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观后感(范文五篇)

2024-12-24 11:05:5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观后感(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观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篇: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_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有感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_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有感发布时间:2021-02-15s("content_top");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_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有感

参观渣滓洞、白公馆,不仅仅是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教育,更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拷问,有太多的感触体会了。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篇1

11月17日,一大早我们随着学院机械工程系团组织部组织的歌乐山素质扩展活动,同学们穿着整齐的军训服装,胸前都戴上了团徽,参观了红岩魂陈列馆。

站在通往红岩博物馆、烈士墓的大门,我顿时感到庄重严肃,我知道自己眼前的土地上有先烈们的足迹。一路上人来人往,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很多。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首先在烈士墓前举行了哀悼仪式,之后依次参观了红岩博物馆、白公馆、渣滓洞。在烈士墓后面的墙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而坚毅的面孔,还有一朵朵盛开的菊花,那些菊花代表那些连相貌也不曾留下的烈士们。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历经苦难、折磨而牺牲。墙边的那句话,“在凯旋的号声里,我们将会交换一个微笑。”至今我也不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我想这是烈士们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的心声吧。只要新中国能够诞生就能交换他们的微笑,死又何惧。

从烈士墓下来,我们走进了红岩博物馆。在一个个玻璃橱窗里静静地躺着烈士们的遗物和一些镣铐、当时的枪支器械等。

(在监狱中烈士们所佩戴的镣铐)

看着这些东西,我感觉历史触手可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杨虎城将军牺牲时戴的帽子,帽子大概是皮革做成的,很旧,上面布满血渍。这个帽子仿佛在述说着60多年前它的主人怎样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博物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有故事,看着它们,我脑海里浮现出60多年前,先烈们如何生活、工作和想象着他们不幸被捕后遭受怎样的折磨。这些东西带我穿越时空,看到了那时千疮百孔的中国和那群坚强勇敢的中华儿女。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一行向白公馆行进。通往白公馆的路很陡,坐落在歌乐山山腰上的白公馆很隐蔽。陈然如何出版白公馆版《挺进报》,又如何向狱友传播;韩子栋如何装疯卖傻骗过特务得以逃脱;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狱友们如何高高兴兴地制作五星红旗。这些参加纪念活动之前看过的烈士们的事迹在参观一间间囚室时变得清晰起来。这些事迹让我体会到了烈士们为了新中国成立而付出的努力与生命,以及他们的聪明和才智。

最后我们来到了渣滓洞,印象最深刻的是遇难烈士名单里,上百名烈士生年不同,但卒年一致为1949。他们大多数牺牲时才20多岁。囚室墙上那记载大屠杀的文字也格外刺眼,国民党特务在胜负分明局势已定的情形下,依然用机枪扫射,用汽油燃烧的残忍手段屠杀共产党人。这些丧心病狂的特务令我十分愤怒。让我无比感动的是囚室墙上大屠杀幸存者语录:“陈作仪、何雪松一听枪声,立即挺身上前,掩护身后的难友。”“李泽、张学云等立时和敌人展开惊心动魄的夺抢斗争。”看吧,这些革命先烈们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英勇。

在回来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次纪念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那次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以及被杀害的烈士们。缅怀先烈,重温那段血腥的历史,让我们继承先烈们的精神,并发扬光大。

这些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革命信仰、血肉之躯?抵抗国名党的严刑拷打和刑讯折磨?彰显出共产党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崇高革命气节。

在白公馆监狱?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面用红色绣花被面做成的五星红旗。缀在中间的一颗大星和环绕四周的四颗小星?都是用草纸做成的?这是狱中难友为迎接重庆解放而精心制作的一面国旗。当他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喜讯后?仅凭自己的想像?做成了这面红旗。他们在制作这面特殊的红旗时?一定畅想明天?憧憬未来?一定为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成为现实而欣喜万分。然而?他们最终却没有等到重归天日的那一天?未能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苦难、他们“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的执着?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牢记革命前辈对我们的教导?学习发扬红岩精神。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篇2

前几天再次参观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中美合作所),感触颇深,归途中写有三首小诗。

一、人间地狱渣滓洞

青山环抱水潺潺,深院高墙电网牵。

刑室阴森如地府,牢房黑暗似阴间。

钢鞭处处沾皮肉,镣铐通通带血斑。

志士成仁担道义,英灵含笑在九天。

二、歌乐山松柏

香山别墅隐深山,细流涓涓千万年。

翠柏苍松英灵化,巴渝喜看换人间。

三、白公馆石榴树

据传此树乃许晓轩烈士被-迫外出做苦力时带回幼苗亲手所栽,

如今树高近两丈,年年盛夏枝繁叶茂,榴花盛开,娇艳无比。

一颗幼苗墙角栽,冒雨迎风长成材。

酷暑寒冬何所惧,红花朵朵笑颜开。

四、永远的丰碑——许晓轩

(引用)“越是关键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这是许晓轩烈士留给后人的铮铮誓言。许晓轩烈士是长篇小说《红岩》里许云峰的主要原型,重庆解放前夕,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许晓轩,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到本地的一个钱庄当学徒。1931年“九一八事变”,许晓轩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1938年5月,许晓轩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编辑和发行工作。1939年春,许晓轩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1940年,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在他的组织发动下,新市区党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许晓轩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每当危险的时候,许晓轩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

1946年7月,许晓轩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馆”监狱。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军统监狱中,他用秘密方法和党员相互联系,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和领导狱中的地下斗争。敌人为割断他与狱中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将他戴上重镣,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晓轩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他都是没有效果的。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许晓轩从容就义,年仅33岁。许晓轩牺牲后三天,重庆回到人民手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苍松翠柏护卫着的歌乐山上。

五、烈士的精神为何摧不跨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晓轩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他都是没有效果的。

烈士的精神为什么催不跨,我认为是坚定的信仰在支撑着他们,为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为自己所投身的解放全人类伟大事业,为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幸福和生存而死,死的值得,重于泰山。如出卖同志、出卖灵魂、苟且偷生,却终生受精神折磨,最后也将一死,轻于鸿毛。如此说来,人生不管活的时间多长,总有一死,关键时候的抉择将决定你是遗嗅万年还是流芳千古,我对许晓轩等革命烈士在关键时刻的选择非常钦佩。

红岩精神永垂不朽!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篇3

七月十三日,山城重庆迷雾茫茫,晰晰的小雨下个不停,给火炉的重庆增添了一丝丝凉意。我们一行人跟随导游来到渣滓洞。上中学时候看过小说《红岩》,我十分佩服共产党员许云峰、的英雄气慨,对叛徒甫志高恨之入骨。

走进渣滓洞、白公馆,顿感一片阴森和恐怖,监狱四周的草木一片葱茏,仿佛烈士的忠魂永远焕发出盎然的生机。走进监狱,仿佛走进五十多年前那场充满血与火的战场。烈士们亲手绣下的五星红旗仍然放射出不灭的光芒,那沾满革命先烈血迹的种种刑具正向你诉说着这里曾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故事。敌人用鞭子抽,用烙铁烫,用一根根竹签钉手指,可得到的结论是“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毅志是钢铁。”我仿佛看到了共产党人临刑前的平静、坚毅和威严,仿佛听到了特务绝望的咆哮。

离开渣滓洞、白公馆,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成为、许云峰那样的英雄,没有这个条件和机遇,但要象他们那样忠于党、忠于人民却是应该做得到的。

作为共产党员,现在面临的考验不是鞭子,不是烙铁,也不是竹签,而是比这更厉害的名誉、金钱、美色。面对这些东西,是不是也具有钢铁般的毅志呢?战争年代,你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经受不起鞭子、烙铁和竹签的酷刑,你开口说出了党的秘密,那就是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和平时期,你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经受不起名誉、金钱和美色的进攻,你违背了党的原则,也是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你比甫志高更可耻!

作为当代的共产党人,特别是监狱人民警察,如果不坚持原则,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将手中的权力用于谋私利,那实际上也是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我们所做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监狱警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我们的所作所为倍受社会关注。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具体体现就是遵纪守法,为警清廉,忠于职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不得滥用和超越职权。如果我们在执法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敲咋勒索、收受贿赂,那不就是背叛党、背叛人民吗?

其实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并不高,就是希望我们公正一点。我想,要做到公正,总比献出自己的生命要容易一千倍、一万倍吧?

参观渣滓洞、白公馆,不仅是经受了一次思想教育,更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拷问。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推荐专题: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观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