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终于得空看完了新海诚导演的《你的名字》。
不同于《秒速五厘米》片段式的讲述,《你的名字》将梦与现实交织融合在一起,以“交换身体”这一新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干净澄澈的天空,乡村田园式的清景,绚烂的彗星尾焰,都让这部电影深深印在观众们的脑海中。
而令我极为佩服的,是新海诚对时间的虚化处理。“时间”是人为创造的,是人们为了证明事物变化过程而选择的一种描绘方式。而电影中,新海诚将时间虚化了。两位主人公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时间轴:男孩认识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着三年后的京都。即使是地铁相遇,也只是一个人的欣喜,在同一个世界的两个不同时间点,他们真实地存在却又真实地错过。其中一段,两人在夕阳下第一次跨越时间短暂相遇,想要写下彼此的名字,却终究没有写完,男孩留给女孩的,不过是手心的一句:我喜欢你(反过来便是男孩的名字)。
新海诚使人们面对这样的场景时,除了揪心还在思考:男孩与女孩的名字是什么?时间洗礼后,他们互换的身体记忆渐渐模糊。茫茫人世如何寻觅?八年光阴过后,他们于地铁站相遇,凝望进彼此眼中时,名字对于他们来说,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佛语曰:“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在虚化过后的时间与空间中,男孩女孩不曾记住彼此的姓名,但他们记住了深刻在心底的思念,只是淡淡的一个念想:“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我在寻找什么?他(她)在哪里?”当他们擦肩时,不需要解释便明白“你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原来所有的遗忘都是我们自我欺骗的产物,认清这一事实后,生命原不会剩下些什么。但新海诚以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两个字:珍惜。
春山如黛,垂柳画桥;白云出岫,倦鸟归巢。当男孩鼓起勇气转身拉住女孩:“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两人眼眶微润,异口同声地问:“你的名字是――”
影片结尾的处理十分感人,两人在相遇中结束全片。电影结束,属于我们的生活却没有结束,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我们仍可以珍惜每次相遇的缘分。
时间敌不过的,是感情。
影片至12月2日再中国上映就一直占据全国高排片场次,起初我还不以为然的认为这能有多好看?居然在这个近国内贺岁档期上映的动画能够超过其他同档电影,甚至好莱坞电影的排片呢?要知道首映当天全国排片场次高达30%,即使是开画一周全国排片占比仍然高达21%,当然高排片自然也带来了高票房截止目前票房已经超过了4.5亿,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已经疲软了足足近4个月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讯号。因为这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市场已经开始走向理性,而非炒作的就是高票房了。
整个动画的故事设计的很简单,2个高中生,一个在大城市生活,一个在小乡下生活。看似彼此无关的两个人却能够被编剧利用所谓的三年时差同一梦境,互换身体来实现他们之间的交集。谈到互换身体,我记得年初时看过一部韩国电影《内在美》,当然故事的设定有雷同,但是故事是完全不一样的。
看看现在很多公映的电影,他们看似宣传火爆,明星阵容强大,可往往票房好口碑差,或者是双差的结局。为什么呢?是故事不好?编剧脑子太蠢?其实还真的是编剧脑子太蠢的缘故,因为编剧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写一个故事的,而《你的名字》编剧不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写的,是契合当下年轻学生这样一群特殊观影群体,了解他们的观影需求,他们对情感的需求。从而在这样一部动画中让观影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影片自然能够成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了。
《你的名字》利用了两大杀手锏来吸引年轻观众对影片观影的需求,交换身体、时空穿越,一次性将两个科幻的东西联合在了一起,虽然题材不是特别新鲜,甚至在很多的影视作品都已经有关类似的桥段,导演和编剧试图通过这样一部看似很幼稚的故事,让观众们找到自己在生活中常常忽略的一些动人的真实情感。
往往一部动画在故事上衔接的好,是不够的,所以影片的画面效果也是让其成为12月份目前为止动画票房冠军的因素。无论是繁华的东京还是幽静的乡村,在导演的设定下画面看的是美轮美奂。甚至当影片中看到彗星分裂的那一刻,我们都觉得彗星真的好美,只可惜美的东西来的太慢,去的却是那么的快。导演通过抓住年轻人的心,以爱情为主题做出了一部包装精美,故事略带笑点,成功的在视觉、颜值上迎合了年轻观众的要求。
电影里种种故事或许我们知道那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那种情感我们却似乎觉得它就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
绚丽的彗星划过夜空,你我的内心不再宁静。
不知为何,泪流不止。恍若梦境,无处找寻。
绳结的神力,让灵魂互换,令时空交织。
渐渐爱上陌生的自己。
忽有一天,繁花散尽。你的样子,渐渐忘记。
于是踏上,翻越千山的寻觅之旅。
你的名字,虽想不起。
黄昏下的邂逅,鼓起我的勇气。
灾难面前,齐心努力。保护生命,创造奇迹。
八年后,再回眸,勾起些许模糊的记忆。
你的名字,我已想起。只是无需,任何言语。
我终于找到了你,
愿你此后,衣襟带花,岁月风平。
这是一对少男少女超越时空、灵体交换的爱情故事;这是孩子对母亲、对长辈的亲情诉说;这也是小镇居民对整个社区的关切与大爱。
影片中,人与人的关系和情感,由日本神灵产灵掌控,表现为绳结。女主角宫水三叶的发带,男主角立花泷的手链,婴儿的脐带,都是产灵的作品,象征人与人的联结,时间的流动。绳结制作中的聚合、成型、扭曲、缠绕、断裂、还原、联结,指向影片中的平行时空(五维空间)与人物纠葛。
少男少女的灵魂,在产灵的控制下,进入对方身体,体验异样的生活,修补残缺的梦境。他们为彼此划定边界,却又想方设法成全对方。只是梦醒时分,记忆模糊,对方的名字也无法想起。
这恰似深深的恋爱,渴望身心融为一体,彼此界限全无。只是当我变得不再是我,你也不再是你,曾经的憧憬与誓言变得黯淡,骨感的现实与负累成为主角,剩下的,只有绳解人散,踏入另一段无常之旅。
影片里,立花泷为了见到已在另一时空里逝去的宫水三叶,来到产灵的隐世,喝下三叶亲口酿制的口嚼酒,便看到电影般的奇异景象:婴儿时期的三叶脱离母体,在父母照顾下茁壮成长,母亲生病卧床、生命垂危……种种景象,离不开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有人说,爱情的来源之一,就是母婴关系中产生的依恋情感。若是母子间未能处理好分离、断奶这个必经过程,孩子成长中、恋爱中,很可能习惯性地依附在某个人身上,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期待与这个人分开。没了边界,过犹不及,幸福也可能擦肩而过。
落下心帘,尘缘如梦。
故事里,男女主角的终极目标是去拯救即将被彗星裂核毁灭的糸守镇。彗星撞地前夜,他们终于在千回百转的思念与找寻中首次相见。为了扭转毁灭与死亡命运,他们努力奔跑,创造改变历史走向的奇迹。
这不禁让我想起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句中的梦境与神游,恰与影片的故事神似,无论是思念故人,还是纪念逝去的年华,落下心帘,尘缘如梦。
新海诚的作品无论看多少次我总不会觉得无趣,并不单是每帧都可以当桌面那么简单,更吸引的应该是耐人寻味的内容。
这部作品,从我看来最有意思的应该是结局时“我好像哪里看过你"这句对白。啊咧!怎么这么熟悉的对白,不是我们老土式搭讪最常用伎俩了吗?是的!没错!就是这么老土,没有一丝套路。
但是最感动也应该是这句说话,本作主人公因为特殊的体质交换了身体,在交错的时空喜欢上了对方,却因为醒来后记忆会模糊而忘记了对方名字。
如果套回现实我可以理解成,前世我们互相认识,乃至于喜欢上对方,但是某些原因未能如愿携手一生。至于今世,我们彼此忘记了对方的名字。可以这样理解吗?
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现实里“我好像哪里见过你”会不会非常美妙呢?我们都是在寻找着一个人,这个人可能就是上一辈子和你有着关系的人,这一辈子真的只欠了一个见面勇敢说出那句哪里见过你的说话。
在这里我就不去解刨所谓世界线A与B的关系了,因为我觉得美妙的应该是可以和现实呼应的话题。
尽管对于我来说同是新海诚作品《你的名字》整篇都是十分温暖的,一种你再坚持一下,你再努力一下就会有转机有希望的感觉。与《秒速5厘米》截然不一样,没有《秒速5厘米》的那种刻骨的无奈和刺痛感。反而有点像《言语之庭》,生活上总有点无奈,但是只要遇到那个可以交心的人,为何不努力尝试爱一次的感觉。
最后我觉得女主的头绳我也想要,好像男主一样系在手上也不错。
《你的名字》是一部很经典的日本动漫,很早就听说了他的名字,但一直未有机会去欣赏。那一天政治晚自习,老师让我得以与他见面。
《你的名字》画面鲜亮,色彩搭配和谐明亮,人物构画不算特别精美,但对全篇的背景勾勒的极为细致,剧情偏新颖独特,只是我第一次对某些地方还是有诸多不解,电影讲述了来自糸守镇女孩三叶和东京男孩泷因为一场彗星而交换身体所发生的事。前期电影偏搞笑,到了中期,我不由得开始羡慕起来,能够以另一种身份去体验另一个生活,想来也是极为奇妙的。
随着剧情的展开,泷去找三叶,却发现三叶及糸守镇早在三年前便毁于一场流星雨中,又阴差阳错回到毁灭前一天。泷和三叶在山上的场景是我不能忘怀的,有着时间差的两人同时在同一处地方寻找对方,只听得见却看不见,所幸他们感受到了,这时不得不说电影的细节表现很好。画面以两个时间点的两个人同框,却只见三年前身体为三叶的泷,另一处却是空白,而在中间是一条透明白色的屏障,阻隔。两人明明看不见,泷却感受到她的存在。
他问:“三叶,是你在那吗?”慢慢伸出手,两个来自不同时间点的人就这样恢复到自己的身体里,同时,终于看见了隔了三年的心心想念之人。
我一直记得泷为了阻止人们聚集的焦躁,一直记得泷为了找到山上的山三叶而狂奔,不顾险些掉了山崖,一直记得两人彼此握手,要写下名字的那刻,同样一直记得最后的最后,狂奔归于相望,又转擦肩后,泷的一回头:“那个……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三叶含着欣喜重重地点头。两个人,就这样在时间的奔跑中再次相遇,即使想不起你的名字,即使不在一起,那又如何,我一直在寻找的,就是能在下次见面,能再次说:“你的名字是什么?”
明明好像认识了好久,好可惜,你的名字是什么呢?
没关系,时间并不能将两个真心相爱的人隔开。即使远隔万里,我也来到了你的城市,看到了见证你成长的家乡;即使看不见你,我也知晓你的存在,拼命找寻不肯放弃;即使我们的名字并没写完,我也一直在等你亲自告知我你的名字。你的名字,这次我会将它刻在心上,时间再远,也不会遗失。
新海诚的几部长片,有一点一直被人诟病――故事讲的零散琐碎,唯美的画面背后其实是一片无尽的空虚。
其实,新海诚真的不会讲故事吗?也不是,他的电影就是情绪多过于叙事。情绪这种东西是一把双刃剑,感受到了就是感同深受,感受不到就是格格不入。
新海诚的电影,无论是美轮美奂的画面,还是好听的BGM,全都是为了把观众带到某种特定的情绪当中去,情绪一旦到位,故事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就像是你的初恋,回味一下,是心酸还是甜蜜,是会心一笑还是痛哭流涕,全都是情绪。琐碎的细节你可能早都忘了,但那感觉似乎还近在咫尺。新海诚的作品就是为了让你重新回味某种情绪,回忆、孤独、遗憾、落寞、依依不舍。打动你的未必是特定的事件,反而是突然涌起的某种情绪。
只不过,情绪电影特别容易失控,太过于沉浸就显得自怜自哀、矫情做作,一旦情绪传递失败,整部作品就会不知所云。《言叶之庭》就是最好的例证,一味的烘托情绪,但却忽略了观众对于故事走向的期待,以至于显得有那么一丝乏味和无趣。
观众们不想一味体会情绪啊,遗憾和悲伤成不了多久就会乏味啊,他们喜欢一波三折的故事,喜欢跌宕起伏的悬念,喜欢最后一分钟营救,喜欢大团圆结局,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你的名字》其实也在一直不断地烘托无法相见的急迫情绪,和《秒速五厘米》如出一辙,就连结尾处在大街上寻寻觅觅的戏码都一样。但为什么这次的电影更加打动人心,以至于痴汉大叔信以为真呢?
因为《你的名字》不光只注重情绪,它在故事层面上,更贴近了人民群众,而不是一味的情绪导向。新海诚把情绪和叙事做到了完美融合。虽然有点俗套,但讲故事这码子事儿只能靠套路啊,不按套路出牌就等于砸了老祖宗的招牌,与观众为敌。
今天在电影院看完了新海诚的《你的名字》,不必说,我肯定是要长篇大论般的说说这部电影。
友情提示:本文涉及大量剧透,没看过的慎入,嘿嘿嘿。
好,可以开始了。
其实关于这部电影,在看了第二遍之后,感觉有一种碎片已经聚齐的差不多的感觉了,并且也看过关于电影的一些文章,有了这些基础,希望能够更好的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个电影。
先说说这部电影讲了些什么。在我看来,用最简洁的话来说,就是两个青年男女通过某种神秘的力量,跨越时空(因为有一段时间各自时间线是错开的),并且通过互换身体进行谈恋爱的故事,期间女主因为千百年难遇的彗星突然分裂,打向女主小镇,然后两人联系中断,男主实地考察,发现原来自己原来是和三年前死亡的女主。进行交流之后,利用了能交换身体的办法,再度交换身体,回到过去,最后两人通过努力挽救了小镇,而女主男主在事件过去之后偶遇。嗯,大概就是这样,根据我的划分,剧情可以分为这几部分。两人交换身体开始,两人在身体交换期间感情慢慢关系变好。
第二,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突然想要相互见面,在实地考察中,男主发现女主是三年前灾难的死者,本片染上悲剧色彩。
第三男主通过饮用女主的口嚼酒,回到过去并于女主交换身体,告知了小镇将要遭遇灾难,在男主,女主,女主发小的努力下,小镇居民成功续命,女主自然活了下来。最后的部分男主女主相遇,互相询问各自名字,点题,片子结束,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剧情就大概说那么多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接下来就是分析电影的环节。
讲道理,本片监督星海城的片子我看得不多,除了这部也就是《言叶之庭》,没看之前他给我的感觉是,画质狂魔,各种优美的场景一个接一个,不用担心作画崩坏,于是作为截图党就可以贪婪的一张一张的截图,然后拿来收藏。
在剧情上,是注重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刻画的,搭配着各种优美的风景,文艺片的风格,这次似乎增添了更加多的我对他的印象。
首先是这次,各种大佬出现助阵,有原吉卜力工作室的人员,还有参与过我爱看的细田守监督动画电影的制作人员,反正我对这些人也不是太了解,就是感觉这次星海城老有面子了,那么多人来帮他。所以说硬件和软件应该都是没有问题了,知名度的话,电影在日本和泰国票房火爆,并且我听说,又获得奥斯卡提名啥的。
现在我要重点说一下电影值得吸引我的地方。其实要我说,这个boy meet girl外加互换身体这个模式其实以前也见过一点,并不是很稀奇。当我看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是男女主角对于身体互换之后的尴尬,不适应然后闹出很多笑话的时候,感觉这个电影也不过如此,心里给它一个日常欢乐的普通片的标签。
然而随着转折的到来,我慢慢的对这部影片改变了想法。男主与仰慕的前辈进行约会的时候,学姐发现那个让她着迷的那个男主似乎是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而且男主也因为在思念女主从而心神不宁,约会失败了,男主正要打电话告诉女主三叶的时候,突然发现发现他呼叫的用户根本不在服务区。出现这样的变故让男主一脸懵逼,他决定去调查,结果发现,女主三叶在3年前的陨石坠落的灾难中死去了。
不过所幸结局不算是绝望的,男主喝了女主的口嚼酒,与女主交换了身体回到了3年前,在女主和男主还要她的小伙伴的努力下,最终劝说了女主三叶的父亲,于是小镇的居民在千钧一发之际保住了自己的姓名。但是男主和女主失去了记忆,之后在东京他们在导演的安排下再次相逢,本剧终。
讲道理,在发生转折之后这个片子就变得有趣了很多,从结果上来看,男主女主相遇,让我非常欣慰,因为本身我也喜欢大欢喜的结局,从剧情来说,这让我有些出乎意料,也拔高了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另外我也在思考它的手法是否值得借鉴呢。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电影的结构。可能不是很专业。
套路就是青年人在谈恋爱,加时空错开的两条线分别进行,连接男主和女主的就是那个电影中讲得非常高大上而且很神秘的产灵,线之类的能够互换身体的媒介,不过我感觉里面为了让观众非常了解提了不止一次。三年前女主去找男主,结果男主还不认识他,交换了绳子,然后3年后开始了身体的交换,女主过完了剧情之后,遇到陨石,死掉,断线,男主想办法喝到了女主的口嚼酒,然后线连上,最后挽救了小镇居民,两线合一,就是这样。里面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线索就是宫水神社的特有续命技能,通过这个,一千年前的陨石灾难,他们顺利逃过了,而现在也就是历史重演,所以给人一种宿命论的感觉。
下面说说,这部电影我不满意的地方。
首先是有些矫情,特别是记忆渐渐淡忘的桥段一次一次的出现,反正我是无法触动的,甚至有些烦,不过听说其他的人为此伤心难过,嘛,这也不算是大问题,只能说我不吃这套了。
第二就是感觉电影里有些地方逻辑解释不通,小镇的居民在1000年前就遇到了这样的灾难,为啥不撤离呢,其他的地方也有些说不通的地方,我打算还是看看官方有没有小说之类的看一看,算是为了更好的理清头绪。
第三就是感觉埋下的伏笔有些多了,讲道理我是第二次才看得出来的,所以说,感觉还是直白一点比较好吧。
总的来说你的名字这部电影还是一部比较好的作品的,我觉得新海诚的电影非常符合我的口味,虽然有评论说,这不新海诚,放弃了他以前一些风格,转而使用商业片的套路,但是好看就是好看,管他呢,接下来我会继续关注他的作品,对于我来说,我不止是他的粉丝或许还有可能是他的学生,真希望他的一些手法我也能用上。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男女之间平常是令人难忘的缘分。
在影片的开头,一颗彗星划过天际,天地下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便是互换了身份,却恍若是一场梦,梦中留下的只有纸上的“你是谁?”这几个字。
泷是大城市一所高中的学生,对未来已经有了规划,而住在乡间小镇的三叶却依旧为着身边的一些琐事烦恼迷茫。平常的一个夜晚,彗星划过,天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身处于陌生环境之中。从开始的害怕,尴尬,到后来逐渐适应,甚至是有些期待。一次次的互换,让两人越发想要接触对方。可茫茫人海,找一个人谈何容易?泷一步步的去寻找三叶,找到的却是一个被彗星所毁灭的小镇。最终,两人在夕阳下奔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奔向对方,在彗星降临前相拥。一切都改变了。
两人决定在手心里写上对方的名字,防止遗忘。在彗星落地之后,一切尘埃落定,只是三叶没来得及写上名字,而泷的手心里写着的却赫然是:我喜欢你。
记忆都被抹去,就连用来互通消息的日记也消失不见。一切仿佛都是一场梦,梦醒之后,谁也不记得谁。却在最后,不由回头,问道:“你的名字是?”="background:yellow;">
两人之间的情感何其复杂,似爱,却不是。铭记对方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此,而只是因为对方改变自己人生,因为有了一段可以回味的青春,被对方所救赎,从迷茫徘徊中脱身而出。
当他们在夕阳下奔跑时,也许已经明白这可能是最后一面,却依旧向前,这便是朝气的青春,我们无所畏惧,纵使前方是荆棘,我们也愿意用遍体鳞伤的代价去拥抱。毕竟生活总不是那么平稳的,人总是要向前。无论会有多么痛苦,我们总不可能待在原地。既然无法改变过去,那便去创造未来。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