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壶口瀑布最后观后感(范文二篇)

2024-01-28 00:28:4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壶口瀑布最后观后感(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壶口瀑布最后观后感(范文二篇)》。

第一篇:观壶口瀑布有感作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面对如此澎湃的黄河景致,李白不禁咏下了这了首《将进酒》。而我也在国庆里的一天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来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壶口瀑布。

刚进入景区,未见瀑布,便听到了声声如闷雷般的怒吼声。从桥上观望一条黄色的水流从这里疾趋而下,它冲刷着河岸两旁的石头,流向远方。我转头扭向身后站着的妈妈,疑惑地问:“这是黄河吗?”妈妈笑着说:“这当然是啊,但这只是黄河其中的极其渺小的一部分。”这真可谓:不识黄河真面目,先闻震耳雷鸣声。而这只是黄河壶口的前奏。

再往前走,到景区中心时,便看到了瀑布,看到瀑布时第一感便是震惊,向右手边望去原本还是平静而又宽阔的河道,到这里,河道突然变窄了,河水似千军万马呼啸着,奔腾着,又好似从天而降的河水倾泻而下,有雷霆万钧,气吞山河般的气势。河水跌入槽底,激起股股巨浪,好似巨龙在跳动,澎湃的声音是巨龙在咆哮。激起的水花,形成了水雾,人们好似“雾中看花”。这时阳光透射进来,形成了忽隐忽现的炫丽彩虹,在阳光下褶褶闪光。望着这样的瀑布,我突然觉得人们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这是黄河壶口奏的高潮。

走进瀑布,瀑布的咆哮声已经没过了人群的说话声,使我不禁想起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耳中听到的是黄河在咆哮的声音,而脚底分明是大地在颤抖啊!耳边好似只有瀑布的声音,瀑布溅起的水花,溅到了河岸上,河岸上几处的水坑都是黄河的水,靠近瀑布的地方泥都成了泥水。我走到了观景石上,一张口时,溅起的水花进入了我的口中,苦苦的,涩涩的,啊!黄河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迎接我们的到来啊!这便是黄河壶口奏的旋律!

玉帝把壶谁不尊,山呼雷动谢天恩。九州飞溅瑶池夜,一醉炎黄万古春。

壶口瀑布是一串永不停歇的闷雷,震撼着大地,震撼着人心。黄河壶口奏,它奏出了黄河那不怕艰险,勇往直前,一心要到大海的意愿,它也奏出了华夏儿女欣欣向荣,团结奋斗的精神。

第二篇:读《壶口瀑布》有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脸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千百年来,这里游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

文中作者巧妙地使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两次观看壶口瀑布的经历,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壮观、磅礴、壮美,给予游人的惊心动魄。更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第一次观看壶口瀑布,作者从“听觉”、“视觉”、“感觉”三方面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浪沫横溢,河水好似一锅沸着的水;让人好似感觉将有一个洪峰会吞没自己。抓住了壶口瀑布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二次在枯水季节观看壶口瀑布,作者从“河床”、“水流”、“石头”三方面描写出壶口瀑布的壮美、刚柔并济。

作者在结尾借助议论、抒情有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壮美精神,再由黄河的'性格写出了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抒发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她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正是她那宽厚博大、挟为不服、不平则呼、死地必生的精神,让中华儿女拥有了历尽艰难、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推荐专题: 今日说法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壶口瀑布最后观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