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父爱

2023-04-10 22:51:1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父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父爱》。

第一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摔跤吧,爸爸》最近很火。叔本华的话估计也会火起来: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昨天和太太、孩子一起去看了这个电影。电影的情节不复杂:从小生长在乡村的摔跤手马哈维亚曾经得过印度全国冠军,但是由于生活所迫以及政府的不支持,被迫放弃了摔跤事业。但是他一直想为国争光,于是想生儿子来继承他的摔跤事业。可是天不如人愿,一连生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儿,马哈维亚遂打消了这个子偿父愿的念头。然而,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马哈维亚发现了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于是决定培养两个女儿做摔跤运动员。女儿们起初是被迫的,非常不情愿,村里人也对此冷嘲热讽。但马哈维亚不为所动,用严格的方式进行训练:禁止女儿们吃他们爱吃的油炸食物、剪去了她们心爱的长发、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坚持训练。女儿们在一次参加同学婚礼的时候,通过同学的遭遇,明白了父亲对她们的苦心:成为摔跤手,可以避免像其它同村女孩那样,一生与锅碗瓢盆为伍,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要嫁给自己不认识的男人。从此,女儿们自觉自发的刻苦训练,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大女儿最终在英联邦运动会上夺得了金牌。

看完电影,和一些同伴议论这部电影,有一些想法和感触。

有同伴觉得,这个电影中的父亲,是一个自己不去实现梦想,就逼着孩子去完成自己梦想的人。我觉得不能完全这样说。首先,马哈维亚自己确实努力的去做过,但是由于生活所迫,家庭和政府都不支持,最终没能走下去。他对于女儿的逼迫,确实有实现他自己梦想的成份,而且很重,但这也不见得是他全部的动机。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他的做法确实让女儿脱离了村里其它女儿的命运,而那种命运,也确实不是他的女儿们想要的尽管起初女儿们并不知道这些。所以我有理由认为,他的动机是混合的。

事实上,他的梦想后来也变成了女儿的梦想,而他女儿也实现了梦想。在这个过程里,确实有逼迫的成份,而且不少。这就是他女儿的路。

对于我们来说,觉得无论如何,逼着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能算是对孩子的尊重。但是考虑到马哈维亚生活的背景,他的这个做法,可能本身已经是对女儿的极大尊重了:把她们当成男孩子一样来对待、认为她们可以成为运动员、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至于说用逼迫的手段,我想,如果是儿子,他也会这么做,这是他所知道、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对待子女们的方式了。他已经尽力了。更何况,这种做法还要遭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在那种极度重男轻女的氛围里,能让女儿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本身就是对她们的极大尊重。

他是只关注金牌吗?也不能这么说。他是运动员,如果只关注金牌,他当然知道女子也有摔跤项目啊。为什么直到那么晚,才想起来让女儿练习摔跤?我想这不能脱离他的生活背景来看。他成长的那个环境里,根本就不尊重女性,所以他下意识里根本就没想过女儿可以去做这个。后来的觉醒,可以说是他冲破了环境对他自己的思想束缚,他改变了想法。

另外一个感触,是关于理想和奋斗,当下和长远。

有些做法,牺牲了一些当下的快乐,可是对长远来说可能是更好的但是这个道理,小孩子未必能理解,有时候家长逼一下,孩子是不情愿、是有烦恼和压力,可是她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发现了这其实是一条非常好的路。

但这个分寸该如何把握?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面对的。

同伴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始终觉得不是别人可以灌输给的,当然在现实的世界里,有时显得重合,比如傅雷发疯地逼傅聪,然后傅聪居然弹钢琴居然也弹出了前途,还一辈子一直弹,但我觉得这压根不是因为傅雷逼迫得好,这是傅聪和钢琴之间的缘分,许多没逼迫成功的更明显。

我觉得这说得很对。

问题是:很多事情,不试试就无法知道。可是试了,就无法挽回。到底和钢琴有没有缘分?这个事先谁也无法保证吧,只有试了才知道。可是试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这个没一定标准的。影片里那个父亲自己设定的,是一年。当然,说是幸运也罢,说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也罢,女儿在一年里真的思想转变了。

在真实情况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最终皆大欢喜的局面,也有把孩子逼疯了的事情。这和小孩子性格、周围环境也很有关系。那俩女儿,属于比较服从的,尽管不满,但是一开始也不敢怎样反抗,就照着做了而这种顺从,事实上成就了她们。所以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没有一定之规。顺从的性格,有时候也是好事,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不能把这个作为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这事儿难就难在:没有哪种方式,是能保证成功、保证不后悔、保证孩子将来会走上康庄大道并感激你的。很多成功的人,事后会说我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严格要求我,这样才有了我的今天。这话可能确实是实话、是发自肺腑、符合事实的。但问题是,你也这么做,就不一定是这个结果了。这是事后,他成功了,把过去的事情串起来了,这是他的路。却不一定是你的路。他走这条路能成,你走这条路可能会死。你通过逼孩子,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同时,孩子经过了最初的许多年的不理解之后,慢慢的认同了你的价值观和做法,最终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这当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问题是,这是个大概率事件呢,还是只是幸存者偏误?由于社会的环境、历史的原因、文化的倾向性等等诸多因素,很可能由于幸存者们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更容易被人们注意到,而那些相反的现实,却会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必须要区分两件事:

1、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当时很痛苦,痛恨父母。长大后看到了那些痛苦经历对自己的价值,认识了这点,放下了对童年痛苦的执念。

2、因为1的存在,从而认为自己也应该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好,认为那些苦是必须的压仓物。

第一种是我赞成的,第二种是我反对的。别人的路看上去再好,也只是别人的路,只能做个参考和启示,但是适合不适合自己,却是没人可以保证的。所以电影里的父亲对于一年为限的设定,是个很好的平衡。

第二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一开始对于这部电影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看的,大概是因为空间朋友圈都在推荐这部电影,说评分很高,所以和舍友去看了,但是后面越看越震惊。

看了简介,说是喜剧片,其实剧中喜剧的成分并不是特别多,完全是励志的表现,而搞笑的部分也只有“我”作为表哥看到的经历的一些事情吧。可能是因为对于印度的不了解,在看到女孩子14岁就要嫁人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开头觉得爸爸叫吉塔和巴比塔练摔跤,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没有问过女儿是否愿意,就自己做主让她们完成自己的梦想,后来认识到爸爸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让她们可以选择自己以后的生活时,我真的被震撼到了,父爱可以如此的伟大而又无私。表面上是父亲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训练她们,实际上则是为了她们以后的发展,为了她们自己的未来,为了让她们可以逃脱14岁就嫁人的命运。

在此之后,吉塔和巴比塔理解了父亲也越来越热爱摔跤这项运动。即使是被男孩子看不起被别人嘲笑,也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摔跤这条道路,并且最后越走越远。

片中出现转折的地方是吉塔的屡次失败,是她对于父亲那些训练方法的不理解,是她迟来的“叛逆期”。而父亲却没有和她争论,而是以自己的方法不断教导着吉塔,最终赢得了摔跤的世界冠军。

在这过程中,在吉塔失败而又不理解父亲的时候,我和舍友有过两种猜测,一是吉塔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让父亲指导,最终成为世界冠军;另一种则是吉塔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巴比塔则是对父亲的做法深信不疑,最终成为了世界冠军。两种结局的猜测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种侧重于吉塔的转变,表现父女之间的温情以及和好如初理解父亲的过程;而另一种侧重于吉塔和巴比塔的对比,表现父亲是正确的,因为父爱让我们相信最适合我们的才是最好的。思考了很久之后发现,第一种猜测可能更合理一点,第一女主应该是吉塔,在之前少儿组比赛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并不是说吉塔和巴比塔双女主这样不好,而是这样的话没有办法完全突出重点,无法体现父爱如山这个主题。

即使整部电影是励志的,是喜剧,但是父爱依旧是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让人印象深刻,又不禁落泪。

第一次写影评,中间的不足请谅解,以后会继续改进的。

第三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800字

在父亲节前一天,我走进电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摔跤出身的父亲未完成为自己的国家夺得金牌的梦想,后来发现两个女儿有“打架”的天赋,就让女儿进行魔鬼般的训练,两位女儿成为摔跤手,成为全国冠军,又代表印度参赛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

影片中最使我感动的是吉塔离开父亲的训练,忘掉父亲的教诲,她放纵自己,导致在几场国际比赛中失败。她失败后在妹妹的劝说下,最终鼓起勇气去寻求父亲的理解,也寻求父亲指导。在拨通爸爸电话的那一刻,她泣不成声,电话那头的爸爸也泪流满面。通电话后,吉塔开始重认清自己,爸爸也来到体育学院附近租屋,在父亲无私的父爱和严厉的训练下,进入决赛。

最终吉塔听从了父亲的指导,最后关键时刻,在父亲缺席的赛场,吉塔沉静下来想起父亲的话:“爸爸不能时刻都能来救你,你要靠自己” ,“你如果赢了这场比赛,就能成为上百万女孩的榜样,在印度永载史册!”她最终依靠自己的积蓄的能量及智慧反败为胜。当吉塔把金牌递给爸爸,爸爸给女儿戴上金牌,爸爸说出你是我的骄傲!的那一刻,我用手捂上双眼,任感动与幸福的泪水顺着指缝流下来。

我看着感动的画面,我不禁也回想起父母为我做的点点滴滴,对我既严厉又鼓励呢。

我记得去年,我班语文老师选我参加“魅力玉林,五彩田园”的征文比赛。我就信手拈来在小记者网发表那篇《美丽的荷花》抄上去后,就开始看《熊出没》。

看着看着,我听到开门声,我立即拿数学练习册出来,一边写一边看动漫片。

“晓峰,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收获?完成作业了吗?”爸爸笑呵呵地问。

“语文作业是一篇征文,我完成了。现在正在写数学练习呢。”我兴高采烈地说,心里想着得到老爸的赞许。

爸爸拿过我刚才的“杰作”一看,眉毛就皱起来一怒“那怎么行,这文章不是已刊登了吗?你不开展思维想一些新颖的,还有字体不够工整美观,上到初中语文卷面书写有6分,那你就吃亏了。”

“我又不是初中生,吃什么亏?”我嚷道。

“你忘了,你前几年书写都工整美观,做什么事都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作好才行。”老爸说,“还有做作业要认真而细心,不要赶着完成,或者一边写一边看电视,这样容易作错题。”

“为什么这样呢?我完成就好了,我就要一边听歌一边写。”我和老爸对质起来。

老爸火冒三丈,关了电视机,藏起遥控,关掉了手机音乐。从今天开始,要进入复习状态了,不许看追星电视剧。

老爸又拿来征文“杰作” ,在旁边辅导我,打开思路,重新写作。最后,在征文比赛揭晓时,我获得二等奖。我把奖状交给老爸,老爸抚摸着我的头说:“你是我的骄傲!做什么事要有始有终才行。”

我想:正如《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如果他对女儿不严厉训练与心理辅导,女儿忘掉初心,不重拾自信,那金牌就会落在别人身上了。由此,我读懂了父爱,也懂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推荐专题: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后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父爱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