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
历史的长河滋养了绵绵近万年的中华文明史,从混沌初开到盛世辉煌,我们的祖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以他们的智慧与精神,创造了震撼心灵的灿烂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站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展厅内,我领略了先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不灭的人文之光。
步入展厅的第一部分:混沌初开――新石器时代。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个盆距今约七千多年,是仰韶文化的代表。盆内壁绘有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鱼是丰产的象征,表达了居民祈求丰产、种族繁衍的愿望。再向展厅里走几步,我们又看到鱼鸟纹彩陶壶、白陶h、黑陶罐等陶器,玉琼、卷体玉龙等玉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涡纹双耳四系彩陶罐与卷体玉龙。涡纹双耳四系彩陶罐代表马家窑文化,以漩涡纹著称,其夸张起伏的花纹,给人强烈的动感。而卷体玉龙则是红山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是辽河流域文明的曙光。
穿梭过展厅的第一部分,我们来到了展厅的第二部分:钟鸣鼎食――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超凡地位,其中极有代表性的有如同凌空飞翔的鸟的铜爵,有最早的铜鼎之一的乳纹铜纹鼎,还有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四羊铜尊。四羊铜尊构思巧妙,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纹饰融会贯通,又将器形与动物形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谓是匠心独运。在商代的青铜器中,四羊铜尊以其优美雄奇的风姿,端庄典雅的气度,寓动于静的意韵,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此外,展厅内还存有兽面纹铜铙、龙虎纹铜尊,还有三星堆的代表,突目铜面具。这件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向前突出达九厘米,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同时也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
我们终于进入了展厅的第三部分:天人合一――秦汉时代。走入这一部分,兵马俑就迎接了我们,秦代那些逼真的人马俑,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手艺。接着向前走,我们看到了精致的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彩绘雁鱼铜等等。还有极为奢华的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片一千二百零三块。金丝两千五百六十七克,显示了其主人地位之高。
参观了近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展厅的最后一部份:盛世华章――晋唐时期。魏晋瓷器中最有代表性的青瓷羊略过我们的眼前,接着,南朝的青瓷莲花尊也步入我们的视线,还有精美豪华的狮纹银龙盘,鎏金错空花鸟球形银香薰……让人感叹先人的工艺竟然如此精湛!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深深的体会到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尘封了漫长岁月的文化积淀,表现了祖先对人生的思考与眷恋,对未知世界的追求与渴望,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缘起和代代相传,镌刻着不屈的民族精神与人文之光。
之前对“三线建设”的了解少之又少,第一次听到是在“三线建设”这名词的时候是在“三线博物馆”建成的时候在贵州新闻联播里听到的。那时就想回学校了要去参观参观,可是一直还没去。
今天在党组织的组织下和系上的党员同志们一起前去参观。
当我们到达时,博物馆导游员早已在哪等着我们,一下车就跟随者导游一起步入了博物馆。
一进门看到的是耸立在一楼大堂的博物馆主题“大三线博物馆”几个大字构成的一个建筑物。看着就可以想到当年“三线建设”贡献的伟大。带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从艰苦的“干打垒”“磅礴征程”一直参观到“宏图大展”的现代化。我们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一样,见证这当年的革命前辈们的奉献,在历时17年的大三线建设中,数百万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成我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祖国江山无限好,襄阳一行豪情增”,“革命友谊深过海,五湖四海奔拢来。为了革命同目标,人亲难比阶级爱。”正是当时“三线建设”豪情万丈的真实写照。意义深远的三线建设,是一首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历史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乐章,对中国西部,乃至全中国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在参观过程中给我最大感触的的是贴在墙壁的三线建设摄影画,那些画里显现出了当年革命前辈们艰苦生活,在他们面前我们现在的苦就那么的不值一提,他们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还有什么听不过去的呢。我相信,只要好好努力,经过一番艰苦后总会有属于我们的辉煌。
无论在多么坚难的条件下,三线人那种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比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簇点燃民族灵魂的圣火从来没有熄灭过,如今燃烧得越来越辉煌了。
今天下午,爸爸带着我和弟弟还有妈妈去参观南京博物院。
一开始我们去了历史馆,我们是从恐龙时代开始参观的,然后去看了旧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找到什么可以用的,就用什么东西,随后我们又去看了新石器时代,人已经会发明一些工具了,而且会烧制陶器了,想不到远古的人们也很聪明。接下来是青铜器时代,我看到了古代的乐器青铜编钟,真是伟大的发明啊!此后我还看到了汉代的金缕玉衣,是汉代的王侯死后穿在身上的,十分精致,他们的墓也规模很大,还有很多规矩。最后我们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东西,都是中国古代辉煌时期的文物。
从历史馆里出来后,我们去了数字馆,里面很好玩,里面有很多古代房子的模型,有动画和电影介绍古代的历史和风俗,十分有趣。
正当我玩的很开心的时候,闭馆的时间到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和爸爸讲好了:这次没有参观完,很快我就还想来。爸爸脸上带着微笑说:好。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它坐落于中山门旁,宽广的13万占地面积令我叹为观止,大门上的飞檐似乎有上天之势,飞马石雕透露出英姿飒爽,渴望自由的神态。仅仅是正门,南博恢弘的气势就让令人有许些怯步。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物繁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我好歹也是半个南京人,却从未细细端详过这静静安置在南京的建筑,人们总是在忙忙碌碌,总是马不停蹄地向前看,似乎鲜有人回头看一看历史的脚步,时光的变迁。
青石板路随着温度的骤降变得冷冰冰,从脚下传来的阵阵寒意仿佛在时刻提醒我这里与并不是有腾腾热气的家、不是有朗朗书声的学校,而是那些经历了上百年岁月、出自地下的阴潮古物的归属地。厚重的历史感随着脚步逼近,有寒气,也有慢慢老去的金属气息。
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历史一般,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饰,看到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不禁点头称赞。镇院之宝乾隆的瓶子、奢华尊贵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更是珍贵到无已复制,代笔了文化历史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古人的智慧和飞跃时光的创造力。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历史知识的宝库,带给我无限暇想,历朝历代的文物精品、工艺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的灿烂文化,千百年岁月的沧桑遮掩不住它夺目的光华,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能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即使是冬天,也有郁郁葱葱的常青树,绿叶后隐隐约约的红墙青瓦、棱角分明的飞檐,无不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个来自遥远古代的故事。南京博物馆是一种情节,也是保留历史的圣殿。
11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那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情绪。
四层还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十分喜爱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纯净,有些能够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爱。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透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