产品包装得让人无法理解,然后是在明知道手上的产品其实是一堆垃圾,却故意蒙骗无知的投资者,让他们掏钱上当。最后就是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人员共同联手,将赚的钱放进自己口袋,将巨额亏损扔给国家和所有老百姓去承担。
这样的理解不能说完全错误,但也不完全正确,就以影片所影射的雷曼兄弟来说,这家拥有一百五十八年历史,在电灯发明前便成立的投资银行,2007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被羡慕的公司”第一名,最终之所以会在2008年9月15日走向破产的命运,主要原因在于借太多钱来投资(杠杆比率过高)以及手上拿了太多的次级债券与次级贷款。而这公司之所以会大胆地借这么多钱、拿这么多次级债券与次级贷款,背后的理由是,他们相信这是“好东西”,风险小且赚钱多,而非一堆垃圾。
次级债券是以次级贷款为抵押品所做出来的金融产品,而所谓的次级贷款,指的是针对那些收入较低、信用较差者所提供的购房贷款,这些比较贫困的人群,在一般银行申请不到贷款,而美国政府又希望能帮助这些穷人购房,于是扶持一些具有国营色彩的机构来做这项业务,并透过“将贷款打包作为抵押品,以此发行债券卖给投资人,来募集必要的放贷资金”。因此从本意和设计上来说,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券都不是垃圾。一般的投资人之所以愿意购买次级债券和次级贷款,是因为它们虽然风险比较高,但也相应地提供比较高的收益率。此外,具有国营色彩的机构以及相应的金融保险公司和评级公司的参与,也为这些金融产品提供很好的安全性保障。
次级债券和次级贷款后来之所以会出事,一个原因在于规模过度扩张,一个原因在于风险在层层分散的过程中被每个环节都忽视,但作为总体却急速累积。由于商业银行将次级贷款转手卖给投资银行做成次级债券,在这过程中不实际持有贷款或债券,赚取的是中间的利润差,也因此申请贷款的人数越多,发放的贷款金额越大,商业银行的利润就越多。于是他们越来越放松对贷款人资格的审查,还主动提出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各式各样的人来申请贷款。
投资银行拿到次级贷款后,打包成次级债券,转手卖给对冲基金等投资人,因此他们的风险也不大。这些次级债券因为背后有相应的担保机制,因此从评级机构那里获得非常高的评级,于是对冲基金在拿到次级债券后,便可以拿去向银行抵押借钱,借来的钱又可以再买次级债券,然后再抵押„...结果杠杆一层一层放大,原本只是不错的投资收益,瞬间就变成“巨额”的投资收益。与此同时,整个次级债券市场就像气球一样被吹得很大很大。
在看到对冲基金等投资者从次级债券上头赚到大笔收益,原本只是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也忍不住,开始下海参与投资,而且为了规避相应的资本充足金限制,许多金融机构将次债投资做成表外业务。结果在次级债券规模急速膨胀的时候,真实的规模被隐藏起来,而且次级债券的收益率不但没有随着风险的累积上升,反倒是因为需求的增加而下降。乍看之下,这完全是华尔街金融机构自己在玩的游戏,但事实上,这是一场全民的盛宴,甚至可说的是全世界的盛宴。
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高科技泡沫、以及911事件后,美国联储局为市场打入大量的流动性,而为了振兴经济,更是鼓励老百姓购房。结果吹出一个庞大的房地产泡沫,房价不断飙涨,有钱没钱的老百姓都投入房地产投资。正是低利率的大环境,以及地产强劲的需求和房价疯狂的飙升,助成了次债的加速成长,而次债的加速成长,又回过头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增长,结果从买房子的老百姓、到买次债的国内外投资者,每一个环节的人和企业都赚了大钱,而一个小气球也被吹成一间房子那么大。只是,不管用多好的橡皮做成的气球,也禁不起这么没命地吹。
《商海通牒》里头对于次债问题的起源,没有过度苛责里头所影射的雷曼兄弟的管理层,影片没有表示公司是在明知道投资产品有巨大风险的情况下,还故意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而是认为问题最初产生的原因在于:(1)次债本身的风险很难准确衡量,尤其是在层层分散的过程中不免被低估;(2)投资银行因为业务过于庞杂、相应的会计处理过于繁复,因此难以及时掌控公司整体的投资和风险状况。
也因此,影片将焦点更多聚集在公司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公司股东明知道市场就要暴跌,还提供高额奖金鼓励员工将投资产品甩卖给还不知情的投资者;员工为了高额奖金、为了红利和退休金、为了不让公司破产倒闭,纷纷巧言欺骗投资者买下这些就要一文不值的投资产品。在整个讨论和决定的过程中,也有公司高管表示不同意这种损人利已的处理方式,认为这样做,不仅将严重打击公司未来在市场中的信誉,还会牵连所有公司的员工,害他们在市场里无法立足。
在此之间,值得争议的是,公司在面临倒闭破产的困境时,是否还应该以信誉为重?员工的身家财产都绑在公司上头,在面临失业和一无所有的困境时,是否还应该以对顾客的职业道德为重?如果以是非对错的观点来看,显然答案都该是“对”,但如果以人性、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角度来看,那答案毋庸置疑的该是“错”。也因此,对这部电影的观感很容易形成两极化的局面,一般的人都认为公司和员工们的做法非常卑鄙无耻,然而作为金融人员,则比较容易认同当中的处置方式,毕竟他们的顾客,那些决定从他们手上购买产品的投资者,也不是基于道义,而是认为投资有利可图,想在甩卖中捡便宜。
除了这两个充满矛盾的人性与道德议题外,影片还提出另外一个议题,那就是华尔街金融人员坐领高薪是否合理?与此相对应的是,影片提出金融人员所处的就业环境:当公司的利润下滑、市场转坏时,残酷且不留情面的裁员随时会落在这些人身上,毫不顾及这些人从前为公司赚进多少钱、立下多少功劳。目前,美国百姓对华尔街最大的意见,多少也是在于他们领取了高额薪水与奖金,觉得他们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而且认为这种高额的收入正是驱使这些人大胆冒进、出卖道德的动力。
其实,所谓的“合理的收入”本来就没有一个客观绝对的衡量标准,就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最简单和客观的衡量方式,就是一个员工为公司带来多少盈利。试想,如果你身为一个昂工,一年为公司赚进1千万元的利润,但公司只付给你10万块的年薪,你能接受吗?你会留在这家公司吗?没有相映衬的薪金水平,在市场好的时候,自然是留不住人才。而高额的奖金确实是会鼓励员工冒进,但低额的奖金又何尝不会鼓励员工偷懒?
除此之外,很多人斥责华尔街人穿戴名牌、住五星级酒店、坐商务舱飞机,却很少想到,如果他们穿着破烂、出入寒酸,又有多少投资人会相信他们是投资方面的专家,能放心地把钱交给他们?犹记得,在次债风暴发生之时,所有人都惶惶不可终日,害怕企业发生大面积倒闭,纷纷指望着美国政府拿出解决方案,还责怪美国政府出手太慢、太轻。如今时过境迁,便又纷纷掉过头来,指责问题全部是华尔街富人造成的,而美国政府又被华尔街富人把持,用老百姓的钱去救助他们。凡此种种,都是人们在愤怒的激情下,比较不容易客观持平的事例,而《商海通牒》则试图以较为含蓄的方式来表达出这种矛盾。 影片以Stanley Tucci被裁员开始,他乘坐电梯临走时给了Zachary Quinto一个U盘,Quinto连夜分析发现了公司资产评估可能导致公司破产的漏洞。公司高层们连夜开会商量决策,最后决定抛售债券股票,清空不良资产,暂时保住投资银行。这也便是金融危机中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牌,华尔街对于这样的做法自然是呲之以鼻,这种不顾后果的自保形象显然过于贪婪。影片也是借此来升华商战的主题,最后Kevin Spacey成了替罪羔羊,他也倒出了自己在华尔街从业34年的生存经验:一切都是因为钱。
鉴于这是导演J.C. Chandor的处女作,评论界就有人称他或许可以成为下一个Sidney Lumet。J.C. Chandor在《商海通牒》中的表现确实很中产阶级,有才华可以自编自导,勤奋又懂得明星资源配置,但对于角色把握和故事的深层次挖掘,Chandor 显然力度还不够。《商海通牒》的剧设可谓面面俱到,情节紧凑,但最终也没有留下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切只停留在点到即止的表层,就像这些对于金融没什么概念的演员们,平均花个三四天时间进组,就要从嘴里蹦出来各种冷门的金融词汇一样,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谈何深层次的内心戏。只能说在人们还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记忆犹新的当下,《商海通牒》够通俗、够有模有样,加上金融行业丑陋内幕和全明星阵容,这片子最具卖相。
影片很明显在暗讽2008年时的Lehman事件,业内人士一目了然却又不会引起什么麻烦,毕竟Lehman Bros.的业务失利主要在于次级房屋信贷的信用危机以及在情况被揭露后由于各方面的协调失误未能得到强有力的信用担保,致使无人接盘以致破产。而影片中的公司则从某一方面来说幸运得多,虽然信用完全破产,至少债券完全转出(也就是说这间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债券,而非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也就是一般所说的MBS),而且这次的行动引来其它公司的跟风,导致了更严重的信用紧缩。或许,这种幸运,是一种更大的全人类的不幸吧。所以看完影片,不得不承认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金融市场或许还不是最糟的,虽然大家都渴求不来2008年前的大手业务,至少大家还保留有这个行业最根本的立命之本:信用。无论是马歇尔抑或希克斯,又或者更古的休谟或凯恩斯,所有人都承认金融市场的形成靠的是信用,是联名担保的债券,而绝非所谓国家的印钞机器(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各大央行)或庞大的华尔街体系。没有了信用,就算暂时保住了金钱,对于个人来说或许是正确的和唯一的选择,对于这个行业,岂不是一场空前的和摧毁性的灾难吗?不要说对这个行业,没有了信用,没有了次贷,中产阶级们岂不又要回到挤公寓拼祖屋的时代?那样一来,或许才是全人类的灾难。做任何事都要细致、认真。因为就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会会摔掉自己的饭碗,甚至于会使得全世界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人丢掉自己的工作、失去生活、丧失已经拥有的一切。
推荐专题: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商海通牒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