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600字(推荐2篇)

2024-03-09 22:00:0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600字(推荐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600字(推荐2篇)》。

第一篇: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1979年5月19日,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公映。这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处女作,之后成了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哪吒的形象也就成了“扎两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踩的是风火轮,乾坤圈手中拿”的经典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熟悉的萌萌哒小孩,而是顶着两坨黑眼圈,玩世不恭的乱世“魔童”形象。《哪吒之魔童降世》选择在李靖和哪吒这对父子的人设和关系上作颠覆。是以《封神演义》中的龙王水淹陈塘关和哪吒闹海故事展开:讲述从小被当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独与误解中成长、逆天命而行的传奇故事。影片充满中国古典元素,反叛、战斗、成长的主题也为画风增添热血气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既严谨按照原作,又完全颠覆原作。这话并不矛盾,故事框架靠近原作,细节上又颠覆了原作。

笑点、泪点、燃点、影片节奏、分镜、视角、动态、感情线、故事结构、人物性格设定甚至配角到路人甲都有可圈可点的好看。尤其是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设定,完全是颠覆性的好看的那种!

人物设定上,影片中会提现大小哪吒的比较,两者差异不仅仅体此刻前后形象的变化上,更在于其对于命运的不一样态度:屈服于人们的偏见还是与命运斗争到底。

而在故事资料上,哪吒从一个顺从世人偏见的“魔童”,到最终与命运顽强斗争,自身对于命运的态度发生转变。被世人定义为“妖怪”的哪吒,用自我“生而为魔,那又如何”的态度,与命运进行着斗争。

在现实社会中,不少年轻人也在用行动去突破出身、环境的限制,成为自我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运偏见,不断勇敢蜕变。在哪吒身上,似乎蕴藏着每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年轻人的身影。看完之后真的觉得收获匪浅。

第二篇:《哪吒之魔童降世》5篇600字精彩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饺子导演执导的作品,希望以下观后感对您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一

这个夏天,最火热的电影,非《哪吒》莫属。 他刷新了《疯狂动物城》创下的动画电影票房记录,票房突破36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五!观影人数也超过1亿。能够吸引这么多人看,这部电影不仅有笑与泪的交织,哪吒成长的点点滴滴,满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因爱而爆发的自我救赎。更多的,是它道出了真实的中国教育。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也从中领悟到了如何去爱人。混元珠,分为善恶两级,唤作灵珠和魔丸。敖丙是灵珠的化身,却要活埋陈塘关。哪吒是魔丸的化身,却成了救世主。电影背后家庭教育道理,值得每一位父母去学习。 01 每个人都是熊孩子 一个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故事讲述了元始天尊将从天地灵气孕育出的一颗混元珠提炼成了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本来元始天尊是安排太乙真人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没想到半途被申公豹掉包,用魔丸取代了。阴差阳错之下,本该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就变成了混世大魔王,被人预言将要扰乱天下。哪吒是一个“魔丸”转世的孩子,在世人眼里是恶的化身,从出生就被歧视,生活在别人的偏见里。他天生自带神力,怕他闯祸,父母便把他关在家里不准外出。可聪明的小哪吒总能想到办法逃出去,只要他去村庄,就会被人扔石头、臭鸡蛋,脏菜叶等……有小孩愿意和哪吒玩,也会被父母们惊恐地抱走。 哪吒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他的所作所为,和我们三岁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幼小的他心里还是充满着与别人接近的渴望。和陈塘关的百姓躲猫猫,捉迷藏,戏耍伏妖帮。恶作剧的背后是想要和别人接近却又不知道怎么做。哪吒在孤独郁闷落寞的时候会把双手插进裤子里,充满了孤独,无助,落寞,伤心,难受。哪吒的每一次惹祸,既有他自身的问题:戾气过重,胡闹过度,不晓事理,不知轻重,这是“魔丸”本性;但也有民众的责任,民众们盲目恐惧、将哪吒中伤,导致哪吒变得叛逆嚣张。在民众眼里,哪吒虽然小小年纪,但是也会祸害他们。哪吒为了证明自己,出去抓妖怪,他打败水怪,救了一个小女孩一命,可村民并不领情,还倒打一耙说他偷小孩。小哪吒最终明白,不管他做什么,都不会有人认可他、喜欢他,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既然你们说我是妖怪,那我就当个妖怪给你看。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一口七八个,肚皮要撑破。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都和哪吒一样,偷偷跑出家门,试着加入玩耍的孩子们,最后却只剩自己一人孤零零的站在一边。也试图用“笨拙”的方法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却总是惹得别人不耐烦。 02熊孩子也想要好父母 然而命中注定是“混世魔童”,祸害苍生的小魔头哪吒,虽然嘴上说着“杀人不眨眼”,尽管爱调皮捣蛋却从未伤人性命。在混入伏妖帮中,哪吒和其他小孩子们一起计划“陷害哪吒”。哪吒给带着猪头给那几个小孩出计策时,其实中间的环节招招必死,从桥上掉下去会死,被毒蛇咬会死,被大石头压会死,但哪吒都给他们留了活路,最后只是落入柔软的泥潭的下场,最后的泥潭的海胆和尿还是他们自己搞的,哪吒始终都是个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接受,希望有人可以陪他玩的小孩子。这离不开哪吒的成长环境:恩爱有加的父母以及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哪吒在外面被人讨厌的时候,是父母给了他非常多的爱与关心,让他一直浸润在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面对哪吒这个“魔丸”,父母从来没有打骂,也没有指责,更没有放弃他,只有恒久的耐心和包容,始终如一的支持和鼓励。最让人感动的是哪吒的母亲。她怀胎三年有余,内心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哪怕是魔丸转世,他也是自己的孩子,殷夫人的态度会影响周围包括哪吒在内所有人,母爱的力量是极具感染力的。在哪吒出生前,母亲是降妖除魔的女汉子,是河东狮吼一样的大嗓门;哪吒出生后,立刻化身为慈母,说话百般温柔,关怀细致入微。 哪吒出生时,面对他“丑陋”的外表和“魔丸”的原罪,母亲坚定地守护着他。哪吒受到惊吓,狠狠咬住了母亲的胳膊,但她不仅没有怪罪孩子,反而将他护在怀里。 哪吒受到同龄人排挤时,只能跟母亲踢毽子,天生神力的他很容易就将母亲踢伤,但她宁愿全副铠甲,“儿子,敞开玩,玩尽兴”。哪吒的父亲李靖,虽然是严父的形象,但是内心依然充满了对孩子的关心。他可以为了孩子的出路,马不停蹄地奔走,错过了陪伴儿子最好的机会。哪吒蒙冤,他第一时间发觉事情真相。他可以为了孩子的生日宴,放下自己的身段,委曲求全,一家家求过去来为哪吒庆生。他也做好准备以命换命,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拼命也要将哪吒引入正途。「儿子,你今后的路还很长,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永远不要放弃。」世间哪个人不希望自己长命百岁,无罪无灾,只有父母期待着可以用自己的命换来孩子的平安。 04被信任感化的熊孩子 除了爱,哪吒的父母,则是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的孩子,知道他的暴戾、玩世不恭都不过是想要吸引关注的方式罢了。相信哪吒的内心是一个好孩子,可以走上正道。父母的信任,对于孩子来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武志红说,虽然都是对孩子的积极期待,但是父母的“信任”与“希望”会有不一样的后果。父母的信任是“我相信你是最好的”,是以孩子为中心,是权威对孩子“知己”般的信任,会带给孩子巨大的力量。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翁格玛丽效应”:有个叫“翁格玛丽”的小女孩,长得很一般。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给她信心,从旁鼓励,每个人都对她说:“你真美。” 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天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漂亮,也在心里对自己说:“其实,你很漂亮。”后来,这个女孩因为自信的提升,渐渐地,她越来越漂亮。这个效应的本质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孩子在心理上认可了某种心理暗示,就会不断的往这个形象去靠拢,朝着这个目标去争取,去努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在孩子的幼年时代,父母的肯定,积极的正面的语言将会是孩子建立自己价值核心的关键,也是孩子在成年时遇到挫折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父母积极肯定带来的自信心。而李靖曾对哪吒说,你是灵珠转世,你将来要拯救天下于水火中。 正是这善意的谎言,让哪吒心中埋下了一颗责任与担当的种子,成了哪吒成长莫大的动力。或许哪吒一开始并没有想过未来,也没有多么强大的责任感,更不会想到拯救黎民苍生,但因为父亲的这句话,唤起了哪吒内心的责任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更多的责任与担当,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看起来可能力所不能及的事。请务必相信,他们比想象中强大得多,就如同那颗在哪吒心中埋藏了三年的种子,在面对陈塘关残垣断瓦时,义无反顾冲向冰山的那一刹那,它,发芽了。而哪吒也用他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责任越大,力量也越大。受到李靖期待的哪吒,也没有辜负自己,而是一直朝着“英雄”的方向努力。长大后,他也没有选择成为“魔童”,而是觉醒成为了英雄,拯救了陈塘关的所有人,成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05 敖丙:家长的附属品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人生,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混元珠一分为二,是为魔丸和灵珠。而哪吒的另一面,就是敖丙。 灵珠转世的敖丙,没有一天是快乐的。他一出生就成为了父亲计划好的龙族的翻身王牌。敖丙的身形虽然是少年模样,但是他和哪吒是相同的生日,一般大。相比魔童哪吒虽然受到外人的歧视,但是能够在家中能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这个长着龙角的翩翩少年,身体里涌动着天地之间的至善的灵气,善良美好是天生的,但是他背负着整个龙族的希望。遇到哪吒之前,他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父亲虽然很爱他,但是更看重它作为一个可以改变族群命运的工具。万龙甲是保护更是禁锢。上面是每一片鳞片,都凝聚着龙族对世界的不满,和对敖丙的期待,一旦敖丙达不到他们的期望,等待着他的就是整个家族的责备。天庭的愤怒、对人命的藐视和对位列仙班的急功近利。敖丙天性的乖巧使他得不到爱和包容,没有父母的宽慰,整天活在活在“天降大任”之下。无休无止的修炼也不会换来半句夸奖,长长久久的孤独也没有人会分给你半分心疼。因为他的出生,就是为了振兴龙族。所有的事都被看做理所应当。龙王和师傅申公豹都将宏愿压在敖丙身上,“我们给了你那么多,给了你灵珠,给了你万鳞甲,你的命,不止是你自己的。” 可以想到,一旦有哪里做的不好,师父和整个家族必然会倾泻到这个只有三岁的小孩子身上。父亲和师父两个最亲近人的谋划,更是带给本性善良的敖丙巨大的难题。申公公和龙王的计划,是要敖丙隐瞒龙族身份,假装成人族,置哪吒救命之恩不顾拖住他等死,明知李靖等人有难而见死不救,再以灵珠身份位列仙班,以内应的身份通过不知道什么方法把龙族接出海底。龙族虽不易,但他的自救方法,是要用别人的生命去换的。正因为敖丙善良,所以不能不在乎正义,在乎人命,也因为敖丙善良,所以不能不在乎师父的教诲,在乎龙族亲人的苦痛。他一直活在内心的痛苦挣扎之中,从未感到幸福。最后,即便是灵珠转世,被压力压垮的敖丙,选择了黑化,有了毁灭整个陈塘关的恶魔行为。敖丙这样的家庭,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的家长眼中。孩子不仅是孩子,更是他们未竟事业的继承者。他们永远威严,永远做着看似最正确的事情,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却忽视了孩子的想法。他们永远用着挑剔,不满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一个家长带着负面成见去看孩子,在这种眼光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是很自卑的,成长中得不到赏识的孩子,缺失安全感,家长很爱孩子,希望孩子能比自己过得更好,便极度关注孩子的“不完美”,有时出现几乎不能容忍孩子的一点点瑕疵,会对孩子有很多期待,便会对孩子形成负面成见,而这种成见,实际是在生活中对于自己的不认同。家长的成见来自主观角度,孩子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表达者,有时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成见对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的影响。

06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混元珠 电影中的哪吒,是一个魔丸降世,一出生就超级熊、无敌熊的熊孩子。 敖丙则是灵珠托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是家家户户都期待的完美小孩。两个人天生对立,却意外地成为了对方唯一的朋友,并最终联手对抗天命!现实中,多数孩子不正如此么?身为父母,我们期待自己的孩子都是灵珠转世、聪明伶俐。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魔丸与灵珠的混合体! 每一个孩子都是小魔丸,但是他亦需要爱和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是小灵丸,但是他亦有着顽皮的天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小魔头,但是他亦期待成功和赞扬; 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天使,但是他亦有着不足和缺点。 每一位父母,都应是一位智者,用爱、信任与接纳,引领孩子的英雄之旅。看完了哪吒,心里有没有触动?想不想测一测,你的家庭养育方式更接近哪吒一家还是敖丙一家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二

首先,《哪吒》肯定是五星,这没什么好说的,我已经写过一个影评了。

他在特效,剧情,人物关系与情绪调动方面都是目前国产能做到的巅峰。

虽然和《流浪地球》一样,特效技术对标好莱坞的话是十多年前的水准,细究下来逻辑硬伤也有,但已经非常值得鼓励了。

主流影评观点我大体同意,只有“IP”这种说法不太合适,用“电影宇宙”形容就够了。

“IP”大概是中国互联网界最爱乱用的词之一,全称“Intellectual property”指知识产权。

按中国的定义,在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里规定的九种类型的“作品”:

文字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通过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口述作品:包括即兴的演说、教师授课、法庭辩论等通过口头语言表现的作品。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美术、建筑作品。

摄影作品。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计算机软件。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比如类似“IP电影”就是典型的非主流提法,电影自己就是有著作权的作品(IP)。

现在所谓“IP电影/电视剧”指的是它改编自一部(很有名气的)原著,而且可以把原著的受众转化为影视剧的受众。

在“IP影视”的语境下,这部原著最好还是比较近期出现,且来自流行文化的。

例如我们不会把任何三国水浒封神衍生出的影视作品称为“IP影视”,因为它们年代不够近;

我们也不会把即将上映的《中国机长》视为“IP影视”,因为它是改编自去年的真实“川航英雄机长事件”,并不来自流行文化。

《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代名著还有一个不算IP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被任何人改编,没有版权限制。

至于已经被中国电影业翻来覆去用烂的《西游记》就是其中的重灾区,各种方式的改编数不胜数,质量也是层次不齐。甚至日本的《七龙珠》也可以视为一定程度的依托和改编。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编就主要依托在《封神演义》,而这本书成书于明代,是谁都可以拿来使用的。

漫威漫画只能由迪士尼来组建”电影宇宙“,J.K.罗琳的《哈利·波特》只能由华纳授权拍摄。

因为他们掌握着这种流行文化的版权,“哈利波特电影宇宙”与“漫威电影宇宙”没有人可以插手。

但是“封神宇宙”就很不一样了,你“光线传媒”在《哪吒》彩蛋说我要在2020年拍《姜子牙》,我“野鸡传媒”也可以拍一部同样的来和你竞争,甚至可以在同一天上映。

至于这种竞争谁会赢,那就是拼硬实力了,这也是我认为光线传媒受到的最大挑战之一。

(当然,如果没有其他争气的电影公司竞争,那他们就完全不用担心票房收入。

当然这种丧失危机感的模式可能会让电影不那么优秀,比如《惊奇队长》我看漫威就是压制DC多年后真的飘了,什么导演都敢用)

然后想说说《上海堡垒》和流量艺人鹿晗的状况。

首先什么是“流量艺人”呢?

一句话定义应该是:主要依靠社交网络曝光量而非音乐、影视等作品构建其商业价值的艺人。

大概在末日年(2012)后,微博进行了一轮“娱乐和消费主义”的转型,此后崛起了一批“自带(微博)流量的明星”。

注:此处的“流量艺人”是中性词,不带贬义。

这类明星的典型例子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从韩国流行音乐行业中回来的华人,例如EXO的四名华人队员;

第二类是土生偶像团体成员,例如TFBoys;

第三类是微博追星出现前已经有一定名气但在微博时代也选择了炒人设的人,例如李易峰(出身自选秀综艺“加油好男儿”)和杨洋(2008年版《红楼梦》中扮演过贾宝玉)

第四类更典型:最近两年像爱奇艺与腾讯用资本操纵打造的《偶像练习生》《创造营》这类选秀综艺更是按这个模式操作了,但他们似乎还没人进入过电影领域。

不过据说杨超越快了。

这些明星的“数据”有两个层面的作用。对于粉丝们来说,他们粉明星的动机很大程度在于“内卷化的攀比”,例如TFBoys三名成员的唯粉之间、EXO几名成员的唯粉之间,以及“火箭少女”与R1SE的成员间。

他们都会对接到的代言的量级、社交媒体数据、生日庆典的花样、获得的各种奖项进行攀比与排名。

而且极其厌恶暗箱操作和不公平对待。

对于明星本人及其经纪公司来说,“数据”可以用于承接商业代言、影视演出机会等工作。因为从账面来看,越活跃的社交媒体数据意味着有越多人关注、认同这个明星,那就更可能给代言的产品吸引买家,给出演的影视作品吸引观众。

但是这个模式有明显的漏洞。

第一,粉丝之间由于攀比的需要,会通过种.种作弊手段把数据刷到非常夸张的程度,导致数据和实际情况出现几个数量级的差异;(就是指暗箱操作等手段,有些甚至寿方行为)

第二,这类明星的粉丝构成高度同质化,通俗地说,就是以(某学历以下的)年轻女性为主。

问题来了,以流量艺人主导的“流量大片模式”真的存在吗?

就电影而言,明星的粉丝对于其参演的电影心态一般是这样:“我家哥哥得到了某某大导演赏识,可以和某某前辈合作真是太好了!”

这种话语一般被视作一种“资源”(如图),用于和同类型的其他明星进行内卷化攀比,至于这样的电影能否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其实粉丝们既无心也无力去管理。

电影质量?更没人关心了,控评几乎没有电影相关发言。

道理很简单,微博“做数据”,再穷的人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手机或者电脑就能无限造假。而电影是一个to C业务,它的收入是实打实靠一张张几十上百块的电影票撑起来的。这些粉丝能撑起的市场顶天了可能也就3到4亿——每年最受欢迎的那些10亿以上的电影,靠粉丝是撑不起来的。

那么,这种商业模式是否能持续,就取决于影片成本了。如果说一部爱情电影能卖到3亿的票房,同时又能把制作成本控制在1亿以下——对于没有太多特效镜头的爱情片来说这完全可以做到——那么是有可能赚钱的。

但是对于那种动辄投资3亿5亿,需要10亿至15亿才能保本的。

有很多特效的“大片”,使用“流量小生”作为主角其实从来就没有成功过——在票房超过10亿且演员表里包含了前述这群“流量小生”的电影里,只有《西游伏妖篇》里的吴亦凡是担任主演的,而且这部电影如果真的如同媒体报道的一样有4亿的拍摄成本,还有超过1亿的宣发成本的话,那么它的16亿票房也是不够保本的,更别说赚钱了。

“流量电影模式”存在吗?存在。

但是,“流量大片模式”,从未存在过。

所以鹿晗等明星如果主演小投资的爱情电影,几乎随便赚。

但是一旦是搞科幻这样的大投资,吸金能力的匮乏马上就会原形毕露。

进一步讲,电影不断宣传类似“中国科幻崛起”的口号就更是自杀式行为,你对标的可竖产第一科幻《流浪地球》。

此外,电影制作有周期,仔细看一下近年来的“流量电影”,开拍时间大体上集中在2014年到2016年,这个时段正好是这批艺人正好在影响力高峰期而且“刷数据”这个模式还没被很多人看清楚,电影可以轻松收割票房的时候。

根据《上海堡垒》官方宣传,他们在2013年就开始筹备这个电影了,那么确实很有可能从一开始就遵循着这种流量烂片模式。

2017年到2018年,这类项目立项就开始少了,和此前类似项目并不乐观的回报率有关。

以后看到这类电影的机会也会变少,但肯定不是仅仅由于《上海堡垒》一部电影造成的,他还没那么大本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三

一人,体内魔丸,妄想降妖除魔,自证身份。

一妖,体内灵珠,却要生灵涂炭,拯救龙族。

人的父母充满正义,镇守于陈塘关多年,师傅却浑浑噩噩,不堪大任。

妖的家族饱受沧桑,守卫海底天牢几世,师傅却雄心壮志,剑走偏锋。

我无法评价哪吒有多正义,也无意讨论敖丙有多无奈。或许有,或许都没有。

他们都是三岁的孩子,都是爱父母爱极了的孩子。他们所做的选择,与其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还不如说都是两个尚且离不开父母的孩子。

最后的最后,哪吒幡然醒悟,妄图主宰自己;敖丙大义凛然,只为身边挚友。

很感动,很好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四

我本打算带媳妇二刷,老婆说有些东西第一次都是最美好的。作品本就不成熟,导演也想再打磨,再打磨就倒闭了。本没有完美的东西,只要它给你留下了好的观感体验让你不觉得浪费了青春就是好片,如果真要条条是道请去隔壁的上海堡垒。

在这之前,请你们去看看导演独宅啃老自己一个人做的动画片《打,打个大西瓜》可以看出是怎样的一个导演,饺子导演已经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金,端正的态度下做出的这部电影。就凭这个,鼓励国产动画,竖立正确的电影风气,5分该给,鼓励他用好的作品带给我们更多开心的时刻。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五

豆瓣评不了3.5星。

简单来说,这部片子就是有一个熊孩子,在各种捣蛋顽皮叛逆后,知道了父母对他的好,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帮父母跟邻居对抗拆迁大队,即使后来叛逆心理复发,也有师傅把他摁住,为他开导,把他引向正规的故事。再简单概括“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青少年”

这部电影并没有反抗过什么,村民对哪吒没有误解,对他的成见完全是合乎情理,因为是个人都会怕一个随时拿人命的魔王。

命运并没有怎么对哪吒不公,反而哪吒却是有一对始终爱他的父母,有一个永远包容他的师傅,有一个“唯一的朋友”敖丙。

哪吒在他母亲对他说出“哪吒其实希望大家接受他”这句话之前,哪吒到家外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一个有如此想法的人应做的事。当然这个可以用一句“他只是个孩子”来解释。

每个人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哪吒需要反抗的并不是村民,并不是申公豹,并不是敖丙,甚至对比天雷来讲,哪吒更应该反抗的是自己,反抗自己魔王的本性。而在反抗自己本性的这件事上,一直有人在帮他,教育他,感化他,他本人的反抗一直处于被动。即使是天雷,也有敖丙用万鳞甲帮他抗天雷,而他自己却选择闭上眼睛不作任何抵抗。感觉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好人,哪吒才有底气说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看起来霸气,在片中却就如没有花的花瓶一样,而且无处安放。

虽然《悟空传》是一部无数人都觉得烂的烂片,但它里面表达出来的内容,才是真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觉得哪吒倒不如真来场“削骨还父,削肉还母。”

推荐专题: 观后感600字作文 观后感6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600字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